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49節 港口招商
  這十天就來了三個人,竟然一個還不是。

  那個騷包的富家公子姓李,叫做李思第,是海陽縣富商子弟,他來找楊潮不是應募的,而是來談生意的。

  “李伯軒的侄子。”

  “李公正是叔父。”

  李伯軒可是煙台名人,西商會長是艾柯夫不假,但是這個李伯軒可是艾柯夫洋行的班頭,而且兩人連手經營了幾十年,這才有和記洋行今天壟斷煙台海運的盛況。

  擴建煙台港是艾柯夫發起的,如果說洋商中艾柯夫還會出面,華商自然都是要靠李伯軒來遊說的,但是派一個侄子來跟楊潮溝通,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李伯軒好大的架子,就派一個子侄來?”

  楊潮佯作不悅,語氣冰冷道。

  這個李思第到不驚慌,慢慢站起來,朝著楊潮抱拳躬身拜道:“倒台大人息怒。”

  接著不徐不疾道:“大人容稟,叔父已邀到華商百人,洋商三十。皆有意助大人修港,奈何人眾不便,若都湧到道台衙門來,怕驚擾了大人。只是有人說改在和記洋行,有人說要改在大茶樓,還有人說要改在福建會館,吵得不可開交。所以叔父讓小人先來稟告一下大人,懇請大人定奪。”

  楊潮這些天早把煙台的各隻勢力摸清了,單說搞航運這一塊就分為三大幫,洋人是第一自不用說,華人中的本地人和福建人分庭抗禮,福建商幫早在二十年前就集資在這裡修建了福建會館,也是一座廟,供奉媽祖的廟宇。

  要放在洋行的,自然是洋人,到茶樓去的,可能是本地人的意思,而要改到福建會館的,自然是福建人無疑。

  楊潮一聽冷笑起來:“好啊。你們都可以做本官的主了。誰給你們的膽子!”

  楊潮不是個喜歡以權壓人的,當然以前他也沒有什麽權,都是被壓的對象,但是他覺得有必要給這些人一點顏色看看,因為他發現,李家似乎沒有太把他這個道台當回事。

  李家本就是海陽富商家族,登萊青等地有很大的人脈,這也是英國人讓李伯軒當買辦的原因之一。

  但同時當了英國人的買辦,又經營了二十來年,早就根深蒂固,在華洋兩界裡很有地位,所以李伯軒還真的不會吧以前的道台太當回事,面子上過得去就行,挾洋自重的他還不至於怕當官的。

  現在楊潮是道台了,他是要在煙台乾一番事業的,如果沒人把他當回事,那還乾個屁,所以他得壓一壓這裡的氣氛,讓大家知道,他這個道台可不是一個擺設,一個專門給洋人打馬虎眼的和事老。

  李思第也感覺到有些不對,神色漸漸的有些緊張了,以前他是海陽李家少爺,跟著叔叔來煙台當學徒,將來就是打算接過叔叔的班的買辦,在煙台這一畝三分地誰不賣他叔叔的面子,所以他此次前來,也並不是來巴結楊潮的,只是在楊潮面前露個臉,將來也好打交道,雖然說不用怕官,但是總少不了要打交道的。

  李思第知道這是他叔叔找機會給他培養人脈呢,但是沒想到這個道台如此不好對付。

  “大人息怒!容小人說句公道話,都是那群福建佬,一個個都是泥腿子,什麽規矩都不懂。所以才鬧出這樣的事來。要是大人不解氣,大可拿了這幫人。”

  楊潮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臉上有怒容。

  “好一群無禮的匹夫,本官就讓他們看看本官可是好惹的。就去福建會館,本官也去,倒要看看這些福建人如何跋扈!”

  李思第到底不如他叔叔,一時弄不清楊潮的心思,只能順著道:“那小人就回去傳話了。”

  楊潮擺了擺手,李思第拜別,快步走出了衙門,一改來時的器宇軒昂,走的時候,彎腰弓背,異常低調。

  “呵呵,好一個李家!”

  楊潮心裡暗道,李家雖然還比不了上海那些呼風喚雨的大買辦,但是在煙台的地位,卻不輸給任何一個上海的買辦,甚至任何一個上海的大買辦都不能跟他在煙台的地位比,在煙台李伯軒就是毫無爭議的第一人,而在上海那地方,很難說徐潤就比席正甫差了,虞洽卿、番禹銘、胡芳錦等等一大批買辦,也都不是一個不讓一個。

  不過說起來,李家一直都還是很低調的,以前雖然不用買道台的帳,但是禮尚往來也從來不缺,這次楊潮上任,他們還送了賀禮呢,不算少也不算多,兩百兩銀子呢。

  只是不殺殺這些買辦的氣焰,讓他們以為傍上洋人,就可以高枕無憂,可以欺負人了,那還得了。人就是這樣,得勢的時候,容易迷失,往往不想後果,也不想想萬一洋人主子靠不住了,還不得靠中國人,說到底他們對自己人沒有信心,跟洋人在一塊後,也慢慢變得有些小瞧國人了。

  楊潮後世可是認識不少這樣的中國商人的,他們跟洋人做生意之後,心裡不自覺的就站在洋人的立場。有專家說這叫做文化的不自信。要擱在中國鼎盛的時代,中國心裡可是抱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成見的。

  很快李思第又灰溜溜的跑來,這次他叔叔親自出面了,一個四十多歲的半老頭,提著袍子一路小跑,臉上都流下汗水來。

  “小人叩見道台大人!小侄不懂禮數,衝撞了大人,還望大人恕罪。”

  李伯軒倒是比他侄子更拉的下臉,一進門就給楊潮磕頭謝罪,李思第也一起跪在地上。

  “李先生,怎麽行這麽大的禮,快起來罷!”

  楊潮伸手虛扶了一下,李伯軒借機站起來,一臉賠笑。

  “小侄不懂事,望大人海涵!”

  弓著身子站在中庭,李伯軒滿臉堆笑。

  “罷了。李公子年幼,本官自然不會跟他計較。不若讓他跟在本官身邊,歷練幾年?”

  楊潮笑道。

  這個李思第初次見面,雖然被楊潮鎮住了,但那是因為楊潮位高,老實說一開始就能在道台面前舒展自如已經很不錯了,是一個人情練達的買辦子弟,雖然沒有考中秀才,但也值得培養。

  李伯軒一聽哪裡還有不答應的。

  從李思第那個名字就能聽出來,李家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東商人家族,還是盼著子孫能夠科舉及第,能得到一個出身的,只是這小子連個秀才都考不上,才被派來跟著李伯軒學習做買賣,將來好繼續吃買辦這碗飯。

  不過李思第的腦子一點都不壞,相反十分的聰明,在山東這裡學徒了五年,現在不但能講英語、法語、德語,還能寫會算,已經是他叔叔的左右手了。

  “這,這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思第,還不快叩謝大人賞識。”

  李伯軒的老臉上綻開了花。

  李思第也是吃了一驚,不由大喜過望,重重的磕頭。

  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是李伯軒這樣的消息精通的買辦如何不知道楊潮呢,凡是有點門路的都看得出來楊潮的前途遠大,既是新皇帝的心腹,又受到袁世凱這樣的大員的賞識,想不發達都難。

  如果他侄子跟了楊潮,那還愁不能做官嗎?

  “起來起來。本官面前,不需要這麽多虛禮!”

  李伯軒呵呵笑了笑,開心的笑,但是心裡卻在琢磨,不要虛禮?這是要實禮的意思?

  接著才歎道了正式,既然有了楊潮的旨意,中國商人也就不再爭了,就定在福建會館,只是洋人那邊還是希望放在和記洋行。

  “不管他們,山東是中國人的地界,他們愛來不來。走,現在就去福建會館。勞煩李先生通知一下洋人,來不來就看他們了。”

  很快楊潮就帶了幾個人,新收的兩個小吏和黑牛等幾個士兵,趕往媽祖廟。

  華商早就在這裡等著了,福建人面有得色,他們在煙台也打拚的時間更長,煙台口岸開放之前他們就在這裡經營了,口岸開放之後,雖然洋人有大船,但是福建人靠著小船,也保住了一畝三分地。

  不過這次煙台擴建,其實跟福建人關系並不大,因為他們經營的都是帆船,進出港根本就不受影響,受影響的主要是洋人的大海船。

  福建商會的會長姓龔,叫龔照清,一個五十來歲的老爺子,典型的福建人,長得精瘦,膚色黝黑,倒流回三十年,絕對是一條海上的好漢子。

  龔老爺子帶著一乾福建商人早就在門口迎候了,互相客套了一番之後,進入福建會館,說是會館卻是一座建築群,裡面功能齊全,既有供福建人往來居住的客舍,也有供奉媽祖的廟堂。

  楊潮被迎上會館裡的大堂,早就瓜果齊備,並且沏上了上號的福建雲霧。

  等了沒多久,洋人還是來了,畢竟擴建煙台港,最受益的還是洋人。

  按照中國人的方式,直接在平時舉行各種祭祀的大堂裡,擺起了幾十桌方桌,各色菜肴酒水一個勁的上。

  艾柯夫始終沒有興致,來山東幾十年了,他依然堅持吃西餐,完全對中國美食沒有興趣,茶葉算是唯一的愛好,但是他今天也無心品嘗福建佬的好茶。

  心裡裝著事呢:“楊大人,不知道上次您說的當不當真?”

  艾柯夫一直耐心的等楊潮吃的差不多了,他才開始說話,旁邊的龔照清也豎起了耳朵,看來他確實是比較關心煙台港的。

  楊潮擺了擺手,龔照清立刻給旁邊一個年輕後生一個顏色,後生立刻就張羅把桌子騰了出來。

  “當真!當然當真。”

  楊潮十分肯定的說道。

  艾柯夫松了一口氣,他在中國待久了,自然明白中國人總喜歡把話說的很滿,可是說的好好的就可能變卦,再次得到確認,讓他放心了不少。

  但是艾柯夫還有一個擔憂:“大家集資,共同管理?”

  楊潮點頭:“沒錯!”

  艾柯夫又道:“只是不知道楊大人做不做得了主?”

  艾柯夫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不過楊潮卻很堅持:“如此利國利民的好事,怎麽就做不得主,各位放心去做就好。”

  艾柯夫還是不放心:“大人上次說的錢的事?”

  楊潮大手一揮:“還是那句話。你們盡管集資,剩下的都算我的。”

  艾柯夫道:“我們西商會共籌資三十萬兩。如果大人願意,海關赫德大人哪裡能籌到一百萬兩。”

  楊潮立刻搖頭,海關到底被英國人掌握了,雖然用賠款控制中國海關的企圖落敗,後來英國人還是借給了剛剛登基的載灃一筆巨款,條件相當優厚,只有兩分年息,但是借款合同中規定,償還期內不得變更海關制度。

  而這是一份一千萬英鎊,三十年期的貸款,也就是三十年內,英國人還可以保持對海關的控制。

  其實英國人實在是杞人憂天了,載灃才不會更換赫德呢,赫德雖然是一個英國人,但是在中國四十年了,各種平衡玩的極好,而他經營的海關確實卓有成效,各項制度十分完備,並且做到了廉潔,海關是公認的中國最廉潔的政府部門。

  不提這個,僅憑每年能給清政府上交三千萬兩關稅,載灃就沒有理由動赫德。換任何一個官僚上去,估計這筆錢還不夠揮霍的。

  只是海關被英國人掌握了,楊潮就不想讓海關摻和了。

  “不不,這次是商辦,不用官府介入。就隻我華洋商人出資,自己經營。”

  楊潮又轉頭問龔照清:“你們福建商會能籌多少?”

  龔照清道:“我們本小利薄,比不得洋人,只有十萬兩。”

  楊潮點點頭,福建商人每年到煙台的大小船隻七八十艘,主營福建特產茶葉、紙貨、紅白糖、木材等產品,以及煙台所產魚類、豆餅等販運業務,每年的進出口也就是三百來萬兩,利潤撐死了不到三十萬兩的樣子。

  相比煙台海關每年三千萬兩的貿易量來說,福建人的業務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但能在洋人的夾縫中搶到這麽大的份額,依然證明了福建人的能量。

  “那你們呢?”

  楊潮又問李伯軒。

  李伯軒代表本地商人立刻站起來道:“我等籌資也是十萬兩。”

  好吧,煙台本地人確實沒什麽魄力,說白了他們跟福建人不同,福建人是要在洋人嘴裡搶食,他們不用,他們靠著洋人做生意,同樣大賺特賺,所以洋人的買辦也是當地華商的首領。

  “那好。不知道艾柯夫先生的招標聯系的怎麽樣了?”

  楊潮又問艾柯夫,籌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得找人來建設啊,大型現代化港口建設,中國人還沒有經驗,只能委托給洋人。

  艾柯夫立刻道:“已經跟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多家治港公司聯系過了。其中英、德和荷蘭治港公司開價最為公道。”

  楊潮擺手道:“交給荷蘭人。讓他們盡快派人來簽合同,盡快進入實地測量。”

  英國人對煙台積極這可以理解,這裡有他們大量的利益,而且擴建煙台港,壓製德國人在山東擴張這種事,可不是楊潮一個人感興趣,英國人同樣感興趣,只是礙於八國聯軍之後,他們跟德國人達成了協議,允許德國人在山東擴張利益,當然他們也沒有辦法拒絕,這個時代可不是只有大英帝國一家說了算了。

  德國人感興趣,那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純粹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讓他們來修,恐怕等青島港口全部完工後,煙台港都無法投入運營。

  所以楊潮想都沒想,直接交給荷蘭人做,這些小國,雖然也是工業強國,但激烈的競爭中,他們其實已經退出了世界大國的舞台,隻謀求有些經濟利益罷了。

  艾柯夫道:“按照楊大人的要求,荷蘭治港公司設計了一個,可以停靠一萬噸級輪船,年吞吐量一千萬噸貨物的港口方案,要價四百萬兩。”

  四百萬兩,一聽和數字,在場眾人都不由驚呼,艾柯夫卻一臉期待的看著楊潮。

  四百萬兩啊,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山東一年的財政也沒這麽多,但是很顯然,就是山東有這麽多錢,也不可能一下子全砸到港口上來。

  但大家只看到楊潮很隨意的說道:“那就這樣了。你們共同籌資了五十萬兩銀子。剩下三百五十萬兩,本官全包了。”

  眾人已經不驚訝了,只是好奇,好奇楊潮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

  一天了,還是五十來個推薦啊,大家給力一點嘛。讓我找個理由加更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今天還是三更吧。存稿已經有八十萬了,大家不用擔心發不出來,盡管投票吧。哪怕一天十更都撐得住!!!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