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249節 工業接收計劃
  短短三個月,賣青霉素給楊潮賺了2000萬美元,此時伍連德已經將青霉素產量提高到了每個月十萬瓶。∮

  不過價格也降低到了100美元,這是給摩根財團的代理價格,美國人加價一倍賣給英法等國,賺的比楊潮還狠,但是運輸、銷售這一系列工作,也都被美國人做了,楊潮要做的,不過是生產出一箱箱青霉素,然後裝上美國人的貨船罷了。

  讓出這麽多利潤,楊潮認為是值得的,不僅僅是摩根將英法的軍火訂單交到自己手裡,老實說目前英法基本上還沒有采購軍火呢,主要是楊潮需要撇清自己跟戰爭的關系,要知道現在德國人已經開始不高興了,德國人一不高興,青島就不會高興,青島不高興,山東重工業生產一半以上的份額就要受影響。

  雖然楊潮的軍隊控制了青島,向青島殖民政府中也派遣了大量的官員,但是一時還接手不了青島,還需要德國殖民當局的配合。

  可是這時候,德國人抵製了,德國官員抵製沒用,德國企業主抵製才可怕。

  青島可是有5千多家德資企業,其中5000家以上是新建的大型重工業企業,主要以製造業為主,都在為軍工生產服務,雖然還沒有完全投產,大半還在緊張的施工中,可這也是最緊要的時候,如果他們此時抵製,可是會影響工期的。

  就是那已經投產的企業,也出現了大批的抵製潮,他們抵製的理由很簡單,楊潮在利用青島的工業生產,正在武裝德國的敵人。

  楊潮賣給俄國人武器的事情,這可瞞不住德國人。

  “我國有句古話。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你拿刀子殺了人,能說殺人的是刀不是你嗎?”

  面對德國人的抵製,工廠大面積停工,楊潮立刻召見了德國總督。現在的青島市政府顧問瓦德克,對他進行說服工作。

  盡管名義上已經不是青島總督,但是青島的德國人還是聽瓦德克的,所以說服瓦德克至關重要。

  “中國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瓦德克隨意應承著。

  楊潮歎道:“所以,槍械無罪,有罪的是扣動扳機的人。我們生產軍火有什麽罪,有罪的是發動戰爭的人。”

  瓦德克聳聳肩:“我們德國人也是發動戰爭的人之一,所以我們也是有罪的。”

  接著他聲音嚴肅起來:“但哪怕是有罪的人,他也知道不該把刀子遞給他民族的敵人。讓他的敵人拿刀子來殺自己的同胞!”

  瓦德克的肅然正氣,讓楊潮也不由一凜,心中竟然升起一些慚愧來,想到後世中國大把為日貨辯解的人,擺出一副中立者的姿態,日貨是無罪的,但是日貨背後的人卻是敵人,他們賺取的利潤。就是中國人遞給日本的刀子。

  “好吧。我保證不再賣給俄國人武器了。但是德資工廠必須立刻恢復生產,你要知道。我們隨時都可能跟日本打仗。如果我們打輸了,青島就是日本人的了。”

  瓦德克點頭:“當然,日本是我們共同的敵人。青島德國同胞很樂意幫助您生產武器,很樂意看到我們的武器拿在您的軍隊手裡,與我們共同的敵人戰鬥。”

  日本已經向德國宣戰,兩國目前是戰爭狀態。反倒是中國還沒有向日本宣戰呢,袁世凱現在完全把楊潮扔到一邊,冷眼看著楊潮跟日本人死磕,日本人也沒有向中國宣戰,而是遊說袁世凱一起收拾楊潮。慫恿北洋軍進攻山東。

  “不過我要求德國顧問團隨時都有檢查每一筆軍火動向的權力。我們會組織專門的團隊進駐各家工廠,並且隨時有權力跟隨這筆軍火的運送,監督武器的使用情況。”

  瓦德克接著提出一個要求。

  德國青島殖民當局現在也只是名義上解散了,但是大多數殖民官員都以顧問的身份繼續留在殖民地政府中,楊潮只是在一點一點的塞人進去,塞進去這些人目前還被德國人架空,想要一下子控制青島,不是那麽容易的。

  “當然,這麽做是應該的。”

  面對瓦德克的要求,楊潮心裡雖然惱怒異常,但是臉上卻很平靜。

  不過他也提出了一個要求:“僅限於武器!”

  瓦德克搖頭道:“一切跟戰爭有關的生產,都必須在德國顧問團的監督之下。我們必須保證青島工業的每一份力量,都不能站在國家和民族的對立面。”

  楊潮哼道:“瓦德克先生,這已經是我的底線了。你該知道,戰爭打的不光是武器。還有錢。如果德資工廠全都不做生意了,那麽我從哪裡收稅,我從哪裡掙錢。我又如何打仗。正常的貿易往來,哪怕是跟俄國的往來,這也跟戰爭無關。我最後的讓步,你可以考慮,但不能改變!”

  兩人都明白,楊潮說的是與戰爭有關,但又不是武器生產的那些企業,比如齊柏林的飛艇,那可不能算武器,最多算可用於軍事的裝備,還有德華系的一些棉紡、毛紡織工廠,完全可以生產軍裝和軍靴,還有齊柏林橡膠工廠,除了生產氣囊,還可以生產防毒面具啊。

  “但齊柏林飛艇不在其中!”

  瓦德克思慮一番道。

  他決不能答應,齊柏林的飛艇用於對德國的作戰,那是一種恥辱,因為齊柏林可是德國工業的象征之一。

  楊潮知道齊柏林飛艇太敏感了,德國人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所以也做了讓步。

  “好的。這一點我也同意。”

  送走瓦德克,楊潮立刻把李富安叫過來。

  “德國人的事情你也知道,非常麻煩。比想象中還要麻煩。所以從現在開始,我需要你制定一分秘密計劃。你現在立刻開始秘密篩選德資工廠中那些可以替代德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華人員工,如果沒有的,秘密安插合適的人進去。通過應聘也後,通過派遣監督人員也好。反正要盡快組建一個可以接收德資企業的團隊,做好一旦德國人全部ba工,我們可以撐起青島工業基本運轉的準備。”

  李富安面色沉重起來,李思第管理的戰時工業局的事情他是很清楚的,戰時工業局也只是將5千多家工廠串聯起來,管理人員還用的是工廠的管理力量,可就那樣李思第也從他的工業局中抽走了大量的骨乾力量。

  現在還要直接接收超過5千家工廠,這可不僅僅是數量問題,這是一個工業體系,其中牽扯到了技術力量,管理力量,超出想象。

  “我知道這很困難。你可以跟李思第相互配合,他們兩人之間的工作本就有重疊部分,這次乾脆組成聯合團隊,擴充戰時工業局的力量。管理能力你比李思第要強,只是他更有經驗一些。不過李思第卻很難勝任這麽龐大的工業管理計劃,所以我認為你更加合適。等團隊成立後,就由你負責吧。”

  楊潮對李富安表達了信任。

  李富安這種人需要的就是這個,立刻表示他一定竭盡所能。

  手下兩大骨乾全都用到這個計劃上,楊潮一點都不覺得小題大做,相反對於接收這個工業體系的重要性,無論如何重視都是不過分的。

  這是一個投入了500億馬克,超過100億美元的工業體系,美國人的工業產值也才260多億美元,青島這裡可就佔了美國工業產值的一半,能不重視嗎?當然美國熱的工業產值是戰前的,戰爭中如果他們開動馬力,超過500億也不是問題。

  但是青島的工業實力絕對超過美國的一成,整個山東的工業實力超過美國的五分之一,美國工業佔世界的30%,山東能佔據6%,這個水平跟法國平齊了,並列世界第五。

  而且青島楊潮引進的企業,基本上都是重工業、製造工業,單論製造工業的話,山東遠超法國、英國,僅次於美德兩國,排在第三位。

  看似很誇張,但是這就是實際,從1906年開始楊潮大規模引進重工業,因為幾千噸黃金的關系,在量級上,其實一點都不比後世的蘇聯五年計劃來的差,蘇聯兩個五年計劃基本上也就是超過英法,僅次於美國了。

  當然這是不健康的,重工業的比例太重了,日本人哪怕是戰爭中,輕工業產值也佔據7成以上,所以如果沒有戰爭,楊潮打造的工業體系不是危機,不是破產,鐵定直接崩潰。

  李富安充滿鬥志的去組建團隊了,楊潮對他很有信心,只是看著李富安遠比實際年齡要老的形態,楊潮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壓榨這個人太狠了。

  時間到了1915年4月間,歐洲的戰火依然熊熊燃燒,中國國內也湧動起一股暗流。

  袁世凱在美國、英國、日本等國顧問的鼓動下,竟然開始了當皇帝的運作。

  對於袁世凱當皇帝這件事,後世有罵的,也有粉的,有的說袁世凱當皇帝,是因為看到國家混亂,覺得得有一個絕對權力才能夠遏製,楊潮感覺這完全就是亂粉,當大總統就不是絕對權力了?

  只能說袁世凱得了一種叫做不當皇帝就會死的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