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297節 美國參戰
  過了年,是陽歷2月。

  德國人還是低估了美國資本家的瘋狂,美國對德國宣戰了。

  宣戰理由是德國的無限潛艇戰。

  此外沒有齊默曼電報,沒有挑動墨西哥打美國。

  為什麽德國人要發動無限制潛艇戰,為什麽要打沉所有美國到英國的商船。

  因為德國的領導換人了,去年兩場大型戰役讓德國兵力損失嚴重,凡爾登和索姆河兩場大戰傷亡過百萬,總參謀長法爾肯海恩自然要負責。

  法爾肯海恩就是在青島做過參謀長的那個家夥,升遷太猛了。

  作為德國貴族,柏林軍官學院科班出身,當然也跟在中國服役有一定關系,因為八國聯軍之戰,幾乎是這些年德國人唯一的軍事經驗,所以法爾肯海恩的戰場經驗比其他軍官來說,還是有優勢的。

  從青島回國後,他就進入了總參謀部,經過十年時間,他爬上了總參謀長的位置。

  他接替的而是小毛奇,因為小毛奇推動的施裡芬計劃失敗了,而他也被解除了職務,同樣是因為凡爾登會戰失敗了。

  法爾肯海恩選擇凡爾登開戰,目的不是為了突破,而是為了消耗法國的有生力量,他成功了,但德國的有生力量損失也太大了,所以他被解除了職務,調到第9集團軍做司令去了,然後離開了歐洲主戰場,與奧匈一起攻入了羅馬尼亞,接著又調到了土耳其幫助土耳其抵擋英法聯軍。

  說起來德國人也是四線作戰了,南歐戰場、土耳其戰場,歐洲西線戰場,東線戰場,分別跟南歐的同盟國作戰,在土耳其跟英法作戰,在西線跟英法作戰,在東線跟俄國人作戰,而他們沒有像俄國那樣崩潰。組織能力確實強了一個檔次。

  當然英法的組織力也不差,尤其是城市化程度最高的英國,社會穩定性冠絕歐洲。

  所以當魯登道夫這個比法爾肯海恩更強硬的總參謀長上台之後,自然不會放任英國人逍遙歐陸之外。在德國人不得不啃著蕪菁的時候,英國人還能吃著美國的牛肉罐頭,於是在魯登道夫的強硬推動下,德國重啟了無限潛艇戰,要用潛艇封鎖英國。

  1917年1月。僅僅一個月,他們就打沉了10艘美國油輪,而且不經警告,直接開火。

  因為債務問題,摩根財團已經在推動美國向德國宣戰了,只是政客威爾遜壓製住了,可是現在他們連洛克菲勒都動了,不斷的打沉洛克菲勒的油船,這是將美國兩大統治財閥統統都得罪了。

  雖然威爾遜利用美國民眾,肢解了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國。但洛克菲勒財團的實力並沒有受損,他們依然暗中控制著世界石油市場,在戰爭中提供了協約國大半的石油供應,在國內也控制著花旗銀行為中心的金融業,跟摩根財團分庭抗禮。

  現在德國連這個對手也得罪了,摩根跟洛克菲勒聯合起來,威爾遜就實在壓製不住了,於是他只能一改常態,表示德國人的無限潛艇戰,是對文明世界世界觀的挑戰。是對人類道德的踐踏,美國依次向德國發去了最後通牒。

  對美國的通牒,德國沒有回復,沒有回復就是一種回復。於是通牒期限一過,威爾遜在國會進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講,然後提交了宣戰請求,國會幾乎全票通過。

  說起來國會那些議員不是財團的代表,就是被財團收買的分子,他們早就想把美國推進戰爭中去了。威爾遜只不過做一個形式而已。

  只是這個程序威爾遜必須做,而且要慎重其事的做,當成真的那麽做,他必須讓人民看到,總統是有實際地位的,哪怕只是程序上的,就好像黎元洪在楊潮面前玩程序一樣,玩的還是權術手段。

  “哎,這就是資本家啊,為了利潤極為瘋狂。哪怕是把國家推進戰爭也在所不惜!”

  聽到美國宣戰的消息,楊潮不由感歎道。

  靠資本家是無法強國的,說到底國家還得是有立場的政治家來領導,比如中國的士大夫階層,歐洲的貴族階層,日本的武士階層,而美國沒有這些有家國情懷的階層,只有一群群唯利是圖的資本家。

  楊潮成無數次退演過美國最好的應對策略,絕對不是自己直接參戰,而是鼓動歐洲打的越久越好,死人越多越好,經濟越弱越好,而不是直接參戰,加速歐洲戰爭的結束。

  但是摩根財團不敢冒險英法戰敗,然後賴掉欠他們的幾十億美元債務,洛克菲勒也不能接受德國人打沉他的油船,美國工業資本家們,也絕對不能接受德國人破壞他們發戰爭財的目的。

  所以是德國的潛艇戰,將美國逼進了戰爭,又是一個愚蠢的外交策略。

  楊潮還知道,推動美國參戰後,摩根集團又會發一筆大財,接下來他們會鼓動美國政府發大量的國債,然後摩根他們會將一大批風險太大的歐洲債券,比如英法的國債券,甚至是已經沒有什麽價值的俄國國債券置換成美國國債,具體做法很簡單,讓美國為這幾個國家做擔保,讓這些國家的債券價格開始上揚,然後他們在市場上悄悄拋售這些國家的債券,積極購入美國債券。

  楊潮知道,摩根最後會推動美國政府欠下比英法多得多的債務,最後摩根會得意的宣稱,世界債務比過去增長了5倍,達到了2100億美元的恐怖程度。這些債券,至少有一半是摩根經手,或者參與的,他們取得的承銷費是利潤最豐厚的生意。

  “要不要搞一下這些貪婪的家夥呢?”

  楊潮心中跳出這樣一個念頭。

  但是隨即就打消了,他知道一個強勢的財閥控制的美國,遠比被那些精明的政客控制的美國要好的多。

  美國資本家完成了工業化後,摩根這批人就慢慢開始被政客們限制,威爾遜、羅斯福,一個個政客、政治家熟練的運用政治手腕,削弱壟斷集團的力量,別以為美國人通過反壟斷法只是為了市場公平?

  不,這是權力之爭!

  再看看美聯儲的主席為什麽有那麽多猶太人,那是因為摩根他們不是猶太人。

  同樣是權力之爭。

  經過幾十年持續不斷的削弱,等到了1929年經濟危機的時候,趁著財團們深受打擊,實力最為薄弱的時候,羅斯福通過新政給了美國資本家最後一擊,美國政府的控制力徹底的超過了經濟集團。

  深思之後,楊潮發現,他不但不能限制這些財團,反而要盡量增強他們,讓他們始終控制美國這個國家。

  “邀請摩根先生來華訪問!”

  楊潮立刻讓張念給美國發電報,以私人名義邀請摩根前來會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