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312節 解除武裝
( )

 “跟俄國人相比,這真是忍者啊。”

 日本的情況楊潮雖然不是很清楚,但是也略有一些耳聞,已經餓死人了,還沒有崩潰,日本人的忍耐力比俄國人強了太多了。

 不過日本人終於同意了,裕仁還是那個裕仁,還是很識相的嗎。

 然後就突然傳出,日本人內訌了,山縣有朋被海軍劫持,然後在山本權兵衛、大隈重信等人主持下,大正天皇發詔書退位,裕仁火線繼位,立刻宣布要停止戰爭,恢復秩序,他的宣言得到了從財閥到貧民的一致擁護,連陸軍都支持,竟然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動。

 而山縣有朋則跟大隈重信等人密會之後被釋放了。

 山縣有朋被釋放後,宣布支持裕仁天皇,並且將陸軍軍權交給東伏見宮,之後他突然在自己家中切腹了。

 日本的消息在全世界還是引起了一些關注的,而他們關注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中國贏了,他們不知道中國下一步會做什麽。

 “第一,日本必須解散海軍,將全部軍艦交由中國;第二,日本陸軍必須重組,審判戰犯,並且陸軍數量不能超過十萬人;第三,中國將在日本的佐世保、橫須賀駐扎海軍,在東京駐扎十萬陸軍。”

 陸征祥聽著楊潮的停戰要求,直冒冷汗,他感覺這不是要跟日本談判,而是要跟日本打到底。

 “你要知道,我們的底線是日本必須解除武裝,做一個永久中立國也不錯,像瑞士那樣,告訴日本人如果他們願意宣布解除武裝,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我可以聯合英美德法等國共同擔保他們的中立地位;但是日本一切威脅到中國的軍事力量必須解除,無論是軍事力量,還是軍事工業。”

 楊潮繼續說著。

 “嗯,對了。他們的造船業也有威脅,有造船業就難免想建海軍嗎。”

 楊潮說著,就將明治維新幾十年努力打造的造船業的生存權利給剝奪了。

 “日本人會答應嗎?”

 “他們會的。山縣有朋在的時候,他們還有的選。現在嗎,除了投降還能幹什麽?”

 楊潮笑道。

 雖然說讓別的國家軍隊駐扎在首都有些屈辱,但是楊潮很看好日本能忍下的。

 談判開始了。

 果然陸征祥提出的要求讓日本人談判代表很憤怒,憤怒到了幾乎要放棄談判,但是只是幾乎。他們沒有資格放棄,只能耐心一條條爭取。

 “兵工廠?他們留著幹什麽?給警察製造手槍?”

 日本人表示海軍工廠可以拆除,但是他們需要生產輕兵器的工廠。

 “這個可以答應他們。”

 “造船廠?一定要拆除!這個沒有商量。”

 於海軍沾邊的一切都不能允許,這是楊潮的底線。

 談判繼續著,日本人一條條爭取,也一條條讓步。

 他們接受了佐世保和橫須賀軍港租借給中國海軍作為軍事基地,他們答應從朝鮮撤軍,將台灣完好無損的歸還中國,答應了琉球復國,他們則爭取到了中國保證他們主要領土完整的承諾。日本將保有四大主島,但是朝鮮人要求割讓對馬島。

 此時俄國人也跳了出來,斯托雷平親自來到北京,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表示不接受中國單獨跟日本議和,達成的協議中傷害到俄國利益的,俄國一律不承認。

 外交部沒有理會他們,好言安慰了一番就送他走了。

 斯托雷平又求見了頤和園裡的奧麗嘉公主,懇請公主為俄國爭取利益,雖然婚禮被打斷。她跟楊潮此時還算不上夫妻,但是楊潮已經公然住進了頤和園,大床滾了不知道多少回,也沒人敢說什麽。

 奧麗嘉倒是跟楊潮提了提。楊潮也只是忽悠她說一定不會傷害到俄國盟友的利益,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楊潮打算學日本,把好處通吃。

 日本人也不敢跟俄國人談判,他們拒絕了俄國任何外交交往,悶頭跟中國談判。

 他們爭取到了中國承認他們對本土四島的主權。但是否決了他們對小笠原諸島的要求,至此日本國土基本確定,往北到北海道,往西到對馬島,往東到馬裡亞納海溝,往南到吐噶喇列島。

 日本大致保持了他們過去的主體國土,但也被剝奪了所有的戰略外海領土,比如包括日本北方四島在內的千島群島等。還割讓了竹島給朝鮮,讓朝鮮國內掀起了瘋狂的慶祝活動。

 “三菱在活動?”

 楊潮堅持要直接日本的造船工業,受損最大的就是三菱、三井等財閥。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對造船工業極為重視,長期對航運業和造船業進行補貼,一戰期間他們的造船能力達到了年產50萬噸的規模,位居世界第三,但是由於楊潮的轟炸損失不小,可這不影響什麽,炸毀的是廠房,很多設備都還能用,就算沒有了設備,人才還在,這才是最重要的。

 “不止三菱,還有川崎。”

 日本人政治上沒有辦法了,開始了場外遊說活動,這些財閥揮舞著鈔票,試圖賄賂中國國會議員,希望他們提出議案保護他們。

 告訴楊潮這個消息的是孟洛川,他是山東籍國會議員,也是日本人重點遊說的對象。

 “你去告訴日本人。造船廠必須拆除,不過我允許他們把工廠搬到中國來。這是底線,如果他們還想掙錢就到中國來經營造船業。我甚至都可以給他們貸款,讓他們盡快把工廠恢復起來。否則必須拆除。”

 日本造船業還是很可口很美味的, 尤其是日本培養了三十年的人才,不但是技術能力,還有責任心。

 1913年日本川崎造船廠,建造的榛名號戰列艦的蒸汽輪機發生故障,雖然故障不大,6天之內就可修複,負責製造主機的川崎神戶船廠造機部長條田恆太郎還是深感責任重大,於次日清晨留下遺囑後在自宅內引刃,自裁謝罪。

 因為當時川崎正跟三菱的長崎造船廠競爭,雙方各自建造一艘戰列艦,同時施工,兩家工廠從工人到技術人員都有一種競爭意識。

 日本人的這種對企業的忠誠,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武士對大名的忠誠,工廠跟工人的關系,也好像延續的過去番主對家臣一樣,所以如果要想用日本那批技術人員,楊潮就必須拉攏日本財閥。

 一個在自己控制下的財閥,也不是什麽壞事,可以成為控制日本的工具。

 “對了,你可以告訴他們,到中國投資必須接受合資,最低出讓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楊潮補充一句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