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337節 土地問題
  回到北京,楊潮召集了農商部、財政部、國防部等幾大部門討論。

  首先是國防部長段祺瑞就蘇俄問題做了簡短的回報,然後楊潮讓大家討論。

  “沙皇失敗的關鍵並不在武器彈藥上,而是糧食,沙皇軍隊缺乏糧食,就在當地征集,可是這惹惱了農民了。而沙皇的士兵大都是農民,結果蘇俄一反擊,沙皇的軍隊就崩潰了。我以為俄國的農業改革,對我國有很大的對比意義。”

  楊潮感歎著。

  但是其他人卻很奇怪,他們認為俄國的農村跟中國的農村完全是兩碼事啊,俄國人是原始公社制度,中國完全是私有制度,怎麽能扯的上關系,他們卻不知道楊潮把後世的習慣給帶進來了。

  俄國人的農村放在全世界也是最獨特的,他們實行的是一種村社公有制度,這很奇特,歷史研究認為是原始公有製遺跡,歐洲中世紀時還有殘余,但是進入現代社會,就都已經廢除了,法國和英國廢除的極早,德國是拿破侖戰爭之後改革的。

  而沙皇俄國卻一直沒有改變。

  俄國農奴製時代,掌握農村的是大貴族,大貴族住在莊園中,有的跟農奴住在一起,有的則是農奴單獨住在一起,農奴居住的地方叫做村社,類似中國的村子。

  村社有自己的土地,這些土地公有,農民每家都能分到土地,稱為份地。但是村社從屬於大貴族,農民必須先給地主家的農莊耕作完後,才能耕作自己家的土地。

  後來在1856年左右俄國被英法兩個資本帝國暴揍一頓,發現不實行資本主義不行了,於是沙皇亞歷山大開始改革,當時的做法是,廢除了農奴身份,農奴從此沒有給地主免費乾活的義務,只需要跟做自己的份地就行。

  同時還允許農民贖買份地。將公有份地變成他們的私產,可是贖買價格太高,一開始還有富農這麽做,慢慢的就消失了。只有一部分最肥沃的土地變成了私產,大半村社土地依然是份地。

  到了尼古拉沙皇手裡,俄國農村基本上是地主莊園,富農私產和公用份地組成的結構。

  而且村社份地佔據了八成以上的農村耕地,這是一種相對公平的制度。因為每個人都能分到土地,根據人口變化,有的地方10年,有的地方12年,有的地方甚至1年就分一次,後世的中國農村人很容易理解,因為中國農村就是這麽玩的。

  這種方式保證了公平,但是卻始終製約著俄國農業,因為份地被分割成一塊一塊小地,無法進行規模化耕種。也沒有人去改良土壤,去進行水利建設。

  所以斯托雷平繼續促成改革,要積極推動農村中的富農去收購份地,希望組建大農場,像美國那樣經營農業。可是農村問題嚴重,農民不願意把公有土地分了,因為大多數人其實買不起土地。就好像後世中國政府說要把農村的土地征集搞開發,總是有農民起來反抗。

  俄國也面對這個問題。

  斯托雷平城裡了銀行鼓勵富農,他認為那些富農更懂得經營,而村社裡的農民則完全是混吃等死。交稅不足有村社幫忙,村社也幫不了那就只能拖欠,俄國坐擁世界最龐大的耕地,糧食卻始終不夠自己吃。這很成問題。

  但是斯托雷平的改革傷害到了這些農民的利益,他們不想自己的土地被分,這是一種文化的延續,極為麻煩。因為農民不願意私有化,你怎麽辦?你告訴他們可以分了公家的地,可是他們不願意分。

  農民不分地。土地就還是公有的,就不能變賣,富農就是有錢也買不到土地。

  斯托雷平強硬推行,組織工作隊下鄉去分地,這是你家的,那是他家的。

  土地分了之後,就可以買賣了,許多人為了一瓶酒就把自家的土地給賣了,因為他們那是公家的地,賣了後他還能在分份地。份地倒還有,但是已經沒有那麽肥沃的份地了。於是貧苦農民更加貧苦。

  但是俄國糧食產量增加了,農業整體增長了,損害的是農民的利益。於是農民始終在聚積不滿,所以才有革命。

  而蘇俄上台後,許諾農民把富農和地主的土地都歸還農民,也就是歸還村社,這得到了絕大多數貧農的支持,雖然形式不同,但說到底還是農民和地的問題,這就是農業社會最大的問題。

  因此蘇俄始終得到了農民的支持,而沙皇打回去後,倒是沒有動農民的利益,可是沒有糧食的時候自然要去村社裡征集,征集糧食的哥薩克可是最沒有素質的野蠻人,又引起了農民的不滿。

  麻煩的是,進入歐洲之後,沙皇軍隊中征調了大量的農民,這些人懾於沙皇的權威不敢反抗,可是當蘇俄軍隊一反攻,他們立刻就逃跑,逃回各自的村社裡去,不想給沙皇賣命。

  俄國農民也有俄國農民的狡詐,他們不給沙皇賣命,也不想給蘇維埃賣命。

  可是蘇維埃可比沙皇狠多了。

  沙皇的逃兵被抓回來, 最多來一個十一抽殺,而蘇維埃的軍官們則是逃跑就殺的。

  不但如此,蘇維埃的軍官也被控制的更嚴格,弗拉基米爾派出軍事委員會,跟後世的政委可不一樣,不是做思想動員的,而是監督軍官的,因為弗拉基米爾手下可沒幾個會打仗的,因此他們大肆使用當年沙皇軍隊的軍官來帶領軍隊。

  弗拉基米爾手下大將托妞說:“紅軍的組織原則,跟沙皇軍隊的組織原則,在形式上是極為接近的。”

  但是如何防止軍官投降呢,碰到沙皇的時候,很多軍官確實不敢動手,蘇維埃的辦法是,抓人質,將這些軍官的家屬作為人質,他們不好好打仗,首先前線的軍事委員會可以立即對他們執行槍決,他們要是敢反抗,他們後方的家屬統統殺掉。

  就是這樣,由農民組成的沒有鬥志的沙皇軍隊,跟由工人組成了,軍法嚴酷的蘇維埃軍隊打了一年,最終組織更嚴密,更無情的蘇維埃獲勝了。

  讓楊潮遇到了一個難題,到底要不要出兵幫沙皇,不幫沙皇的話,以後可就要跟蘇維埃接壤了,幫沙皇的話,就得直接出兵了,因為沙皇軍隊顯然已經沒有什麽戰鬥力了,而蘇維埃卻越打越勇,越打越多。

  “各位認為,我們該不該出兵?”

  楊潮想聽聽手下們的意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