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721節 忽悠法國(一)
離開荷蘭後,就去了丹麥,受到了丹麥王室最熱情的歡迎。,

 他們無法不熱情,楊潮現在可是丹麥的大金主。

 楊子財團在丹麥投資的製藥廠,已經成了歐洲規模最大的青霉素生產廠。

 楊潮用宇宙射線誘導,培育出來的高產菌種,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西方國家自己培養的菌種完全無法與中國藥廠的生產效率相比,只有丹麥這一座製藥廠擁有跟中國相同的優質菌種。

 盡管這座工廠是楊子財團獨資的,但對於西北歐這種歡迎自由投資的國家來說,根本沒什麽區別,他們政府最大的目的,就是得到稅收,同時解決就業問題。

 稅收自然沒的說,這座現在供應整個歐洲青霉素的藥廠,每年的利潤都是以億計算的,就業就更不用說了,藥廠直接雇傭的工人就高大10萬,生產以青霉素、鏈霉素為龍頭的一系列美蘇產品。

 但是對其他產業的帶動,那是無與倫比的,青霉素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澱粉,丹麥恰好是歐洲糧食生產條件最好的國家,光是種植玉米,就解決了100萬左右丹麥人的生計,可以說這些人都直接受惠於藥廠生產。

 甚至導致丹麥從過去的糧食出口國,都變成了一個僅僅自給自足,不再出口糧食的國家了,糧食不出口了,不但沒有影響丹麥的經濟,反而讓他們在經濟危機中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他們現在形成了三大經濟支柱,第一就是藥品,第二是養豬業,第三是毛坯產業,作為一手給丹麥打造了一個支柱產業的富豪,楊潮值得丹麥王室的禮遇,作為沙皇的丈夫,他也有資格住在丹麥的王宮。

 但是女兒住的卻很不開心。

 她依然有比較嚴重的自閉,她不喜歡那些熱情的歐洲王子、公主,要知道因為楊潮夫婦到了丹麥,瑞典、比利時、盧森堡,甚至連英國一些貴族子弟都借故到了丹麥遊玩,目的是什麽很明確了。

 可是她還是很不習慣人太多的地方。

 “爹,我們回去吧。”

 忍受了一個星期,楊蘭還是受不了,非常羞愧的提出請求。

 楊潮笑道:“回哪個家啊?中國還是貝加爾?”

 說著,揉了揉女兒的頭,女兒是大姑娘了,今年都15歲了,混血兒的容貌出落的格外迷人,讓歐洲一群小王子心肝兒直跳,當然更讓他們熱血沸騰的,恐怕還是楊潮那驚人的財富,歐洲貴族,表面光鮮,其實很多都處在破產的邊緣,這是一個貴族沒落的時代,有多少貴族為了維持生存,都不得不跟富裕的商人聯姻,這放在200年前,幾乎是恥辱。

 “都行,其實,其實我是想小姨了。”

 楊蘭給自己找借口,這次出行,安娜公主並沒有同行,而是留在茶園照看兒子,兒子還不到1歲,顯然不合適遠行。

 心裡清楚女兒在給自己找借口,但楊潮並沒有點破,治療她內心的自閉,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治愈的。

 “好,爹還要去一趟法國,你在這裡再玩一些日子怎麽樣?如果你不喜歡那些小王子、小公主,就不要搭理他們。你可以待在房間中看看書,聽聽廣播。”

 女兒用力的點了點頭,她真的很不喜歡跟那些歐洲貴族子弟玩鬧了,太鬧騰了,今天去騎馬,明天去劃船,後天就要開酒會,出於從小接受的貴族教育,盡管她很不喜歡,但仍然礙於禮節,只能裝作喜歡的樣子跟她們一起玩。

 雖然楊潮沒有立刻答應回家,但是卻給了她一個盼頭,同時允許她可以不搭理那些歐洲王子、公主了,她就輕松了一大截。

 楊潮第二天就飛到了法國去,這次一改常態,拜見了法國總理愛德華·達拉第。

 達拉第是法國激進社會黨領袖,幾年前跟法國社會黨,法國gc黨聯合組成了人民陣線,並在36年的選舉中幫助人民陣線上台,人民陣線中最大勢力社會黨的領袖若昂勃魯姆執政,達拉第獲得了國防部長一職。

 人民陣線的總理達拉第上台後,法國工人就發起了規模浩大的ba工,參與人數高達200萬人。達拉第立刻兌現選舉承諾,立刻進行社會改革。

 趁著法國工人ba工的熱潮讓資本家恐慌的時候,達拉第邀請雇主協會跟法國總工會在總理府馬提尼翁宮簽訂了一項協議。

 馬提尼翁協議有三項主要內容。

 第一項,承認工人有加入工會的權利,有要求提高工資的權力。但這份協議是一份君子協議,雇主協會和工會也只是松散的組織,並沒有蘇俄的布什威克那樣的鐵一般的紀律,因此並不可能讓所有人遵守,不能解決勞資關系。

 因此ba工浪潮仍沒有平息,勃魯姆轉向議會求助,提出集體合同法案,要求給《馬提尼翁協議》中達成的條款提供法律保證,強製勞資雙方執行。

 該法案通過後,法律正式承認了工人可以有組織地同資本家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力,強化了政府對企業事務的乾預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工會的地位,有利於工會的發展壯大。

 第二項,勃魯姆推動提高法國公民社會福利待遇,改善勞動者的工作條件,勃魯姆政府向議院提交了關於帶薪休假的法案,規定工人或雇員在企業中連續任職一年後每年有權享受15天帶薪休假。還通過了40小時工作周法案,使工人們實現了長期以來所要求的縮減工作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

 第三項,加強國家對經濟生活的乾預,勃魯姆政府向議院提交了關於大工程計劃的法案。該計劃的首要目標是能夠吸收失業工人參加工作,減少龐大的失業隊伍。政府撥款幫助奄奄一息的中小企業重新開工,以容納一部分失業工人。

 政府改組法蘭西銀行,組織了一個有關各方代表(包括政府代表)組成的委員會,取代原有的董事會對銀行進行管理,將法蘭西銀行從“二百家族”手裡的控制權奪了過來。

 勃魯姆政府又對軍火、飛機制造等重要企業實行國有化,設立國家小麥管理局,加強國家對農業生產的乾預。

 老實說,人民陣線第一次執政,改革的力度和方向都是夠得,在一百天裡出台了這麽多政策,通過法律保證了工人的權利,假以時日法國也就會走上一條福利國家的道路,跟北歐國家一樣。

 可法國不是北歐國家,他們是浪漫熱情的拉丁民族,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北歐國家那種耐心和紀律性。

 勃魯姆政府進行改革的時候,法國深陷經濟危機,財政狀況極為困難。缺少必要的資金,讓政府振興經濟方面沒能取得預定的成功,許多大工程計劃未能如期展開,就業問題未能及時解決。

 改革導致的工資上漲,讓資本外逃情況卻日益嚴重,資本外逃引起黃金儲備緊張,削弱了人們對法郎的信任,使人們擔心法郎貶值。勃魯姆政府為避免貶值作了許多努力,最終還是被迫宣布法郎貶值。

 法郎貶值成為一個導火索,引燃了沒有耐心的法國人民對政府的不滿,勃魯姆不得不在廣播講話中宣布暫停改革。對《馬提尼翁協定》耿耿於懷的資本家此時氣焰囂張,要用“資本的ba工”來報復“佔廠ba工”,鼓勵資本家不要投資。財政危機的愈益嚴重迫使勃魯姆試圖采取強製手段,請求議會授予授予他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法令的暫時權力,以應付財政危機。

 這一要求在保守勢力極為強大的參議院被否決,勃魯姆政府山窮水盡不得不在執政三個月後的六月份提出辭職,法國社會改革宣布失敗。

 勃魯姆當了三個月總理,很短命,但對這時候的法國來說,卻十分正常。

 勃魯姆下台之後,激進社會黨另一個領袖卡米耶·肖當執政,他從37年6月當到了38年3月, 執政時間8個月,任期內最大的政績是太高了婦女地位,準許已婚婦女進入大學讀書,同時發動了政治鬥爭,將人民陣線中的最大勢力社會黨踢出了政府。

 卡米耶下台之後,才是達拉第執政,達拉第任期比所有人都長,一直從38年4月,當到了40年3月,共計兩年時間,期間最大的政績是跟英國首相張伯倫合夥,跟阿道夫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同時把希望都放在英國身上,毀棄了法蘇互助條約,等納粹攻陷法國之後,他就被關進了集中營。

 從頻繁變動的政治就能猜到,法國人注定難以成功,恢復拿破侖時代的威嚴不可能,如果不是納粹的短視,他們連歐洲二流國家的地位恐怕都難以保住。

 德國人在國際戰略上一貫短視,被稱為戰術天才,戰略白癡。法國人其實也好不到那裡去,法國政府此時的行動就非常愚蠢,比如他們封鎖跟西班牙邊境,不讓一顆子彈通過法國領土落入西班牙共和國手中,等同於縱容納粹和法西斯幫助弗朗哥。

 如果僅僅如此也就罷了,問題是他們加強了邊境檢查,連走私都禁絕了,還抓了好些個參與走私的中國商人,這給了楊潮來忽悠他們的機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