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746節 海上油井
裡芬斯塔爾采訪完楊潮,她這部紀錄片就算結束了,其實她並喜歡使用這種帶旁白的表達方式,她的紀錄片中,往往只有沉默的鏡頭,但是這些是王求要求的,同時她也覺得,有些東西如果不用這種方式,真的很難表達出來,所以才加了這一段唯一的解說作為提綱。

 楊潮的解說,加上後面一幅幅中國強大底蘊的畫面,有規模宏大的大西南水電,遍布全國的高密度鐵路網,山東連成一片的工業區,規模龐大的海軍艦隊,非常能說明問題,肯定會讓富強黨獲得極高的支持,但同時也是中國最好的國家宣傳電影,會給大量掙扎在西方工業國壓迫下的落後國家希望,就好像蘇俄給他們的吸引力那樣,但是蘇俄的後遺症太大,中國這種沒有後遺症的模式,或許更容易學習和模仿,制度的輸出,其實是最大的文化輸出。

 隨著裡芬斯塔爾這種世界級的導演拍攝的電影,會將中國的影響力呈幾何倍釋放出去,給無數後進過年帶來強大的希望,楊潮也很有興趣幫助他們強大,尤其是美洲地區的國家,因為美國在哪裡太過一枝獨秀了,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實事上,美洲國家已經在走這條路了,巴西和墨西哥就是兩個典型。

 他們也擁有了這個基礎,因為現在都是民族政客上台,有強烈的強國願望。

 巴西的瓦加斯和墨西哥的卡德納斯都是這樣的人物,他們都有強烈的經濟du立傾向,強烈的建設工業的傾向,只是他們沒有技術儲備,沒有工業基礎,這些楊潮都可以給他們,但他們缺錢。

 這些,楊潮也可以給他們,不過不能白給,否則他們倒要懷疑中國人的用心了。

 巴西的鐵礦,墨西哥的石油,這些就是他們的資金。

 前幾年楊潮就告訴巴西政府,他在巴西的馬托格羅索州又發現了一座儲量巨大的鐵礦,這座鐵礦儲量確實很大,預測儲量115億噸,只是平均品位差了一些,只有41%,不過相對來說也是相當富的鐵礦了,只是無法跟米納斯州和帕拉州那些鐵礦相比罷了。

 巴西政府也很感興趣,但是雙方在比例分成上沒有談攏,巴西政府要求,外國資本不能擁有控股權,最多不成超過30%,他們願意讓楊子財團旗下的渣打礦業持有40%,算是額外的特權,楊潮還是沒有同意,因為楊潮並不在乎這座鐵礦。

 直到瓦加斯上台之後,楊潮才跟他達成了協議,他依然不太在乎這座鐵礦,這座鐵礦的產出就是給巴西人準備的,是給瓦加斯建設的鋼鐵廠準備的,已經過去了7年了,那座鐵礦現在年開采量已經達到了2000萬噸,除了少部分出口歐洲之外,大多數都被巴西鋼鐵公司消費了。

 瓦加斯把價格壓得很低,鐵礦幾乎沒什麽盈利,楊潮同樣也不在乎,反而繼續幫助巴西建立了一整套軍工產業,這次歐洲戰爭,讓巴西發了一筆小財,鋼鐵、軍火甚至造船,都得到了生意,第一次開始盈利了。

 墨西哥不用說了,他們的石油儲量,讓他們不可能貧窮,只是過去被英美財團控制,墨西哥人只能喝點湯,而且還是清湯,現在好了,他們抓住機會,收回了石油資產,並且在中國的介入下,打破了英美的封鎖,可以將石油賣給中國,換取巨額外匯。

 不過以拉丁民族的性情,楊潮還真擔心卡德納斯立刻開始大搞福利計劃,把好容易掙來的錢都給國民花了,那樣他們還怎麽強國啊,如果沒有外部的危機,估計墨西哥人還真的很可能將突然得來的巨額財富,轉手就花出去,變成美國人的利潤,就好像他們的祖先西班牙人一樣,從美洲掠奪回去的黃金白銀,轉手就送給了英法,成為人家完成工業化的積累。

 所以楊潮千方百計的挑起了美國人的介入,如果楊潮不介入,美國也不會介入,他們會通過封鎖、禁運,讓墨西哥的石油生產降到谷底,從此不再是一個重要的產油國,直到二戰結束,那時候一切就都晚了,美國已經是一個世界霸主,墨西哥人翻不了天了。

 可是中國介入,強行衝破美國的封鎖,不但讓墨西哥提前恢復了石油生產,油氣管線修到墨西哥西岸的同時,在中國設備和技術人員的幫助下,他們恢復了所有被英美關閉的油井,並且打出了更多的新井,將石油產量恢復到了二十年前的水平,而且稍微有所增長,達到了年產量2億噸。

 雖然他們的石油賣的很便宜,一桶只有50美分,但是這也是一筆1億美元的進項,減去生產成本,淨利潤絕對超過一半以上,這筆5000萬以上的純收入,除了少部分歸還債務利息,絕大多數都是政府手裡可用的資金。

 在美國人封鎖他們的海上氣田之後,墨西哥人民異常激憤,反美情緒和民族情緒高漲,在這種情況下,卡德納斯政府表示要將所有的石油輸入投入到工業建設中,得到了舉國一致的支持。

 不過這點錢還不太夠,對於一個人口只有2000萬左右的國家,建立一個滿足自身需要的軍事工業體系是夠了,但建立一個足矣挑戰美國的軍事工業體系,還遠遠不夠。

 起碼他們還缺少造船廠,還缺少建造軍艦,尤其是主力艦的能力,這就不是單純靠花錢能辦到的了,日本明治維新30年才打造了一個強大的造船產業,背後付出的是連續不斷的造船補貼和航運補貼,墨西哥人不可能有這種魄力和耐心,所以他們最好的選擇是買船。

 但買船長期來說比造船要貴,可短期內卻能形成戰鬥力,唯獨一點,就是花錢。

 所以墨西哥需要更多的錢,否則他們是不可能擁有挑戰美國的勇氣的。

 願望他們不缺,野心他們不缺,隻缺勇氣。

 他們向朝鮮人訂購了30艘小型艦船,最大的只有5000噸的巡洋艦,因為朝鮮人的造船能力也就到這裡了,到目前為止還不可能給他們生產萬噸巨艦,幾遍能生產,也不是墨西哥人消費得起的,因為一艘美帝埃塞克斯級那樣的航母就要3700萬美元,裝滿裝甲的戰列艦價格更貴,超過6000萬美元都不在話下。

 因此他們訂購這些小船,滿足一下擁有一定規模的海軍的虛榮心也就夠了,讓他們去挑戰世界第一流海軍的美帝海軍,他們暫時還不會發這個瘋。

 可是如果他們每年的石油收入不是1個億,而是十個億呢,能讓他們一年時間,購買一隻擁有10艘主力艦的大艦隊,他們會不會還像現在這麽沒有勇氣,苟活在美帝的淫威之下呢。

 年收入十個億,以墨西哥的油價,那就得20億桶的產能,看似天方夜譚,美國人打了80多年的油井了,石油產量也才不過15億桶,墨西哥憑什麽?

 憑他們的海上油田!

 墨西哥憑借他們的海上油田,後世最高峰日產量達到340萬桶,短期內雖然楊子石油公司的技術能力還做不到這一點,但是達到每天100萬桶,每年4億桶還是做得到的,加上他們2億桶規模的陸上油田,那就是6億桶。

 要讓他們一年收入10億美元,6億桶顯然不夠,加上天然氣也不夠,所以楊潮答應他們提價了,在墨西哥石油公司的嘰嘰歪歪下,上個月楊潮答應按照美國的油價,給他們1桶1美元,但是要求他們必須保證石油產量,否則就影響到中國的石油供應安全了。

 這個要求墨西哥人是笑著答應的,猛然間就多了一年3億的收入。

 當然前提是他們海上油田被發現。

 這不是問題,李光團隊在馬塔莫羅斯海域的海上氣田被美國人封鎖之後,就帶著團隊南下,因為楊潮告訴他在墨西哥坎佩切灣附近海域,有石油礦場的潛力,讓他帶人去哪裡嘗試鑽探。

 地點都告訴他了,借助優秀的海上********,李光團隊第一個月就鑽出了一口噴射井,之後平均半個月發現一座油井,歐洲戰爭這半年間,李光團隊打出了15口油井,而且都是高產油井,平均日產原油6萬多桶。

 這個產量並不奇怪,因為坎佩切灣是墨西哥石油最大的產地,後世這裡五個油田組成的坎塔雷爾油田是全球產量第二大的油田,佔墨西哥全國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二,因為是剛剛開采,坎塔雷利大油田又是公認的世界第二大油田區,僅次於中東油田區, 每一口井現在都是自噴井,這點產量並不算多,要知道世界紀錄就是墨西哥的油田創造的,記錄是每天21萬桶。

 在楊潮提供的資料幫助下,李光團隊已經在其中三個油田樹立了油井平台。

 而且新油田剛剛開發,正是油層最厚,最容易開采的時候,13口油井,每天冒出100萬桶原油,並不是什麽奇跡。

 但墨西哥人卻為此歡呼雀躍不已,卡德納斯已經給李光團隊人人都頒發了勳章,給與他們墨西哥榮譽國民稱號等等。

 這些人也確實成了墨西哥的英雄,每次當他們渾身疲憊的從海上平台上輪回上岸的時候,都有大幫墨西哥愛國青年朝著他們歡呼,尤其是當美國的艦隊就在墨西哥灣徘徊封鎖墨西哥天然氣井的時候,墨西哥卻不斷地從非爭議海域打出一口口完全屬於自己的石油油井,簡直就像是打了美國人的巴掌一樣。

 只是那邊鼓動美國政府派艦隊封鎖墨西哥灣的洛克菲勒,卻越來越苦澀,眼見著墨西哥石油產量越來越高,他就越來越後悔失去了這裡的石油開采權。請輸入正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