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712節 對政府很失望
 王求比李思第還要熱心,他反倒先找上了李思第,告訴李思第這是一個好機會,李思第也趕緊說這是一個好機會,王求又說要用輿論給政府施壓,李思第也說用輿論給政府施壓,王求說讓潘訓好好頭疼一下,李思第也說讓潘訓好好頭疼一下。

 然後他發現他什麽都不用幹了,王求馬上就跑過去鼓動輿論了,楊子石油公司旗下的商船,被大英帝國旗幟下的澳大利亞聯邦海軍扣押在夏威夷的消息馬上就在整個中國傳開了,旗幟鮮明的責難政府對本國商人保護不利,要求政府出面解釋。

 楊子石油公司,帶著楊子兩個字,天然就是熱點,然後商船被扣,等等字眼都刺激著民眾的神經。

 潘訓政府已經夠焦頭爛額了,失業率居高不下,富強黨還不斷的組織罷工,要求政府給工人工作,要求政府改善工人福利,斥責政府對下層人民毫不關心,現在又開始批評政府對商業保護不力。

 潘訓的發言人很快就回應了此事,他發現很麻煩,如果按照英國人建立的世界自由貿易體系來看,這件事楊子石油公司做的很不地道,英國人墨西哥石油公司正在鬧糾紛,你跑去買墨西哥的石油,這不是給墨西哥人撐腰嗎,而且對大英帝國有挑釁的味道,全世界都不敢買墨西哥的石油,你偏要去買,你那裡買不到石油啊,非得去湊那個熱鬧。

 但是潘訓能說這件事楊潮不對嗎,能說是楊子石油公司有錯在先嗎,如果那樣說,肯定馬上就給扣上一個軟弱的大帽子。

 所以潘訓的人只是表示政府正在調查情況,一定會給人民一個交代,給中國商人一個交代,決不讓一個商人的正當貿易受到侵犯,中國政府有決心,也有能力維護本國商人的利益。

 表面上唱高調,私下裡則開始活動,發動自己的輿論,馬上向民眾解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楊子石油公司跑到墨西哥和英國鬥法之間橫插了一杠子,這才讓澳大利亞海軍扣下了楊子石油公司的貨船,事發有因,作為一個大國的公民,也不能不講理。

 這樣的輿論出現後,也有明事理的社會名流出來表示理解,至於這些名流是不是受到潘訓的邀請那就不知道了。

 看到潘訓的回應,王求興奮異常,大喊著入吾彀中,表示潘訓也有今天。

 潘訓此時還沒有回過味來,倒也不是不管事,一邊把妥協的輿論製造起來,給將來的妥協做好鋪墊,同時跟英國政府接觸,要求他們盡快處理此事,在讓澳大利亞政府發表一下什麽誤會雲雲,這件事也就過去了,過些天也就沒人提了。

 所以潘訓處理此事有些漫不經心,一邊跟王求打著輿論戰,一邊跟英國人磨著嘴皮子,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誰也不得罪。

 但凡是就怕這種和稀泥的態度,如果是過去的潘訓,雷厲風行,還想借助民族主義拉票呢,巴不得出現這種可以跟大英帝國對抗一下的突發事件,可現在他一心在解決社會問題,根本就不顧上這種小事。

 於是時間一拖再拖,潘訓只看到王求不斷在報紙上給政府施壓,要政府妥善處理此事,他這邊則一個勁的辯護,表示政府已經在著手處理,很快就能給民眾一個答覆。

 但這事能快嗎?

 顯然快不了,第一關就要過英國人這一關,英國人讓澳大利亞軍艦攔下楊子石油公司的貨船,留有相當大的余地,即便鬧到最後大不了棄車保帥,火燒不到大英帝國身上,而且他們保護在墨西哥資產的態度還是很堅決的,大英帝國雖然大不如前了,但也不是隨便一個阿貓阿狗都能跳出來拿捏的,大英帝國有遍布全世界的投資利益,今天墨西哥人要把外國資本收歸國有,明天巴西政府也要把外國資本收歸國有,後來智利、大後天伊朗,大英帝國幾百年攢下那點家底,還不都被這些泥腿子給瓜分了。

 所以大英帝國冒不起這個險,不能讓墨西哥開這個壞頭,所以他們才接受美國的意見,跟美國人站在了一起,聯合起來抗衡中國的壓力。

 這種扯皮的事情,就是扯個一年半載,那也很正常,但潘訓可以扯皮,王求可以扯皮,老百姓可扯不急了。

 事情一拖就是一個月,這時候王求才改換方式,不在攻擊政府不關心商人利益,不在攻擊**,反而肯定了政府正在跟英國人磋商的積極態度,但提出了政府的能力問題,發表專刊評論,大肆抨擊潘訓政府工作效率低下,開出國家雇員倒是痛快,跟洋人一打交道,立刻就拖拖拉拉,甚至都不如滿清政府那會兒。

 這個抨擊可謂惡毒,這時候潘訓才明白自己誤入王求給他挖好的陷阱了,一步一步被王求帶到了誤區。

 自從王求開始跟李富安搭班子給他找麻煩後,他才發現王求蟄伏這麽多年到底積攢了多麽龐大的實力。

 富強黨的宣傳部在王求的帶領下,不知不覺竟然拉攏到了上千個厲害人物,全都是中國各大報社的編輯、評論員和社會名流,這些人物聚集在一起,不但精於輿論宣傳,而且本身就有很強的號召力。

 知道自己上當了,王求是有意跟自己扯皮轉移注意力,然後慢慢的在老百姓心中鋪墊,最後才引出政府低效的問題,此前潘訓裁減國家複興開發公署最大的理由就是低效,現在低效竟然被扣到了政府的頭上,而且他還無從辯駁,因為這件事已經拖延了一個月,從9月份遷延到了10月,鐵一樣的事實,根本無法抵賴。

 明白自己輸了一程的潘訓,馬上亡羊補牢,不在跟英國人扯皮了,馬上向英國人發出措辭強硬的照會,要求澳大利亞海軍立刻放行,否則中國有權力對英國商船進行製裁,不排除封鎖馬六甲海峽的可能。

 這種措辭,一下子就讓英國政府矛盾了,墨西哥的石油資產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們不能讓他們的全球資產鏈條斷裂,這些年沙特、伊朗甚至伊拉克可都不讓人省心,那些酋長的胃口一點都不比墨西哥人小,而且更習慣拿起刀子說話,現在是被大英帝國幾百年的赫赫威名壓著,如果讓他們看到墨西哥成功的案例,心生僥幸鋌而走險,大英帝國雖然不怕,但到處撲火也太麻煩了,歐洲還不安生呢,他們那裡有精力在全世界救火。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墨西哥人的妄想,掐滅在萌芽的狀態,用禁運、封鎖讓他們屈服,已經是大英帝國最溫和的手段了,要是換做以前,他們的軍艦早就開到墨西哥海岸了,當年中國人敢燒他們的煙土,他們都敢燒中國人的皇宮,一個小小的墨西哥算什麽。

 所以大英帝國是不能,不敢輕易妥協的。

 但是潘訓做事,想來不止是說說,他知道如果不采取切實的手段,很難挽回人心。

 於是在英國人拒絕之後,潘訓立刻派南洋艦隊南下,趕赴馬六甲海峽,做出一副真的要封鎖這裡的態度,並且在報紙上大肆宣傳,努力打造一個強勢政府的形象。

 可這時候王求這邊還是有話說,表示這麽一件小小的商船扣押事件,竟然也要發展到軍事對抗的地步,潘訓政府的國家外交能力實在讓人擔憂和失望。

 反正不管你如何做,反對派總能找到茬子,因為做事就會犯錯,反對派不做事,反而永遠不會錯。

 但潘訓的做法到底起了作用,英國人不敢冒這時候跟中國對抗的風險,只能發表一封欲蓋彌彰的言辭,表示之所以扣押中國商船,是懷疑該商船上藏有軍火,經過調查,這只是一艘正常的設備船,因此他們決定放行。

 好吧,大英帝國把壓力全都交給美國了,反正他們已經有所表示了,下面就看美國的態度了,總不能讓大英帝國一個人扛吧。

 商船離開夏威夷後繼續前往墨西哥,但是幾天之後,又被美國海軍攔截了,要求他們返航,表示拒絕任何國家的船舶靠近墨西哥,直到墨西哥放棄非法的手段侵犯美國利益為止。

 剛剛才擺平了英國人,現在美國人又跳了出來,潘訓頓時就感覺到頭痛了。

 不過這次學聰明了,第一時間公開聲明,中國政府不接受美國人的言辭,中國跟墨西哥之間的正當貿易,絕對不能允許任何國家,任何勢力, 以武力脅迫,中國絕不接受威脅!

 但美國人難得的強硬了起來,其實也不能怪他們,羅斯福第二個任期才剛剛開始,就倒霉催的碰到了第二輪經濟危機,國內對他已經開始不滿了,最高法院宣布他頒布的工業複興法等法規違憲,反對派勢力顯然已經對他展開了反擊。

 而且經濟危機伴隨的社會危機十分激烈,加上前些年中國人偷襲珍珠港在美國人民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傷痕,中美民間關系可沒表面上那麽好,這時候他如果對中國人軟弱,國會就敢彈劾他。

 潘訓這邊其實也不敢動真格的,雙方大哥別笑二哥,都一腦門事情解決不了呢,結果事情又拖了半個月。

 這時候李思第突然站了出來,表示對政府十分失望,認為要是富強黨組建的政府,決不至於如此沒有經驗。

 同時他宣布,楊子財團將會以自己的方式處理此事,同時宣布,將北上參加11月份的油氣管道通氣典禮。

 世界關注的立刻就轉向了中國北方,轉向了西伯利亞那個火藥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