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736節 久違的戰爭財
潘訓臭了,因為富強黨始終都沒有批評他,讓他無從辯駁,可他判出富強黨之後,卻連續批評了富強黨兩年,兩相對比他已經落了下乘。

 他之所以要批判富強黨,其實也是出於無奈,不批評這個組織,如何能夠解釋自己叛出他的合理性呢。

 可富強黨的報紙不批評他,不但現在沒有批評,自從王求掌權之後,竟然就沒有批評過潘訓,沒有回應過潘訓任何一次對富強黨的攻擊。

 此時才察覺到王求竟然忍耐至此,潘訓明白了,他輸的一點都不冤。

 王求等人接下來的宣傳,依然沒有批評潘訓,回顧完了他在富強黨的友情之後,接著開始歷數潘訓的功績,直接就把他對中國教育界的貢獻,碰到了聖人的層次,認為潘訓在教育史上的影響,從朱熹之後無人可及。

 潘訓這才明白,王求的目的竟然是在給他蓋棺定論,中國只有給死人才進行總結,所以才叫蓋棺定論,古代的大臣死後,皇帝會寫一封諭旨,給他做一個總結,可現在他潘訓還沒有死,王求就給他蓋棺定論,當然不是詛咒他,而是在通過這個方式,溫和的讓他脫離政治,結束他的政治生命。

 如果潘訓不接受這個好意,非要強行站出來繼續個王求他們爭鬥,那時︽≮長︽≮風︽≮文︽≮學,ww○w.cfw∷x.ne$t候就沒有任何緩和的余地了,是真的不死不休。

 潘訓長歎一聲,罷了,於是宣布他將在上海建立一所私立學校,親自做校長,希望能用自己的經驗,為中國教育摸索出一條新路來,他也承認中國教育在他手裡並沒有表面上那麽完美,不完善的地方太多太多。

 潘訓用做教育來向王求表示:我退出了。

 潘訓非常清楚,王求已經做好了一切鋪墊,只要他選擇繼續對抗,那麽徹底搞臭他名聲的那一劍就要刺下,因為文章已經做足,只需問一句:富強黨對你這麽好,你為何要背叛?

 潘訓選擇退出,這一劍就不會刺下,讓他保持足夠的名聲退出,潘訓不退出,那就讓潘訓徹底臭掉,把他塑造成一個背叛者的身份,一個背叛者如何能贏?

 潘訓的臉皮還是太薄了些,換做美國政客,根本就不在乎這麽黑,美國作家馬克吐溫1870年發表的小說《競選州長》就很清晰的揭示了再美國當政客,就不要怕被黑,就不要怕丟人的事實。

 潘訓退出後,很快就沒人關心他了,一個做教育的潘訓,跟一個當總統的潘訓,對大家來說,好像根本就不再是同一個人了。

 尤其是富強黨眾人,鬥倒了潘訓,雖然還沒有上台掌權,但是李富安的戰時工業生產促進會已經運轉了起來,他也很快就接到了大訂單,不是來自英法的,而是來自西伯利亞的,楊潮通過戰時工業生產促進會下達了武裝三百萬人的軍火。

 新式步槍350萬支,機槍10萬挺,卡車30萬輛,坦克1萬輛,飛機1萬架。

 這個數字又一次讓蘇俄恐慌起來,楊潮這是要玩什麽,這是打算玩大決戰嗎?

 武裝300萬人,這難道是要趁著蘇俄深陷芬蘭戰爭之中,趁火打劫?

 但如果有人知道,楊潮之前向中國公司訂購的軍裝卻只有100萬套,就不會這麽想了。

 很顯然楊潮最多打算擴軍100多萬,這些新增的物資,加上西伯利亞儲備的舊貨,武裝一百萬到兩百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

 這筆訂單直接驅動了工業促進會的齒輪,大量工廠開始轉產軍工用品,這筆訂單其實就是給他們的潤滑劑,讓他們可以順利的滑到戰爭生產的軌道上來,畢竟等歐洲的軍火訂單,那還得等一陣子呢。

 到目前為止,英國人武裝的軍隊還沒有一百萬,法國人不斷的催促,他們卻不斷拖延,******效率很低,直到法國戰敗的時候,英軍進入法國的士兵還不到四十萬。

 顯然英國人打算讓法國人先把血流光,誰想到聰明的法國人投降了,在不得不流自己的血的時候,英國鬼子才開始用心,這時候才開始大規模采購武器,當然他們自己擁有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殖民地在戰爭期間都能夠生產輕武器,英國人的機步槍基本上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他們真正大規模采購的,其實是美國的坦克、飛機等重裝備。

 二戰不是一戰,楊潮的軍火生意,也不能停滯不前,飛機大炮坦克車,才是二戰軍火市場上的主力。

 這些武器,由生產促進會承接訂單,然後尋找合適的企業進行轉包,山東兵工廠是當之無愧的總包人,他們擁有這種能力。

 兵工廠在自己的工廠裡生產一批坦克,同時給山東斯柯達汽車工廠,和東北的愛民汽車工廠,各自分派了3000輛坦克的訂單,並且派出技術人員幫助他們調整設備,進行技術支持和質量監督。

 飛機訂單則交給了王助飛機公司,也就是過去的洛克希德飛機公司,王助團隊不但自己研發了重型轟炸機到戰鬥機的一系列機型,還跟波音飛機等美國企業聯合研發了幾款飛機,掌握的技術多達十余款機型。

 但他們的產能顯然不能滿足要求,所以齊柏林飛艇公司,甚至汽車公司也都分擔了一部分組裝工作。事實上基礎工業對戰爭之所以無比重要,就是因為民用工業可以很快速的轉產軍工,所以工業基礎越雄厚,軍事生產就越強大。二戰中歐美大量的民企參與了軍工生產,比如福特汽車、通用汽車這些著名的汽車公司,全都參與了坦克到飛機的生產工作,日本的松下電器還嘗試過建造木頭軍艦呢。

 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汽車公司,能組裝汽車的寬大廠房,用來生產坦克有天然的優勢,而且受過工業化流水線組裝培訓的工人們,也更容易將經驗用到組裝飛機坦克上,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工廠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團隊,能夠高效、優質的生產軍用產品。

 不過這些大型公司主要從事最後的組裝工作,那些其他機械加工企業,也同樣很重要,他們將負責生產一種到幾種不同的零配件,為這些組裝公司提供配件供應。

 無一例外,所有企業都非常配合生產促進會的工作,對讓他們調整生產無怨無悔,因為這是難得的戰爭財,久違的軍事訂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