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19節 劫駕
  第十九節劫駕  “這是榆林堡!”

  楊潮對幾個士兵說道,指著不遠處一座四四方方如同地主大院的建築說道。

  地點確認無疑,手表的指針已經變成了紅色,確認眼前這建築就是目的地。

  但是幾個士兵卻有些不明所以,只是跟楊潮一起趴在道路旁的草叢中,看著榆林堡。

  馬騰飛、張國柱和黑牛三人跟著楊潮,其他人在三裡外休息。

  尤其是馬騰飛,他用狐疑的眼神看著楊潮。

  楊潮早就發現這小子跟其他人不一樣,他的方向感很強,路上已經多次表示過懷疑了。

  楊潮只能解釋道:“你看看這榆林堡,繞不過去的。”

  榆林堡本是元代就建立的驛站,面前一條寬大的管道從南向北延伸,驛站就坐在路旁,如同一個士兵一樣,守護著這條道路。

  “這驛站完好無損,院牆高大,如果有伏兵的話,我們如何都過不去。”

  楊潮繼續道。

  榆林堡雖然不算高大,但是兩丈左右的院牆卻十分完好,這座驛站一直在使用,因此沒有荒廢,就像楊潮說的,如果這裡駐扎士兵,他們從官道上走過,肯定會被發現,肯定會被追擊。

  此時馬騰飛眼中的狐疑少了一些。

  楊潮繼續道:“所以我們現在要摸清楚榆林堡裡有沒有官兵。馬騰飛你留著這裡守著,一定要確認榆林堡中有沒有官兵,有多少官兵,至少的守一夜,明天如果都確定不了的話,說不好我們只能硬闖了。”

  楊潮打算讓馬騰飛在這裡守一夜,一直守到明天夜裡。

  接著他繼續對黑牛道:“黑牛從這裡往南走三五裡地,同樣守著。你是機槍手,注意看看哪裡合適布設機槍陣地。”

  楊潮剛說完,馬騰飛又再次狐疑起來,如果說只是為了確認官兵,那麽為什麽還要去三五裡外,如果只是確認官兵,為什麽還要布設機槍,但是他也只是狐疑,因為他不可能想到,楊潮要在這裡等著慈禧。

  “發現情況,立刻回來告訴我。”

  楊潮說完,讓黑牛先走,看著黑牛小心謹慎的從榆林堡前走過,沒有引起意外之後,楊潮才放下心來,帶著張國柱往回走了。

  三裡外,依然是管道,但是這裡是一片喇叭狀的開闊地,管道一旁有一大片窪地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小山坡,並且向山裡凹陷進去了一大塊,窪地中滿是蘆葦,此時一片青綠色。

  所有士兵都在道路旁休息,連續兩天的跋涉,尤其是昨天走的還都是山路,人馬困乏,都巴不得能好好休息一下。

  有席地而坐的,有躺倒睡覺的,還有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閑聊的,大家說不出的輕松。

  楊潮心中卻有些壓力,因為到現在為止,他依然在欺騙這些人,沒告訴他們實情。

  如果告訴了他們,恐怕就沒人敢跟著楊潮了。

  這種糾結讓楊潮心裡十分矛盾,說到底他畢竟是一個生意人,講究的是誠信,政治的權謀詭詐他懂得,但是卻並沒有做過。

  有時候讀政治讀物,尤其是人物傳記的時候,楊潮都會反思,政治一定要出賣良心,一定要沒有原則,一定要違背道德嗎?一定要未達目的不擇手段嗎?

  楊潮心裡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古往今來的梟雄人物,卻五一不是這樣。

  楊潮不止一次告訴自己,自己是出於高尚的目的,自己是為了國家民族,但是卻始終無法說服自己目的高尚就是行為卑劣的理由嗎,

為了大我就能犧牲小我嗎?  “這說明我還是有良心的吧。政治家的良心都給狗吃了。”

  楊潮不禁有些自嘲。

  接著安排大家吃飯,飽餐一頓,甚至讓騎兵將大餅掰碎了,喂馬吃了一頓好的。

  本來行軍的時候,馬背上還馱著黑豆,只可惜低估了行軍的艱難,黑豆昨天就吃完了,許多戰馬吃過沾著露水的青草,都有些鬧肚子。

  楊潮認為慈禧很可能就這一兩天會從榆林堡過,因此他必須讓戰馬保持體力。

  榆林堡南邊的官道上,一行隊伍正在緩緩前行,最前方是數百八旗兵開道,後面有一張肩輿,四輛馬車,還有上千男女隨行。

  步兵統領善耆騎在馬上,後面是長長的隊伍,三百來個跟他一樣的八旗衛兵,數百宮女、太監,所有人都無精打采,一身疲憊。

  善耆雖然走在前面開路,但是卻顯得心事重重。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的時候,他是當值的步兵統領,因此來不及回家安排家事就不得不慌忙護送太后和皇帝出逃了,早已備下一乘騾車。

  他不知道他的肅王府怎麽樣了,躺在病床上的老母會不會受到驚擾,家眷子弟們是否安然無恙。但忠孝難兩全,當時的情形,根本就容不得他做什麽安排,只能匆匆將太后和皇帝接到一輛騾車上悄然出京。

  倉皇出逃,連太后、皇帝都只有一輛騾車,宮女太監不用說了,連隨駕的一乾大臣和王公貴族都只能步行。

  這並不是最慘的,饑一頓飽一頓才是最讓人難受的,路上到處都是出逃的百姓,老百姓比皇帝和太后更早逃難,從北京出來慌忙的朝四面八方亂竄,走到哪裡都是難民。

  而且時運不濟,偏生前兩天大雨不絕,更是增加了逃難的艱辛,出京後一直到貫市,善耆才向當地一位老人討來一張面餅和一盤炒青菜,太后和皇上分著吃了,其他人就只能繼續餓肚子。

  吃完後,太后隻想跟皇帝一人喝一碗綠豆湯,可是善耆竟然都無法弄來,這讓他感到無比心酸。

  之後一天一夜,太后跟皇帝就再也找不到吃食了,到處都是流民,就是想買都做不到,善耆自己也滴米未進。前面不遠就要到榆林堡了,善耆不知道懷來知縣吳永是不是準備妥帖,這一點善耆不敢保證。

  世道亂了,亂臣賊子都出來了,兩宮倉皇出宮,先期沒下廷旨,鑾駕到達昌平城下時,守城官員堅閉城門,不斷鳴槍警示。兩宮不得已,空著肚子,繞城而過。到了懷來地界後,善耆都不敢在用太后皇帝的名義,而是讓延慶知州給懷來縣領吳永寫了一封急牒,叫懷來縣務必為兩宮備辦好吃食,備辦滿漢全席一桌。

  善耆一路上盡心盡力的伺候兩宮,之所以如此,除了忠君觀念之外,心裡未免沒有一些愧疚,慈禧和光緒落到現在這個地步,說老實話善耆脫不了乾系,因為他也是主戰的那群八旗貴胄之一,而且還是領頭的之一。

  善耆當日極力主張進攻外交使館,可惜清兵腐朽,成千上萬大軍硬是攻不下幾百人防守的大使館。等到八國聯軍進城,一切都晚了。

  懷來知縣吳永昨日收到急牒,他可不是昌平縣令,他可不敢朝太后、皇帝放槍。只是他很犯難,在哪裡去弄滿漢全席啊。就是太平年月,懷來縣也很難備齊滿漢全席,不提材料了,連廚子都找不齊全。

  而現在,在太后的旨意下,各地義和拳大興,懷來縣也不例外。懷來縣城中男女老少紛紛習練拳法,四座城門門洞已經被義和團拳民封死,並有壇主率領拳民把守,沒有壇主的許可,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他這個知縣早就被義和團架空了。收到急牒後,吳永本打算星夜出城去榆林堡迎駕,竟然都被擋在城門前。

  雖然嘴上不敢說,但是吳永心中卻感歎,太后下旨招納義和拳為團練,編練成義和團,這實在是大錯特錯啊。

  直到今天凌晨,吳永才率領懷來幾個馬勇,趁著義和團那些烏合之眾不注意,快馬加鞭衝出西門,早上才趕到榆林堡。然後立刻命令管驛人和隨從人員為兩宮準備粥飯。

  兩宮還沒有到,可是忽然間,大雨滂沱,雨水連天。

  吳永心中歎道:“虎行風,龍行雨,天子雛形果然風雲激蕩啊。”

  “哎,下雨了!”

  黑牛也歎息一聲,不過他可沒有感慨天子出行,而是心中不快,他可不想看到下雨,因為他此時躲在一處草叢中,下雨實在不是什麽舒服的事情。

  “有人!”

  就在這時候,黑牛看到遠處有人群出現,有車駕有不行,嗚嗚泱泱一大群人,怎麽看為首的都是一群騎兵。

  “有官兵!”

  黑牛心中一驚,看到那些人突然在雨中停住,黑牛不敢耽擱,鑽出草叢,撒丫子就在雨中奔跑起來,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只能看到一個影子。

  “有官兵大隊的官兵,你在這裡盯著,我去告訴楊先生。”

  黑牛經過榆林堡的時候,馬騰飛還在這裡守著,他立刻通知馬騰飛,然後繼續飛奔。

  馬騰飛皺起眉頭,果然有官兵啊。

  他剛剛歎息完,就聽見熟悉的聲音,嘚嘚嘚嘚,這是馬蹄聲!

  十余騎兵飛奔向榆林堡,馬騰飛壓低身體,他完全是下意識的行為,此時大雨滂沱,即便站在雨中,只要不是近在咫尺,也很難被發現。

  善耆心中一塊大石落地,懷來縣令是個忠臣,這年頭忠臣可真不多了,要不是南方那群漢人督撫擁兵自重,不肯來北京救駕,兩宮何至於被迫西巡。

  雖然因為八旗貴胄主戰,善耆也是其中之一,在面對兩宮的境遇上,善耆有些許愧疚,但愧疚不是打洋人,而是沒打贏,沒打贏的原因,善耆不認為是自己的錯,全都怪李鴻章,怪張之洞,怪那些南方督撫。

  不過延慶知州和懷來知縣確實是忠臣,延慶知州一聽到消息就來迎駕,現在太后就坐著延慶知州的肩輿,皇上和貝子們也都坐著延慶州的車駕,延慶知州本人卻跟在後面步行,現在這個吳永也早早來榆林堡迎駕,聽說還是強闖義和團的阻撓,忠心可嘉。

  “好你隨本官一同去見駕吧!”

  善耆騎在馬上,對吳永說道。

  吳永抱拳,立刻帶著兩個人,騎上馬跟隨善耆去了。

  “兄弟們。已經打聽清楚了,官兵近千人就快進榆林堡了,你們說怎麽辦?”

  三裡外,楊潮站在雨中,也正對著華勇連士兵們做動員。

  “怎辦?”

  “官兵來了,就過不去了。”

  “那可怎辦,總不能不回家啊。”

  士兵們嗡的一聲就炸開了,楊潮已經向他們灌輸,榆林堡如果有官兵,就不能平安過去的道理,現在一個個都有些不知所措了,尤其是得知官兵有上千人。

  “楊先生,你說怎辦啊?”

  一個士兵茫然無措時,突然問楊潮道。

  “對啊,先生說怎辦?”

  “先生有文化,肯定知道怎辦。”

  “先生說怎辦,咱就怎辦唄。”

  士兵們紛紛附和起來。

  這正是楊潮要的結果,可是心中卻有些感歎,中國的底層百姓,就是迷信知識階層,大概他們就是這樣一次一次被忽悠的拿起武器造反的吧。

  “我問你們,都想不想回家?”

  楊潮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大聲問道。

  “想!”

  異口同聲,這沒是說的,他們跟著楊潮,就是相信楊潮能帶他們回家。

  楊潮道:“那好。這條路往南一直走,就能回到山東。如果想回家,就必須從榆林堡過,可是官兵不讓我們安心的過,你們說怎麽辦?”

  這次大家聲音小了,沒人敢說打官兵,在天津的時候,那是跟著洋人,如果沒有洋人,這些老實的士兵還真的生不起攻打官兵的念頭,因為那意味著造反。

  “先生說怎麽辦吧!”

  最後他們自己不敢做決定,還是把決定權交給楊潮。

  楊潮大聲道:“要我說,除了打走官兵,沒有別的出路。”

  底下一片驚異聲,確實沒人想過要跟官兵打仗,也擔心跟官兵打仗,不是怕打不過,而是怕誅九族,滿清統治兩百多年的余威尚在。

  楊潮知道,現在沒時間拖延,慈禧的車駕也只是在幾裡外,自己這邊拖延的時間太久,他們弄不好就提前進入榆林堡了。

  “是不是帶把的?想不想回家?”

  “想!”

  “都給老子把槍拿起來。官兵沒有那麽多人。 而且不知道我們在這裡。我們偷襲過去,一定能夠輕松打走他們。想回家的現在跟我一起走,把搶都拿起來。”

  楊潮說完,立刻就往前走,黑牛和張國柱猶豫了一下跟了上去。

  其他人心裡雖然不安,但是還是跟了上來。

  迎面碰上了馬騰飛,他立刻向楊潮匯報了情況,說有十幾個騎兵已經到過榆林堡了,後續部隊還沒有看到。

  “馬騰飛。你立刻帶著馬隊,沿著官道往前衝,纏住對方的車駕。我們大家馬上就到,如果敵人攻擊,不要硬拚,該跑就跑。”

  楊潮當即吩咐道。

  馬騰飛點了點頭,打官兵他的心理負擔倒不是很重,立刻就牽了自己的馬,招呼騎兵兄弟上馬出發了。

  “黑牛,你帶機槍排去榆林堡前面找合適的地方埋伏,一定要封死整條路!”

  黑牛剛才早就找好了幾個理想的極強陣地,應了一聲,也立刻招呼人去了。

  “剩下的人挺好了,都給我上刺刀。有一個人敢跑了,大家回家挖了他家祖墳!”

  楊潮大聲喊道,這些士兵中沒有軍官,根本不可能像德軍那樣列隊衝鋒,那麽就只能靠一股勇氣直接衝上去廝殺,因此必須逼這些士兵鼓起勇氣來,挖祖墳是很嚴重的威脅,沒人敢冒著這樣的風險。

  騎兵第一個出擊,然後是黑牛帶人扛著兩挺機槍,最後是端著明晃晃的刺刀的主力沿著官道緩緩前進。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