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131節 大頭哥下野
  擺在大頭哥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  第一擺明軍馬跟楊潮的軍隊乾一仗;第二放棄軍隊任人宰割。

  最終大頭哥選擇了第二個。

  老實說,對大頭哥這個選擇,楊潮還是很費解的,甚至頗有些失望,這就是清末第一大梟雄?

  楊潮其實一直都對袁世凱有些誤解,袁世凱是一個梟雄沒有錯,袁世凱有賭一把的勇氣也沒有錯,但是楊潮漏算了袁世凱的年齡,袁世凱已經五十了。

  這個年齡,讓大頭哥少了一些衝動,多了幾分保守。

  大頭哥曾經也是野心勃勃,十幾歲就能寫出‘大澤龍方蟄,中原鹿正肥’這樣詩句的大頭哥,怎麽會沒有問鼎天下的野心?

  可是他跟曹操那樣的梟雄不一樣的是,他太大器晚成了,一直到朝鮮時期,他才算是真正開始發達,可是那時候他也三十了。

  大頭哥之所以怕死,除了自身膽子小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就是他袁家的男人都短命,從他爺爺、父親和幾個叔叔,都是五十八左右就死了,這讓大頭哥一直認為他活不到六十歲。

  也就是說,他沒有幾年可活了,大頭哥一直很惜命,在朝鮮的時候,他就一直養著兩個奶媽,通過喝奶來養生,就是希望多活幾歲。

  現在的情況,就是大頭哥放手一搏也看不到能夠奪得天下的一丁點可能,他沒有時機,他沒有曹操那樣的機緣,有時候英雄還得看有沒有遇到好的時勢。

  大頭哥顯然沒有遇到。

  所以在經歷了複雜的政治博弈之後,在張之洞出面保證載灃不會殺他以後,他放棄了北洋軍和直隸總督,上書要求辭職,載灃第一時間就批複了。

  楊潮還專門發去了一封電報惡心了一下大頭哥,要是大頭哥當時跟楊潮一條心,第一個帶北洋軍衝到東北,現在加在楊潮頭上的榮譽光環那可就是大頭哥的,而且收編東北這些土匪的,也自然是大頭哥,那時候誰還敢動大頭哥一根頭髮。

  大頭哥受到電報後,據說當時就吐血了。

  接著就感慨自己老了,因為家大業大沒有衝勁了,讓他不敢放手跟俄國人乾一仗,要是放在二十年前在朝鮮的時候,大頭哥可是敢跟日本鬼子玩命的。

  大頭哥失去了一切,繼承他遺產的,是楊士驤,同樣是淮系名臣,曾經被李鴻章提拔起來的人物。

  對於載灃為什麽會選擇另一個淮系大臣接過袁世凱手裡的力量,楊潮想到了一個可能,那就是楊士驤背叛了袁世凱,雖然袁世凱是淮系後輩,資歷遠遠比不上周馥和楊士驤這樣的在淮軍時期就跟隨李鴻章的老前輩,但是憑著自己的機緣和努力,袁世凱已經是事實上的淮系領袖了。

  楊士驤此時是山東巡撫,之所以能夠當這個山東巡撫,聽說也是袁世凱背後運作的。

  這幾年中國官場開始了劇烈的變動,從李鴻章之死開始,一大幫洋務派忠臣,當年太平天國時期早就起來的名臣,全都到了暮年,開始一個一個凋零。

  1902年,長期坐鎮兩江的湘系忠臣劉坤一病故,之後顯示江寧巡撫護理了幾個月兩江總督,接著端方暫時署理了一年多,可是端方在張之洞北上做了總理大臣之後,就繼任為湖廣總督了,他不可能身兼兩個總督,所以一年後,朝廷就派山東巡撫周馥南下接任。

  周馥是淮系名臣,是袁世凱信任的人,周馥在山東袁世凱放心,周馥一走,袁世凱就運作另一個淮系名臣楊士驤當了山東巡撫,

這樣一來直魯一體,袁世凱在直隸就更穩妥了。  可是袁世凱沒想到的是,楊士驤會背叛他,或者說楊士驤有其他想法,楊士驤答應了接任直隸總督,把袁世凱苦心經營的一切都接過去了。

  原本的歷史上,也是楊士驤突然接任直隸總督,那時候袁世凱並不甘心下野,帶著妻兒老小從北京倉皇跑到了天津,大頭哥的目的很明顯,就是他這幾年做的事情,擁兵自重。

  可是那時候楊士驤就阻止了他,拒絕他留在天津跟北洋軍接觸,大頭哥沒辦法才低調的回到了家鄉,日日穿著蓑衣,打扮成老農模樣,在河裡垂釣,無非是做一個樣子給朝廷看。

  想到這裡,楊潮突然想到,恐怕原本的歷史上,楊士驤就背叛了袁世凱。

  只是楊士驤為什麽會背叛,這絕對不是簡單的權力鬥爭,只能出自個人的心態,也許楊士驤是不想看到袁世凱擁兵自重做一個奸臣,他以自己的觀念是想幫袁世凱也說不定。

  反正楊士驤以自己淮系忠臣的身份,接替了袁世凱後,北洋軍倒也沒有發生變動,楊士驤也是能鎮得住這些人的,這也是載灃他們為什麽讓楊士驤當直隸總督的原因。

  就這樣,一番複雜到永遠也無人說清楚的政治動作之後,中國歷史又一次改變,那就是大頭哥下台了。

  大頭哥下台後,政治局勢會向何處走,沒人說得清,但是有一點大家現在達成了共識,那就是無論以後的政局如何變化,一個人向上走的勢頭是擋不住了。

  楊潮!

  這次收復東北最輝煌的明星,老外都看得出,以後在中國進行活動,是繞不開楊潮這個人了。

  所以當事態平息後,楊潮從錦州做火車到北京後,各個級別的官員來結交的同時,各國的公使也都紛紛來求見,表達關懷慰勉之意,連剛剛恢復了外交關系,重新回到北京的俄國公使都拜見了楊潮一次。

  所有人都認定,今後幾年的政治動向,恐怕就得看這個人的態度了。

  就這樣,楊潮應載灃的召見,給與前所未有的榮譽,身披著黃馬甲,由兩個太監牽馬,從紫禁城一直走上了金鑾殿。

  “賜楊潮宅邸一座,莊田萬畝!”

  “封楊潮為一等伯,兼雲騎尉!賜號驃勇巴圖魯!”

  “加封楊潮太子少保,擢體仁閣大學士,授軍機大臣。”

  “臣謝主隆恩!”

  好吧楊潮發達了,一次就位極人臣。

  在北京賜了一座宅子,在昌平還有一座皇莊,這都是次要的。太子少保是榮譽,大學士頭銜是虛職,軍機大臣也是徒有其名。這個一等伯爵倒是夠重的,平定了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才不過封了一個侯爵,李鴻章封了一個伯爵,剩下的張之洞這些人也都是伯爵,劉坤一更是死後才追封了一個男爵。

  楊潮一次到位一等伯,跟李鴻章、張之洞並列了,還得到了猛將劉銘傳的巴圖魯封號,這意味著清廷認定,楊潮打敗俄軍可以堪比平定太平天國和劉銘傳打敗法國人的功績了。

  當然更可能是,載灃依舊在為了拉攏楊潮,所以格外厚賞。

  之後很快就接連接見楊潮,詢問治國方略。

  楊潮也好一番準備,甚至回了一趟山東,置辦了許多唬人的工具,打算好好的給朝廷上這些老夫子們上一堂課。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