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38節 齊柏林飛艇
  威廉二世答應了,那麽事情就順利了。  德國立刻宣布,將中國對德國的賠款,建立一個基金,全部用作獎學金,鼓勵中國學生赴德留學。

  德國政府表示,他們派兵參加八國聯軍的目的,完全是為了解救被困的外交人員和神職人員,並無意從中國掘取任何合理范圍之外的利益。

  因此他們願意放棄戰爭賠款,建立一個教育基金,來幫助中國發展現代教育,基金則交給德國銀行團進行托管。

  這個銀行團本來就要為賠款籌資,因此等於錢放在他們的金庫中動都不用動,而中國人反而還要給他們利息,利息總額與賠款相當,結果不過是中國人用自己的錢,支付了自己國家的留學生費用,而德國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讚同。

  對此德皇威廉二世相當得意,認為自己太有外交天賦了。

  至於援建兵工廠問題,德國人最後提出了兩個要求。

  第一是援建兵工廠將作為秘密條款,雙方都有保密義務,因為德國人不想因此而受到西方國家的責難,畢竟武裝中國不符合許多國家的利益。目前西方國家之間有過約定,兩年內都不向中國運輸武器。德國可不想破壞這種武器禁運政策。

  第二是修建地點需要他們進行挑選,理由是擔心中國人兵工廠選址不合理,對於這一點楊潮也答應了,不過他多了一個心眼,他要求限定在山東境內。

  楊潮始終有些擔憂國內的局勢,到目前為止,李鴻章依然沒有宣布就任大總統,國內局勢還沒有穩定下來,各地都有小規模叛亂發生。

  南方更是一個火藥桶,湖廣和兩江因為張之洞和劉坤一這兩個湘軍老將的震懾還可以控制住,但是兩廣就有些讓人擔憂了,尤其是廣東,什麽三合會、天地會之類的幫派成天鬧事,李鴻章走後,留在兩廣的人根本就鎮不住場子,楊潮很擔心廣州會像原本那樣,發展成一個火藥桶,所謂的革命的麥加。

  選擇山東就穩妥多了,袁世凱在,誰在山東也翻不了天去。

  所以楊潮要求工廠建在山東,相信這個大禮送給袁世凱,袁世凱一定會對自己很高興,那麽給自己一個官做做,應該是順理成章了。

  至於援助的細節,楊潮也提出過要求,楊潮要求德國人必須保證派出足夠的技術人員,讓工廠三年之內就能夠運轉起來,德國人也答應了這個要求,但是中國政府必須支付這些人員的合理工資。楊潮還擔心德國人訛詐,並且做出了規定,對比德國工資,中國願意給與雙倍補貼。

  已經細致到這種程度了,楊潮感覺應該不會發生什麽意外的,畢竟商業往來,還是得講一個基本誠信問題的,否則下一次合作就難了。

  問題解決之後,中國道歉使團終於得到了德皇的接見,載灃對威廉二世鞠躬行禮,並且將楊潮那塊鑽石當做國禮送給威廉,鑽石的來歷官方說法則是清宮秘藏,而不是楊潮信口開河那種在海底找到的。

  其實對於楊潮掉到海裡,不但沒死反而在海底找到了一顆大鑽石的故事,老百姓是喜聞樂見的,但是真正的聰明人是不相信的,那也太巧合了,連帶的這些‘聰明人’都不太相信楊潮真的落過水,哪怕有一群英國水手作證,還有中國人自己的說法,都不足為信,在這些人看來,英國人那些底層的水手和中國人一樣,都不值得相信。

  因此這件事反倒成了一個懸案,讓楊潮感覺到有些好笑。

  最後威廉二世還是保持了自己的傲慢,

他依然是坐著接受了國書。  道歉儀式結束後,載灃的外交任務就算完成了,他當即啟程回國。

  載灃這次出使的收獲還是很豐厚的,尤其是隻賠款問題上。

  日本人率先帶頭後,德國也宣布變相不要戰爭賠款,其他列強確實受到了很大的壓力,第一個就是法國。

  法國人民難以接受德國人都放棄了賠款,法國政府還要向一個被打爛的國家拷要賠款,難道法國人還不如德國人?尤其在爆發了大規模劫掠和屠殺之後,雖然法國政府一直不承認他們屠殺平民,但是對於數據詳細的劫掠行為,他們是百口莫辯,因此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他們也沒法辯駁,於連在最後總結的時候,都勸告民眾注意,當軍隊撤回國內的時候,他們將會看到像當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的情況一樣,大量的中國藝術品會在法國出現,而這些藝術品的價值將遠超中國要支付的各國賠款數額。

  於連連載結束之後,法國政府就宣布也建立留學基金,幫助中國人發展教育。

  德法兩國都開口了,比利時、荷蘭、奧匈帝國這些沒多少賠款的國家乾脆不打算要了,直接放棄了賠款連基金這一道手續都免了,反正他們也沒有多余的教育資源來培養中國人,意大利出兵百十個人,最後卻分到了兩千多萬兩賠款,在國際輿論上備受壓力,最後也放棄了這筆意外之財。

  美國人玩出了新意,其實本來戰爭賠款變教育基金就是美國人的點子,而現在被德國人搶了,美國人索性表示,除了鼓勵留學生之外,他們還願意在中國建立三所大學,這些錢也將建立一個基金,用來建設大學以及維持學校的運轉。

  最後就只有俄國人和英國人在死撐,俄國人是真窮,英國人可不缺那點錢。

  俄國人在十天后也放棄了,但是他們宣布這筆錢將用作東北的基礎建設,尤其是鐵路,可是他們的軍隊現在都還沒有撤出東北。

  英國人拖到最後,確實出乎楊潮的意料之外,但是想想對於中國的賠款,英國人得利才是最大的。

  中國賠款數額都是英國熱制定的,他們的目的就是讓中國人不至於扛不起因此破產,但也不能太輕松,一下子還清。

  中國政府賠款必須依靠大量借款,大多數借款最後還得是英國銀行家來出,比如給意大利的,給俄國人的,給日本人的賠款,基本上都是英國銀行團來承銷,也就是德國人、法國人有能力分擔一部分,事實上這次賠款最後主要就是靠英德借款。

  而貸款的利息則主要靠關稅支付,那麽這些借款還不清,中國的海關就得一直控制在英國人手裡。

  可是現在其他國家突然宣布不要賠款了,這讓英國人的圖謀一下子就破產。

  其他國家都不要貸款了,英國人能逼迫中國借款的數額,也就只剩下自己佔有那點賠款,而英國人為了讓德國、俄國盡快簽字,賠款的大頭可是都給了這兩國,他自己佔有的連一成都沒有,可以說英國人的企圖基本破產了。

  於是評估之後,英國人感覺他們基本沒有利用賠款讓中國人陷入債務之中,那麽繼續讓英國人赫德執掌中國海關,就得靠中國人的善意了,於是他們索性做出最大的讓步,將賠款全都免除了。

  同時為了獲得中國的好感,他們還宣布,如果中國需要向其他國家支付賠款而向英國銀行借款的話,他們願意以政府擔保,給與中國極其優惠的利息。

  這樣基本上除了俄國賠款之外,這次因義和團和慈禧太后而引起的戰爭,中國賠款額度大大降低,雖然依然要向某些國家支付一筆利息,但是也變成了留學生教育基金,用賠款鼓勵教育總好過直接給人的好,對此楊潮也算是基本滿意了。

  楊潮沒想到自己的運作,最後反而是讓載灃收獲了美譽,被國內、國際盛讚,認為是一場勝利的外交,因此載灃是帶著愉悅的心情離開德國的。

  楊潮則繼續留在德國,他打算跟德國專家一起出發。

  等待的日子,楊潮以山東洋務專員的身份,訪問了德國各地,主要是到各個工廠進行參觀,克虜伯的火炮工廠、毛瑟的兵工廠,魯爾工業區的煉鋼廠,軋鋼車間、鐵軌車間,機車廠,甚至連機床廠和萬噸水壓機,最後還去了為北洋海軍建造過鎮遠和定遠兩艘鐵甲艦的東普魯士什切青(後波蘭領土)的伏爾堅造船廠。

  船廠經理熱情的接待了楊潮,就像當年他們接待中國使者一樣,只可惜楊潮沒有能力訂購戰艦,不過楊潮還是很詳細的詢問了伏爾堅造船廠的造船能力,尤其是建造戰艦的能力,對方很樂意對這個問題回答楊潮,完全把楊潮當成一個潛在的優質客戶來對待,盡可能的答應楊潮的要求, 到各個車間參觀,沒有任何的隱瞞。

  這些德國人並不知道,當楊潮參觀他們工廠的時候,他們所有的機器設備,甚至廠房結構都被楊潮掃描了一遍,通過手表傳輸到了非常的數據庫儲存起來,只要楊潮有興趣,完全可以複製他們所有的機器。

  只是好像沒有這個必要,這年頭還不流行技術封鎖,西方國家的技術水平相當,互相間沒有保密的必要,反而為了出口市場互相血拚,其實只要中國人有錢,並且願意除了極少數設備外,基本沒有買不到的,這是一個多麽好的迎頭趕上的時代啊,可惜中國人在混亂中失去了,反而是日本人抓住了這個機會。

  楊潮突然想到一句話,足球場上一次成功的轉身,可以決定一場比賽的勝負,歷史的一次成功轉身,可以決定一個國家未來幾百年在國際上的地位,顯然日本人成功轉身了,而中國這架老爺車嘎吱嘎吱的沒有轉過來。

  正在船廠參觀的時候,突然有電報傳來,德國專家團隊準備好了,可以出發去中國了。

  楊潮立刻就中斷了在船廠的參觀,坐船去漢堡跟德國專家團匯合。

  “噢噢!齊柏林飛艇啊!”

  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獲,著名的齊柏林飛艇正在測試,齊柏林伯爵本人也在這裡指揮,只可惜齊柏林根本不認識楊潮,對楊潮也完全沒有興趣,但是並沒有阻止楊潮參觀他的飛艇,於是飛艇的結構也到了楊潮的數據庫中。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