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440節 南洋大發展
 會議剛剛結束,澳大利亞政府就通過了給與皮爾巴拉地區5萬華人移民的配額,這才是英國人付出的代價。

 同時楊潮跟沃爾特完成了一系列資產的交換,楊潮用皮爾巴拉鐵礦項目29%的股份,交換了匯豐銀行41%的股份,加上過去持有的匯豐10%股份,完成了對匯豐的控股。

 從南洋問題,石油問題,英鎊本位問題,到現在的鐵礦問題和銀行問題,中國經濟和英國經濟進一步捆綁,兩國關系也變得更加緊密,開始進入一個超級蜜月期。

 5月多會議結束,不到一個月時間,中英之間的一系列經濟協議就開始起作用,首先受影響的是南洋地區。

 準確的說是南洋的橡膠經濟。

 南洋的橡膠種植業,主要是荷蘭人、英國人和中國人在經營,其他國家雖然也偶有涉及,但是規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最早在南洋開展橡膠經營的是英國人,橡膠樹種苗都是英國人從葡萄牙統治下的巴西偷來的,華人一直到1896年,晚了英國十多年後,才有華僑商人陳齊賢在新加坡第一次嘗試種植橡膠樹。

 隨著美國汽車業的發展,世界對橡膠的需求急速增加,歐美洋行紛紛介入這個領域。

 此時主導者是英國人,因為橡膠業是一個長期的投資,從種子種植到割膠需要6年時間,沒有雄厚的資本根本就難以經營,華人的資本不算雄厚,而且經營理念比較保守,所以始終發展不大。

 英國人則善於利用金融市場融資,可以直接開辟大型種植園,進行長期經營。而華人則主要以中小型橡膠種植園為主,在產量上不可同日而語。

 英國人的橡膠園還請專業的經理人管理,分包給印度人乾活,經理監督印度包工頭。包工頭監督工人。因此英國認橡膠園往往修剪整齊,科學管理。英國認的種植園更大,管理更現代,種植更規范。有價格和利潤優勢。

 另外英國人還控制了南洋的貿易,無論是英國人的橡膠園還是華人的橡膠園,出產的橡膠都是賣給英國洋行的,這更是讓規模大的英國種植園優勢明顯,因為他們的議價能力更強。能拿到比華人更高的收購價。

 種種不利條件下,導致1910年馬來亞54萬英畝橡膠種植園中,洋人佔據其中的七成,華人隻佔據三成。

 但是華人的忍耐力是洋人遠比不上的,事情就怕一個認真和一個忍耐。

 華人的經營模式也更為靈活,洋人的管理雖然科學,給工人發工資,專業經理人管理,但卻不夠靈活,而華人的橡膠園雖小。卻大量采用分傭制度,其實就是中國傳統的地主和佃農制度,雙方是合作關系。

 有錢的地主出資本,將土地承包給以家庭為單位的經營者,前者是園主,後者是承包人,園主放手讓承包人全權處理橡膠園運作,收成後根據約定的比例分享利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園主和勞力利益是一致的,都盡心盡力期待收獲。

 而放手讓佃戶經營。華人在農業的聰明才智也就展現的淋漓盡致,他們想盡各種辦法提高土地的收益,橡膠收獲要6年時間,於是他們在這期間。在橡膠園中套種其他作物,比如黃梨,在等待橡膠出產期間,黃梨等作物的出產維持了橡膠園的運作,甚至還催生了一個新的產業,那就是南洋的黃梨罐頭產業。

 這就是為什麽陳嘉庚那些大種植園主都開辦罐頭廠的原因。

 英國人科學而死板的管理。在長期競爭中慢慢就落後給了華人靈活的經營模式,華人橡膠園雖然規模小,可是運營成本低,管理不科學但是管理成本也基本為零,很多人都是雇傭自己家的親戚,讓親戚一家在種植園中工作,這樣的家庭作業也更人性更穩定。

 路遙知馬力,華人的忍耐力慢慢戰勝了英國人的資本優勢和規模優勢,等1916年的時候,馬來亞橡膠園種植面積擴展到了123萬英畝,這時候華人佔有的份額已經到了53%,小種植園變成中種植園,中種植園擴張為大種植園,此時華人已經可以跟洋人分庭抗禮了。

 華人的小莊園集約經營,戰勝了洋人的大莊園科學管理,事情就是這麽邪門。

 而且華人也慢慢扳回了貿易上的劣勢,同樣是用靈活戰勝教條。

 新加坡是英國人管理的,比較規范,隨著橡膠的發展,開始以規范化經營,所有的橡膠園出產的生膠都是一個規格,從新加坡、馬六甲和檳城三個口岸出口。

 但是荷蘭殖民地上的管理還很不規范,出口橡膠的口岸就有41個,橡膠種植又分的很散,於是華商開始到印尼將這些散膠收集起來,集中到新加坡加工、分類後轉銷出去。

 通過這種方式,華商不但開拓了大中小型種植園,還切入了橡膠的收購、加工和銷售等下遊產業,用了十年時間,打通了橡膠產業的整條產業鏈。

 到了今年,華人已經佔據了南洋橡膠產量的七成,徹底逆轉了跟洋人的市場份額,並且不斷的向高端產業鏈衝擊。

 上遊是種植園,種植橡膠和套種水果,下遊就是橡膠加工和罐頭廠。

 但是下遊產業往往需要更大的投資,這又是華人的一大劣勢,當中英之間簽訂了條約之後,尤其是楊潮收購了匯豐銀行後,通過匯豐的渠道,聯合上海銀行團喀什向華商大量放款,這時候華商發現,英國人背後有個倫敦,原來他們背後也站著一個上海。

 在貸款的支持下,加上中國經濟的繁榮,南洋華僑辦工廠的願望很強烈,一時間大量的罐頭廠、橡膠加工廠開辦起來。

 新加坡華僑領袖,剛剛被英國人任命為新加坡議會華人議員的陳嘉庚,雄心勃勃的帶了一個代表團來到中國,現在上海進行了一番活動,跟多家銀行達成了貸款協議,接著就殺奔山東而來。

 “輪胎廠?”

 對陳嘉庚這種民族情結濃厚的愛國華僑楊潮還是很尊重的,哪怕他曾經跟炮哥走的很近,就衝他願意出巨資支持在祖國建設學校,楊潮就得見他一面。

 陳嘉庚希望能得到技術支持,他們打算直接在新加坡開辦輪胎工廠,將新加坡出產的橡膠製造成輪胎出口,利潤會比直接出口原膠要高一大截。

 顯然這個華僑領袖對華人在南洋地位的提高心生豪情,大有要乾出一番事業的勁頭。

 “是的,如果我們建了輪胎廠,就不用白白把橡膠低價賣給美國人,我們直接賣給他們輪胎!”

 陳嘉庚慷慨激昂的剛說完,突然想到山東也已經建立了完備的汽車工業,不然他也不用來山東尋找技術幫助了。

 於是連忙道:“當然,我們依然會給中國提供足夠的橡膠,祖國的汽車工業絕對不會因為缺乏橡膠而受窘。”

 楊潮擺擺手笑道:“沒有這個必要。你們的想法很好,但是也不要光靠華人的力量單打獨鬥,可以跟英國人聯合,控制南洋橡膠資源。向美國高價出口輪胎和橡膠,這樣是最有利的。”

 楊潮將卡特爾的概念告訴了他們,組建一個類似歐佩克的橡膠組織,何樂不為,反正喝的是美國人的血,一想到美國人開車都要向華人多掏錢,楊潮還是很高興的,讓你們囂張,讓你們號稱汽車王國。

 楊潮接著道:“至於輪胎工廠的問題,我是全力支持你們的。你們要搞獨資,我可以給你們轉讓技術,你們如果願意合資,我可以派技術人員過去直接跟你們合資在南洋開辦輪胎工廠。”

 陳嘉庚忙道:“楊大人要入股,我們當然歡迎了,南洋的華人都會歡迎的。”

 楊潮道:“那就好。對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去巴西開拓種植園,我們在亞馬遜雨林中圈佔了一大片土地,你知道橡膠就是巴西原產的,所以那裡的氣候不用說是很適合橡膠種植的。但是我們沒有懂技術的人員。如果你們願意,可以提供一些熟練工人我們一起合作。相信你們在南洋控制了橡膠產業,美國人不會那麽妥協的,他們肯定會自己尋找橡膠來源,巴西是他們最好的選擇。那麽我們就連巴西的橡膠行業也控制住,讓他們別無選擇。”

 陳嘉庚點頭:“我們當然願意與楊大人合作。 大人指哪裡,南洋華人就打到哪裡。”

 國家強大了,這些華人的凝聚力現在空前提高,海外華人那種民族自豪感比國內更甚。

 兩人一拍即合,楊子財團跟南洋華人的聯合,讓這個群體資金、技術全都不缺了。

 可以預見,南洋大發展的時機到了。

 而隨著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工業的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是空前的,可以想象南洋那些華僑肯定會通過各種關系,親友、相鄰、宗主,動員國內華人大量移民南洋,有一個下南洋的熱潮必將掀起來。

 而這一次的熱潮注定跟以往不一樣,不再是活不下去的苦力去南洋謀生,而是資本在尋求新的發展,就好像摩根家族從英國移民美國一樣,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事業。

 ————————————

 30推薦票加更。月票還差一票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