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900》第462節 中歐自由貿易區
德國的問題就這樣了,英美為主導,英國看似取得了主導權,但是卻讓美國如願以償的介入了歐洲事務,從此美國不再是一個局限在北美洲的一個區域性強國,而是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強國了。

 法國外交徹底失敗,沒有頂住英美的壓力,將賠款委員會的主導權拱手讓給了英美,只是他們的軍隊還駐扎在魯爾,盡管口中聲稱對魯爾沒有領土要求,但心裡其實比誰都想佔領這裡。

 事情到了這裡就沒楊潮什麽事了,他私下裡做一些勾當,為中國拉一些高端人才,已經是英美能夠接受的極限了,直接控制上層英美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也沒必要留在德國,很快就去了荷蘭,跟奧麗嘉匯合。

 在荷蘭也得到了熱情的接待,荷蘭官方跟楊潮熱情的交談,談的卻是經濟問題,荷蘭人也就只看重一個經濟問題了,海上馬車夫早就被大英帝國拆的剩倆軲轆了,沒什麽野心了。

 除了荷蘭,還有一些國家也來荷蘭拜會楊潮,在德國那個是非之地他們不方便,但是在中立國荷蘭,他們就沒有顧忌了,瑞典人來了,丹麥人來了,挪威人來了,芬蘭人來了,連法國人都來了。

 瑞典、丹麥和挪威這三個北歐國家中,除了挪威外,丹麥和瑞典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工業化,跟荷蘭一樣,在19世紀最後二三十年中,人口增長了一倍,都在500萬左右,教育發達,人口素質比較高,制度上也早就完成了現代化建設,他們是自然而然的迎來工業化的,產業十分合理。

 對這種國家,楊潮也是很歡迎的,因為合作會有穩定的收益。哪怕二戰中被納粹侵略,戰後也是能收回來的,當然前提是中國足夠強大,你強大就能拿回一切失去的。也許還能拿的更多。

 但是這幾個國家的產業跟中國不太互補,因為他們的工業化是自然而然的,政府參與度低,因此產業都是符合他們國家稟賦的,比如丹麥是以養豬業出名。然後輔助加工豬肉、豬油和豬皮,還有森林產業,航運和造船;瑞典的鐵礦資源豐富,含鐵量高,加上高素質的教育人力,正在發展高端冶金業,同樣森林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跟丹麥差不多;芬蘭的工業化水平比這幾個國家都晚,從沙俄du立出來之後,經濟類型變化不大。依然是以森林產業為主,甚至直接就是出口木材原料,工業還比較落後,他們真正發展要等到幾十年後了。

 楊潮有興趣跟這些國家合作,這些國家也很想從中國掙錢,中國那麽大他們隨便分點,就富足了。

 可是楊潮實在是看不出這些國家跟中國有什麽經濟合作的可行性,只能提出一個建議,邀請他們組建貿易代表團去中國考察,中國願意跟他們簽訂優厚的貿易協定。並鼓勵互相投資。

 幾個國家代表都滿意的走了,當然官方手續還得走一下,但應該不會有什麽阻礙,這種小國。跟他們合作了,不會給潘訓加分,跟他們沒有合作,也不會給他失分,可有可無,潘訓也不會覺得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

 最重要的是法國。法國這幾年跟中國經濟上的互動加深,不但因為法國產品合適中國,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法國對中國的了解上升了,上升的程度比他們上百年的積累都大,因為他們直接留住了20萬華工。

 在法國政府的努力下,戰後有20萬單身華工,最終留在了法國。這對曾經高達500萬的華工總數來說,只是一小部分。對於華工問題,法國數量龐大的黨派意見很不一致,戰爭還沒有結束的時候,他們就把這個問題提上了議程。

 有的勢力表示,要保持法國民族的純潔性,拒絕中國人和其他種族留在法國,但也有的派別希望繼續跟華工簽訂合同,讓這些已經適應了法國的華工繼續為法國工作,前者是民主主義者的態度,後者則是資本家階層的意願。

 就好像後世的中國對中國姑娘嫁給外國人很不滿一樣,認為那些女人是自賤,20世紀的法國也一樣,法國是一個民族主義很強的國家,輿論一直仇視法國女性嫁給外國男子,他們的法律和政策長期是不鼓勵跨國婚姻的,一旦法國女性嫁給外國人,即刻失去本國國籍。

 只不過人窮志短,戰爭中死亡了幾百萬法國適齡青年後,面對不留下國外勞動力就沒有勞力可用的狀態,法國人最後在現實面前低頭了,他們修改了法律,對跟法國女性跟外國人的婚姻采取了一種妥協的態度,不但允許法國女性保留國籍,而且允許外籍男性加入法國。

 在這種制度下,戰爭中跟法國女性發展出了愛情的20萬華工留下了,當然更多的華工回國了,帶回去了20萬以上的法國媳婦。留下的華工中,相當一部分是娶了法國戰爭寡婦,還幫著法國人養孩子。

 中國人是對自己睡過的女人感覺到有責任,但同時不認為自己對女人有專一的責任,所以這些人一邊用辛苦的勞動養活法國女人和法國孩子,一方面在男女問題上也不乾淨,往往勾搭不止一個姑娘。

 沉重的壓力下,這些人不得不想各種辦法,幸好中國人吃苦耐勞,壓力之下也懂得變通,很快開餐館的,開小商店的,洗衣店的,大量的華人開始從事商業,其中就有一些開始了對中國的貿易。

 這些人在國內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親戚關系,同鄉關系,都助力了他們的生意,所以法國產品竟然開始深入中國的鄉村,雷諾的小型農用機械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卻不是唯一的暢銷品,法國的各種時尚產品,服飾、香水、化妝品、紅酒、香檳等奢侈品則進入了日益富裕的城市中產階層的生活中,法國的電線電纜甚至燈泡則進入中國快速發展的電氣化事業中。

 在多達數萬的懂得中國文化的大小商人努力下,中法貿易的規模飛速增加,中國已經成為法國最大的貿易對象,每年出口額達到了5億金元券,順差就有1億金元,已經引起了中國農商部的高度關注。

 楊潮這次也談到了這個問題,法國人每年從中國弄到1億金元,那意味著100噸黃金流入了法國,法國當然不願意放棄。

 滿口說著也願意合作解決目前的高度逆差問題,但是不同意修改稅率,法國人認為稅率很合理。目前的貿易是因為法國的商品質量好,中國消費者喜歡。

 楊潮說,法國對中國的機械產品,造船、機車、鋼鐵產品和布匹、皮革的關稅太高了,如果不降低關稅,中國將對法國的拖拉機、絲織品、成衣和電子產品加征關稅。

 中國的機械製品是德國、美國給打的底,而且不是落後的產品,楊潮當初可是不遺余力的扶持了一批高端產品的,迪塞爾的柴油機,希思的機床。造船業也是源自德國美國技術,後來還吞並了日本的造船精華,技術能力堪比英美。使用迪塞爾柴油機,采埃孚傳動技術,還有西門子技術的柴油、電力機車,現在也是世界先進產品。龐大的鋼鐵規模,已經從高端降低到廉價的花扡布料,廣袤的西伯利亞和蒙古的牛羊皮貨。

 這些都是中國的優勢產業,比法國那種中小型同類企業有太大的優勢,但是法國的關稅很高,對這些產品進行保護。

 “我們雙方可以降低更多的關稅,關稅除了增加一丁點財政,只會限制雙方的產業分工,如果你們願意,我們甚至可以進行完全自由貿易的試驗,建立中法自由貿易區,在一個時間段內,雙方互免全部關稅,促進雙方的經濟發展。如果你們不同意,我認為我們將迫於無奈,提高某些法國商品的關稅。”

 楊潮高傲的向法國人通告。

 他是跟潘訓溝通過的,他的態度就代表了中國的態度,潘訓也認為讓楊潮這個扒皮出面,能爭取到的利益,比農商部那些要臉的家夥多得多,於是給了楊潮一個中法貿易全權特使的臨時職位。

 全部免除關稅,這種手筆,讓法國商務代表血壓有點上升, 如果真的這樣,無疑會大大提高法國產品的出口,但是也會促成進口大量的中國商品,他真的做不了這個決定,法國得評估一下是否對法國有利。

 楊潮一點都不在乎,他只是拋出了這個概念,中法自由貿易區的概念。

 楊潮知道,法國人是無法答應的,不是法國的有識之士不想答應,而是他們的國會亂七八糟的,七八個黨派實力相當,完全達不成共同意見。

 在對法國問題上,他們自己就僵持不下,導致各種昏招迭出,讓英美主導了德國事務,要知道德國可是在歐洲大陸上的,就在法國邊上,還是世仇,他們竟然失去了對這個國家的控制。

 這屆法國政府中,為了達成一致,總統竟然直接讓前五界政府的總理加入了內閣,希望籠絡各派來達成一致,但爭鬥更大了。

 但法國人不上心,有人很上心,荷蘭人對此非常上心,他們是一個小國,他們沒有完整的產業鏈,如果能把那些他們製造不了的大工業交給中國,換取中國免除他們其他產業的稅收,於是荷蘭想要嘗試一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