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478節 東亞互保同盟
  現在的日本,基本上跟中國的保護國也沒有區別,中國在日本擁有海陸軍軍事基地,日本的貨幣跟中國貨幣掛鉤,日本的出口市場主要是中國,中國打個噴嚏日本就要得一場大病,中國對日本的控制力僅次於滅國,這種情況下怎麽可能把日本拋給美國。↖

  一旦日本對美國強硬,美艦開到東京,中國能放任美國在來一次黑船事件嗎?

  沒有中國的同意,美國人怕是都不敢把艦隊開進亞洲,他們還擔心來一隻小分隊被中國海軍給滅了呢。

  既然中國不可能拋棄日本,日本需要擔心美國嗎,怕是美國該擔心日本。

  所以日本盡可以放心大膽的挑戰美國,比如沒收美國在日本的資產之類的,只是日本不敢這麽做,因為日本向來拒絕國外投資,在日本的外國資產只有一些商業資產,比如匯豐銀行等,工業資產根本不允許進入,而日本在美國的資產更多,日本在美國有30萬僑民,這些僑民的資產高達上億美元。

  可是不敢動美國在日本資產的情況下,沒有海軍的日本如何挑戰美國呢?

  裕仁不由得將疑惑的目光投向楊潮。

  楊潮笑道:“你們可以先提出強硬的外交辭令,製造緊張關系,同時加緊跟中國談判軍事同盟問題,等一切談好了,再說戰爭的問題。”

  裕仁也只能接受,站起來鞠躬道別。

  果然日本人向美國提出了措辭強硬的照會,要求美國立刻中指移民法案中針對日本的排斥行為,否則日本有權力采取一切措施進行報復。

  對於日本的威脅美國人完全不當回事,因為他們早就感受不到日本的威脅了,這個國家完全廢了。他們現在最擔心的是中國的威脅,所以才召開華盛頓會議來限制各國海軍軍備。

  美國人回復日本,移民問題是自己的內政,與日本完全沒有關系,希望日本不要過度反應,對美國的內政指手畫腳。

  日本同時秘密跟中國進行談判。潘訓果然很積極的回應了日本,明年就要大選了,潘訓也很想做一件能激發民族情緒的事情來漲漲自己的人氣,這兩天米青在廣東大搞中英合作,廣東從九龍半島的維多利亞港到廣州修建了大小十多座港口,引入英國的港口管理制度,勞氏船級社等等,加上南洋地區的發展,廣東通過收回的香港這個窗口。成了南洋天然的與中國溝通的紐帶。

  而且通過港口建設,跟江西、湖廣和西南諸省結成了相當緊密的聯系,得到江西、湖南和廣西、雲貴等省的支持,米青的政治分數很高,讓潘訓產生了巨大的壓力。

  潘訓自己的穩定票倉只有江南三省,湖北、四川等省份在他和米青之間遊離,福建則開始有些松動,不在跟廣東步調一致。雖然很有可能爭取過來,可是依然不足以保證對米青的絕對優勢。

  而另一方面。山東和東北三省越來越跟李富安緊密聯系,基本上是李富安的票倉,現在的政治態勢就是如此,他們三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互相提防,在沒有以前那種招數。可以出奇製勝,必須真刀真槍的爭取了。

  上次潘訓能夠將李富安和米青的組合比下去,最大的原因就是南洋事件的爆發,讓他得到中國愛國熱情高漲的學生大軍的支持,這些人擁有最高的投票率。是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可這幾年,李富安的強國宣傳在學生中的支持比搞教育的潘訓更高,米青的富民宣傳則吸引了廣大的工人階層的支持。

  潘訓要想再一次當選,不出現意外,還真的很難保證,再靠那些老夫子,怕是不把穩。

  美國的移民法案還有日本人的求助,讓他看到了機會,如果能夠對美強硬,最後壓服美國,肯定能再次刺激一下國內的年輕人,讓他得到大量的支持,在加上江南三省票倉支持,鄉下老夫子的支持,連任應該就有把握了。

  尤其在弄明白日本人的想法後,潘訓更是願意促成跟日本的同盟,親自跟外交部商討,很快就跟日本達成了協議,接著他親自耐心的遊說一個個國會議員,告訴國會議員們,一旦跟日本簽訂同盟條約,日本就得唯中國馬首是瞻,綁在中國的戰車上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就類似古代的盟主,是春秋時代的五霸地位。

  國會之中,老派人物很快就被說服,至於新派人物,他們自己明白這其中的意義,他們根本就沒有反對的必要。

  只有很少一部分明白人聯系到了最近的局勢,感覺到有些不對勁,擔心如果日本跟美國交惡,中國是不是會被卷入其中,他們對此提出了質詢,可是這無濟於事,因為此時的國會之中,戰爭販子可不少,因為香港問題當時有一半資本家希望揍英國一頓,新興資本家這個團體,是目前最希望中國證明自己世界第一實力的群體,而這批人現在在國會之中佔據了接近半數。

  於是外交部火速跟日本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一旦日本跟任何國家發生戰爭,中國有義務保證日本本土不受侵略,現在的日本沒有海軍的情況下,他們又是一個島國,意味著一旦他們跟別國發生戰爭,隻可能是別國的軍艦去攻打他們,所以這等於中國在向全世界發出不允許任何國家武力脅迫日本的聲明,日本就是中國的軍事保護國。

  當然條約中肯定有附屬條件,中國不可能被這個保護國牽著鼻子走,那就是日本向任何國家宣戰之前,必須征得中國的同意,否則中國有權力拒絕這個保護義務。

  通過這份條約,日本人獲得了安全保證,當然付出一定程度的代價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軍費支持,日本願意承擔中國海軍五分之一的軍費。

  但不止如此,中日同盟條約簽訂之後。很快朝鮮也要求獲得相同的條約保證,琉球自然也想得到中國的軍事保證,於是他們立刻通過申請,加入了這個同盟條約,同盟條約也順勢修改為東亞互保同盟條約。

  朝鮮和琉球分擔的軍費就少多了,兩國加起來人口都不到日本的一半。他們分擔十分之一已經超過了日本的比例,因此算是盡心了。

  暹羅(泰國)也十分積極的跟中國外交部磋商,他們也希望加入這個同盟,他們十分希望得到中國的保護。

  暹羅夾在英法之間可不容易,安全環境始終得不到保證,歷史上是利用英法的矛盾,在得意保持du立地位,而現在的情況,在亞洲顯然是中國獨大。英法根本就無力,也無心跟中國抗衡,但是英法欺壓一下暹羅還是輕而易舉的。

  比如這兩年來,英國人修通了滇緬鐵路,可是滇緬鐵路在緬甸路段只是米軌,並不是英國人倡導的標準軌,因為英國人在緬甸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礦藏,不需要修建運力更大的標準軌。跟中國的鐵路對接後,這條米軌就無法滿足要求了。

  但是暹羅的鐵路是標準規矩。因此英國希望將滇緬鐵路通過暹羅的鐵路網延伸到新加坡,這樣他們只需要修建一條從暹羅邊境到中國邊境的鐵路線而已,距離大大縮短,而不用整個改造緬甸鐵路線。

  假途滅虢的故事暹羅人也知道,他們不敢讓英國人的鐵路網跟他們的相通,因為他們很清楚。一旦這條鐵路網的利益足夠大,大到英國人不能放棄的時候,那麽他們的du立國家地位還能不能保證就很難說了。

  所以這些年暹羅感覺到自己的國家安全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因為中國的強勢崛起影響到東南亞局勢,打破了地域平衡後。暹羅感覺到自己的國家安全更難保證了。

  早在東亞經濟互助同盟的時候,暹羅就積極申請加入希望借此加深跟中國的經濟聯系,從而獲得中國的某種保護,但他們始終沒能加入進來,因為中國不希望介入英法之間,從而影響中國在南洋問題上跟英國人的衝突。

  現在南洋問題已經完美解決,英國接受了在南洋問題上跟中國合作,同時還在廣東進行了深度的經濟合作,中英關系此時正處於蜜月之中,因此可以適度增加一下跟暹羅的關系,並不會影響到中英之間的合作。

  在緊急磋商之後,暹羅表示願意負擔日本同樣份額的軍費負擔後,也獲得了中國的軍事保護。

  就這樣,通過這個軍事同盟,中國海軍報銷了50%的軍費,同時承擔了這些國家的保護義務。

  國內報紙帶有霸權主義的報道宣稱:中國開始保護東亞!

  獲得了軍事保證,尤其是海軍保護之後,日本人的膽子變得肥了,他們立刻針對美國的過境稅征收了高額的稅收。

  美國雖然跟中國之間沒有了貿易往來,但是他們跟自己的殖民地菲律賓,跟朝鮮和琉球以及東南亞並沒有斷絕貿易往來,美國某些貨物在這些地區還是很有市場的,比如美國的汽車,但是美國到東亞的航道很大一部分都要經過日本的港口。

  日本突然加征過境稅,大大影響了美國的利益,美國人可不會慣日本這毛病,立刻以牙還牙對日本最痛的紡織品, 加征了報復性關稅,高達1000%,這等於絕了日本紡織品進入美國的可能,因為日本人即便如何壓榨女工,可十倍的價格下要跟美國紡織品競爭,連本錢都收不回來。

  日本遭此重擊,他們的天皇立刻就找到了楊潮。

  “嘿嘿,既然你們已經跟中國結成軍事同盟了,那麽還怕什麽,可以給美國人來一下狠的了!”

  楊潮對憂心忡忡的裕仁說道。

  裕仁從始至終都在按照楊潮的指示辦事,他等於是將日本的命運托付在楊潮會信守承諾上了,如果楊潮拋棄日本,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麽收場了,所以再次老實的來請教楊潮。

  在找楊潮之前,他都沒有跟中國政府通氣,就好像日本人一直跟潘訓談判的時候,並沒有提到楊潮,讓潘訓始終以為是他在控制局面,其實楊潮暗中找就猜中了潘訓的想法。

  “請您明示。”

  裕仁很謙卑的鞠躬道。

  楊潮揮揮手示意他坐下。

  “日本可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在美國的海外領地上動動手腳還是沒有問題的。”

  “您的意思是,夏威夷?”

  裕仁很聰明,日本能夠影響到的美國海外領地,除了夏威夷也沒有其他地方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