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491節 幸運的總統
  中國政府自然會給全世界一個交代的。

  潘訓對此早就有詳細的備案,他第一時間站出來,對此事表示了震驚和意外,並且對美國人表示了遺憾,但是潘訓裝模作樣的表示,具體情況總統府暫時也不知情,只是想外界表示,與美軍在夏威夷發生衝突的中國海軍是正在太平洋中部進行例行訓練的航母艦隊,至於中國航母艦隊為什麽要向夏威夷發動攻擊,目前總統府得知的原因是在訓練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不明飛機的襲擊,追擊該飛機到了夏威夷,這才發生了這次令人遺憾的意外。

  潘訓的解釋很難令人信服,因為沒有人是傻子,誰都知道這種解釋完全不靠譜。只是潘訓態度良好,表示中國政府會繼續進行調查,如果結果是中國海軍的擅自行動,中國政府一定會依法嚴肅處理。

  做出低調的表示之後,潘訓立刻就表達了強硬的態度,要求美國人不要在中國調查出來之前,加劇夏威夷地區的緊張局勢,不要向夏威夷地區增派任何軍事力量,否則中國有權做出相對的對策,比如派遣中國海軍增兵太平洋地區。

  不但很沒風度的偷襲了別人,而且還繼續向對方施壓,顯然潘訓深諳中國權術,沒有西方政治家應有的紳士風度,哪怕他曾經在美國學習了四年,卻沒有對美國人手下留情,下手又黑又狠。

  潘訓的表態除了讓美國人更加憤怒之外,卻讓他們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反應,甚至美國的大西洋艦隊真的沒有前往夏威夷,而是緊急調轉航向在美國西海岸的基金山和洛杉磯等港口停靠。

  美國人此舉顯然很不符合牛仔的小暴脾氣,之所以如此有兩個原因。第一,美國人民在憤怒不假。可是美國政府和軍方則感到了恐慌,夏威夷的太平洋艦隊軍事力量一點都不比大西洋艦隊弱,可是卻被輕松的消滅,目前收到的結果讓人心驚,夏威夷方面做出了一個全軍覆沒的評估。這讓美國政府不得不擔心大西洋艦隊也被中國人偷襲,如果大西洋艦隊再次被中國海軍消滅。美國就沒有保護自己的海軍力量了;第二,對美國而言,保護本土的安全,比一個太平洋中部的軍事基地更重要。中國人能偷襲夏威夷,誰敢保證他們不會瘋狂的偷襲美國西岸,太平洋艦隊的覆滅讓美國人明白,在他們西岸和中國之間已經沒有了軍事保障。

  簡單點來說,就是美國人被打怕了。

  本來的歷史上,日本偷襲美國。讓美國人感到了憤怒,立刻就宣戰。

  可是這次,他們卻保持了克制,讓楊潮都有些意外,楊潮是憋著一股勁要跟美國海軍決戰的,一舉而消滅美國海軍,讓美國人徹底退出世界爭霸的舞台。可是沒想到美國人竟然沒有像對日本那樣跟中國宣戰。

  不過倒也能理解,原因有很多。

  第一。美國這次面對的勢力比日本要強大的多,中國的工業實力可比二戰時期的日本要強大的多。而美國的實力還比不上二戰時期。

  第二,中國可不是一個國家在戰鬥,這次事件最先的矛盾是夏威夷起義,這是美日之間的矛盾,顯然如果美國對中國宣戰,不但要面對一個空前強大的工業、軍事強國中國。而且還要面對一個曾經的強國日本。

  第三,隨著夏威夷太平洋艦隊的覆滅,中國海軍的軍事力量,已經是美國的兩倍了,一旦宣戰。美國西岸隨時都可能面對東亞國家的聯合打擊。

  第四,美國在這個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與度很深,結果讓他們最後損失了上百萬美國大兵的性命,美國人看到工業強國之間的戰爭,已經完全超過了以往的概念,英美法等國攻打一個德國就讓美軍損失百萬,美國單挑一個中國,又要付出多少生命?更何況一旦開戰,戰場很可能會是在美國本土,平民的損失又是多少?

  第五,美國現任總統不是羅斯福那種政治世家出身的政治精英,而是沒有太大國際野心和抱負的柯立芝總統,哪怕是換了威爾遜可能結局都會不一樣。

  但盡管如此,戰爭依然沒有被美國人排除出選項之外,但是他們不願意單獨面對中國,他們需要盟友,而有可能幫助到他們的,就是同為海軍強國的大英帝國。

  只要英國人不點頭,不給美國保證,美國人就不敢義無反顧的扎進這場戰爭之中,盡管中國發出了挑釁,甚至是直接挑起了戰爭,但是美國人還是要隱忍。

  美國忍了,楊潮詫異,其實何止楊潮詫異,全世界都很詫異,早在中國海軍攻佔馬尼拉的時候,兩國其實就已經是實際的戰爭狀態了,換做歐洲任何一個國家,恐怕都會對對方宣戰,哪怕宣戰意味著戰敗也在所不惜。

  但是馬尼拉時,美國人忍了,他們不是歐洲國家,不是一個民族國家,老百姓對國家的認同沒有歐洲人那麽強烈,國內各種勢力的看法和態度也都很不一致,比如很多美國人根本就不想美國維持菲律賓的殖民統治,因為他們付出的管理成本比得到的利益還要大。

  所以中國海軍攻佔馬尼拉,柯立芝只需要做一個強硬的態度就可以讓民怨平息,他也確實只是宣布要收回菲律賓,而沒有挑破最後一層窗戶紙進行宣戰。可是中國海軍很快就又偷襲了夏威夷,讓美國海軍遭受有史以來的最大打擊,這次可就不是簡單的一個強硬態度就能蒙混過關了,不宣戰柯立芝總統真的很有可能倒台,可是宣戰的話,美國很可能會被滅亡。

  因此柯立芝這個原本應該很幸運的總統頭大了,大的厲害,接到夏威夷的消息後,失眠了三天三夜。

  他本該幸運的,十分幸運,他本不是總統,僅僅是一個副總統,可是總統在21年病逝,於是柯立芝緊急接過總統大權,在他掌權前,美國是戰後經濟危機,他掌權後,美國恰好走出了經濟危機的陰影,經濟調整了過來。

  不但如此,美國經濟還將繁榮9年,直到柯立芝28年下台為止,他什麽都不用做,就能享受到了一個繁榮期,乃至這個繁榮都是用他的名字命名,叫做柯立芝繁榮,而他的繼任者胡佛一上台就遇上了前所未有的29經濟大危機。

  大蕭條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柯立芝繁榮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繁榮之一,一上台就繁榮,一下台就危機,此人如何不幸運?

  但是這個時空中,他卻很不幸,他才剛剛掌權兩年,就突然遇到了中國人的強烈對抗,以夏威夷危機引發,中美之間劇烈衝突,站在了戰爭的邊緣。

  幸好英國人此時表達了難得友善,接受了美國的邀請,立刻派遣軍事代表團趕赴美國,與美國商議應對太平洋失控的局勢。

  老實說英美這段時間的關系並不是那麽美妙,先是威爾遜一直在用戰爭債務的大棒讓英國很不舒服,柯立芝上台後則稍微改變了壓製金融家的做法,積極支持美國銀行家在歐洲縱橫開闔,此舉嚴重侵害了英國經濟和政治利益,尤其是在德國問題上,英美兩國爭奪對德國事務的主導權上明爭暗鬥的不可開交,要不是法國人做出一個愚蠢的決定派兵侵入了德國,英美兩國恐怕還會在德國問題上博弈很久,德國也就要在混亂中掙扎很久。

  可以說之前美國人的主要目光是集中在歐洲的,焦點是歐洲中部的德國,在德國他們讓英國很不舒服,可是突然間美國後院起火了,中國強大的海軍不斷的發起挑戰,這讓美國不得不收回目光,不但不能給英國製造麻煩,反而有求於大英帝國了。

  既然有求於大英帝國,那麽就必然要讓出足夠的利益給大英帝國。

  英美兩國目前最大的利益衝突,一個是世界金融主導權的爭奪,其實就是美元和英鎊之間的較量;第二個就是戰爭債務問題,英國欠下美國上百億美元的債務,這幾年不但沒有降低,反而越還越多;第三個是美國積極介入歐洲事務的勃勃野心,以戰爭債務為外交牌,不斷的干涉歐洲事務。

  對於第一個問題,表現的是美國人試圖重建國際金融秩序,讓全世界再次恢復到金本位時代,這樣擁有最多黃金儲備的美國,就等於擁有了世界貨幣主導權;第二個問題表現的是美國始終不肯答應減免和降低英國的債務,也不接受英法提出的將戰爭債務和德國賠款掛鉤的建議;第三個問題則表現的是德國問題,美國試圖控制德國的野心昭然若揭,可是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英國人還真的很難在軟實力上排擠美國。

  現在美國人有求於大英帝國了,他們必須在這些關鍵問題上做出讓步。

  但是讓美國人答應讓步並不難,關鍵是大英帝國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