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430節 紫禁城聲浪
 潘訓的政治態度看似激烈,但是楊潮很清楚,他只是叫的凶,是不可能美國人開戰的,他只是在滿足民族主義者的心理而已,因為這些人正是最支持他的那批學生。【風雲小說閱讀網】

 但是始終只是叫,而沒有實際行動,遲早會讓潘訓吃苦果,最支持他的人也會變成最反對他的人,所以他必須想辦法引導這些人的注意力轉到別處去。

 “親愛的,我得回國一趟。”

 潘訓引導的結果讓楊潮覺得自己得回國一趟。

 奧麗嘉猶豫道:“有必要嗎,問題嚴重嗎?”

 楊潮笑道:“嚴重倒是不嚴重,亂不起來,但是對我國的國際形象有些影響。”

 楊潮接著到了烏市,跟金家姐妹告別,金雪慧的肚子已經大了起來,現在兩姐妹足不出戶,一應供應都是薩拉安排,兩個女孩的關系變得密切起來,成為無話不說的閨蜜,同時薩拉也知道這兩個朝鮮女人是楊潮的女人,也知道了他們之間的一些故事。

 從金家姐妹口中,聽到了朝鮮人對楊潮的看法,在楊潮執政期間,朝鮮完成了復國,在朝鮮人眼中完成這至高偉業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朝鮮的紅太陽金九,一個就是中國的總統楊潮。

 朝鮮人是帶著三百多年前看待萬歷皇帝的心態來看待楊潮的,萬歷皇帝在中國的史書上是混蛋皇帝的代表,可是在朝鮮人眼中那就是救世主,是來自隔壁的慈祥老大伯。

 薩拉站在猶太人的角度對楊潮也有解讀,那就是一個非常高明的政治家,非常有策略,而且十分強大,非常值得信賴和依靠,每一個猶太人心目中,其實都有一個彌賽亞的意識,他們能夠忍受的唯一盼頭就是彌賽亞有一天會回來拯救他們,他們堅定的認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上帝不會拋棄他們。

 但是彌賽亞太遠,所以薩拉認為楊潮對於中國人,是類似摩西那樣的引導者角色,是一個偉大的導師和先知。

 身在俄羅斯。也能了解俄國人眼中楊潮的形象,而俄羅斯人眼中的楊潮形象極其複雜,一戰之前楊潮的形象可不是很好,代表著狡詐,凶狠。賭徒等等形象,這些都可以從俄國人的報紙上看到,因為楊潮用軍事欺詐的手段,從俄國手裡搶回了東北,那是俄國人犧牲了十幾萬人跟日本爭奪的結果,而楊潮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只是在東北組建了十幾萬土匪,趁著俄國鬧革命的時機,還有國際社會的壓力,*迫俄國讓出了付出重大代價搶到的東北土地。

 然後是一戰之中。楊潮始終堅定的支持俄國,幫助俄國對抗日本的威脅,那時候俄國人認為楊潮是一個講信用的政治家,一個可以信賴的紳士,沒錯,從那時候起,俄國人開始正面看待楊潮,起碼在信用方面,他們相信楊潮了。

 但是等中國快要擊敗日本,俄國人也跟日本宣戰。想分一杯羹的時候,中國卻拒絕了俄國的要求,不願意旅行跟俄國簽訂的對日同盟條約,結果是中國打敗了日本。卻吞並了被日本搶走的俄國領土;這時候俄國人又一次認定楊潮是一個背叛者,是一個無恥的政客,是一個狡詐凶殘的邪惡鄰居。

 當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蘇維埃取得了權力後,俄國人,起碼是西伯利亞的俄國人。看待楊潮的眼光又發生了一次改變,因為楊潮拯救了沙皇一家,盡管拯救過程中沙皇受傷,皇太子死亡,但講道理的俄國人依然認定楊潮幫助了俄國。在之後,幾乎是楊潮以一己之力,幫助俄國抵擋了蘇俄的侵襲,一手穩定住了岌岌可危的沙皇政權,讓沙皇家族可以在西伯利亞維系他們苟延殘喘的統治。

 在之後沙皇試圖奪回領土又被蘇俄打敗,是楊潮帶領中國大軍進駐西伯利亞穩定局勢,堅決抵擋蘇俄軍隊入侵,保證了西伯利亞的安定和和平。之後又吸引來資金,在西伯利亞發展經濟,讓幾乎瀕臨崩潰的西伯利亞開始發展起來。傷殘的士兵有人照顧,流亡的貴族得到榮譽,饑餓的孩子有了食物,連過去地位低下的婦女,都可以找到工作,成為西伯利亞工作的主流力量,地位大大抬升。

 此時的楊潮已經成為了西伯利亞俄國人眼中的救星一般的人物,加上他妻子成為了新的沙皇,更是有大量的俄國人將楊潮當做半個俄國的統治者,甚至有呼聲讓他當沙皇的,就好像歷史上以妻子身份成為俄國沙皇的葉卡捷琳娜一樣的人物。

 只是這種聲音只出現在一小部分人口中,但是公認的是,楊潮如果帶領俄國,一定有能力成為一個葉卡捷琳娜式的大帝,帶領俄國恢復過去的榮光。俄羅斯民族對強人的崇敬,對國家榮譽的渴望,讓楊潮在年青一代中頗有影響力,唯一的顧忌是他是個中國人,別說俄國人了,連白種人都不是。

 一個十八歲的小姑娘,聽到大量這種複雜人物的信息,心裡不產生好奇那是不可能的,於是薩拉有意識的收集各種關於楊潮的信息,可是信息越多,楊潮在她腦子的固有印象就越模糊,到最後成為了一個符號一般的形象,不可接近,無法觸摸,變得不真實起來。

 迷茫中的薩拉一直在堅持作畫,她畫的油畫,尤其是日本畫,得到了楊潮夫婦的認可,現在已經懸掛在沙皇的臥室中,讓薩拉很受鼓舞,在猶太圈子中,她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畫家了。

 金月慧姐妹竟然也懂得繪畫,不過不是西洋油畫,依然是東方傳統技法,是從中國發展出來的朝鮮流派,於是薩拉在無聊之中,就開始跟金家姐妹學習朝鮮繪畫藝術,通過跟日本繪畫的對比,發現其中還頗有一些獨特之處,讓她對東方繪畫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加上對楊潮的好奇,她萌生了畫一幅組畫的衝動,打算描繪出在不同時代,不同場景,不同人觀點中的楊潮形象,想法很大膽,可能力卻不行,越畫越覺得困難,越畫越覺得痛苦,年輕的薩拉竟然陷入一個成熟藝術家才有的識障之中。

 楊潮也覺得薩拉有些不對勁,神情顯得十分頹廢,十八歲的身軀中仿佛裝著一個四十歲的靈魂。

 “怎麽了薩拉?”

 楊潮不由問道。

 “沒什麽楊先生,我東方畫上遇到了一些障礙。”

 薩拉如實回答,同時也說了一下她的想法,還希望楊潮能幫助她,她此時還不知道她正處於一種藝術能力升華前的激烈糾結中,而是以為是因為她信息的不足所以總找不到合適的感覺,如果楊潮本人能提供她足夠真實的信息,肯定能幫她化解困惑。

 “組畫?”

 楊潮聽完薩拉的想法,也不由有些小激動,給自己畫一幅組畫,不同時代,不同場景,不同的觀念中的形象,這很有想法啊,楊潮突然把自己跟博物館中一張張古代皇帝、拿破侖、史達林等人物的畫像形象對比了一下。

 楊潮承認這非常吸引他,而且楊潮預感,如果薩拉完成這個組畫,一定會成為一副藝術珍品,而薩拉將借此立刻變成世界知名的畫家。

 想到因為自己的影響,一個歷史上默默無聞的小姑娘,突然成了聞名世界的大藝術家,他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出於貪慕虛榮也好,出於樂於助人也罷,楊潮沒有反對。

 而他也發現,原來他也是一個凡夫俗子,根本就拒絕不了這種成為偉人的誘惑力。

 這讓他心中生出一個警醒,如果這種狀態下他當政的話,恐怕會成為朱元璋那樣在晚年大犯錯誤的皇帝的。

 “如果是東方繪畫的畫,源頭自然是在中國,我建議去中國走一走。我可以幫助你找名師指導。正好我要去的地方,有大量的國畫名作,也許你可以欣賞一下,如果對你的繪畫藝術有所幫助,我會很欣慰的。”

 於是楊潮邀請薩拉跟他一起南下中國,金家姐妹暫時拜托給帕圖申斯基夫人照顧,反正帕圖申斯基已經去了薩摩亞,他夫人孤獨寂寞,正好跟金家姐妹在一起派遣寂寞。

 跟薩拉做自己的專列,一路疾馳到了北京,路上的景色似乎跟去年來的時候不太一樣, 具體來說就是感覺更繁華了一些,出入火車站的人多了一些,運輸物資的車輛多了一些,附近的建築物多了一些罷了。

 到了北京也是這種感覺,畢竟這是一個有百萬人口的大都城,就算不進行特殊扶持,他基本的經濟優勢也是很足的。

 楊潮到了北京後,沒有跟官方接觸,而是徑直駛往紫禁城,他得跟老朋友載灃見一見。

 提前已經溝通過了,楊潮的汽車直接開進紫禁城,載灃的護衛沒有攔截。

 因為載灃也很想請楊潮幫他,這些天他的日子過的提心吊膽的,社會上一撥又一撥要打到腐朽的滿清皇室的聲浪,幾乎要淹沒過紫禁城的紅牆綠瓦,直接將他淹死。

 民族主義者在潘訓的有意引導下,終於把目光看向了載灃這個失去權力,在紫禁城中小心謹慎混吃等死的過氣皇帝身上。

 ————————————

 第370推薦票加更。大家快點啊,爭取到400.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