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120節 發兵
  第一百二十節發兵  “東北俄軍的動向,現在都集中在大城市中,輕易不會出來。”

  “旅順集中了十萬人,遼陽和奉天各有五萬人,剩下十萬人在哈爾濱,總共三十萬。”

  “我們的情況呢,現在手裡掌握著一百零三個山頭,總共兵力十一萬八千三百人。日俄停戰談判期間,俄國人對我們發動了一場全面的掃蕩,當時損失很大。但是現在已經補充過來了。”

  “從年前我們就停止了破壞鐵路,按照大人的指示,開始聯系各個山頭,有的答應跟我們一起行動。有的說我們是生綹子,跟他們不是一路人。還有的跟我們搶過地盤。”

  “我們的人馬,主要分布在遼河附近,遼河兩岸都有。訓練水平,能打槍能走步,不會用炮。”

  楊潮命令軍隊集結,負責的是一個個德國雇傭軍官,甚至連鐵路公司組織能力強的技術人員都拉上了,楊潮自己則飛到了東北,在渾河和遼河之間的一座山裡見到了吳佩孚。

  吳佩孚向楊潮做了簡單匯報。

  “現在開始,集結我們的人。讓那些願意配合我們行動的好漢,破壞俄國人的鐵路,騷擾襲擊俄國人。”

  “如果我們包圍遼陽,同時切斷沈陽跟遼陽之間的鐵路,能夠阻擋住俄軍救援嗎,能擋多長時間?”

  楊潮下了一個命令,又問了一個問題。

  吳佩孚皺眉道:“恐怕擋不住多長時間,我們沒有大炮,訓練也不正規。大兵團正面作戰完全沒有勝算。”

  這就是楊潮擔心的,也是他為什麽要拉袁世凱下海的原因,因為只有北洋軍才可能跟俄軍僵持一段時間,然後等到列強調停,逼迫俄國談判,如果自己人一上去就被人乾掉了,俄國人就算想談判,還怕人笑話不是。

  看來手裡確實需要一支軍隊啊。

  楊潮不由感慨道。

  “這樣吧。把騎兵集中起來,到後方騷擾。你挑選最聽話的五萬人做出向奉天進發的舉動,虛張聲勢為主,步步為營,不怕耽誤時間,深挖戰壕,多立機槍,讓對方來攻擊,能守住就行。炮兵的問題我會幫你解決的。”

  楊潮再返回山東的時候,第一批士兵已經坐上了火車,中國的鐵路還沒有修到奉天,清政府倒是早就想修通北京到奉天的鐵路,可是先是被八國聯軍打斷,又被日俄戰爭打斷,目前的鐵路也只是到錦州而已。

  楊潮的士兵需要先開到錦州集結,然後徒步向奉天進發。

  “德國如果此時不支持我們,這仗就沒法打了。況且我們不需要德國支持多少兵力,只需要一支炮兵團而已。”

  楊潮找炮兵找到了德國人頭上,因為德國人最希望看到清軍跟俄軍乾起來,好方便他們在歐洲行動。

  但這事德國總督做不了主,幫助楊潮練兵已經遭受非議了,但楊潮的護路團那是清政府聲明的團練,德國人解釋那是內衛部隊,相當於警察,是保護鐵路的鐵路警察。

  因此那批脫下軍裝的士兵,倒也能說得過去,把炮兵成建制的派到東北轟擊俄軍,這恐怕就過線了。

  “你告訴德國皇帝,如果在爭取國家利益的關鍵時刻,德國人還不敢拿出一個強國的態度來的話,那德國永遠成為不了一個世界性強國。”

  不知道是不是這句話起到了作用,德皇同意了,但是要求所有士兵脫下軍裝,穿上中國人的衣服,並且盡最大努力進行保密,因為德皇表示他們會在暴露身份的情況下隨時撤退。

  有這就夠了。

  用飛艇迅速將三百人規模的一個炮兵團送到了遼東,交給吳佩孚指揮,同時向報紙宣布,山東護路團已經開進東北,將以保護東北鐵路為目的,希望俄國人讓出東北鐵路沿線城市給護路團駐扎。

  然後就看俄國人的反應,和各國的態度了。

  希特勒冒險進兵萊茵蘭什麽心理狀態,楊潮現在就是什麽心理狀態。

  焦慮、不安、期待、惶恐,這真的是一種折磨。

  但是楊潮始終不催促袁世凱,因為他知道催促也是白催促,這個人是打著不走,牽著倒退的,不是說他是強驢,而是他疑心重,你越催他,他越覺得不是時候,你不催他的時候,他或許感到時機到了,抱著惡狗搶屎的態度撲上去。

  但是跟其他人接觸就很必要了,詢問張之洞湖北的自強軍願不願意為國作戰。

  張之洞雖然已經不是兩廣總督了,但是接任的端方也是一個做實事的,湖北的自強軍在他手裡並沒有荒廢,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戰鬥力。

  張之洞磨磨蹭蹭了半晌,最終決定請示載灃後,將自強軍調到北京防范不測。

  只要調動就是一種態度,列強會如何以為,會給他們製造一種中國人調動全國之力的假象。

  能用的力量都用上,像日本人打日俄戰爭一樣,楊潮通過歐洲的強國富民社那些學生,收買歐洲的報紙,製造有利於中國的輿論,反正俄國人現在國際形象很差,或者說從來沒有好過,輿論很容易製造起來。

  打著收歸國土的名義,也能贏得別人的同情,日本人打俄國人都那麽多人支持,沒道理大清國打俄國人還不如日本人,日本人打著幫中國收復失地,維護國際秩序,中國人自己收復失地,法理性更強。

  而且還有俄國自己人在搗亂,弗拉基米爾同志他們也開始宣傳,把沙皇打造成一個對內鎮壓普通民眾的劊子手,對外擴張無度的暴君,果然很快就帶動了一波輿論,很多報紙都要求本國政府出面干涉,維持國際和平。

  製造國際影響的第二步,就是利用有利形勢發債券了。

  這個錢,當然不能楊潮來出,楊潮向載灃要求一千萬軍餉來應付這場戰爭,以楊潮現在忠臣的形象,載灃很難反對,他二話沒說,直接讓海關撥給了楊潮一千萬兩銀子,說洋款就先不要借了,咱先花自己個的老底。

  清朝這兩年的稅收收入還是有增長的,雖然各地的工廠都讓海關把稅收了,但是英國人掌握的海關,說句丟人的話,確實比清政府自己組建的衙門效率高。

  日俄戰爭期間,清政府財政收入首次突破了一億兩白銀,現在余款就有八千萬兩,載灃一時也不缺錢了,都有還清一些洋人債務的想法了,他覺得畢竟給人付利息太不劃算。

  八千萬兩銀子是不少了,但是相比日俄戰爭,日本人一千萬一千萬英鎊的借錢,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打一場日俄戰爭不僅沒有這個軍事實力, 連財政都不允許。

  三月中旬,吳佩孚終於把手裡的實力集中了起來,只有五萬人,但這五萬人可是嫡系,也就是吳佩孚跟華勇連那些士兵,在一個個受害的村莊裡召集的痛恨洋人的良民,剩下那五萬人基本就是拉攏的馬匪,但是一向比較聽話,給幾隻槍許點承諾就願意跟著乾。

  馬匪軍早就騎著馬往遼陽去了,他們要切斷遼陽鐵路,然後阻擊遼陽敵軍,吳佩孚將嘗試進攻奉天。

  五萬士兵集中起來,倒也不是烏合之眾了,這些人日俄戰爭期間,都在接受訓練,也常常小隊小隊的出擊去打擊俄軍或者日軍,拋卻知識水平,都算是精銳的老兵了,他們的指揮官也都是跟著楊潮好幾年的華勇連士兵,接受的都是德式訓練。

  不看其他的,但看行軍打仗,還是挺能唬人的。

  俄軍一直沒有行動,龜縮在大城市中,或許是等待沙皇的命令,因為沙皇也一直沒有表態,背後現在是大國正在進行激烈的博弈。

  當吳佩孚帶兵進入奉天四十裡外的時候,立刻修築工事,架設炮兵陣地、機槍陣地。

  這是要等俄國人來進攻,吳佩孚認為,防守的話,依托有利地形,也許能防一陣子。

  等工事修的差不多了,俄國人還沒有來,吳佩孚立刻按照楊潮的要求,派人去通牒奉天城的俄國人,要求他們立刻撤出奉天。

  俄國人表示拒絕。

  這回楊潮真的沒招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