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100節 歷史轉彎
  第一百節歷史轉彎  啪啪,左右開弓,兒玉源太郎的手掌在乃木希典的老臉上印出了鮮紅的痕跡。

  “你這個混蛋!”

  “嗨!”

  乃木希典沒有反駁,而是鞠躬九十度,他一心求死,被部下發現,死死攔住。

  “你怎麽能這樣做?”

  兒玉源太郎憤恨的罵道。

  乃木希典繼續道歉:“給各位添麻煩了,替我向天皇陛下謝罪!”

  他依然抱定一死,這次他奉命要切斷鐵路,一路上他不惜傷亡,甚至親自帶隊突擊,但是最終失敗了,在最後一輛俄國火車開走之前,他都沒能感到鐵路邊上。

  親眼目睹了最後一批俄軍撤走,這怎麽能被說成是勝利呢,怎麽還是嘉獎帶勳章呢,乃木希典感覺自己太出醜了,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但是他知道他這一死,會讓日本軍方蒙羞,甚至讓天皇都很難堪,剛剛接受了勳章的將領,竟然切腹自殺了,這太不給天皇面子了。

  “你親自去跟陛下謝罪!你怎麽能這麽不負責任。”

  兒玉源太郎狠狠罵著,他從來沒有這麽生氣過,哪怕在旅順乃木希典損兵折將,他也沒有這麽生氣。

  乃木希典還是彎腰狀態。

  兒玉源太郎知道他這個老朋友是決定要死了。

  突然一股悲涼,他語氣軟了下來:“我本不該阻止你的。大局為重也好,忠心為國也罷,這些我都不說了。我隻想說,你並不該死。該死的不是你,該死的是那些財閥,該死的是把我國逼到跟俄國人決死的英國鬼畜,是貪婪不足,佔了東北還想佔朝鮮的沙皇。”

  乃木依然沒有起身。

  兒玉源太郎繼續道:“單說你自己。如果這次不是你,換成任何一個人,也不可能用那麽少的兵力,能夠那麽快的突進到鐵路線附近。畢竟我們的兵力比俄國人少太多了。無論你願不願意接受,其實奉天會戰你都是最大的功臣。”

  兒玉源太郎十分凝重的說道,他說的是實情,第3軍當時的兵力尚不足平時的一半,而要突擊俄軍右翼,沒有一個完整的軍是做不到的,只有乃木希典能夠做到,不是他夠聰明,也不是他指揮能力強,而是他有一種堅決的執行力,在任何困難和壓力下,他都不會動搖,這個品質是包括大山岩在內的其他人都沒有的。當然,立見尚文如果在年輕十歲,倒也能承擔這個任務,但是立見前輩畢竟是花甲之年了。

  “雖然我們沒有完成全殲俄軍的計劃,但是消滅了八萬多俄軍也是了不起的戰績。天皇陛下已經決定,今天就是我大日本帝國的陸軍日。這一切都是你掙下來的。但是你卻要去死,你不但讓天皇蒙羞,讓整個帝國陸軍蒙羞。你也讓我們這群屍位素餐的人無臉見人啊。而且你如果一死,整個軍心都會動搖。”

  “沒有消滅俄軍於遼陽又如何,沒有消滅他們於旅順又如何,沒有消滅他們於奉天又如何,我等難道不能再接再厲,去鐵嶺、去哈爾濱、去莫斯科消滅他們嗎。你一死,軍心一散,我帝國戰敗的結局怕是就要來了。你自己好好考慮去吧,是跟我們一起在去鐵嶺,還是你一個人去神國,由你吧。”

  說完兒玉源太郎走出乃木希典的指揮部,走路的樣子無比的老邁和沉重。

  “勇氣,我需要勇氣。”

  乃木希典訥訥道,他背負的壓力太大了,他死都死不起,死也需要勇氣,需要拋棄整個日本的勇氣,但是他需要勇氣是為了活下去,

他需要勇氣支持他繼續戰鬥下去。  奉天會戰日本勝利的消息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開來,已經沒有人懷疑日本人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在倫敦金融市場上,日本人最新一期的債券,以四厘五的利息一售而空,而一開始的時候,日本債券的利率可是高達六厘的,比清政府向華俄道勝銀行借的商業貸款還高一厘。

  與其相比,俄國人的債券則被紛紛拋售。而他們國內的亂象也開始了,示威的群眾開始走上街頭,沙皇已經不敢在聖彼得堡公開露面。沙皇感覺到,戰爭繼續打下去,自己的統治都會受到威脅,開始考慮跟日本人和談了。

  此時美國人也跳了出來,在國際上開始呼籲和平,並且跟擔心收不回借款的法國人一起調停戰爭,美國人甚至暗中通知了萊蕪兵工廠,要求停止向日本人出售軍火物資,煙台鋼鐵廠也不得向日本人供應鋼材。

  政府的命令,約翰遜第一時間就告訴了楊潮,對此他嗤之以鼻,表示只要楊潮能接到生意,他們一定能滿足生產,在利潤面前,摩根、洛克菲勒擁有大量股份的兵工廠根本就不會考慮政府的意見,而煙台鋼鐵廠同樣是這樣的要求。只是青島兵工廠已經全面停止了向日本人出售軍火,青島總督致電楊潮,詢問能不能將青島的軍火賣給俄國人。

  不過美國政府的運作還是有結果的,日本人必須給美國人一個面子,畢竟他們的資金有將近半數是來自紐約華爾街的,俄國人自己的處境堪憂,同時也必須給法國人一個面子,於是雙方開始接觸。

  通過美國、法國,各自表達了自己的訴求。

  日本人一貫的獅子大開口,要求“獲得在俄國經營商品的優惠權,海參崴設為中立商港,不允許設防,俄國軍隊撤退到哈爾濱,俄國償還所有日本因戰爭的借款,東北鐵路交由日本與俄國共管,撤回組建的太平洋第二艦隊。”

  日本提出的要求,激怒了本來已經想要體面退出戰爭的沙皇,沙皇本希望答應日本戰前的要求,那就是放棄朝鮮利益,但沒想到日本人這是要把他們徹底趕出遠東地區啊。

  沙皇本來就對日本人沒有好印象,他可是在日本險些被暗殺的,臉上八厘米長的傷口也感到隱隱作痛起來。而且沙皇還沒有輸乾淨老本,第二太平洋艦隊已經快要到達中國海域,只要跟旅順艦隊回合,佔有了製海權,日本人就無法在東北開戰陸地戰爭,除了撤退回去之外,沒有任何選擇。

  於是沙皇拒絕了日本人的所有要求,並且關閉了聯系渠道,強硬的表示要戰鬥到底。

  日本人已經想到了俄國人的反應。

  不過日本現在全國歡慶,奉天會戰的意義太重大了,還從未有過一個國家單獨在大兵團會戰中戰勝俄國人,而日本硬生生從俄國優勢兵力防守的滿洲中心奉天將俄軍擊退。

  此舉足以證明,日本陸軍,已經是世界上一流的陸軍。

  所以才會全民歡騰,歡慶的聲音,天皇在皇宮中都能聽見,因為很多人就在皇宮外面進行祈願。

  只是天皇也有憂慮的地方,他面前坐著一乾大臣,也是來給他道喜的。

  內閣總理桂太郎、外相小村壽太郎、陸軍大臣寺內正毅、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衛等人,這些都是內閣成員,但是還有其他一些平時無權討論內閣事物的人員,比如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

  伊藤博文是上屆內閣總理,但是被桂太郎取代之後,就一心忙於政黨憲法,再也沒有在政府任職,而山縣有朋此時是參謀總長,桂太郎內閣其實就是他的代表,這兩人雖然都沒有入內閣,實際上背後的影響力都很大。

  借著來向天皇道喜,伊藤博文這才求見天皇。

  天皇知道他的來意,伊藤堅持的憲政讓他不好直接干涉政務,但是值此重大時刻,不讓伊藤博文表達意見,天皇自己都不安心,他也確實希望聽聽這老臣的意見。

  於是同樣老謀深算的明治天皇,很巧妙的把話題引到了俄國人拒絕談判的事情上來。

  “在陸海軍同時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前,俄國人是不會接受和平的提議的。”

  天皇歎息道。

  伊藤博文接道:“如果我們的條件能夠寬容一些,或許是可以接受的。”

  伊藤博文對目前的情況甚為憂慮,這是他不顧身份限制,來見天皇的原因之一。

  他希望盡快和平,因為他已經看出了日本背後的危機,這次跟上次面對清政府不一樣,就算跟清政府作戰失敗,日本也不認為清政府會滅亡他們,可是俄國人是真敢滅掉他們的。

  現在看起來日本佔盡優勢,但是俄國人並沒有大傷元氣,雖然不斷的撤退,可是傷亡的士兵卻根本不影響他們的戰鬥力。而日本卻一直在緊繃著一根銜作戰,稍有疏忽,可能就是大崩潰。

  所以伊藤博文希望勸說天皇,提出一個寬容的條件,甚至在放出一定讓步的前提下,結束這場戰爭。

  “那麽伊藤君打算如何寬容?俄國撤出東北、償還我們的債務、撤退海陸軍,哪一條是可以退讓的?”

  作為旗鼓相當的政治對手,山縣有朋立刻問道。

  伊藤博文早就深思過這個問題:“償還借款無非就是戰爭賠款罷了,可以少要,甚至不要。撤兵是一定要的。但是讓俄國人撤防整個遠東卻是不現實的。”

  伊藤認為,賠款問題俄國人肯定不會答應,在海參崴不設防也肯定不會答應,唯一可能答應的,不過是撤出東北駐軍,同時召回第二艦隊罷了。

  山縣有朋冷笑道:“如果戰爭賠款少於20億日圓,我敢保證桂內閣就不敢走出這個門,外面那群百姓就會生撕了他。”

  對於日本百姓來說,他們最想看到的,其實是戰爭賠款,十年前從清政府訛詐的那些白銀,啟動了日本的工業化,才有了如今的地位,而這次他們所要的更多,至少是上次的十倍,因為日本人真的已經支出了十幾億日圓了,真的沒有辦法再少,政府要的少了,百姓肯定要罵賣國的。

  伊藤博文不說話了,似乎從甲午戰爭開始,日本人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而那條路,是他打開的。

  後世有學者評論,日本人在對馬海戰之前提出的條件太沒有誠意了,證明日本人根本就沒有和談的意圖,真實情況是,日本人在一次次陸戰勝利中,早就迷失了方向,從上到下都認為應該找俄國人要一大筆賠款,連大學的幾個博士都發表觀點,認為至少該要30億日圓,民眾感覺不能少於20億。

  可是,光是賠款問題一項,沙皇就不可能答應。而且他也不可能答應撤退到哈爾濱去,不可能答應不設防。沙皇唯一能接受的,就是讓出朝鮮而已。

  兩頭都是餓極了的狼,吃相不可能好看,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繼續流血,知道一方倒下。像美國人打墨西哥、打西班牙,最後割讓土地的時候,都還願意花一大筆錢,掩飾一喜軍事掠奪的可能。但是日俄兩國,絕對沒人願意接受付錢。

  日俄結束溝通, 再次進入戰爭的情況傳出來後,俄國人的債券更沒人要了。

  他們已經沒有辦法在法國市場上融資了,法國老百姓和資本都不願意接受他們的債券。

  俄國人只能求助於法國政府,法國政府雖然惱怒俄國人拒絕接觸,但是看到日本人的條件,法國人也覺得太屈辱了,沒有一個白人政府能夠接受這種條件,為了不讓俄國人死的太難看,他們不得不再次借錢。

  百姓不要債券,那只能政府貸款了,法國政府給俄國貸了一筆6億法郎的巨資,但是要求俄國必須采購法國軍火,可是法國軍火出了名的貴,一發克虜伯榴彈才17.5盧布,法國人的炮彈要23.8盧布。

  看到雙方的戰爭機器再次隆隆運轉,一直關注情況的楊潮才放心下來,楊潮還害怕日本人會跟俄國人談判呢,畢竟日本總體實力是不如俄國的,但是取勝的卻一直是日本,而且因為楊潮的原因,日本人一直就沒有拿下旅順,無法佔據製海權,因此日本是有足夠的理由,退讓一步跟俄國人講和的。

  好在沒有因為自己的到來,讓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減弱,否則日本政府弄不好不要東北,跟俄國換取朝鮮了。

  但是歷史個原本的相比,確實改變了,俄國人陸戰失敗,但是海戰還有希望,因此最終勝負只是在五五分,俄國人還有希望擊敗日本。

  不過歷史這個彎轉的還不到,楊潮是希望讓歷史掉頭的。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