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在整個遼東,能夠自信土地改革的人員,目前要麽在寶雞,要麽就在新疆一帶,其余的,自己根本就掉不出來。
“你還考慮什麽,楊士驤當初不就是主持直隸地區的土地改革了,我看他就很合適,而且,他頭腦靈活。西伯利亞地區不適合我們,他在那邊那麽久,可以針對那邊的情況,進行土地改革的。”
對,自己怎麽把這個人忘記了,如今楊士驤就在西伯利亞,原本自己的意思,是讓他在瞪幾天時間就返回遼東,如今看來,暫時他是回不來的。
“給楊士驤發電吧,這個事情,就讓他為顧問,協助宮久能仁,將西伯利亞的土地改革根據那邊的實際情況弄起來。”
是伯利亞朗姆爾。五天前,自由軍第六師團以及第七師團在中午的時候,擊退守衛在這裡的沙俄軍一個旅的部隊,隨後佔領了這個位於中西伯利亞的一個中等城市。
朗姆爾在被佔領後,宮久能仁當即就決定,將指揮部遷移到這裡來,他要給部隊一個信心,一個能夠帶領大家走向光明的信心。
對於這一點,宮久能仁暫時的確是辦理到的。起碼目前,在遼東的暗中幫助下,自己是接二連三的勝利。
吱嘎一聲,總算有了一間完整辦公室的宮久能仁聽到一整房門聲音響起的時候,抬起頭,他就見到一個身穿黑色軍大衣卻沒有任何標志軍銜的人走了進來。
如今在這裡,能夠有這種軍大衣卻沒有標志的人,那就只有一個,遼東方面派遣過來的楊士驤。
“總司令啊,還沒有休息。”樂呵呵的楊士驤走到宮久能仁面前,問道。
楊士驤從來到這裡後,臉上始終都掛著一份笑容,這份笑容雖然看上去很真誠,但是在宮久能仁宮久哪裡,還是有一定的殺傷力。
“楊大人,怎麽了,是不是分配給你的人不合適?”宮久能仁可不想得罪這個大人物,因此疑惑的問道。
這個倒不是,對於分配過來的侍衛,楊士驤還是很滿意的,今天他來,不是來找麻煩的,而是來給宮久能仁送禮物的。
微微一笑,楊士驤從自己衣袖中取出一份電報後說道:“旅順方面已經回電,讓我協助你完成土地改革。”說道這裡,楊士驤將手中的一份文件遞給宮久能仁後說道:“這是其中的大概方案,你看一看。”
楊士驤的這個方案,和遼東土地改革方面大體上都是一樣的,不過在一些地方上稍微有些區別,那就是西伯利亞地多人少,因此楊士驤的意思是先拿出一半來,給西伯利亞的百姓,至於另外一部分,那就暫時歸國有,等今後西伯利亞的外來人員躲起來,比如日本方面遷移的人員到達這裡後,在將剩下的土地分配給其他百姓。
而且這一次,楊士驤的目的還有一個,那就是在進行土地改革的時候,給宮久能仁組建一些部隊。
根據楊士驤的了解,西伯利亞雖然人口少,但是組建四五個軍的兵力是沒有任何的問題,這些兵力,在加上宮久能仁原來的部隊,是完全能夠和沙俄軍好好打一場。
“楊大人考慮的周到,那你看需要什麽,我一定滿足你的要求。”看完文件的宮久能仁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徑直問道。
需要的就是這種信任,楊士驤點了點頭,開始提出自己的要求。
並沒有什麽,楊士驤只不過需要了將近兩百人的偵查人員以及一個師團的部隊,這一個師團,全部是用來抓捕或者處決一些農場主而已。
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在宮久能仁以及楊士驤的主持下,
開始在西伯利亞個自由軍佔領的地方開始進行,太多的農場主因為反對而被直接處決,對於這種人,自由軍沒有任何憐惜,直接開槍打死打死。楊士驤的分析是正確的,在土地分配給百姓後,百姓開始支持自由軍,並且在後方,已經組織了民兵,幫助自由軍輸送物資,更為重要的是,在一些地方,已經有村民參加自由軍,直接拿起武器,走到前線。保護自己剛才獲得的土地和分配的房屋。
呵呵呵,旅順司令部,看著是西伯利亞形勢一邊大好,劉俊滿意的點頭,他已經從楊士驤哪裡得到準確的消息,如今西伯利亞的土地改革進行的很順利。 而且,西伯利亞的百姓已經開始對自由軍有一定的好感,而且一部分人員也開始加入自由軍。
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起碼西伯利亞方面,已經在開始往號的方面轉動,而沙俄方面的勢力也會慢慢的退出遠東,甚至在亞洲方面直接消退。
至於到時候遺留下來的遠東的三個軍,劉俊已經為他們想好了退路,要麽編入遼東,充斥成為遼東遠東部隊,要麽,直接讓段祺瑞調動大軍,全部消滅。當然,現在還不到時候,等日本這個威脅解除後,就可以進行了。
”西伯利亞方面已經戰死告一段段落,如今,我們要將工方向轉移到日本了。“說道這,劉俊站了起來,從旁邊取過一支筆,走到地圖面前。
四國島方面如今已經是大戰雲集。德軍十七萬人以及日軍二十萬人,在四國島巴掌大的地方已經磨刀霍霍,準備打的天翻地覆。
這段時間,自己已經集中海軍,為德國方面也輸送大量物資。根據情報來看,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日軍和德國方面,將會有一次大的碰撞。
也不知道這次要死掉多少人,深吸一口氣的劉俊在地圖畫了幾個點頭,回到位置上,鄭怡倩看了一下,劉俊所繪畫的這幾個點,那都是德軍和日軍最容易打起來的地方。
“這一次,估計將會是一場血雨腥風啊。”鄭怡倩心中也露出一種沉重的氣息。畢竟多少年了,在也沒有幾萬人以上的戰役,在鄭怡倩以及劉俊耳朵中出現過,而這次,不到是十幾萬人,也是東西方的一次碰撞。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