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91章 練兵(中)
  許紹看著眼前一群新兵在做什麽‘拓展’訓練覺得十分新奇,這是西陽郡公宇文溫想出來的花樣說要鍛煉新兵們的‘團隊意識’還有什麽‘河蟹人際關系’。  河蟹不河蟹的許紹不管他自幼讀書涉獵甚廣從未見過如此操練士兵的,看著各類名目繁雜的訓練項目他對訓練效果十分懷疑。

  年前在總管宇文亮的說合下許紹擺脫了‘脫\光衣服繞安陸城跑三圈’的厄運,用‘圍繞校場跑一圈定勝負’的方法讓宇文溫出了口氣。

  當然承了對方一個情許紹也不想趁機溜之大吉西陽郡公雖然不著調但還算是個‘好人’,許紹和父親商量之後決定找宇文溫看看有什麽能幫上忙的。

  恰逢年後對方招募新兵來到嶽州許紹正好可以幫忙,然後他就被宇文溫那種苛刻的選拔條件給嚇到了:不就是當個兵這麽多條件有必要麽?

  宇文溫也不客氣直接讓他參與各類籌辦事宜從平整場地規劃營房到那個什麽練兵大綱‘宣貫’,許紹對這個西陽郡公到底能練出什麽樣的兵越來越感興趣。

  比如現在見到的這個‘拓展’訓練就是一例。

  首先是什麽“信任背摔”,新兵們按什為單位各自進行這個訓練,內容是搭起一人搞得木台,什中一人站在台上向後倒下,其余九人在台下分成兩排面對面將手臂打在對方肩上形成一個人臂網保護倒下的同袍。

  木台總共搭了十個可以讓十個什共一百名新兵同時進行這個訓練,看著一個個新兵膽戰心驚的站在高台上就是不敢向後倒下還是由隊正一把推倒,許紹覺得有些不以為然。

  “這有什麽好怕的?”許郎君如是想。

  於是宇文溫就滿足了他的要求讓其站在木台上,然後領著陳五弟、宇文十五、張魚等人在下邊搭手臂準備接著。

  許紹站上木台轉過身後心裡就開始嘀咕了,他總覺得宇文溫會整人:萬一我向後倒下時他們收手了怎麽辦?

  那個尖嘴猴腮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還有那個排骨精弱不禁風的樣子確定能接住我?

  正糾結見隻聽到宇文溫大喊許郎君莫非是怕了,他聞言一咬牙閉上眼向後倒去,那一瞬間隻覺得心被人懸空提著沒有底隨後背上得到了可靠有力的支撐。

  他被接住了。

  就這麽一下過後許紹看著尖嘴猴腮的宇文十五都順眼了許多,也真正體驗了一把什麽是‘信任度’。

  接下來是圍觀另一個訓練項目:牛糞陣。

  許多新鮮牛糞零零星星的灑在地上,每隊新兵兩人一組,一人用布條蒙眼另一人牽著他的手往前走經過這一坨坨牛糞,全程約三十步。

  引路的可以和被蒙著眼的人交談告訴他要怎麽跟著自己走躲開牛糞,兩人走到對面後交換角色,原來引路的蒙上眼讓那個原來蒙眼的領路。

  全程有什長監督避免有人使壞,也不知道宇文溫去哪裡弄來這麽多牛糞足足準備了十套也是可以讓十個新兵隊同時進行‘拓展’。

  過牛屎陣沒有設定什麽誰輸誰贏,隻要能正常速度走一個來回就行,新兵們訓練的不亦樂乎,有擔心自己踩到牛糞膽戰心驚的,有看見別人踩到牛糞哄堂大笑的,有躍躍欲試等著輪到自己上場表現的。

  看著熱火朝天的踩牛糞大戰宇文溫笑笑,領著許紹又走到下一個地點看新的訓練項目:人椅。

  一什共十人環繞成圓圈,每個新兵將自己雙手搭在前一個親兵肩膀上,聽得號令起每個新兵緩緩坐下正好坐在後邊新兵的腿上,

這樣人椅就完成了。  兩個什的新兵同時進行比賽哪個什先撐不住哪隊就算輸,輸的什當日要幫贏的什做雜務。

  “這辦法郡公是如何想出來的?”許紹有些佩服宇文溫,這訓練似乎真能促進新兵們的團結和相互之間的同袍之誼。

  宇文溫說他不是天縱奇才練兵隻能一步步來,不光要操練技能還要增加隊伍凝聚力。

  “兵法有雲:人即專一,勇者不能獨進,怯者不能獨退,此用眾之法。”宇文溫顯擺的把孫子兵法軍爭篇裡的一段話亮出來。

  他認為兩軍對壘要想獲勝靠的是團體力量,而要有效發揮團體力量除了軍紀嚴明外士兵間的團隊意識也很重要。

  士兵要有團隊意識,在古代軍隊中要麽是靠同鄉要麽靠同宗,大家平日裡左鄰右舍鄉裡鄉親又或是堂兄堂弟叔侄舅甥自然相互間信任度就高,局勢危急時願意奮力一搏。

  然而這也有弊端就是容易抱團排擠外人甚至連上級都會架空,宇文溫不想自己麾下軍隊將來變成一個個小團體相互排斥充滿斥力,這樣的話打順風戰還好萬一局勢不妙恐怕就就會爭先恐後賣隊友。

  軍營裡嚴禁拉幫結派一切均以上級唯命是從,軍官不得無故打罵虐待士兵每日夥食不得克扣,有誰敢違反的西陽郡公花樣教做人。

  光靠個拓展訓練就能將士兵們凝聚起來是妄想,但宇文溫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聚沙成塔。

  。。。。。。

  新兵們開練後一個月就要過去,總管宇文亮安排在新兵營旁邊的一千士兵也無所事事了一個月,他們守在這裡就是防止新兵們受不了練三日休一日的訓練強度嘩變以便就近鎮/壓。

  宇文溫以及他的‘軍官團’對新兵的表現很滿意,所以接下來就要開始選兵分練了,宇文溫事前已經參考時下的軍製折騰出了自己新軍的編制,準備由各主官選兵。

  北朝基層軍製有新、舊兩種,新指的是新興的府兵製,舊指的是傳統軍製。

  府兵製是隨著西魏大統十六年(三十一年前)八柱國系統的形成而興起,八柱國中丞相宇文泰是西魏實際上的老大,廣陵王元欣作為西魏宗室是做樣子給大家看的,所以在外帶兵的就是六柱國。

  柱國督兩名大將軍,每名大將軍督兩名開府將軍(開的府就是府兵的軍府),每名開府督兩名儀同將軍,每名儀同將軍領兵一千人。

  故而六柱國(正九命)轄十二大將軍(正九命)、二十四開府將軍(九命)、四十八儀同將軍(九命),每儀同領兵一千共二十四軍兵力將近五萬。

  三十年後,軍府已經不止二十四個,但儀同以上軍職需朝廷任命,各總管府總管隻能任命儀同以下軍職,儀同之下分團、旅、隊,分置各級督將:大都督(八命)、帥都督(正七命)、都督(七命)。

  府兵製開軍府需要朝廷批準,儀同以上任命也得朝廷來下詔,雖然安州自成一體但宇文溫是募兵所以沒有走府兵的編制而是按傳統來。

  傳統的軍隊以隊、幢、軍三級為基本編制,主官分別為隊主、幢主(正三命)、軍主(四命),大約百人為一隊,三隊一幢三百人左右,三幢一軍所以一軍也就一千人左右。

  軍主再上面是統軍(正六命),領軍三千人左右,總管府可以任命儀同(九命)以下軍職,所以宇文溫從父親宇文亮得了個統軍這個軍職,下轄兵力兩五百千人將近三千。

  十人為一什,主官什長;五什為一小隊共五十人,主官隊正;兩小隊為一隊共百人,主官隊主;三隊為一幢共三百人,主官幢主;三幢為一軍共九百人,主官軍主。

  這種‘不倫不類’的編制是宇文溫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他原本想按近、現代軍製來個三三製成軍分成班、排、連、營但想想還是算了。

  一來誰知道班、排、連、營長是什麽東西而來父親也不好給軍職,這年頭幢主、軍主可是正經軍職有官品的你那個營長是什麽東西能吃麽?

  所以宇文溫招募的軍隊就是如下編成:

  方陣兵一千兩百人為一軍,軍主陳五弟下轄四幢每幢就是一個方陣,每幢兵員三百人及配套旗手、護旗手、號鼓手等,幢主分別為梁定興、陳七斤、熊大力、謝兩鬥。

  騎兵三百人,設一幢分三隊有幢主為宇文十五,弓箭手有六百人設兩幢分六隊,幢主為田正月、郝大膽。

  長刀兵一百人,設一隊分兩小隊,隊主楊濟;輜重兵等輔兵三百人外帶閑雜人等將近四百,設一幢,幢主許紹。

  宇文溫的草台班子總算是搭起來了,其中大部分是普通人隻有三人例外:‘異常人類’宇文溫、楊濟,‘歷史名人’許紹。

  陳五弟、梁定興、陳七斤、田正月、郝大膽這五人是去年五月和宇文溫到黃州總管府治下北江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五個傻大膽。

  他們之前就是軍人上過陣殺過人見過血是真正的老兵,也是宇文溫操練三百親軍時的得力乾將。

  宇文十五從小和宇文溫飛鷹走狗騎術不錯要比新兵好很多,熊大力、謝兩鬥是三百親軍裡表現最好的兩位,又稱熊大、謝老三。

  新兵練了一個月可以按照這個框架以及先前訂好的方案填人:先讓長刀隊主楊濟選一百練雙手刀,然後騎兵幢主宇文十五在宇文溫嶽父尉遲順的幫助下選三百騎兵。

  安固郡公尉遲順帶兵的經驗不比親家翁宇文亮少,他年輕時就跟著父親蜀國公尉遲迥南征北戰數十年一樣練過無數兵,本著發揮余熱的想法宇文溫便請嶽父來為選騎兵把把關。

  尉遲順自從去年八月中旬來到安陸後在親家翁安排下擔任總管府司馬,如今聽得女婿有求自然是爽快的答應幫忙選人甚至後邊的‘調教’也一起應承下來。

  接下來是六百弓箭手,幢主田正月、郝大膽連同總管府派來的十幾名老練弓手一起選人、訓練射術。

  余下的一千五百人中挑出表現稍遜但力氣不錯的三百人做輜重兵、夥頭兵等輔兵,除了隊列、識別旗幟、軍號還有長槍刺殺保持一般訓練強度外加練力氣。

  最後的一千二百人作為方陣兵宇文溫親自督練,他這個被兩名夫人‘拋棄’的怒漢會讓這幫兵知道什麽是‘地獄’!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