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105章 現狀
田正月領著人正在武庫裡巡視,今日他隨著新上任的司馬楊濟――同時也是新軍幢主――到軍營整頓,負責的是清點武庫,新軍的主帥宇文溫如今是巴州刺史所以作為屬下他們被安排來幫忙。

 “依帳目所載庫中有兩襠鎧五百領,你都拿出來。”他對司倉說道。

 “環首刀六百把,長矛九百根,弓四百張,箭至少一千支還有弩三百張,全部拿出來!”

 田正月在加入新軍前已是安州軍士兵所以對軍中積弊多有了解,他對於武庫帳目的貓膩大約也清楚:帳面上的數量和實際存量要是差上兩成算是良心,四成算是尋常。

 軍營裡除了吃空餉喝兵血這種事情外軍器偷工減料也是屢見不鮮,以一領兩襠鎧為例,鐵甲片用料足的話每片重量五錢以上,甲片數百片的鎧甲光是甲片重量至少有十余斤,如果工匠製作甲片時偷工減料那麽重量肯定上不去。

 甲片之間需要用東西串起來綁緊,因為鎧甲穿在身上時甲片之間會摩擦所以捆綁甲葉的繩索很容易磨損斷開故而製作鎧甲時所用的繩子一般是彈性好的皮條,如果工匠黑心一些的話就用不耐磨的麻繩。

 一領製作精良的兩檔鎧包含甲片、皮條、襯布等這樣下來重量至少二十斤,若是其中有偷工減料那整體的重量就會明顯變輕。

 鎧甲製作好後發給士兵平時要注意保養否則容易生鏽,在江南多雨的地區保養不當那鎧甲很快就會鏽蝕,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士兵甚至會偷偷取下甲片拿去賣錢。

 田正月如今檢查鎧甲完好情況的辦法一是點數,二是檢查甲葉鏽蝕情況第三就是稱重,此次他們過來特地帶了五杆稱就是要看看這西陽武庫裡的鎧甲是何種貨色。

 帳目上記載武庫裡兩檔鎧有五百領而抬出來的也確實有五百領,田正月讓人仔細看了看甲葉發現有新打磨的跡象而至少過半的鎧甲是用麻繩綁甲葉,最後一上稱結果大半的鎧甲過輕。

 綜合以上跡象表明這些鎧甲是臨時湊數,數量對得上可質量差太多,田正月讓倉曹把皮條拿出來結果對方果然露了陷:皮條的存貨很少。

 皮條是用牛皮、豬皮、羊皮等轉圈裁剪而成,還要經過浸水捋直的繁瑣過程和消耗大量人工來處理。一領鎧甲光是製作就要消耗許多皮條,而即便用皮條綁甲片但鎧甲穿久了甲片還是會把皮條磨爛所以還得準備一卷卷備用的,根據皮條的存貨可以看出這些鎧甲要麽保養不當要麽就是樣子貨臨時弄出來湊數的。

 這樣的鎧甲有好過沒有但好得有限,江南天氣炎熱身上穿著鎧甲又熱又悶又重若是能抵擋刀槍或者箭矢也就罷了但這些玩意怕是不頂什麽用。田正月覺得武庫裡的這些鎧甲就是雞肋。

 司倉見著田正月等人是個中老手有些惴惴不安,後來見著對方沒吭聲總算是心中稍定,剛想著松口氣未曾料又開始檢查起武器來。

 一名跟著田正月入庫的新軍士兵拿起張弓拉了拉隨即面露鄙夷,其他士兵連續試了幾張弓俱是如此表情,田正月漫不經心的拿起一張弓看了看就發現問題:

 弓弦質量不行。江南一帶正經些的弓弦是以蠶絲二十根左右擰成一股也就是作弦骨然後用線橫著纏緊,纏絲分三段每隔七寸左右則空一兩分不纏,因為這個緣故當弓弦不張弓時可折疊成三段收納。

 若是在北地這弓弦大多以牛筋為材料,他手上這張弓的弓弦是絲製但細細看來有些單薄,田正月用慣了弓所以不用細看也發現這弓弦用料不足,纏的線也是馬馬虎虎且弓弦也沒有塗黃蠟這樣的話就基本無法防潮。

 田正月看了看弓身發現有脫膠的現象,他擅射所以知道貓膩何在:南方竹多所以弓身為竹片加桑木以及牛筋用膠黏合製成,製弓時弓胚子剛做好時要掛起來用火不斷烘焙,短則十來日長則兩個月,等到膠液乾透後拿下來再加牛筋、塗膠和上漆。要是弓身出現脫膠的情況說明製作時偷工減料。

 他又檢查了幾張弓發現不同程度都有脫膠的現象便問烘灶在何處,倉曹領著他來到一處房內裡邊有數個灶坑,田正月探手去摸灶內發現炭黑陳舊似乎這些灶許久沒有生過火。

 ‘這些弓怕是從來沒有認真保養過吧’田正月如是想,弓在保養時最怕潮濕而陰雨天氣時最容易損壞,江北的陰雨天氣大約是在六月每到這個時節就要將弓放在烘灶上面烘以便保持乾燥,若是不這麽養護那麽弓很容易就會腐朽脫膠。

 弓的狀況不佳,箭也好不到哪裡去,南方製箭時箭杆多用竹,取三四根竹條用膠黏合後再用刀削圓刮光再用絲線纏緊兩頭,當然要是有箭竹的話就不用這麽麻煩。問題在於竹箭杆一般都會很直不存在木箭杆那種乾燥了會彎的情況可現在這些箭杆多多少少都有些彎曲說明製作時根本沒用心。

 不光許多箭的箭杆不直,就連尾端箭羽粘得歪歪扭扭的情況都不在少數,箭羽所用的羽毛以雕的翎毛為最好其次就是角鷹要是實在沒有就用雁翎或者鵝翎來充數,這些箭的箭羽大約就是鴨翎本身不抗風再加上箭杆不直那射出去鬼知道會偏到何處。

 田正月覺得自己拿著面前的弓和箭去練箭完全沒把握射中靶心。他琢磨著就算讓箭術高超的史幢主來試都沒可能箭箭命中,這些弓和箭完全是粗製濫造的樣子貨。

 拿來守城也就壯壯膽要是去圍剿山賊什麽的也還勉強,可是要野地浪戰和戰兵們對撼那就是找死,這些弓箭哪裡能射穿敵軍的鎧甲。

 長矛的狀況好不到哪裡去,矛杆開裂的情況較多說明平時都沒怎麽保養,環首刀刀鋒看上去還行不過新磨的痕跡十分明顯。刀背鏽蝕程度不輕。

 數量都和帳目對得上隻是質量就不敢恭維了,要是應付上官清點是可以充數可臨陣對敵就差了許多。

 羸弱不堪戰,這是田正月此時的想法。

 。。。。。。

 刺史官衙,巴州刺史宇文溫正在和州長史任衝詳談,任衝在巴州任職一年多對各方情況頗為了解所以宇文溫在虛心請教,現在說起的話題就是州兵。

 “巴州州兵羸弱,能扛下陳軍屢次進犯靠的是將領部曲以及豪強私兵。”任衝把事實擺出來,這是宇文溫必須面對的事實。

 宇文溫要整頓州兵他舉雙手讚成,上任刺史雖然也有心要整兵因為多方原因還是沒有施行,巴州就在長江邊上面臨著陳國的軍事壓力要是處理不好鬧出什麽動靜很容易引來陳軍入寇。

 他怕宇文溫不知道巴州州兵的能力差到什麽程度便將情況一一道來:

 說到州兵的戰鬥力就要說到兵員組成,巴州的州兵和其他各州差不多都是以世兵為主,他們的家屬都住在城裡所以守城時的士氣尚可但是要去野地那就勉為其難。

 自從東漢末年三國時起歷經魏晉世兵製開始盛行,在歷經南朝宋、齊、梁、陳後世兵製逐漸沒落為了應對征戰需要如今多為募兵但守城的還是以世兵為主。

 世兵顧名思義就是世代為兵,凡為兵者皆入兵籍單戶不與平民相同,父死子繼世代為兵。士兵及其家屬的社會地位低於郡、縣編戶民。

 因為地位低待遇差兵戶戰鬥力低且逃亡現象嚴重,到了南朝梁、陳時世兵逐漸沒落將領們喜歡用募兵解決兵員問題,將領出錢募的兵自然要跟著他們走所以州郡兵往往成了世兵的歸宿。

 巴州及江北各州原為南朝梁的地盤,侯景之亂後為北齊所佔後被北周奪取,連番戰火之下能打的募兵要麽陣亡要麽跟著主將走了隻留下羸弱的州兵,這些兵有的是世兵有的是臨時征募的兵連著一家老小住在巴州無處可去便混吃等死。

 即便州兵裡有募兵但其中的能戰者大多被將領接收成為部曲, 對於這些當兵的來說給將領當部曲好歹有田分待遇也好過州兵所以留下來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和一些刺頭。

 “能打的是將領們的部曲和州境裡的一些豪強,他們世代居住於此所以守家業的決心比較堅決,但是對於這些人來說無所謂巴州歸哪個朝廷管隻要自身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即可。”任衝做了個總結,他生怕對方沒轉過彎又補充道:

 “如今我方勢大他們自然老實可若是逼得太緊怕是會狗急跳牆。”

 “長史的意思是讓本官和本地豪強們和睦相處?”宇文溫聽出了題外之意,任衝是怕他行事過激和豪強們翻臉到時陳軍來襲內外交困。

 “請使君徐圖之...”任衝勸道,他知道宇文溫有資源、有能力整軍但還是希望能妥當些免得太過急躁弄巧成拙。

 “本官知道了。”宇文溫點點頭,初來乍到的過江龍要對付地頭蛇得慢慢來。

 豪強?我最喜歡豪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