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142章 紛爭
正當宇文溫在巴州新官上任三把火之時天下局勢也沒有閑著,安州總管宇文亮領兵在荊州駐扎擊退了幾次朝廷軍隊的試探性進攻後算是牢牢守住了新奪取的地盤,

 但這隻是局部,丞相楊堅把持的長安大周朝廷正朔和丞相尉遲迥把持的鄴城‘偽周’朝廷相互之間的交鋒有了結果:長安朝廷大軍收復了被‘偽周軍’攻佔的滎州並趁勢東進收復了亳州總管府部分州郡,雙方在亳州對峙同時已進入心照不宣的休戰期。

 這場大戰從六月起一直打到年底雙方已是精疲力盡,征召兵們有半年沒得回家軍心不穩而軍糧也消耗殆盡,況且各自的戰馬再多也沒法這般揮霍:馬匹過冬不得吃飽再不休息就會掉膘掉得厲害到了來年怕是要完。

 河南一帶的戰線穩定在亳州一帶而淮南的紛爭也塵埃落定:吳州總管府有部分州郡已經脫離長安朝廷投入徐州總管府治下也就是投入鄴城朝廷懷抱,想著北上偷雞摸狗的陳軍也沒能佔得便宜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此一來,對於長安朝廷來說荊州大部丟了,洛州總管府、豫州總管府、合州總管府安然無恙,吳州總管府保住一部分,亳州總管府奪回小部分。

 對於鄴城‘偽周’朝廷來說,折騰了半年,北面草原的強力援軍――突厥大軍不給力半路溜號,自己的主力之一尉遲柿斕拇缶諢⒗喂睾汀敝堋⒋缶飭聳濾鶚Р抑亓嵯碌能菀捕耍裰荻松儼糠鄭庵葑芄芨韻虜糠幀

 折騰了半年,戰略形勢並沒有多大改觀:長安朝廷憑著洛州總管府、豫州總管府、合州總管府這一路將偽周和佔據荊襄之地的安州總管宇文亮遠遠隔開這兩個勢力依舊未能合攏隻能各自為戰。

 能在六月時的多方圍攻下撐過來反倒擊退強敵,雖然有了丟掉荊州總管府大部州郡的汙點但執政的丞相楊堅聲望依舊不跌反升,光是逼退名義上兵力達到數十萬的突厥大軍這一條就足夠了。

 突厥是新興的北方草原勢力,他取代了曾經威脅東魏(北齊)、西魏(北周)的柔然成為草原上的新一代霸主,能夠擋住如狼似虎的突厥騎兵無論內幕是什麽都讓丞相楊堅的聲望如日中天。

 有鑒於此,在幾番推讓之後大周皇帝宇文闡下旨封其外祖父、大丞相、隋國公楊堅為相國,統轄百官並加九錫。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並建立隋國台省、設置官吏。

 封隋國公楊堅為隋王。遙封如今還在安州總管宇文亮控制下的隨州為隋國的封地,詔令獨孤氏為隋王妃,楊勇為隋王世子。

 如今年代加九錫的意義誰都知道,建都於長安的大周在即將統一中原之際卻隻過了兩年便走向末路,蜀國公尉遲迥擁立的鄴城朝廷即將扛起大周的旗幟。佔據荊襄及江北六州之地的大周宗室宇文亮父子三人何去何從也成為有識之士關注的焦點。

 巴州州治西陽城,西陽郡公府邸書房內宇文溫正和楊濟密談,張魚和宇文十五按刀守在書房外十余米處嚴禁任何人接近。

 “隋文帝還是跨出那一步了,本公還以為他會做周文王呢。”宇文溫緩緩的說著,絲毫不顧及‘隋文帝’這個穿越名詞,‘文’這可是楊堅死後的諡號不可能出現在眼下。

 他和對坐的楊濟是“千年老妖”,一個是‘本體重生者’(自稱)一個是‘明末穿越者’所以此時說起話來毫無顧忌:大家都是狐狸精還扯什麽聊齋啊!

 “郡公,此事出乎意料但也是在情理之中。”楊濟抿了一口茶說道,宇文溫原先判斷楊堅這位曾經歷史上的隋文帝因為天下局勢的掣肘有可能走的是宇文泰、高歡路線也就是曹操那一套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做個有實無名的皇帝最後讓自己兒子來建立新朝。

 “是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宇文溫喃喃自語。和曾經的歷史不同,有了他的乾預去年八月就該被楊堅平定的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的三方戰亂有了不一樣的結果:

 相州總管尉遲迥站穩了並控制了原來北齊的過半領土,安州(鄖州)總管依舊是宇文亮而不是司馬消難扛住了朝廷的平叛大軍並拿下襄州大部,益州總管王謙則是如同歷史上一般兵敗身亡。

 今年六月爆發的新一次大戰現在已經告一段落,尉遲迥擁立的鄴城朝廷穩住了徐州總管府並拿下亳州總管府大部、吳州總管府部分算是進一步穩住基本盤,安州總管宇文亮拿下了梁國和荊州總管府大部也算是穩住了基本盤。

 按著這樣的局勢,執掌大周朝廷正朔的楊堅要是如同歷史上那般稱王然後接受禪讓以隋代周看起來總讓宇文溫這個攪動歷史的蝴蝶覺得不倫不類。

 那個歷史裡,楊堅平定了所有反抗者所以權勢、聲望達到最高點以隋代周可謂是水到渠成,可如今有東周尉遲迥和荊襄宇文亮的存在但是對方還真就‘循著’歷史軌跡這麽做了,既然加九錫都有了那接下來的戲碼不用猜都知道。

 “從龍功臣。這是楊堅必須給他的盟友和追隨者的交代,拖久了怕是會人心渙散所以即便局勢未定也要改朝換代了。”宇文溫說出了自己的推測,那些人和家族、勳貴站在楊堅這便無非就是為了功名利祿,如果還是頂著個大周的帽子總是麻煩些。

 如果楊堅不能給出足夠的好處那些投機的人和勢力遲早會‘吃裡扒外’。什麽是足夠的好處?新朝建立排排坐分果果那就是最大的好處。

 宇文溫見楊濟‘笑而不語’便問有何見解,對方乾咳一聲隨後說出了心中所想:首要的原因為楊堅此次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的盟友和追隨者們需要水漲船高,深層次的問題就是北周甚至是西魏建立伊始埋下的隱患所致。

 “隱患...你說的可是賀拔嶽死後埋下的禍根?”宇文溫問道,他看過這段時期的歷史資料所以大約也能說出些什麽見解但總是覺得說不到要點。

 楊濟點點頭見對方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便娓娓道來:“當年, 北魏六鎮之亂...”

 距如今大約五十七年前。當時盤踞中原的北魏王朝北部邊境軍鎮爆發了六鎮之亂,昔日國之爪牙變成捅向王朝腹心的利刃,隨著之後一系列的事件導致北魏國力大衰瀕臨崩潰。

 鎮壓六鎮之亂使得許多軍鎮豪強趁機崛起,連年混戰之後出身懷朔鎮的小小隊主高歡成了把持魏國朝政的梟雄,除掉一個個的對手之後他的下一個心腹之患便是昔日同袍賀拔勝、賀拔嶽兄弟。

 賀拔嶽時任關中大行台,北魏孝武帝密令他誅殺權臣高歡未曾料高歡先動手唆使秦州刺史侯莫陳悅將賀拔嶽刺殺,賀拔嶽遇刺身亡手下強兵悍將群龍無首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

 按說賀拔嶽兄長賀拔勝是接納賀拔嶽舊部最佳人選但遠在荊州遠水救不了近火,舊部們覺得被外人兼並遲早要完所以急著推選新首領,折騰了一番便推舉距離最近的老夥計、夏州刺史宇文泰為首領。

 而隱患就在那時埋下了,一切的恩怨就此生根發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