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539章 討價還價
僧尼也能報效國家?

怎麽個報效法?

宇文溫此刻獨坐書房,正在思考這個問題。

僧人在戰場上念經,給己方士兵加“狀態”、“回血”?亦或是對敵軍施加“負面狀態”?

這不科學,也不可能,但又有很多可能。

所以,“見多識廣”的宇文溫將幾個“可能”信手拈來。

報效國家,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上戰場。

所以,將僧人組織成軍隊,名為“萬字軍”,以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為由,對周邊番邦發動宗教戰爭。

“萬字軍”的軍旗,其上圖案當然就是佛教的萬字符(左旋),僧兵們手持纏繞佛珠的九八式火銃,頭戴極具特色的鋼盔,身著灰褐色軍服,腳穿作戰靴,腰別小罐,罐內裝著防毒面具。

由僧兵組成的軍隊,不懼生死,在戰場上端著火銃,冒著箭矢列隊前進,完成幾輪射擊後,呼喊著“我佛慈悲、普度眾生”,上刺刀,發動衝鋒。

那場面,怎麽想都覺得十分刺激。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改進方案,將僧人組織起成軍隊,軍名、軍旗與原方案相同,

軍旗上的圖案,同樣就是佛教的萬字符(左旋),僧兵的軍備換成冷兵器:劄甲或環鎖鎧,長矛、弓箭、雙手劍(或者單手劍和盾),外罩印著萬字符的罩袍,白底紅(黑)符。

這也不可能,因為吃素的僧人體力未必好,披二三十斤重鎧甲、戴著數斤重頭盔,哪來多余力氣在戰場上揮舞兵器持續作戰?

以上兩種設想都不現實,而最關鍵的一個問題,也決定了朝廷不能允許僧兵出現:讓宗教信徒形成軍事組織,鍛煉作戰能力,後患無窮。

那麽,不讓僧人參戰,卻作為隨軍僧人,給將士們祈禱、答疑解惑、疏解心情,給陣亡者超度,是否可行呢?

這方法看上去不錯,有僧人隨軍給將士們做“心理輔導”,從軍隊管理角度來說不錯。

但是,長期的潛移默化之下,佛教對軍隊的滲透會越來越大,同樣後患無窮。

軍隊不可以被他人滲透,不管佛、道或者“有活力的社會組織”,這是原則,軍隊的效忠對象必須是天子,及天子任命的將領,是朝廷的鷹犬、爪牙,而不是效忠神佛、效忠僧團的“護法”。

打仗不行,隨軍不行,那麽,讓僧團成立各種慈善機構,做善事,這對於維持社會和諧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這種收買人心的事情放手他人,當皇帝的居然連收買人心都懶得做,心這麽大,不怕將來太平道故事重演,天下烽煙四起,到處都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中原自古以來,皇權(王權)就大於教權,宇文溫覺得自己要是亂搞,讓人有染指軍隊的機會,搞不好就是梁武帝第二。

一把年紀淪為階下囚,臨終前哀歎:“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複何恨?”

所以宇文溫覺得,僧尼最好的為國效命辦法,不如大部分人去萬裡之外度化美洲土著,這樣最好了。

然而真要這麽做的話,大概會后宮失火。

宇文溫腦海裡浮現出尉遲熾繁那可憐兮兮的模樣,想想對方一直在努力“以柔克剛”,用眼淚攻勢來瓦解他並不存在的滅佛決定。

這種場面回想起來,讓宇文溫覺得有些心酸,乾咳一聲,收回思緒,看向手中奏章。

他以看《梁書》的讀後感為手段,持續數月的敲打佛教,如今終於敲出結果。

齊聚鄴城的高僧們,還有一心護(佛)教的官員們,經過幾次“磋商”,現在終於“開價”了。

一,僧尼也能報效國家,為天子分憂,請求“為王前驅”,願意聽從朝廷的安排,為強國富民盡一份力。

二,多年來確實有敗類損毀佛門清譽,所以,大家(各宗派高僧們)都希望朝廷進一步加強對佛寺、僧尼的管理,各宗派都會積極配合。

三,對於當年梁國的太清之難,大家深表遺憾,也意識到當年確實許多僧人修行不夠,對佛教經義產生誤解,連帶著讓梁國君臣還有百姓誤入歧途。

所以,大家請求朝廷給一個亡羊補牢的機會,讓各宗派一起在蔣州的建康城遺址上重建名刹瓦官寺,然後僧人們會日夜在寺中誦經,為當年死難的江南百姓祈禱、超度。

同時,於寺前立碑記事,將對當年之事的反思公之於眾,以警示後人。

這是表態(出價),然後奏章裡還有詳細措施(擬定),以顯大家的忠君愛國、改過之心。

針對第一條的詳細措施是:各宗派願意派遣僧人,如白蓮宗那樣,入南中、西海、河套、遼東,協助當地官府教化百姓,為當地百姓祛災祈福。

各佛寺(包括尼寺)遵守朝廷已有和即將施行的制度,再次清查寺產、僧尼及佃農人數,根據朝廷相應制度規定,繳納應該繳納的各項稅賦。

各佛寺嚴格遵守禁令,絕不從事“僧邸粟”等放貸行為,也不再經營質庫(當鋪)、邸店。

各佛寺無條件收養棄嬰或者孤兒(女),男童、女童將來是否剃度出家,均由官府做主。

各宗派想選派天資聰慧之人,修行化學之道、物理之道,為朝廷解憂,造福百姓。

針對第二條的詳細措施倒是沒有,但各宗派會積極配合朝廷管理佛教事務,聽從朝廷安排。

針對第三條的詳細措施,先不說瓦官寺是否重建、朝廷是否同意這一解決辦法,各宗派都會在本宗派祖庭(開宗立派的寺廟)舉行長期法事,為當年罹難的梁國百姓祈禱、超度。

與此同時,各宗派會聯合擬定一份聲明,經由有司審定,然後刊載在各大都會報社出版的報紙上,對當年的事情,表明態度,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這個交代的核心思想是什麽?

是'當年梁國僧人從總體而言修行不夠,未能阻止悲劇的發生。'

宇文溫放下奏章,拿起茶杯喝茶。

蠟燭在一旁默默燃燒,燭光搖曳下,他的臉陰晴不定。

僧人當然沒資格寫奏章,眼下這份奏章,是以中書舍人蕭r為首的崇佛官員聯署,其內容,當然是征求了各宗派諸位高僧的意見,最後才有了定稿。

蕭r等官員,難道看不出天子是在敲打佛教麽?

應該看得出,但這些官員不敢冒險,因為他們不確定天子會不會臨時起意,把“鞭刑”改成“砍頭”。

僅就佛教各宗派高僧而言,面對當前局面,很可能如同倔驢般梗著脖子不低頭、不表態,將皇權的威壓當做一個“劫”,默默承擔,當做佛祖給予的磨煉。

高僧們大概不覺得宇文溫和其他皇帝有太大區別,當年周武帝“建德滅佛”,佛教扛過來了,所以,高僧們也會覺得“明德滅佛”之後,佛教依舊會迎來春天。

但是,蕭r等官員知道天子手段了得,他們不敢冒險來賭天子是否會使“絕戶計”,讓中原佛教萬劫不複。

所以,這段時間以來,崇佛的官員們一邊不斷上表“申訴”,一邊不停向各宗派高僧分析利害關系。

當皇權開始“磨刀霍霍向佛教”,中原佛教各宗派人士以及崇佛官員,在強烈的求生欲刺激下總算達成共識,向皇權低頭,請求一個表現兼亡羊補牢的機會。

無數人的努力之後,才有了這份奏章。

一念就能定無數人榮辱,這種無上權力的滋味,讓人如癡如醉。

宇文溫放下茶杯,閉上眼睛,片刻之後睜開。

做人做事,要盡量避免得意忘形,否則容易出問題,即便成了天子,也該謹記在心。

他拿起奏章,再次看起來。

對方“開價”了,那麽,他該怎麽還價呢?

宇文溫心中的“期待報價”,第一個就是加強對佛教的管理,避免佛寺和僧尼數量無節製增加,進而影響到國家稅收。

避免因為富貴人家大規模捐贈財物,使得佛寺財大氣粗,然後搞土地兼並、蓄養大量莊客,以至於變成毒瘤。

禁止佛寺經商、放貸,避免佛寺規模過大導致窮奢極欲,避免佞佛導致大量銅料被人鑄成佛像供奉。

其次,僧尼不可以有“治外法權”,因為王法比佛法大,但是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原因,需要“細化執法”。

王法當然最大,但中原佛教各宗派必須自己內部達成共識,制定一套各宗派僧尼都要遵守的“清規戒律”。

如此一來,如果僧尼隻是觸犯佛門的清規戒律,就由所屬寺廟或者宗派處置。

如果僧尼和百姓發生糾紛,或者犯了王法,自然由王法來管。

第三,僧尼報不報效國家,無所謂,朝廷又不缺這點人,但佛寺想要獲得優待,譬如減免賦稅、獲得更多官方的“財政撥款”,以及各種好處,那就得拿出誠意來。

誠意是什麽?

身為天子,沒必要想這種細節,自然有傅奕等馬前卒去“討價還價”,宇文溫隻要把握好度就行。

現在,按照奏章裡的內容來看,對方給出的“報價”(誠意)還是很符合宇文溫的預期目標。

最關鍵的一點,是針對他的疑問(發難),給出了說法。

太清之難(侯景之亂),崇佛的梁武帝不得善終,崇佛的梁國百姓家破人亡,即便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可中原佛教必須對此有個說法。

而說法就是:當年梁國僧人的修行不夠,無力阻止悲劇發生。

這說法得廣而告之,所以現在佛教各宗派準備一起發表聲明,對當年之事深表遺憾,並要對此進行深刻反省。

此舉,大概是佛教各宗派讓步的底限,畢竟要維護先代祖師的臉面和佛教的聲譽,再讓步,對方就不用在中原弘揚佛法了,宇文溫既然沒打算滅佛,就不打算再逼下去。

所以,該結束了。

正思索間,皇后尉遲熾繁入內,親自為他端來了夜宵。

宇文溫見著尉遲熾繁那略帶哀怨的眼神,見著昔日星光璀璨的雙眼已暗淡,心中有些歉意。

尉遲熾繁是擔心他得罪佛祖,以至於不得好死,甚至死後下地獄,宇文溫對此很清楚,卻不好用“科普”來破解這種“迷信”。

他示意尉遲熾繁坐在身邊,問:“怎麽不睡覺?那麽晚了。”

“妾見二郎熬夜,特來看看。”

“唉,事務繁忙,不熬夜不行...呐,佛門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宇文溫將那奏章晃了晃,尉遲熾繁當然不可能接過來翻看,心中忐忑,期期艾艾的問:“二郎,那....”

“加強管理,清理魚目混珠之輩,省得又有敗類打著佛門旗號到處招搖撞騙、賺人錢財。”

“這樣啊...也好....”尉遲熾繁喃喃著, 心中稍定,她就怕宇文溫腦子發熱要搞滅佛,所以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憂心忡忡。

但她不確定宇文溫是否真的放棄滅佛的念頭,故而還是有些擔心,就在這時,宇文溫說:“呐,現在剛好有空,我為三娘彈唱一曲如何?”

“啊?二郎,時候不早了,不如早些歇息吧?”

“無妨,花不了多長時間。”

宇文溫說完,拿來琵琶,他看著妻子,笑道:“曲名《夜空中最亮的星》”

尉遲熾繁聞言一愣,心跳加快。

琵琶聲起,宇文溫唱起自己熟悉的歌詞:“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

“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歎息...”

“...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和會~流淚的眼睛~~”

“...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裡...”

“...oh~~夜空中最亮的星,請指引我靠近你~~”

“...我寧願所有痛苦都留在心裡,也不願忘記你的~眼睛...”

“...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oh~~越過謊言去擁抱你...”

宇文溫想要說的話,都在歌裡,這種完全不同於當前時代文風的歌詞和旋律,尉遲熾繁聽懂了,捂著嘴,淚水溢出眼眶。

她擔心他,他知道她擔心他。

他告訴她,不用擔心,為夫自有分寸。

他告訴她,她是他心目裡,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心中萬般委屈消失得無影無蹤,原本暗淡的眼睛,重新變得熠熠生輝。

雖然時光流逝,但是,他沒有變,她也沒有變。
(=易看小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