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511章 生機勃勃
夜,私第,燭光下,吳明看著電報,電報來自黃州西陽,是他家針織場掌櫃發來的,掌櫃在電報裡簡要的向東主說了三件事,全都和原材料供應有關。

 自從南洋貿易公司與極西之地波斯國、羅馬國簽了貿易協議之後,向國內各地下了訂單,其中也包括黃州,黃州各大工場簽了供貨契約之後,便開始加班加點生產各類產品,確保按期交貨。

 這些訂單之中,就包括紡織品及針織品,相對來說不起眼的針織襪、針織帽、針織手套,是有多少要多少。

 諸如針織襪之類的針織品,一直走的是薄利多銷路線,隻要銷量足夠多,利潤一樣很可觀,而這一次,南洋貿易公司為國內工場帶回來的訂單,即便以承天府工場接到的訂單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向來不過問產業事務的吳明,得知了這個大概的數字,不由得錯愕,眼下,見著自家掌櫃訴苦說工場快忙不不過來了,有些疑惑,問坐在一旁的司馬令姬:

 “波斯國和羅馬國不是泱泱大國麽?怎麽如同餓死鬼投胎般,瘋狂向南司下訂單?”

 司馬令姬聞言放下帳簿,笑道:“物以稀為貴,譬如,那邊沒有針織機,針織襪等針織品自然就好賣,那羅馬國被波斯國斷了好幾年海貿,如今海貿重開,不得可勁的買?”

 “至於那波斯國,據說地下石油和水一般多,如今人家不差錢,當然就多多益善了。”

 “石油可以提煉出蠟,精火油,還有各種潤滑油,可值錢了。”

 吳明又問:“這萬裡之遙,南司大老遠的運蠟燭回來賣?不怕虧本的麽?”

 司馬令姬回答:“誰說要運回來賣?人家直接就近往天竺各國賣,然後從對方手中換棉花、香料,再運回來。”

 吳明再問:“波斯國有石油,那羅馬國呢?好像沒聽說他們有不要錢似的石油吧?”

 “人家有金幣呀,老早以前,拂(羅馬的舊稱)金幣在關中就很有名了。”

 “羅馬國金幣很多麽?”

 “多,聽說呀,以前羅馬國多次與波斯國和談,條件之一就是羅馬國每年給波斯國上百萬枚金幣買平安”

 吳明一邊聽,一邊喃喃“瘋了,瘋了”,對於海貿的快速發展有些不敢相信。

 這可是和萬裡之外的國家做買賣,船隊一來一回都得一年,以前誰也沒想過海貿能做到那麽遠,如今,個個說起波斯國、羅馬國,都要豎起大拇指,誇個“出手闊綽”。

 這兩個國家,都是泱泱大國,幅員遼闊,勝兵數十萬,現在握手言和,分別皇朝簽訂貿易協議做買賣,使節團夏初把這好消息帶回中原時,許多實業主以及商賈都笑逐顏開。

 兩個極西之地的大國,出手闊綽,對於中原的物產,幾乎是有什麽要什麽,絲綢、瓷器、茶葉自不必說,紡織品、紙製品、手工業和工業製品也是瘋狂購買。

 可以說,皇朝使節以及南洋貿易公司為國內帶來的貿易訂單,足以讓中原許多上規模的工場、作坊、種植園吃上好幾年。

 兩個巨大的市場向皇朝商品打開大門,這種時候國內工場、作坊、種植園的產量越大,賺得就越多,所以許多實業主開始擴大產能,擴招工人。

 到處都在以優厚待遇招人,導致勞動力短缺情況漸漸明顯。

 無論男女,都能在各地工場、作坊、種植園找到活乾,因為工錢多待遇好(相對而言),加上糧價、布價低,所以一人務工就能養活一家人。

 許多給地主作佃農的百姓,眼見著務工比務農劃算許多,紛紛湧向附近商埠“做工”。

 與此同時,因為工場、種植園在增產,需要借錢周轉,於是各櫃坊的放貸業務也開展得如火如荼,歸國使節帶回來的好消息,宛若春風一般吹過中原大地,吹起了一片生機勃勃。

 廣闊的市場,使得實業主們有了增產、擴大經營規模的動力,火輪船的不斷改良,讓身處長江中遊等內陸地區的實業主也能參與到海貿中去。

 而隨著電報線的通電,身處長安的東主們,可以“居中指揮”,隨時和海港以及自家產業進行聯系。

 前途和“錢途”一片光明,所有人,都向著美好的明天努力。

 不過,這一切,本來是很難發生的。

 以承天府(黃州和鄂州)為例,如今承天府登記在籍的戶數已經超過了五十萬戶,以一戶五口計,就是有二百五十萬人在承天府常住。

 加上在承天府務工的“暫住人口”,過路商旅,承天府的人口超過四百萬,這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脫產(脫離農業生產)人口,自己不產出糧食,還要消耗大量糧食。

 光靠承天府的土地,根本就養不活這麽多人,若沒有足夠的人口支撐,工、商、礦業又如何繁榮得起來。

 多虧朝廷持續了將近二十年的漢沔大開發,形成“荊湖足、天下熟”的局面,來自漢沔地區的外銷糧,很方便的經由水路運抵承天府,養活了承天府的居民。

 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才撐起了承天府那異常發達的工、商、礦業,沒有漢沔大開發這個前提,其他都是妄想。

 漢沔大開發,持續了近二十年,若不是天子極力支持,持續那麽多年投入人力物力開發漢沔乃至荊湖地區,哪裡會有今天的局面。

 不止承天府受益於糧食增產增收,兩淮,兩湖,河南、江南乃至河北,都因為朝廷堅持不懈的興修水利、推廣鐵製工具、推廣新式耕作技術,才迎來了糧食連年豐收的大好局面。

 糧食供應充足, 才能養活更多的脫產人口,讓工、商、礦業蓬勃發展,讓各地工場、作坊、種植園、港口、商埠忙碌起來。

 這就是吳明感受到的生機勃勃,而他自從結束守喪後,迎來了又一次重任:作為‘河淮線’勘察使,到淮北主持河淮鐵路勘察事宜。

 這一去,估計大半年才能回來,一想到司馬令姬要留守長安主持家務,不能陪伴身邊,吳明就有些內疚,見著時候不早,便去扯司馬令姬手中的帳簿:

 “莫看了,趕緊睡吧。”

 “哎呀莫鬧,妾還要準備資料,明日入宮等皇后垂詢。”

 “垂詢?是開會吧?”

 “是呀,不開會不行,那麽多事情要協調。”

 吳明聞言無語,見著司馬令姬要忙的事情還很多,乾咳一聲:“那,我也來幫忙整理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