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逆水行周》第515章 歎息之牆(續)
燭光下,宇文溫看著一張素描畫,這張畫由探險隊成員所繪,畫中是一艘航行在海上的海船,距離海岸至少有三十裡,而這艘海船,是由草杆編制而成的。

 沒錯,由無數草杆捆編織成的海船。

 當時,周國的海船位於赤道附近海域,東南方向可以看到陸地,而數艘草杆編成的海船,正在近海地區打漁。

 這些漁民,自然是當地漁民,船身為草杆編成,但每艘船的尺寸都不小,看上去宛若芭蕉。

 大小和中原沿海普通漁船類似,所以當周國探險隊船員看清楚這些船居然不是木板搭建而是由草杆編織而成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為位於赤道地區,天氣炎熱,當地土著漁民膚色略深,衣著異於中原,探險隊員們用贈送五彩玻璃珠的方式表達善意後,小心翼翼登上這種草船,仔細研究了一番。

 發現這些船是由蘆葦製成,大概是先把蘆葦捆成一捆捆,然後再將其編織起來,構成船身。

 土著的漁船身雖然為蘆葦編織,卻能保持必要的強度,根本就不需要鐵釘,而船帆有蘆葦編織的硬帆,也有布製成的軟帆。

 布是棉布。

 棉布的經緯還算密集,看得出是合格的棉紡織品,要麽這些漁民所屬地區有一定棉紡能力,要麽這些人能夠通過交易,從別處買到質量尚可的棉布。

 這樣的發現,讓周國探險隊員錯愕,因為大家沒想到在萬裡之外的極東地區居然也有棉花,當地土著居然有棉布。

 對方的航海技術也讓人匪夷所思:沒能力建造木板船,卻能用高超的編織工藝,用蘆葦編織出能在近海打漁的海船,大一點的船,甚至能搭載將近二十人。

 土著們被突然出現的大海船震撼,卻因為不速之客贈送漂亮的禮物,所以熱情邀請周國探險隊員登岸,到其聚落做客。

 雖然語言不通,雙方靠打手勢、畫圖案交流,但至少有了好的開始。

 通過一段時間的交流,探險隊員見識了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對方的聚落以木柵欄為牆,沒有文字,結繩記事,又有類似文字功能的一些圖案符號。

 因為聚落靠海,所以靠海吃海,主要靠魚獲和岸上采集的果實、獵物作為食物來源。

 與此同時,用捕撈來的海魚,和內陸聚落做買賣,棉布就是通過做買賣換來的。

 這個聚落,似乎缺少鐵製工具,多用石斧、石刀、石矛、石鏃,所以對於探險隊半賣半送的鐵製品十分歡迎。

 但即便如此,對方的兵器卻不錯。

 有石斧、石矛、弓箭、投矛、大棒,還有一種投擲石塊的索具,以投擲石塊作為遠距離殺傷手段,應該是一種投石器。

 這種投石器,是一個小編織布袋兩端各綁著一條繩索,,使用時,將尺寸合適的石塊放入編織袋,然後用扯著兩條繩索,將編織袋甩起來,一圈圈的甩。

 旋轉幾圈後,松開一條繩索,於是編織袋裡的石塊便飛向目標,速度很快,力道很猛。

 能有多猛?

 一名周國探險隊員,手持鐵刀站在三十步左右距離,一名當地投石好手甩起編織袋,然後“放石”,石頭又快又準的擊中他手中鐵刀刀身,將其震脫手。

 一個熟練的投石高手,用這種武器發射石塊,三十步左右范圍內,可以對無甲人員或者獵物造成有效傷害,若是擊中無保護的頭部,頭骨估計都要被石塊砸裂。

 探險隊員見到的人、物、場景,變成一張張素描畫,向宇文溫展示著那遙遠新大陸某處沿海地區的風土人情。

 這個地區,在赤道附近,宇文溫判斷大概是中美洲南部、南美洲北部的西海岸位置,這個好客的聚落,漁獵為生,根據初步交流得到的零星消息,似乎在其南方,有規模不小的沿海大城。

 大城有多“大”,不同的標準會得到不同的解釋。

 也許在這個普普通通的聚落百姓看來,那城確實很大,但周國探險隊去了之後,也可能發現不過是個規模大一些的村落。

 宇文溫放下素描畫,小心收好,又看著自己畫的美洲草圖,心情不錯。

 探險隊花了一年多,總算是把局面初步打開了,既然能遇到聚落,還有像樣的小城,那就意味著進一步的交流成為可能。

 沿海地區也許是窮鄉僻壤,若往內陸深入,有可能接觸到更繁榮的城池,那麽像樣的貿易就能展開,哪怕這個時候美洲大陸上隻有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級別的文明,也不錯了。

 他的有生之年,就隻想把美洲的一些特產作物帶回中原,與此同時,為探索美洲指引正確的方向。

 什麽是正確的方向?

 很簡單,北美洲、南美洲的西海岸,都各有一道“歎息之牆”,也就是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脈(北美洲)、安第斯山脈(南美洲)。

 如果自西而來的中原探索隊,硬要挑戰這兩堵牆,只會撞得頭破血流。

 中原船隊跨海兩萬裡的遠航,好不容易到岸後,卻還要翻越東面的綿延群山,可謂跋山涉水,艱苦異常。

 若一直在新大陸找不到富饒的移民之地,或者找不到金銀等大礦脈,又無法和當地土著、部落、國家做買賣,這樣的遠航就是巨虧。

 虧本的買賣沒人做, 於是美洲對於中原來說,就成了雞肋。

 偉大的航線,漸漸沒落,一如明初的鄭和下西洋那樣,當皇帝換了幾茬後,再無人支持這樣的遠航。

 這樣的結局,不是宇文溫想看到的,所以,他要為迷茫的探險隊指明方向,從兩堵“歎息之牆”中間的縫隙穿過,進入牆後廣闊的新世界。

 縫隙,就是中美洲,隻要突破了中美洲地峽,就能進入美洲的“東海海域”,在那裡,往北走是北美大平原,往東南方向走,就是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和平原。

 廣闊的北美大平原,足以養活中原大量的剩余人口,蘊藏著無數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的南美熱帶叢林,有金雞納橡膠、可可、煙草等特產作物。

 這就是藏在兩堵牆後面的巨大寶庫,是宇文溫留給子孫後代的寶貴“遺產”。

 再不能被人搶先一步,以至於後人想起“當年”,不由得扼腕歎息:船隊怎麽就不往東走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