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460章 商與周與自古以來
夜,榻上,尉遲熾繁已經熟睡,而宇文溫卻在外間伏案疾書,方才一個念頭出現之後,他的創作靈感便滔滔不絕冒出來,所以即便夜深也顧不得休息,要抓緊時間用紙筆將這些靈感記下來。

 然後編成故事。

 故事的梗概,他已有了主意,需要在此基礎上,完善故事背景和相關設定,這需要極大的想象力或者素材,而他,正好有相關素材。

 那就是商、商兩國跨越千年的宿怨,夾雜著鐵血大戰異形的“故事”。

 宇文溫曾經聽說過一個假設,那就是根據“現代”考古發現,美洲的最古老文明,位於墨西哥西海岸地區,是和中原的殷商同期,而考古發現這個文明遺留的文物,其上圖案、文字和殷商時期文物的圖案、文字類似。

 同樣喜歡玉器,玉器上的虎紋和殷商時期虎紋類似。

 種種跡象表明,殷商和同期的這個美洲古文明,似乎有聯系。

 “當年”,殷商的紂王無道,引得諸侯怨聲載道,適逢殷商主力大軍討伐東夷,以致國都朝歌空虛,周武王姬發便聯合諸侯軍隊討伐紂王,是為武王伐紂。

 紂王兵敗身亡,而討伐東夷的殷商主力大軍,卻未見史籍記載其下落。

 於是,有一個大膽的假設出現了,那就是“殷人東渡”的假設:這支軍隊中的許多軍民,很可能見無力回天,便乘船渡海出逃,想要逃到東海上的仙境避難。

 結果出逃的船隊中,有一些船陰差陽錯間沿著黑潮抵達美洲(一說是走陸路,經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

 於是,當殷商在中原滅亡之後,東渡的殷人便在美洲延續了殷商的國祚,在後世墨西哥地區立國,繁衍生息,成為了美洲最早的文明。

 世事變遷,當中原的周天子完蛋,秦國統一天下,美洲的這個殷商文明也漸漸瓦解,由一個國家,瓦解為各諸侯國,甚至漸漸碎化成大小部族。

 一部分部族往北走,在北美大陸上繁衍生息,成了後世印第安部族的祖先;

 一部分人留在原地或者向南遷移,和中美洲、南美洲的土著融合,成了後來其他美洲文明的起源之一,而正是因為這些殷商遺民來到美洲,才把殷商時期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帶來,影響了後續文明。

 譬如殷商文化中特有的虎神崇拜、祭天儀式,用於裝飾的饕餮紋等等,在美洲印第安文明中都可找到對應的特點。就連商紂王用過的炮烙酷刑,在美洲印第安、古印加人中亦可尋覓

 這種假設,爭議極大,主流學術界的看法是這種假設是牽強附會、無稽之談,宇文溫當然不可能知道這說法對不對,但不妨礙他“適度借鑒”,編出一個故事。

 “當年”牧野之戰未能及時回援的殷商大軍,確實有許多軍民不甘心做亡國奴,於是選擇出逃海外,結果陰差陽錯來到極東之地的新大陸,在那裡延續了殷商的國祚。

 在這片新天地,他們和各種野人、異獸搏鬥,並馴化了奇花異草作為農作物,好不容易才站穩腳跟。

 經過一代代人的不斷努力,這些遺民從一開始的艱難求生,到後面的興旺發達,一個不亞於故國的“東商”(或東殷),出現在這新天地裡。

 雖然遠離故土,但這些殷商遺民依舊念念不忘本源,奈何再不得浮海西返,返回故土復國。

 不知不覺,上千年過去,忽然有一天,海面上駛來數艘大帆船,船上飄揚著黑底白花旗幟,“東商”的國民熱情款待了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通過一段時間的交流,雙方能夠進行簡單的交流。

 結果,“東商”的國民發現,這些來客是從大海的西邊,也就是他們魂牽夢繞的中原故土浮海過來的。

 其所屬的朝廷,國號名為“周”。

 千年前的亡國之恨,瞬間在“東商”國民的胸中點燃,他們認為是敵國“姬周”萬裡追殺,追殺了千年,終於追上來了。

 於是“東商”國民群情激奮,要將這些“細作”活剝,挖心掏肺,祭奠先人。

 所幸,這些周國探險隊的成員及時逃脫,卻無法上船,隻能向南跑,跑進煙瘴彌漫的原始森林。

 那是看不到頭的原始森林,其間生活著各類珍禽異獸以及奇花異草,從未見中原書籍記載,而就在密林深處,探險隊員遇到了只會無差別殺戮、生命力頑強的邪獸“異形”。

 以及嗜血好戰卻不正不邪的異人族“鐵血”。

 前有邪獸、異人,後有追兵,這些探險隊員,要如何逃出生天呢?

 宇文溫“陷入了沉思”。

 故事的背景設定就是這樣,商、周(實際上已經不是姬周)之間的千年宿怨,邪惡到讓人絕望的邪獸“異形”,還有驍勇善戰、佩服強者、不殺婦孺的異人族“鐵血”。

 這樣的設定,遠超當前時代人們的想象,隻要能放到一個合理的故事大綱裡,最後成形的作品必然大賣。

 至於那美洲的土著是不是殷商遺民...

 反正我是敢不信的,你們愛信就信唄!

 宇文溫越想越精神,完成了初步的人設之後,開始構思故事細綱,然後將各種“借鑒劇情”往裡面填。

 為了讓凡軀的周國探險隊員有可以和這些怪物對抗的實力,佛、道的法術是必須要有的,當然,各種蒸汽機械和火銃也要有必要的威力。

 為了體現殷商遺民的“殷商味”,什麽人祭、龜卜、“殷商戰歌”也得有。

 為了體現邪獸“異形”是多麽的可怕,抱臉蟲繁殖、口吐腐蝕一切金屬的強酸等特點也是必須有的。

 至於異人族“鐵血”,設定當然是非人間種族,是乘坐“螺舟”從天而降的天外來客,因為祖輩定下的規矩,每個“鐵血”要在人間親手殺一隻“異形”才算完成“成年禮”,所以會定期現身。

 為了讓故事好看,立場為“邪惡混亂”的“異形”、“邪惡中立”的“鐵血”、“善良混亂”的殷商遺民,都必須有足夠的戲份。

 這樣一來,才能襯托出主角、周國探險隊員的高大形象,當然,最後的結局,是“異形”被消滅,“鐵血”完成“成年禮”,乘坐“螺舟”離開人間。

 而周國探險隊員,因為挽救了“東商”的國都“朝歌”免遭“異形”屠戮,所以,“東商”的國王,決定將扣押的大海船放出來,讓探險隊員乘船西返。

 當周國船隻離開後,“東商”國王便下令按照周國海船樣式,大規模建造能跨海遠航的大海船,至於他這麽做的目的,是要出海捕魚,還是組織軍隊遠航回到故土復國,就留給讀者去猜。

 寫到這裡,宇文溫停下筆,他發現這個故事若真的寫完並且醞釀出版,還得配合張魚船隊帶回來的好消息,不然,效果差很多。

 新天地確實存在,但故事九假一真,二者同時出現,很容易讓人對故事信以為真。

 他覺得若按著這個思路推演下去, 可就有意思了。

 如果,幾年後,到極東地區遠航的船隊回來了,說確實在極東之地發現新天地,而那裡,確實有“疑似”殷商遺民所建國家存在,那麽....

 中原正統,到底是周國,還是在萬裡之外的“東商”?

 如果說周代商祚理所當然,好,新天地既然是殷商遺民開發,才從蠻荒變成富饒之地,那麽,周國能不能說那裡是“自古以來”?

 如果認為確實是“自古以來”,那麽,朝廷要不要把“東商”滅了,然後大規模遷移百姓到那邊,將“自古以來”鞏固一下?

 一想到政事堂諸公面對這幾個問題時的表情,一想到朝野內外熱議極東地區是否屬於“自古以來”,宇文溫就想笑。

 他當然沒打算靠著忽悠,就此展開對美洲的大移民,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但能給官僚集團找點事做,“活躍一下氣氛”,總是不錯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