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429章 成本
“宇文化及病重,看來是不行了,朕要讓其風光大葬,還要厚待其妻兒,賞賜良田、奴婢、牲口,你有何看法?”

 “陛下,此事理所當然,微臣覺得十分妥當。”

 “沒什麽補充?”

 “微臣沒有補充。”

 “當真?”

 “當真。”

 “呐,你....”

 “陛下請看這邊....”

 宇文溫的話被楊濟打斷,卻無任何不悅之色,按著楊濟所指方向,看著眼前亮堂堂的“主聖壇”。

 主聖壇,是教堂裡的重要位置,其上後側有透光窗,上面有透光穹頂,所以室外的光線全都投射在主聖壇上,和教堂裡陰暗的位置一比,顯得十分神聖。

 然後成婚的新人,站在聖壇前,在牧師的主持下,開始經典流程:某某先生,你願意娶某某女士為妻麽?

 宇文溫收回思緒,看著眼前的聖壇。

 或者說教學黑板放置處。

 這座新建的磚砌建築,為磚石結構,用了拱券承重結構,雖然外表看起來像教堂,還是經典的哥特風格教堂,但實際上是軍校的新教室。

 學員們在這裡上課,即便坐在最後一排,也能很清楚的看清聖壇...教學黑板上的字跡。

 與此同時,教員在講台講課,聲音也能夠清楚傳到最後一排,這都是巧妙的室內設計使得講話聲沒有回音,又能清晰傳到每一個角落。

 至於這教室外表為何有尖尖的塔狀物,以至於容易遭雷劈,宇文溫的解釋是“宛若刀矛聳立”,畢竟軍校建築帶著殺氣沒什麽不對勁。

 現在,宇文溫對新教室很滿意,尤其這教學黑板所處位置,正好有陽光投下,乍一看去,仿佛聖光降臨,要是有位寶相莊嚴的高僧盤腿坐在這地方....

 大概會有無數信徒焚香、虔誠禱告吧。

 宇文溫如是想,新教室完工,他前來視察,兼職承擔教室設計師的楊濟,按照他繪製的草圖,完美實現了設想中的光影效果。

 而這個風格奇特的教室隻是開始,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磚砌建築出現在長安城裡。

 這樣的建築不需要什麽百年樹木來做承重柱或者承重結構,建築材料中磚石的比例很高,一來防火性能不錯,二來經久耐用,不需要隔一段時間就檢查是否有木料被蟲蛀。

 也不需要時不時更換一些腐朽的木料。

 說白了,這種建築風格,根本就不是中原的傳統建築風格,可以說是現代水泥磚石建築在這個時代的“山寨版”,也可以說是“西洋風”,或者“西陽風”。

 宇文溫在西陽的日子裡,進行過許多嘗試,其中之一就包括建築學的發展,推廣由磚、石加水泥修砌的磚石建築,盡可能減少對木材的過度依賴。

 這樣的摸索持續了二十多年,如今開花結果,不僅黃州及周邊地區有了許多磚石結構建築,現在長安城裡也開始多起來。

 尤其是三省官署,在宇文溫的堅持下,三省官署傳統的木質建築,漸漸被磚石結構建築取代,而新起的建築都是三層,極大增加了辦公場所面積。

 承重橫梁全都是磚石拱券,樓板堅固,不會出現樓上的人走來走去踩得樓板“咯吱咯吱”響的情況,更不會因為樓上的人一跺腳,樓板就往下掉灰塵。

 當然,考慮到三省及六部長官大多是“中老年人”,上下樓有些不便,“高官辦公室”都是平房。

 因為有了黃州積累的二十多年磚石建築經驗,加上改良的水泥,以及蒸汽起重機等新式機械,所以修建起來的官署堅固耐用。

 這些官署建築兼顧了采光、通風,冬天保暖效果也還行,樓板堅固,在裡面辦公的官吏,不用擔心哪天房子會垮塌,冬天有“暖氣”,夏天...“空調”就算了,成本太高。

 宇文溫在教室裡轉了幾圈,又轉到“聖壇”前,抬頭看著上方投射下來的光柱,忽然問:“如何,有無興趣為朕設計磚石修砌的宮殿?”

 此刻,他身邊就隻有楊濟一人,所以提問對象不言而喻。

 這種火坑楊濟可不敢跳,雖然他在黃州時,親身經歷了磚石結構建築行業的發展,卻覺得這種建築結構有局限,聽得天子發問,趕緊回答:

 “微臣才疏學淺,設計個教室到還湊合,設計宮殿,確實力有未逮。”

 “謔謔,宮殿能有多複雜?怎麽就設計不了了?”

 “這....宮殿非同一般,微臣鬥膽,這皇宮裡的建築,還是莫要改製為好。”

 “你也是這麽認為?”

 “是,還請陛下三思。”

 “三思....”

 對於楊濟的勸諫,宇文溫不置可否,他認為時代在進步,建築學也得跟上。

 他不認為在確保結構安全的前提下,磚石結構宮殿有什麽不好,但皇宮宮殿群真要按他的意思來弄,屆時朝野內外必然側目。

 皇宮,是一個王朝的臉面,中原皇宮“正常”的風格就該是飛簷走壁,如果皇宮建築群的整體風格太過“驚世駭俗”,只會讓人有“沐猴而冠”的感覺。

 宇文溫覺得長安、洛陽皇宮的宮殿群確實氣勢恢宏,體現了天朝上國應有的威儀,但也就是拿來撐場面,住起來可不怎麽樣。

 高大的宮殿,內部空間浪費嚴重,保暖效果差強人意,許多建築結構的存在意義,都為了撐起宮殿的氣勢恢宏,卻沒有服務於居住者。

 這些高大的宮殿,外表看起來漂亮,到了晚上卻陰森森、空蕩蕩,總讓宇文溫感覺自己一家是住在隨時會鬧鬼的老房子裡。

 這種感覺讓他覺得很不爽,所以要改變,卻隻能慢慢改變。

 時代的發展還沒到那個地步,人們審美觀的轉換需要時間,所以宇文溫不會硬來。

 但他相信,當人們(有錢人)有了更好的選擇時,必然會毫不猶豫住進寬敞明亮、堅固可靠、保暖又不妨礙通風的磚石結構建築。

 磚石結構建築,確切來說是磚結構建築,比起木建築要耐用、防火,加上玻璃窗的實用化,隻要結構設計合理,那麽磚建築可以兼顧采風和防風,兼顧保暖和通風。

 正所謂飽暖思,暖氣、空調這種“奇技淫巧”,剛出來時不也一幫人吹鼻子瞪眼,但富貴人家享受了冬日的溫暖如春,夏日的清涼之後,還不是老老實實說“真香”?

 說白了這就是成本問題。

 磚結構建築,重點是磚和粘合劑,燒磚需要大量燃料,成本居高不下,而傳統的粘合劑其成本也不便宜,所以影響了磚結構建築推廣。

 但現在不同了,隨著蒸汽抽水機、蒸汽機、火輪船的推廣,全國各地的煤礦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有了這種廉價的燃料,無數磚場、水泥場出現,仗著規模優勢,大幅降低製磚、生產水泥的成本。

 “所以,朕認為,是選木建築還是磚石建築,不是觀念問題,是成本問題。”

 宇文溫站在“聖壇”前,轉身看著楊濟,陽光在他身後形成光柱,看上去仿佛天神降臨人間,向無知眾生道出世間玄機。

 “建築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維護成本和時間成本,隻要磚石建築的成本和木建築相近,甚至隻是略高,都能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當磚建築普及,對木材的需求量自然就會下降,別的不說,就說各種柱子,以磚石所砌柱子來承重,那能省下多少木料、少砍多少大樹?”

 聽到這裡,楊濟已經知道天子的想法:“陛下的意思,是給出更劃算的選擇, 如此一來,不需要朝廷三令五申,人們自然機會做出朝廷想要的那個選擇?”

 “沒錯,根據經濟規律引導需求,可比靠行政命令有效得多。”

 宇文溫一邊向外面走一邊說:“但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簡單,成本哪裡是那麽好降的,燒磚,生產水泥,哪樣不是花了二十多年改進工藝,才把成本降下來....”

 楊濟緊隨其後,答道:“陛下說得是..”

 “嗯,所以你有什麽好構思,能給朕設計出一個漂亮又實用的磚石結構宮殿?”

 “呃...微臣惶恐,才疏學淺....”

 “呐,你真是...”

 “陛下請看這邊....”

 “看什麽看,有什麽好.......咦,這什麽玩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