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311章 皆大歡喜(續)
老鐵^一秒鍾^記住 3^3^小^說^網ω`ω`ω.З`З`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i

 傍晚,宇文溫坐在涼亭裡,看著周圍綻放的菊花,想起今日禦宴上,幾名“探花使”折了菊花,迎接狀元盧楚入席的情景。

 “菊花”二字,在後世已演變為另一個意思,宇文溫如今看著菊花,想到的卻是一首詩。

 那是一個秋天,長安城門處,一名進京趕考的考生,得知自己未能金榜題名,落寞離去,回望氣勢宏偉的長安城,兩眼閃爍著火光。

 他想想自己多年參考卻屢試不第,心中憤懣,在城門處徘徊良久,最後寫了一首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就是著名的反詩不第後賦菊,作者是唐末梟雄黃巢。

 宇文溫當然知道這首詩,所以看著滿園綻放的菊花,想想那有些許口吃的狀元郎盧楚,又想了想糊名試卷啟封時的刺激,沉吟起來。

 試卷全程糊名,狀元人選完全不可控,就和抽獎差不多。

 “抽”中世家子弟倒無所謂,反正看成績說話,萬一抽中某位樣貌奇特之考生做狀元....

 說實話,宇文溫沒有以貌取人的想法,可將來有個醜八怪站在朝堂上,總會有些膈應,畢竟按照“傳統”來說,選官就得選樣儀表堂堂至少樣貌端正的人,如此才能維護朝廷的體面。

 但是單純因為樣貌或些許殘疾就斷了讀書人的入仕之路,那還行科舉做什麽?

 依舊選高貴的高門士族子弟當官,一個個都是天生貴種,朝廷面子要多大有多大,至於樣貌,士族子弟可是祖傳的高貴樣貌特征,譬如太原王氏出了名的祖傳酒糟鼻,誰敢說難看?

 這麽一想,宇文溫就沒怎麽糾結,科舉是人才選拔制度,不看血統,不看出身,就看才能,所以額外加個樣貌、身體健全的限制沒意思。

 更別說這種限制真要實施,只會給人以借口,為難普通考生報考。

 口吃、說話含糊不清、身有殘疾、樣貌醜陋,這要如何判斷?

 朝廷不可能為此定個標準出來,那麽就是各州郡的官吏說了算,真要這麽實行,可想而知會有什麽後果。

 細一點說,一個讀書人,服兵役上戰場,在戰鬥中負傷,四肢殘缺,或者臉上被砍了一道疤、瞎了一隻眼,那是不是這個人此生就沒資格參加科舉?

 那誰還願意為國征戰?

 限制是不可能限制的,糊名是必須糊名的,殿試試卷閱卷時也得糊名,以盡可能體現公平、公正,不然就會讓落第的考生不滿,認為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考試有黑幕。

 到時候酒喝多了,在長安城門題反詩,一股“錯的不是我,是世界”的中二氣息,那場面還真是膈應人。

 至於堅持糊名閱卷導致選出個樣貌猙獰之人來,宇文溫現在覺得弊大於利:這不正體現了朝廷開科取士的“公平”和“公正”麽?

 如果將來,朝堂上有樣貌醜陋的官員,引得外國使節側目,那麽鴻臚寺的官員,可以挺直腰杆回答:“我天朝上國唯才是舉,隻要有真憑實學,即便是樣貌醜陋、身有殘疾之人一樣得朝廷重用!”

 尊重人才、唯才是舉,這才是一個國家的臉面,宇文溫覺得新時代的科舉,就該有一番新氣象。

 他不怕有落第學子如晚唐黃巢那樣心懷不滿而造反,也不怕有落第學子若北宋張元那樣投靠敵國、報復國家,但必須盡可能確保考試選拔的公平、公正。

 隻要盡可能做到公平、公正,那麽無論考生是士族、寒族、貧民、歸化民,都有機會靠真才實學當官,到時候還考不中,怨天尤人也沒用。

 公平考試都考不中,嚷嚷著要報復社會,那就等著“炮決”吧!

 宇文溫如是想,他現在琢磨通了,以後的殿試依舊是糊名閱卷,就算最後選出個瘸子、刀疤臉、兔唇狀元,那又如何?

 。。。。。。

 “聽說了麽?殿試的狀元郎是個結巴唉!”

 “那又如何?朝廷開科取士,想金榜題名,那就得靠真憑實學,結巴怎麽了?”

 “話是這麽說沒錯...可結巴當了狀元,總是....”

 “我覺得沒什麽,說明殿試很公平嘛,天子不看出身,不看家世,就看考生有沒有真才實學,考得好,就按成績排名次,然後再拆封,那時才知道名諱,公平得很!”

 “對,說得沒錯,公平得很!”

 “就是就是,朝廷開科舉,考試選拔人才,講的就是公平二字,若不糊名,光看出身、家世、閥閱,還考什麽?直接讓士族子弟去做官不就行了?”

 求學社長安分社,待客室內,幾名書商聚在一起議論紛紛,說的是前不久的科舉殿試,一名口吃的考生中了狀元。

 狀元郎說話口吃,是范陽盧氏子弟,消息傳出之後,引得大家議論紛紛,輿論經過數日發酵,如今大家在感慨“狀元是個結巴”的同時,都對科舉的公平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言談間,雙眼都是充滿希望的神色。

 殿試試卷全程糊名,天子閱卷之後,按成績排名次,直到唱名的時候大家才知道試卷對應的考生名諱,這一流程,是確定無誤的。

 所以,凡是議論起“結巴狀元”的人,說到最後,都會讚歎殿試的公平,而整個科舉考試童子試、鄉試、會試、殿試產生的商機,讓包括書商在內的各地商賈笑逐顏開。

 舉辦童子試、鄉試的地方,因為大量考生及其家屬的到來,使得客棧、食肆的生意十分火爆。

 各鏢行還主動為考生及其家屬提供服務,以優惠價格甚至免費護送這些人前往考場所在地,通過這種方式給自己鏢行做廣告。

 但商機不止於此,大頭在後面。

 此次科舉,從去年的童子試到今年的鄉試、會試,各總管府舉辦考試童子試、鄉試的試題含答案,還有各考試名列前茅者的主觀題答案,已經匯編為試題集,經過禮部及各總管府核對,由求學社等學術出版社出版。

 這些試題集的出現,在各地引發瘋狂搶購,以至於禮部下令各出版社加急趕印,盡快滿足各地讀書人的需求。

 試題集熱銷,讓各出版社和官府從中大賺一筆,而官府將試題集的銷售利潤,分給舉辦童子試、鄉試的各總管府,以填補舉辦考試的開支。

 不僅如此,禮部組織知名學者對此次童子試、鄉試、會試試題進行“深度詳解”,編制成題解,向天下學子分析此次考試題目主要是主觀題的各種答題思路和技巧。

 可想而知,這種應對科舉考試的參考書會有何等樣的銷路。

 現在,這套題解已經刊印完畢,幾位書商聚集求學社長安分社,就是在等著“拿貨”,因為需求旺盛,所以他們能拿到的貨有限,而等著進貨的書商還有很多。

 但這還是其次,因為重頭戲還在後面。

 殿試試題、答案以及第三甲、第二甲進士的時策題作答內容不包括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同樣會經由禮部校核後匯編成書,公開出售。

 對於天下無數讀書人來說,想要在殿試金榜題名,就得看看殿試試卷題目的難度有多大,看看新科二甲第三甲,第二甲進士的答卷是怎樣水平。

 如果,達不到二甲進士的答題水平,想要進入一甲,和那口吃的范陽盧楚般中狀元,根本就是妄想,不如多用功讀書,爭取將來考個好成績。

 書商們當然知道這套書意味著什麽,所以老早就在求學社等禮部“特約出版社”下了訂單,排隊等拿貨,如今暢想著銅錢滾滾來的美好前景,大家笑得眼睛都眯起來。

 科舉,是讀書人的盛會,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同樣是充滿商機的一件大事,許多人都從科舉考試中間接獲益。

 如今隨著“口吃狀元”的出現,科舉的名號只會越來越響,越來越多的讀書人為了金榜題名而用功讀書,由此衍生出更多的商機。

 於是,科舉就成了皆大歡喜的一大盛事。

3`3`小`說`網 м.3^3^x^s.cóм值得收藏無廣告ろろ小f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