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314章 出路
老鐵^一秒鍾^記住 3^3^小^說^網ω`ω`ω.З`З`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i

 宇文溫推行的學政,不僅有對應科舉的應試教育,還有培養專業人才的專業教育,簡單來說,是讓天下的讀書人多了一個出路,沒必要一條路走到黑。

 歷史上的科舉走到明清之際,已經變得很僵化,完全服務於科舉的教育,就是死讀書的應試教育,在這種應試教育下培養出來的人才,除了考試,什麽都不會。

 這種應試教育的後果,就是禁錮思想,排斥自然科學,中原的科學發展開始停滯不前,被西方越甩越遠。

 大量的讀書人,為了科舉中選,從小到老,不停在故紙堆裡折騰,為了當官,把一生都耗進去,宇文溫不希望自己親自“復活”的科舉走回老路,所以他要在制度建立之初就將其“改良”。

 若把科舉的會試類比高考,那麽通過會試(高考過關)並在殿試中選(公務員考試過關)的考生,可以直接入仕當官。

 而殿試落選的貢生,可以選擇進入大學(國子監)就讀相關專業,畢業後包分配(以伎術官或學政官入仕)。

 或者以貢生的身份入軍校,接受新式軍事教育,畢業後以新軍軍官身份入仕,投筆從戎。

 姑且略去投筆從戎,這就是宇文溫規劃中的第二條路,既然有了“一本大學”(國子監),那就有“二本大學”(黃州州學等少數超一流州學),“高中”(各主要總管府治所所在州學)。

 對於普通學子來說,他們若連舉人都考不上,完全可以放棄科舉,靠著“升學考試”考入國子監或者黃州州學,選定專業,接受專業教育,靠“畢業分配”,一樣可以當官。

 這種專業教育,實際上是制度化的學校教育,避免讀書人在科舉這條路走到黑。

 對於各地宗族而言,傾盡全力供養幾個好苗子,全心全意備戰科舉以求進士及第入仕,是必然的選擇,因為隻要一個人當官,宗族就有了保障。

 但那些資質稍差,甚至連考舉人都無望的學子,難道就要從小讀書讀到老,變成白發蒼蒼的童生,虛度大好年華麽?

 不行,這是巨大的浪費,在文盲率高得驚人的時代,每個讀書人都是潛在的人才,宇文溫覺得這些潛在人才最好都能利用起來。

 但是,這些讀書人學的是儒家經典,或者是自古傳下來的算術等知識,在蒸汽機已經出現的時代,這些知識沒有什麽用,或者說已經過時了。

 千年前,沒有晝夜不停運轉的大型製造業工場,沒有宛若火焰山的大型製鐵所,沒有複雜的紡織、針織機械,不會有以煤為食的機械。

 同理,抽水機、起重機、“暖氣”和“空調”、火輪船航運、軌道運輸、大海貿、商業和各種新興行業管理,都不是“傳統”讀書人能夠理解的。

 而新興行業產生大量計算要求,其問題之複雜,也不是傳統算術能夠解決的。

 社會正在發生異變,朝廷需要更多具有專業知識的官員來管理各行各業,所以宇文溫認為入官場後走伎術官路線,會有大把刷政績的機會,配合循資格制度,實際上也有很好的前途。

 前提是這些讀書人必須接受專業教育,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順利畢業。

 那麽,衝刺殿試或者會試無望的學子,可以參加各主要州學的入學考試,就讀之後,進行規定課程的學習,然後不參加科舉考試而是參加升學考試。

 通過升學考試,進入“二本大學”或者“一本大學”進行深層次的專業學習。

 經過嚴格的專業教育,畢業後以伎術官入仕,自己也算是個官,能用專業知識為朝廷效力,有俸祿能養家糊口,沒有白白浪費時間讀書。

 官辦學校進行大規模的專業教育,在古代似乎沒必要,但如今,蒸汽機已經出現,帶動了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所以各地官府需要大量的伎術官,這是傳統教育難以提供的。

 而專業教育能夠穩定的提供技術人才,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的辦法,所以要隨著科舉製一同布局,以便跟上形勢發展。

 宇文溫方才遇到的鄧全,作為族學尖子生,肩負著全族的希望,必須繼續備戰科舉,伎術官雖然也是官,但很明顯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入仕需求,所以宇文溫勸對方回去,備考三年之後的會試。

 但鄧全的族學同學,那些考不中舉人的普通學子,不該把一生都浪費在科舉上,可以選擇另一條上升通道。

 如果不想以伎術官入仕,不要緊,可以選擇接受師范教育,以學政官入仕。

 師范教育是專業教育中的一種,而學政官至少名聲聽起來要更好些,畢竟是教書育人。

 如果這些學子實在考不進州學,沒關系,還有各類長期招生的技工學校,這些學校同樣需要具備基本讀、寫、算能力的學生。

 學生在學校畢業之後,可以很輕松的找到工作,憑著一技之長養家糊口,這種教育就是技工教育(職業教育)。

 朝廷這些年的財政收入一直都在增加,但每年都基本花光,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推行包含三種教育的新式學政,但即便財政壓力很大,宇文溫都在咬牙撐著,甚至自掏腰包補貼。

 為的就是給讀書人鋪好可靠的出路。

 讀書人,大體可分為天才、普通及庸才三類,他為這三類人安排了應試教育(科舉)、專業教育(含師范教育)、技工教育(對文化要求較低)三條出路。

 三條出路,讓天下讀書人都有了充分的選擇,若是沒有自知之明,硬要在科舉這條路走到黑,變成白發蒼蒼的童生,一輩子碌碌無為,那也怨不得別人。

 若有人三條路都不選,還抱怨世道不公,說什麽科舉黑箱操作、朝廷有眼無珠不識人才,成日裡酗酒、題反詩,憋壞水要報復社會,那好,免費船票一張,去澳州開荒。

 雖然這項宏偉的規劃距離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專業教育、技工教育也隻是在部分地區試行,但宇文溫對此可是信心十足。

 這也是他的雄心壯志之一,興辦教育,使三類教育宛若三匹駿馬,拉著名為中原的巨大馬車向前移動,移動速度必定會越來越快,最後,將所有競爭者全都遠遠甩在後面。

3`3`小`說`網 м.3^3^x^s.cóм值得收藏無廣告ろろ小f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