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708章 感觸
游泳池,遊了兩個多小時的宇文溫,披著浴巾坐在池邊胡床上,聽孫子宇文旭講解水戰科目學習心得。

 同樣遊了兩個多小時泳的皇太孫,目前化名“余九元”,在軍校學習,是一個軍校生,因為現在是暑假才有空來洛陽,而他講解的水戰陣型,當年還是宇文溫最先提出來的。

 蒸汽動力船隻(含船載火炮)的作戰方式,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是新的軍事學說,但對於宇文溫而言,並不是什麽未知領域。

 所以,宇文旭算是班門弄斧,但他卻不知道那戰術教材的作者“余文樂”,實際上就是自己的祖父。

 “如今官軍的戰船,是木殼包鐵甲的鐵甲船,兩舷有大量火炮,船首有撞角,並有船首炮,這種艦首炮是旋轉炮台,後裝彈,用的是開花彈,威力很大。”

 “但遠距離開火的命中率感人,畢竟是在水上,船身顛簸,瞄準不易。”

 “這種鐵甲船,適用的陣型是‘v’形陣,也就是雁形陣,船首對敵,衝鋒時船首炮開火,然後用撞角撞擊敵船,就像這般...”

 宇文旭用船模擺出兩軍對抗陣勢,“己方”鐵甲船以雁形陣發動正面衝擊,一邊用船首炮轟擊,一邊用船首對準敵船撞過去。

 當己方船隊撞入敵群,和敵船交錯,鐵甲船兩側的火炮便開火,將左右兩側的敵船打得濃煙滾滾。

 這樣的接戰陣型,可以最大限度發揮鐵甲船的火力優勢(船首炮和兩舷炮)、動力優勢(高速撞擊)。

 並且,在內河湖泊裡,這樣的戰鬥陣型可以縮小船隊的正面寬度,和敵人交戰時就從正面衝過去,壓迫敵軍正面接戰,不需要什麽迂回,避免采用因為水域狹小而導致船隊施展不開。

 宇文溫聽完孫子的講解,反問:“若是海戰,不存在交戰水域狹窄的問題,雙方船隊有足夠的迂回空間,你光靠著雁形陣壓過去,對方可以迂回、避開,從側翼反擊,如之奈何?”

 宇文旭有些疑惑:“祖父,如今在大洋之上,哪來的敵軍能和官軍蒸汽船對抗?”

 宇文溫笑了笑:“叛軍。”

 “啊...叛軍...”宇文旭想了想,回答:“還是雁形陣,或者橫陣,船和船之間適當拉大距離,排開寬闊正面,將迂回的敵軍船隊一部分咬住、吃掉。”

 宇文溫聞言,開始擺弄船模,將“己方”船隻排成接近“一”字形的橫隊,船首迎敵,而將敵方的船隻排成縱隊。

 宇文旭見著這種交戰陣型,覺得有些奇怪:接戰之初,己方橫隊,各船首炮可以集中炮擊敵軍縱隊前列戰船。

 然後,當敵方船隊中中部穿過己方陣線時(雙方構成十字),己方船隻的兩舷炮可以轟擊。

 當敵方船隊經過己方陣線後,己方船隻船尾炮(有旋轉炮台),同樣可以擊中炮擊敵船隊形中的某一艘船,所以對方這是在找死麽?

 宇文旭帶著疑問,和祖父推演起戰局來。

 他是“己方”,而祖父是敵方。

 兩軍接近,敵軍縱隊忽然右轉舵,向著己方左翼切入,因為縱隊的航速較快,而己方橫隊想要向一邊轉向會很慢,所以對方的戰術得以實現:

 那就是戰船炮戰的最佳火力投射態勢:“丁”字頭對敵,己方在丁字的一橫處,用舷側火炮對敵,可以集中火力炮擊。

 這一變陣,讓己方橫隊左翼傷亡慘重,而敵方縱隊完成了一次“丁”字頭攻勢後,以逆時針旋轉的移動軌跡,快速繞到己方橫陣的右翼,再次構成了一次“丁”字頭攻勢。

 敵方各船,用舷側火炮集中火力炮擊己方右翼戰船,很快便將右翼摧毀。

 兩次接戰,己方因為橫隊隊形,只能發揮船首炮的威力,又不能及時轉向,導致己方側翼總是被敵方集中火力炮擊,根本就招架不住。

 宇文旭看著這樣的結果,冷汗都冒出來了:“這和課堂上教的不一樣啊。”

 “不,課堂上肯定教了,只是你沒領悟。”宇文溫將船隻‘複位’,提點孫子:“當蒸汽動力用於戰船,船隊的行動漸漸不受風向影響,當火炮用於戰船,那麽,如何最大限度發揮總體火力,就是水戰獲勝訣竅、”

 “你要記住,無論是內河水戰,還是外洋海戰,船隊最大限度發揮火力,並以此進行機動達成戰術,是戰鬥的核心思想。”

 “所以,搶‘丁’字頭中的那一‘橫’,是最重要的,而縱隊的靈活性毋庸置疑,那麽,接戰前,己方以單縱隊或多縱隊進入交戰區,然後發揮速度優勢,構成對敵的‘丁’字頭,才能確保勝利。”

 宇文旭聽著祖父的講解,又用船模進行模擬,很快便領悟到己方搶‘丁’字頭、避免敵方搶到‘丁’字頭的重要性。

 宇文溫給孫子模擬的海戰,當然有原型,那就是清末的甲午海戰。

 那一戰,北洋水師以橫隊進入交戰,船首迎敵,而日軍以縱隊進入交戰,充分發揮了火力優勢。

 這一戰,後人多對北洋水師以落後的橫隊接戰頗多質疑,但實際上,這不能怪北洋水師的將領指揮水平有問題,因為在北洋水師建軍的時候,橫隊接戰是世界各國海軍的時髦戰法。

 十九世紀後半期,軍事技術快速發展,蒸汽船取代帆船、旋轉炮台艦炮的廣泛運用,使得世界各海軍強國對於新形勢下的海戰該怎麽打有很多爭論。

 這時,一場蒸汽動力鐵甲艦之間的大規模海戰爆發了,那就是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發生的利薩海戰。

 利薩海戰的結果,是奧匈帝國艦隊獲勝,其艦隊以橫隊接敵,靠著船首炮發揮橫隊火力優勢,然後撞入敵陣,用撞角撞擊敵艦隊,隨後切入各船近距離混戰。

 所以,當時最時髦的海軍戰術,就是橫隊迎敵,發揮船首火力構成t字頭優勢,經過中距離交戰後,各艦撞擊敵船後進入近戰。

 於是,利薩海戰過後,海軍強國們建造的鐵甲艦,其設計思想,大多都是為了滿足橫隊戰術火力最大化(船首火力)及撞擊戰術需要。

 北洋水師購買的鐵甲艦,就是這種船型,適用於橫隊戰術,也就是船首對敵時,己方主要火炮能夠瞄準前方。用的是實心穿甲彈。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末,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海軍作戰戰術又有了改進,隨著管退炮的普及(射速增加)、炸藥的運用(開花彈),傳統的縱隊搶“t”字頭的戰術再度“復活”。

 日軍的戰船,裝備了速射炮、開花彈,戰術以縱隊戰術為主,而且戰艦的航速提高,於是在甲午海戰中,靠著航速和射速,以及更科學、更容易發揮火力的縱隊搶“t”字頭戰術,將北洋水師擊敗。

 本來,北洋水師的將領已經發現海軍軍事技術有了大幅變化,希望朝廷撥款購置新船,或者購置速射炮和開花彈,但清廷舍不得花錢。

 或者基於內鬥原因,拒絕撥款。

 其他官員也覺得,朝廷花了重金買回來的鐵甲艦,怎麽才過了十來年就落伍了?一定是你們這幫丘八想騙錢,所以故意誇大其詞、危言聳聽!

 這種想法也不能說沒道理,問題是那個時代,正碰上軍事技術大爆發,軍事裝備及軍事學說更新換代很快,十年前流行的戰術、戰船,可能十年後就落伍,想要跟上潮流,就得花大價錢。

 然而清廷終究還是沒有花這筆錢給北洋水師進行“升級”,於是,建軍時世界先進的鐵甲艦,後來已經落伍了。

 宇文溫看著孫子擺弄船模,想到北洋水師的落伍,又想想眼前時局,頗有感觸。

 本來,這個時間段的歷史潮流是加強皇權,自西晉以來的南北朝亂世結束,期間經過隋的短暫統一和戰亂,到了唐朝終於天下穩定下來。

 虛弱了數百年的皇權再度振作,逐漸強化,並將相權肢解,獨相變成群相,中古時代的帝國成形。

 但是,宇文溫的出現及所作所為,打亂了歷史進程。

 天下依舊一統,皇權強化,並且肢解了相權,然而蒸汽機、電報、炸藥、火輪船、火車的出現,短時間內改變了生產力和經濟結構。

 這個時候,時代潮流本該是皇權逐漸加強,是帝製時代,卻因為蒸汽機的提前出現和快速改良、普及,使得時代即將進入皇權削弱、君主立憲的工業時代。

 莊園經濟快速瓦解,不但門閥世家賴以為生的經濟基礎即將完蛋,傳統的小農經濟,也要被工場手工業經濟,甚至工廠大規模生產經濟所取代。

 於是,構建在小農經濟之上的傳統皇權開始根基不穩,但是,皇權此刻才剛剛取得對相權的明顯優勢。

 時代的發展太快了,本來靠著照抄唐宋制度(規避缺點)、強化科舉就能過著快樂皇帝生活的宇文溫,發現正是自己的發明創造,讓強化皇權的制度剛開始成形就面臨變革:

 當工業時代降臨時,君主立憲的潮流必然湧動,而剛剛加強了皇權的皇帝,正在為大權在握而陶醉時,又要面臨分權的艱難選擇。

 如果沒有蒸汽機,他大可放心強化皇權,削弱相權,以科舉官僚取代貴族官僚,用火器化軍隊抵禦外敵,然後安排好儲君,日子就這麽順順暢暢過下去。

 皇位順利傳給兒子,再傳給孫子。

 這樣的制度,毫無疑問是歷史同期最好的制度,一如北洋水師訂購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設計、建造時是一流水準。

 但是,時代的變化太快了,工業時代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他之前苦心構建的一套制度,已經開始不合時宜了。

 北洋水師落伍了, 後果是悲慘的,他構建的政治制度,也許現在還能正常運轉,可到了將來,孫子輩的時候,孫子有能力、有勇氣對其進行“現代化改造”麽?

 清廷舍不得錢,舍不得給北洋水師購買新船,或者增購速射炮和開花彈,他的兒孫,舍得放權、舍得對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麽?

 宇文溫看著孫子,看著船模,想到了許多。

 本來照抄唐宋的制度並規避不足之處,即可過太平日子,再或者,借鑒明清的制度,就能確保皇權穩固,但現在,卻類似清末“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都是他造成的。

 乾隆皇帝瀟灑走完一生,最後還搞了個內禪,做太上皇把名聲刷爆,卻把爛攤子留給兒子嘉慶,嘉慶無法解決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只能看著問題越來越嚴重,卻無能為力。

 所以,宇文溫覺得自己有責任收拾這個爛攤子,不能光想著退休,內禪做太上皇刷名聲,卻把問題留給兒子去解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