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334章 心思
老鐵^一秒鍾^記住 3^3^小^說^網ω`ω`ω.З`З`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i

 秋風卷落葉,洛陽皇宮裡,太子妃韋氏正在向舅姑(公婆)請安,因為她剛結束守喪不久,所以面色有些差,皇后尉遲熾繁怕兒媳身子不好昏倒,趕緊讓其坐在一旁,陪著自己說話。

 韋氏之父韋衝,去年病逝,作為嫁出去的女兒,太子妃韋氏倒不用守夠三年孝,但這一年來確實是粗茶淡飯,所以尉遲熾繁擔心兒媳身體不好也情有可原。

 韋家這兩年有些倒霉,先是韋衝去世,後來是韋衝小女兒去世,所以只剩下韋衝遺孀,及其女兒、太子妃韋氏,兒子韋挺。

 今日,結束守喪的韋氏帶著兒子宇文旭進宮,小家夥才兩歲多,來時路上睡著了,尉遲熾繁心疼孫子,便讓孫子先在側殿歇著。

 作為“爺爺”,宇文溫覺得有些無語,他結婚很早,所以在後世還是大齡單身青年的年紀,現在就做了爺爺,總是覺得怪怪的。

 當然,在這個時代,這種事沒什麽大不了的,陳B為他生的兒子宇文維平,年紀還比宇文旭小,那又如何?

 宇文旭年紀還小,所以宇文溫沒有宣布孫子為皇太孫,而宇文旭的名字,是其父宇文維城取的,若日後要立儲,可能要更名,以免因為避諱,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那是以後的事,宇文溫不會煩惱。

 想著想著,他的大腿被人掐了一下,見著身邊坐著的尉遲熾繁宛若沒事人一般,繼續和兒媳交談,於是心中明白了。

 他知道自己若在這裡,尉遲熾繁和兒媳大概是沒法好好交談,便借口看看孫子,先行離開。

 他有孫子,還有個孫女,那是燕王宇文維翰的女兒,作為一個當了“爺爺”的人,宇文溫忽然覺得自己老了。

 走到殿外,看著蕭瑟落葉,他覺得有委屈:明明,我這年紀和大齡單身青年差不多嘛....

 轉到側殿,宇文溫坐在榻邊,看著熟睡的宇文旭,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宇文維城,往事歷歷在目,覺得很溫馨。

 兒孫滿堂,是所有人的願望,不分貴賤。

 所以,他當然希望自己兒孫滿堂,子孫後代全都過上好日子。

 問題是這麽一來,歷經數代人之後,宗室規模越來越大,全都供著,會把國家吃垮的。

 明代的一個教訓,就是宗室成了國家沉重負擔,到了明末,宗室人口數萬,理論上要發放給宗室的俸祿,已經超過了朝廷財政收入。

 這麽多宗室,內部又貧富懸殊,富的撐死,窮的餓死。

 諸如福王這樣的大藩王佔據大量良田,據說河南的土地都不夠這位佔的,但有的宗室連該得的俸祿都被拖欠,甚至窮困潦倒、負債累累。

 這樣的教訓發人深省,宇文溫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降爵減俸”。

 首先,出五服就不算宗室,使宗室不至於數量過於膨脹。

 然後宗室的爵位,每傳一代就降一等,立軍功另外再說,這樣也省得日後供養不起,大家都難受。

 同時,給不繼承爵位的宗室以適當自由,可以參加科舉,可以經商,可以遷徙,靠本事自謀出路,養家糊口。

 說白了就是分家,不要老是讓本家供著。

 一想到分家,宇文溫就想到了兒子們。

 真要實行降爵減俸,燕王、魏王、楚王,傳到下一代,沒有軍功,就會變成燕國公、魏國公、楚國公,以此類推,變成郡公、縣公....

 宇文溫想著想著歎了口氣,覺得這樣好淒涼。

 所以不如分封海外,讓王爵世襲。

 分封到海外,自立門戶,不用受中樞官僚的氣,自己在封國優哉遊哉過日子,還可以作為“備份”。

 一旦中原有事,海外藩國要勤王是來不及的,但至少能作為“備份”,將家族香火延續下去。

 同理,海外藩王無法干涉朝政,無法威脅本家,那麽作為天子,想來會對這些藩王放心不少,不會成日裡擔心對方搞宮變搶江山,手足相殘發生的概率降低。

 這麽一推演,宇文溫感覺分封可能造成的後果,就不那麽嚴重。

 不能把所有兒子都封出去,可以選幾個能力出眾的,培養好班底,然後分封到海外建國,其他兒子留在國內,看將來需不需要為新君效力。

 問題是,誰出去、誰留下?

 封到海外的兒子,萬一水土不服死了...

 想想后宮某位佳麗穿著紅衣吊死在自己寢宮前的場景,宇文溫隻覺得後背發涼。

 。。。。。。

 “你要帶太子妃管產業,那就得慢慢來,不要一下子扔太多事情給對方做,不要把太子妃嚇得知難而退了。”

 “還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你讓太子妃管產業是吧?日後兒媳翅膀硬了給你臉色看,你找誰哭去?”

 “兒子有了媳婦就忘了阿娘,這可是司空見慣的事,婆媳要是鬧別扭,你莫要以為棘郎鐵定會幫你說話!”

 “你把產業死死攥在手裡,她有求於你,哪怕心裡不樂意,也得對你和顏悅色,等到臨終了,再傳給兒媳,這才是穩妥之策。”

 夜,宇文溫趴在榻上,一邊享受尉遲熾繁的親手按摩,一邊和對方閑聊。

 聽尉遲熾繁說要開始栽培太子妃,讓韋氏參與到皇宮產業的管理中來,宇文溫不反對,卻覺得沒必要栽培太過。

 道理很簡單:自己時值壯年,還有妻妾幫忙管著產業,要等兒子當家,兒媳再接管產業也不遲。

 但他不好明說,隻能委婉的勸,讓尉遲熾繁莫要太過熱心,以至於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尉遲熾繁其實也知道這一點,她當然要栽培兒媳,但在宇文溫面前一個勁說想讓兒媳盡快接班,表現得這麽“目光短淺”,純粹是為了帶節奏:

 “二郎,澳州現在應該可以試著開發了麽?據說澳州南境有草原,又有大河,定居不錯,可以種田,也可以牧羊,應該不錯的吧?”

 “嗯,這是不錯的主意,問題在於,開荒需要多年才能把生地變成熟地,而且養羊的話如何盈利?運羊毛、奶酪回中原,那成本不低喲!”

 “不需要外銷,可以自給自足嘛,定居的移民,可以在澳洲南境草原放牧,自給自足,就像草原上的牧民一般。”

 尉遲熾繁其實是想帶節奏,讓宇文溫不知不覺中認為把燕王封到澳州去比較好。

 她倒不是對宇文維翰有意見,相反,對方也算是她帶大的,所以不存在讓庶長子去海外送死的惡毒心思,她就是想確保嫡子的地位穩固。

 燕王若果成了“澳王”,在澳州封國優哉遊哉的,自給自足過日子,其實也不錯,最重要的是宇文維翰不會成為太子的備份,因為隻有宇文維幹才可以。

 孫子年紀小,尉遲熾繁就怕萬一老天不開眼,太子英年早逝,太子之位空著,所以必須確保嫡次子宇文維乾成為太子。

 雖然按著宇文溫的態度, 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宇文維乾“補位”沒問題,但尉遲熾繁還是要防萬一。

 宇文溫不知道枕邊人此時所想,卻對其構思不感興趣,澳州天遠地遠又荒涼,正常人誰願意跑那鬼地方放羊,真要放羊,就近去河套多好。

 見著尉遲熾繁在紙上談兵,宇文溫覺得很有必要給對方指點一下:“你的想法太幼稚,澳州那地方是可以開發,前提是得科技發展起來,那得很多年以後了。”

 “這地方不在主要海貿航線上,又沒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可以種糧食、種植經濟作物,除了鱷魚皮、袋鼠皮,都沒什麽特別有商業價值的特產,所以眼下作為貿易據點和流放地比較合適。”

 “澳州目前真是荒涼,說鳥不拉屎倒不至於,可你想想,就算有鳥屎,那又有何....”

 話說到這裡,宇文溫忽然停住,瞪大眼睛,尉遲熾繁見他如此模樣,覺得奇怪:“怎麽了?”

3`3`小`說`網 м.3^3^x^s.cóм值得收藏無廣告ろろ小f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