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342章 給臉不要臉
老鐵^一秒鍾^記住 3^3^小^說^網ω`ω`ω.З`З`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i

 根治吐谷渾這個頑疾,靠著棉花種植園就能事半功倍麽?

 回到長安的宇文維城,向父親提出了這個疑問,對此,宇文溫很高興,特地叫來五郎、六郎(宇文維屏和宇文維行)旁聽,而他給出的答案是:

 “別的辦法都不好使,唯獨這個辦法有較高的成功率。”

 “不然,朝廷一次次發兵西海,吐谷渾一次次往西跑,對方本來過的就是遊牧生活,無所謂,但官軍呢?別的不說,出擊一次要死多少馬?”

 “所以,得另辟蹊徑,讓朝廷每次對西海用兵,都能有明顯的收益,不求回本,至少不要虧那麽多。”

 “若為了那些牛羊,多一點不多,少一點日子照過,但人就不一樣了。”

 聽到這裡,宇文維城默默點頭,而的宇文維屏和宇文維行則似懂非懂,宇文溫可不管,兒子的“三觀”必須“正”,所以他一有機會就得給兒子“洗腦”。

 雖然皇位隻有一個,但醫療水平低下的這個時代,最後坐上去的人未必就是宇文維城,所以宇文溫覺得兒子們都必須具備基本的政治素質,不能除了太子之外,其他兒子當豬養。

 吐谷渾的問題,其實數百年前就存在了,所以宇文溫為了讓宇文維屏和宇文維行更好理解,把話題扯遠了些。。

 上溯到後漢(東漢)。

 後漢時期的羌亂,持續近百年,拖得後漢朝廷幾乎破產,為了籌集軍費,朝廷不停的加派賦稅,後果就是百姓不堪重負,然後大家一起唱: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是天經地義,你們要記住,永遠記在心裡!”

 宇文溫在講解以前,先定了個“造反有理”的調,免得兒子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真就是天生貴種,子子孫孫都該吃香喝辣,做人上人。

 隨後,他把羌亂的情況簡要說了一遍,然後自問自答:

 “羌亂持續近百年,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出在西羌各部人口眾多,他們要活下去,就要離開聚居地向外遷移,相對富庶的河西、隴右,就是誘人的新天地。”

 “對於中原朝廷來說,諸羌威脅邊疆,必須武力驅散,然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每打一場仗,都要消耗大量錢糧,可諸羌怎麽都打不完。“

 “戰爭只見大量投入,沒有多少回報,天長日久,朝廷自然撐不下去,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羌人殺光,然而這根本做不到。”

 “人是活的,知道你來者不善,那就跑,人家過的是遊牧生活,本來就居無定所,沒有固定的城池,漫山遍野跑,你又如何追?”

 “諸羌在苦寒之地生活,練就亦民亦兵的本事,逃跑半路上還設伏,追兵一不留神就會全軍覆沒,然後等你的軍隊撤了,他們再回來,反反覆複,耗到你財政破產。”

 說到這裡,宇文溫把話題轉到眼下:“吐谷渾就是如此,一跑起來,那就是上千裡距離的跑,在西海那鬼地方,條件惡劣,官軍追起來很辛苦。”

 “吃不好,睡不好,急切間找不到水源,就隻能殺馬飲血,你們莫要以為這好玩,這是在打仗,稍有不慎,就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對方居無定所,官軍出擊,宛若揮拳去砸半空中的皮球,打不破球,隻能將其打跑。”

 宇文維城對此深有體會,宇文維屏卻舉起手,見父親點頭,便問:“那為何不築壘呢?用堡壘群把對方的地盤都都佔了。”

 宇文溫答道:“這主意不錯,但成本高昂,朝廷根本就承擔不起。”

 “那練一支強軍呢?就像虎林軍那般。”

 “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支強軍,輸一場就會傷筋動骨,多練幾支,同樣要花很多錢糧,最關鍵的問題,你要如何確保這幾支常年在邊疆征戰的軍隊忠於朝廷?”

 宇文溫的反問,讓宇文維屏無言,以其見識,無法就這個問題和父親爭論下去。

 “無論是後漢的西羌,還是如今的吐谷渾,難以解決的原因,是朝廷的投入和產出極不平衡,每次用兵耗費巨大,但收獲寥寥,長此以往,財政必然吃不消...“

 “在西海地區派遣軍隊常駐,少則無用,多了承擔不起,所以,首先得控制河湟,堵住吐谷渾東犯的通道。”

 “以西平為中心,輔以數個要塞,各要塞均裝備火炮,讓吐谷渾無法突破防線,然後組織百姓在河湟谷地定居、種田,那裡土地肥沃,確實是塊好地方。”

 宇文溫就著西海地區(包括河煌谷地)的草圖,給兒子們上戰略課,當然,太子早就上過了,現在是溫習。

 “要在河煌谷地做到糧食自產自足,養活駐軍及家屬,與此同時選定合適地點,在西海周邊修築要塞,將防線外移,讓吐谷渾從無法進入河湟,到無法接近西海。”

 “接下來,將防線繼續外移,在水草豐美的湖泊及主要水源地築要塞,把西海及其周邊主要湖泊地區,變成朝廷控制下的牧區。”

 “駐軍平日可以牧羊補充食物,或者讓商社募集牧民,在各個牧區放牧,既然吐谷渾各部能靠著西海自給自足,沒道理官軍不行。”

 宇文維屏看到這裡,急得舉手,然後問:“可是築壘不是很耗錢糧的麽?朝廷在西海築壘,就算養羊、放牧,總是虧本的吧?”

 “沒錯,這是必須付出的成本,就像開設紡織工場必須先購置紡織機一樣,這是先期投入,不投入,買賣做不起來。”

 說到這裡,宇文溫指著隴右地區的草圖:“隴右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紡織成的棉布,供不應求,所以棉花種植和紡織,需要大量人手。”

 “采摘棉花,這可是個體力活,因為十分辛苦,所以必須開出高工錢才招得到人,同樣,將棉絮和棉籽分離,也需要大量人手來處理,工錢也不能少...”

 “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對於種植園主和紡織工場主來說,用雇工不如用生口(奴隸),你不用,人家用,那麽你就競爭不過對方。”

 “於是,荒涼的西海地區就有了個重要的資源,那就是人。”

 宇文溫循循善誘,讓兒子們開竅:“後漢時,對於中原朝廷而言,西羌是負資產,窮,又不好管,和諸羌作戰,抓了俘虜,編入戶籍吧,全都是夾生飯,再說中原也不缺人,若殺了,只會積累更多仇恨,不死不休。”

 “但現在不一樣,對西海地區用兵,可以當做是‘采礦’,我們要采集的礦物是人,也就是說,對西海地區用兵,就是為了抓生口。”

 “生口買賣雖然名聲不好聽,但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不要為了虛名,就打腫臉充胖子,因為穩住了西海地區,隴右才安寧,這是最重要的,些許汙名又算得了什麽?”

 “生口買賣有兩種做法,一是組織捕奴隊去抓,第二,就是和各部做買賣,從對方手中買生口,那麽這些部族自然就會相互攻伐,用對方的部眾,為自己部族換得中原的各種手工業製品。”

 “如此一來,無形中讓西海各部相互為敵,擰不成一股繩,也是一件好事,對不對?”

 宇文溫一番長篇大論,兒子們聽得明白,不過宇文維城又想到了一件事,猶豫片刻,問;

 “父親,那..是不是之前朝廷和吐谷渾交好、開邊市,也有拉攏對方一起做生口買賣的用意?”

 “沒錯,吐谷渾可以和朝廷合作,攻打西面諸羌抓生口,再加上羊毛、奶酪製品,以此換得中原的各類特產、手工業製品,這是雙贏的局面,很容易想明白。”

 “吐谷渾各部貴族,也就是那些‘國人’,可以靠著邊市穩穩過上好日子,如果發展得好,到時候把伏俟城擴建成大城池,有磚瓦房住,天冷有熱炕躺,那多好!”

 宇文溫說著說著有些惱火:“但吐谷渾各部貴族不這麽認為,他們覺得和皇朝做買賣太費事,還不如直接搶!”

 “這就是給臉不要臉!“

 “沒關系,他們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3`3`小`說`網 м.3^3^x^s.cóм值得收藏無廣告ろろ小f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