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654章 森林
  成排的樓房,高度都在三到四層,匯聚在一起,宛若一片森林,一條高架鐵路穿行其間,形同林間小道。

  一列滿載乘客的列車穩穩行駛在這高架鐵路上,因為不可能有人橫穿軌道,所以列車的前進速度快而穩定。

  車廂內,兩側有橫向布置的長凳供人乘坐,車頂又有吊環垂下,以便讓沒有位置坐的乘客握住,穩住身子,許多或坐或站的乘客看向車窗外。

  看著兩側樓房,看著下方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和馬車,滿是驚訝的表情。

  中部一節車廂內,坐在長凳上的田小虎,向同伴們介紹起西陽城的“奇觀”――高架軌道公交小火車。

  “西陽城人太多,越來越多,原本的小火車走在街道上,速度快不起來,因為橫穿街道的人太多,開不快。”

  “加上港口和火車站之間往來客流量逐年增加,所以官府索性修起高架鐵路,讓公共小火車在高架鐵路上走,這樣就清靜多了。”

  “不過呢,這高架鐵路修起來十分耗錢,估計很難普及。”

  說到這裡,田小虎看向李元吉:“四郎,西陽城裡的高架鐵路可是在積累經驗,若是好用,過幾年,長安是肯定要修的,畢竟那可是京師,人只會更多。”

  李元吉點點頭,對這個說法深表同意,田小虎繼續說:

  “這高架鐵路,最初用在大別山裡,跑的是小火車,專門拉木材,順便運人,我家的寨子,就通了小火車,以前每次坐的時候都有些心驚膽戰....你們可知道為何?”

  李元吉等人搖搖頭,田小虎見狀笑道:“那些過山澗、溝壑的橋梁啊,都是木製的。”

  有人問:“木頭做的?這能牢固?”

  “我一開始也覺得不牢固,畢竟軌道有分量,火車再小也是火車,重量就擺在那裡,木橋怎麽就能撐起來?”田小虎把手一攤,見大家點點頭,又說:

  “結果是我想多了,那鐵路的鐵路橋,修起來頗有講究,用許多木頭架起宛若....啊,就是那遊樂場過山車軌道的架子,就像那般。”

  “反正這小火車通車到現在,沒有一座鐵路橋垮塌,沿線的山寨受益匪淺,大家出行方便許多,要知道,山路既難走,又繞來繞去的...”

  田小虎指著前方遠處的一棟樓房,又拍拍座位:“譬如,兩座山,就這麽個距離,看上去很近,但是要走過去,卻要繞來繞去,因為當中橫著一道山谷。”

  “有句話說得好,叫‘望山跑死馬’...廿六郎,你家在嶺南,應該深有感觸吧?”

  家中排行二十六(廿六)的馮智理聞言點點頭:“對,嶺南山多,真是望山跑死馬。”

  田小虎繼續說:“但官府給大山裡修了小鐵路,各寨子出行就方便許多,不過當年大冶的鐵產量不夠,所以山裡小鐵路的橋梁,都是木頭搭起來的,反正山裡木頭多嘛!”

  “現在不同了,大冶製鐵所一年的鐵產量上億斤,我們山裡的鐵路橋,漸漸換了鐵架,不過為了防鏽,維護起來倒是麻煩些,得定期除鏽、刷油漆...”

  “但在城裡,這高架鐵路就不怕生鏽了,都是水泥墩,耐用得緊....不過我每次坐這高架軌道車,看著外面一棟棟樓房,就仿佛回到山裡,坐著小火車穿梭在林間。”

  “對了,要是到了盛夏,大家都有空,就到大山裡,我家寨子住上月余山裡可涼爽了,獵物又多,保證讓大家住得舒服,玩得高興!”

  一說到打獵,李元吉就來了興致,因為他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就是打獵,大別山的獵物出了名的多,甚至還有豹子、老虎,若能親手射殺一兩頭,那可是值得炫耀的經歷。

  眼前這位田小虎,祖父大有來頭,本是大別山上的寨主,為天子潛邸故人,隨天子征戰四方,如今身居要職。

  大別山裡的寨主們,做的是捕奴買賣,當然,這買賣做得很大,已經做到邊疆去了,所以一個個家裡有錢得緊,以至於田小虎出手十分闊綽。

  上一代的大別山寨主們,全都在西陽置辦家業,所以像田小虎這樣的子孫們,基本上都在西陽出生、長大,西陽的家才是家,至於山寨,是半個家。

  不過這些在城裡居住的山寨子弟們每年時不時會回山寨,和族親聚一聚,以示不忘本,尤其是夏天,權當回去避暑。

  李元吉不確定自己能不能一直在西陽住到夏天,所以打獵之事隻能以後再說,他一邊聽田小虎說話,一邊打量外面的街景。

  西陽是個大都會,這是他通過看報紙的報道得出的結論,而事實上也是如此。

  黃州西陽城的常住人口,據說如今僅次於長安,而這座城池的風貌,卻和其他地方截然不同。

  首先是密集的樓房(三到四層),使得走在街道上的人們,看不到天際線,甚至連高聳的城牆都看不到。

  大家看到的,都是近在咫尺的樓房,李元吉在西陽住了一段時間,每次走在西陽城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都會覺得自己和行人們仿佛是走在林間的小售。

  整座西陽城,就像一座由磚、水泥建築構成的森林。

  田小虎等人,雖然不像父輩們居住在大別山的深山老林裡,卻居住在另一種森林裡。

  列車靠站,李元吉跟著大家下了車,剛出站口,一座高樓躍入眼簾,李元吉抬頭一看,只見這高樓氣勢雄偉,宛若擎天一柱。

  西陽城的雲霄閣,采用了各種先進建築技術施工,於去年落成,有十六層,是天下第一高的樓閣(僅以樓閣建築本身高度而言)。

  雲霄閣如今已是西陽城的新“地標”,聳立在大江邊上,往來的船隻遠遠就能看到。

  李元吉久聞其名,來到西陽後,每天都能看到這座聳立在城南的高樓,卻從沒得機會走一遭:該樓為酒樓,除了官員(一定品級以上)可以隨意登高望遠,其他人要上去,得花錢消費。

  唐國公府有的是錢,但不代表李元吉可以亂花,加上母親管得嚴,所以李元吉還沒得上過凌霄閣。

  田小虎看了看懷表,笑道:‘時間剛剛好,走,到樓頂包廂用餐去,那裡風景可美了!’

  這麽高的樓,爬上去怕是不輕松,李元吉卻沒問,跟著大家一起走進去。

  門童恭敬的為來客開門,一行人進入富麗堂皇的大堂,大堂裡的侍者熱情迎上來,問清楚來意後,帶著客人前往樓頂包廂。

  要上樓,走的不是樓梯,而是乘坐“升降梯”。

  以蒸汽動力牽引鐵索來提升、放下的矩形容器,名為“升降梯”,可以將人、貨提升到高處,不需要人費力氣走樓梯。

  當然,這機器運轉起來需要燒煤,一直燒。

  按照田小虎的說法,這雲霄閣光是“升降梯”的使用成本就不低,但即便如此,有著“無敵”風景的雲霄閣,依舊賓客滿座。

  其最高幾層的包廂,需要提前十余日預定,根本就不愁沒生意。

  不一會,一行人抵達頂樓,進入包廂後那一瞬間,李元吉被眼前情景震撼得說不出話:包廂窗口外,是“無敵風景”。

  窗外一半(左邊),是壯麗的江景。

  大江之上,是宛若過江之鯽的船隻,密密麻麻,江對面(南岸)則是武昌城。

  窗外另一半(右邊),是西陽城城景,鱗次櫛比的樓房,車水馬龍的街道,還有工業區如林的煙囪,看上去宛若一片茂密的森林。

  李元吉站在窗邊,隔著安全欄俯視大地,仿佛自己屹立於大山之巔,俯瞰著腳下芸芸眾生。

  這種感覺,讓他激動得渾身直起雞皮疙瘩,其他幾個同伴卻一副淡定的模樣,想來早已見識過。

  “這..這裡吃一頓飯,得多少錢?”李元吉問道,田小虎笑著擺擺手,隻說“不算貴”,讓大家入席。

  李元吉再三追問,田小虎伸出三個手指:“最低消費,這個數。”

  李元吉想說“三十貫?”,但想想這地方如此高檔,肯定不止這個數,於是問:“三百貫?”

  眾人聞言大笑:“四郎果然不愧京城出身,就是有見識。”

  田小虎笑道:“在這裡吃飯,吃什麽菜倒是其次,你看看,就著這風景品嘗美酒佳肴,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別處能辦到嗎?”

  當然不能辦到,至少目前不能辦到,李元吉再次看向窗外,看著景色,不由得緊握雙拳。

  新的時代,大都會宛若森林,我要在這新的森林裡狩獵,賺錢,賺許多的錢!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