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66章 活塞運動(續)
看著眼前這神奇的“蒸汽輪船”,雖然天氣涼爽,但突利可汗汗出如漿,心中的憂慮溢於言表,他知道這船若真的大規模使用,意味著突厥面臨的威脅驟然變大,往年的那一套行不通了。

  之前,突厥軍隊可以隨意南下,襲擾周國邊疆地區,逼得當地駐軍據城自守、不敢出戰,然後突厥軍隊便可對周邊村落大肆劫掠。

  牲畜、人口,這都是寶貴的財富,成為突厥各部的戰利品,而當周國內地援軍趕到時,突厥軍隊早就回撤了。

  以後恐怕就不行了,因為解決了糧草運輸問題的周國,可以將大軍直接駐扎在晉陽,一旦突厥軍隊犯邊,周軍很快就能做出反應。

  突利可汗的表情變化,宇文溫看在眼裡,這位“阿史那兄”看懂了武力展示,宇文溫對此感到十分滿意。

  他今日當“導遊”,陪著“阿史那兄”東走走、西看看,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亮肌肉”,讓對方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

  他要讓突利可汗知道,如今的周國,是一頭身強體壯的猛虎,而不是一隻肥頭大耳的肥豬。

  如此印象一旦在心中形成,日後“阿史那兄”要“跳反”就得仔細掂量掂量後果能否承受得住。

  宇文溫和文武大臣商量過後,決定大力扶持突利可汗,以此挑起突厥內亂,既然選擇扶持“代理人”,就得給塊地盤讓“阿史那兄”安家落戶。

  安家落戶之地,初步定在雲中附近,但為了防止養虎為患,必要的牽製手段得有。

  與此同時,還得增加晉陽的駐軍,以防雲中有變。

  周國有了蒸汽輪船,完全可以靠著汾水將大量糧食運到晉陽,供養更多的駐軍,一旦突利可汗有變,周軍隨時可以來個“活塞運動”,反覆抽插,讓突利可汗欲仙欲死。

  該做的都做了,該有的布置都有了,宇文溫的布局看上去一切完美無瑕,然而有個問題,使得這個布局有不足之處。

  這是個技術問題:蒸汽輪船,隻是一個玩具而已。

  宇文溫看著眼前這個“技術驗證船”,心中有些無奈,以當前的技術能力,想要將蒸汽輪船實用化真的很難。

  做船模倒是可以做出來,說得好聽是“技術驗證船”,說得難聽點,就是玩具。

  沒錯,宇文溫就是拿一個玩具來恐嚇突利可汗,所以沒有把話說死,強調的是“數年以後”。

  那麽問題來了:這數年到底是多少年?

  宇文溫心中歎了口氣:天曉得要多少年....

  。。。。。。

  下午,行宮,水池內,數艘蒸汽動力船模正在航行,皇子們見著自己的船模“劈波斬浪”,不由得興奮異常。

  沒有帆、沒有槳,靠著“燒水”就能走的船,對於皇子們來說真的很新奇,這種玩具可是別處沒有的,大家都愛不釋手。

  水池一邊,宇文溫看著歡呼雀躍的兒子們,心裡非常高興,他變著花樣帶著兒子玩,玩的都是“高科技產品”,日後若是有小人試圖讓他的兒子們“玩物喪志”,門檻無形中就高了許多。

  他命人給兒子們製作的船模,都是蒸汽動力、螺旋槳推進,別處工匠想模仿都模仿不出來。

  這當然模仿不出來,燒酒精加熱的小鍋爐,推動螺旋槳轉動,光是這一流程,沒有相關理論知識,一般人根本就無法理解。

  蒸汽動力的相關技術,不要說“傳統”工匠,即便是宇文溫,實際上一開始也隻是懂得些許名詞。

  譬如四缸三脹往複式蒸汽機。

  想起這個名詞,宇文溫有些恍惚,這種蒸汽機,是大名鼎鼎的無畏艦所用蒸汽動力裝置,宇文溫多有耳聞,卻只知道個名詞。

  四缸三脹往複式,四缸就是四個氣缸,往複式,就是動作方式,至於“三脹”是什麽,真的不懂。

  他只知道這個名詞,所以手下的技術人員根本就搞不懂這玩意什麽結構,花了無數心血、經歷無數次實驗,也“還原”不出這種結構的蒸汽機。

  還原不了不要緊,宇文溫又不是要造無畏艦,他只需要蒸汽動力驅動的船隻,改善當前的運輸情況。

  首要目的,就是加強水上運輸能力,這可比修鐵路省事,見效又快。

  實用化的動力蒸汽機,距離問世遙遙無期,但這不妨礙宇文溫做長遠規劃,鐵路運輸當然是大殺器,但除了要有蒸汽火車,還得有鐵路。

  以當前低下的鐵產量、可憐的財政收入而言,大修鐵路不現實,相比之下,如果有了蒸汽船,對於大幅改善交通運輸是很有幫助的。

  航運,可以利用現有河流、運河,不需要額外鋪設鐵軌,而即便修建運河,成本也比修鐵路要低。

  別的不說,實現黃河、長江水系的蒸汽動力航運,對於國力提升有很顯著的效果,隻要有蒸汽船即可。

  最重要的一點,船用蒸汽機,尺寸可以做大些,因為如果冶金技術不行,金屬件的強度不夠,就隻能靠加厚加長,所以即便宇文溫的技術人員真的將動力型蒸汽機“發明”出來,這種蒸汽機必然是“傻大粗”。

  “傻大粗”的蒸汽機,會讓蒸汽火車的尺寸和重量過高,直接影響實用化,但這種蒸汽機裝在船上卻不成問題。

  綜合考慮下來,宇文溫選擇蒸汽船作為未來技術突破的方向,即便距離目標實現遙遙無期,他也制定了一個宏偉的發展規劃。

  待得有了蒸汽動力,船隻的推進方式也是個技術問題,當然這有現成答案,那就是螺旋槳推進。

  螺旋槳推進技術,在宇文溫的努力下,早已在這個時代出現,黃州水軍所用“撞杆雷擊艦”,推進方式就是螺旋槳推進,當然動力是人力。

  問題是要用蒸汽動力來推進螺旋槳,技術難點有很多,首先這需要高轉速,那麽蒸汽機的出力要猛,意味著“高壓”,蒸汽鍋爐要足夠結實,能夠“耐壓”。

  而高轉速意味著曲軸的強度要高,不然在持續的高轉速下很容易斷,與此同時,螺旋槳主軸也得耐用,連帶著軸承也得耐用。

  這涉及到冶金,而以目前的冶金技術能力,無法低成本做出耐高轉速的曲軸、軸承,更別說製造高壓鍋爐。

  技術的瓶頸太多,導致螺旋槳推進實現起來遙遙無期,要實用化就很難,但拿來做玩具倒是能做出來,於是有了眼前這幾艘玩具船。

  高大上的螺旋槳推進做不到,宇文溫於是退而求其次,來個明輪推進,畢竟車船早已有之,無非是把人力換成蒸汽動力。

  歷史上蒸汽船出現時, 推進方式就是明輪推進,所以稱為“輪船”,雖然明輪推進有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缺點,但技術要求比螺旋槳推進低,技術難點也少,所以適合作為突破口。

  選擇明輪推進作為推進方式,不需要太高的轉速,所以技術難度下降了許多,但問題依舊存在,那就是蒸汽機的震動問題。

  蒸汽機運行起來有震動,蒸汽抽水機因為放在地面,震動造成的相關問題較小,然而當蒸汽機裝在船上,加上動力裝置,運行起來的持續震動,足以讓船體結構出現問題。

  不停的震動下,船殼可能出現破裂、變形,或者機器出現位移,導致各種管材出現破裂、變形,這一系列的技術問題,在蒸汽輪船的研製過程中都出現了。

  發現問題不要緊,解決就行,問題是解決不了。

  宇文溫的要求一再放低,但他的“簡單”構想雖然簡單,卻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的技術能力,想要“發明”蒸汽船並實用化,太難了。

  蒸汽船雖然做出了玩具,但距離實用化遙遙無期,即便如此,也不妨礙宇文溫拿著一個玩具來恐嚇“阿史那兄”:你給我老實點,不然,我“活塞運動”你!

  想著想著,宇文溫的心情好轉許多,看著歡呼雀躍的兒子們,浮想聯翩: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辛苦一點搞研究,日後的科技成果讓兒孫們享受,那也是不錯的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