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42章 3豪傑
高大的設備,忙碌的工人,轟鳴的蒸汽抽水機,不斷轉動的水輪,鐵軌上來回走動的馬車,讓工場的宇文溫覺得自己來到了工業社會。

和怡人的田園風光比起來,宇文溫更喜歡濃煙滾滾的“工業風”,此時此刻,他頭戴“安全帽”,站在一處設施前高台上,聽人介紹工場的運行情況。

主講人是修煉化學之道的道士劉楊,劉楊如今已不是黃州五莊觀的觀主,而是作為化學產業的“總工”,帶著技術班子到鄴城開設化學工場。

此刻,他指著面前一個個鉛室,向天子介紹硫酸的生產過程。

宇文溫看著面前一個個設備,聚精會神的聽著。

硫酸,在煉丹術裡,這種物質叫做“礬油”或者“綠礬油”,經過劉楊和無數煉丹道士的努力,他們終於可以批量生產這種強酸了。

第一套硫酸生產設備出現在黃州西陽,製備工藝經過不斷完善,已經可以實用化。

在這基礎上,於長安、廣陵投產的兩套硫酸生產設備,很快也正常運行起來,位於鄴城的第四套生產設備,現在已經完成“試運行”,即將正式生產。

為尚在繈褓中的化學工業,提供有力的支撐,首先受益的,就是印染行業,大量五顏六色的化合物,被染坊用來實驗是否能用在布匹染色上。

午後陽光明媚,宇文溫邊聽講解邊看資料,又看著眼前壯觀的生產設備,隻覺得熱血沸騰,大批量製備硫酸這一關鍵的技術,他終於掌握了。

歷十余年時間,累計耗資不下百萬貫(折價),終於掌握了!

看著面上帶疤的劉楊,及其滿面滄桑的“道友”們,宇文溫覺得很感動,如果沒有這些由煉丹術“轉職”而來的土鱉化學家,他的夢想,不知還要多久才能實現。

劉楊在一次化學實驗中發生意外,臉上留下猙獰的傷疤,其他道士也多多少少在各式各樣的實驗事故裡掛彩,但這絲毫影響不了大家的熱情。

煉出長生不老的仙丹,已經不是他們的目標,而化學之道讓以劉楊為首的煉丹士們為之瘋狂,無數個日夜,無數次試驗,他們的發現越來越多,越來越有成就感。

工業化生產硫酸,就是無數人心血所凝聚出來的結晶。

煉丹術裡,加熱綠礬能得到綠礬油,這是一種有腐蝕性的液體,嘗在嘴裡有些酸,如果加以濃縮,腐蝕性更大,在宇文溫的指點下,劉楊等道士知道這種綠礬油叫做“硫酸”,其腐蝕性(酸性)叫做“氧化性”。

而生產硫酸的工藝,經過多次改良,已經不是靠加熱綠礬製取硫酸。

最初改良的製酸工藝,是將燃煤鍋爐的“含硫”廢氣引入噴淋塔,由此得出“稀硫酸”,這樣的“稀硫酸”濃度不高,雜質多。

但產量大,比加熱綠礬所得硫酸的量要多。

劉楊根據宇文溫提出的“鉛室法”概念(宇文溫只知道名字),經過不斷地摸索,經過無數次失敗,歷經數年的摸索,終於摸到了門路。

這種“鉛室法”,是將硫磺和糞硝(火藥業的土法堆硝所得結晶)放在一起加熱,引其氣體在鉛室裡“過水”,就能得到酸性很強的硫酸。

“鉛室法”不斷地改良,成功實用化,當他們能夠穩定製備大量硫酸時,“化學反應”變得美妙許多。

如獲至寶的道士們,用硫酸來與各種物質“反應”,新“反應式”和新化合物不斷出現,讓越來越多的道士們為之廢寢忘食。

他們發現,用濃硫酸溶解食鹽,會產生一種刺激性氣體,這種氣體溶於水中,水同樣具備酸性,

很明顯,這是另外一種酸。因為來自於鹽,所以命名為“鹽酸”。

製備鹽酸的工藝經過不斷完善,耗費無數錢糧之後,終於實用化,能夠大批量生產濃度不低的鹽酸,而有了充足的鹽酸,化學反應變得更加精彩起來。

好消息不止這一個,當道士們乾餾硝石或者糞硝時,發現乾餾會產生刺激性氣體,這種氣體被水吸收之後,又是一種酸性物質。

因為來源於硝石或糞硝,於是這種酸名為“硝酸”。

但這樣的工藝製備硝酸效率低,消耗大,雜質也很多。

經過不斷地實驗,道士們發現用硫酸溶解硝石,同樣可以製備硝酸,他們參照鹽酸的製備工藝,改進了硝酸的製備工藝,終於將硝酸的製備工藝實用化。

這是今年年初的事情,第一套實用化的硝酸生產設備,在黃州西陽投產,工場就在硫酸工場、鹽酸工場隔壁。

得知硝酸生產實用化消息的宇文溫,當時就激動得失態,宛若小孩子一般,又跳又笑。

硫酸、鹽酸、硝酸,合稱“三酸”,那可是化學工業的基礎。

雖然硝酸的製備工藝有些複雜,產量不是很高,而且純度較低善,但這對於宇文溫來說,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三酸有了,兩鹼還會遠麽?

他燒錢燒了十幾年,終於燒出結果來,怎能不高興。

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性的突破,宇文溫當晚就來了個“一挑三”,和三位“女中豪傑”鏖戰一宿才消停。

他如此激動,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三酸的出現,代表著三個化學品的問世為期不遠,這三個化學品可稱得上“三豪傑”。

其一,硝化纖維。

硝化纖維是烈性炸藥,威力比黑火藥不知高到哪裡去了,且不說用於戰爭,僅是用來開山修路或采石,就是一件利器。

對於宇文溫來說,硝化纖維的製備很簡單,那就是將棉花浸泡到硝酸裡,隻要注意反應條件,就能批量生產硝化纖維。

豪傑之二,硝化甘油。

提煉自油脂裡的甘油,用硝酸處理過後,同樣可以獲得“硝化甘油”這一烈性炸藥。

豪傑之三,就是雷汞。

用酸去處理水銀(汞),就會獲得“雷酸汞”也就是雷汞,有了雷汞,就有了定裝子彈,那麽後裝槍的出現就不再是夢想!

激動萬分的宇文溫,當即下令五莊觀的實驗員們著手進行硝化纖維、硝化甘油、雷汞的研究,他要讓這“三豪傑”為己所用。

宇文溫為此調撥大量錢財,以作實驗事故傷亡人員的撫恤金。

從那日起,他就滿懷信心的等著好消息,等著硝化纖維、硝化甘油和雷汞的出現。

但直到現在,他都沒等到。

五莊觀的實驗人員,在重重防護之下,用硝酸浸泡棉花,沒產生什麽特別的“硝化纖維”。

他們用硝酸去浸泡從油脂裡提煉出來的所謂“甘油”,也沒產生什麽特別的“硝化甘油”。

他們還分別用三酸去和水銀發生反應,同樣沒產生什麽“脾氣暴躁”的“雷汞”。

問題出在哪裡?

以宇文溫那所剩無幾的化學知識,能想到的問題無非是硝酸不純,濃度不夠,所以“硝化”不成功。

或者三酸的雜質太多,導致化學反應沒能正常進行;亦或是所謂的“甘油”根本就不是甘油,即便是,也可能純度不夠、雜質太多。

除此之外,各種硝化反應、酸化反應需要第三種物質來“催化”,也就是需要找到正確的催化劑,協助三種反應正常進行。

所以距離成功招攬“三豪傑”還很遠,也許光是提純硝酸,都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時間,宇文溫被現實教做人,種種瘋狂的念頭不得不收起來。

想到這裡,宇文溫看著劉楊等人,沒有絲毫責怪之意,以當前時代的能力,能弄出三酸已經是奇跡,宇文溫不會苛求什麽。

劉楊和道友們為他研究出來了三酸的製作工藝,他的回報很豐厚,足以讓這些化學家們三代人衣食無憂。

劉楊已經成親,還有了兒子,其他幾位同樣如此,宇文溫要以這些化學家為榜樣,讓世人看看,他是如何愛惜人才的。

他燒錢燒出來的化學工業,雖然還很稚嫩,但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一大突破,宇文溫堅信隻要自己繼續投入人力物力,終有全面突破的那一天。

宇文溫看著隔壁的大型設備,揚了揚手中的資料,對劉楊說道:“走,去看看鹽酸的生產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