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117章 腰纏10萬貫,騎鶴上揚州
陽光明媚的上午,熱鬧非凡的廣陵城,熙熙攘攘的市集,一家家米店正在銷售來自交州的稻米,借助東南風北上的大海船,這幾日內據說給廣陵運來了將近五十萬石稻米,使得揚州本就低得可憐的糧價又低了幾許。

  身著便服的徐蓋,此時正在了解米價,他隻是隨意問了幾家店,就覺得後背涼颼颼的:今日米價,交州精米二百文一石。

  至於粗米,不好意思,海運來的交州稻米甚至扶南稻米,全都是脫了谷殼的精米。

  徐蓋看著一家家生意興隆的米價,無力感油然而生,兩淮地區的“本地”稻米,精米的售價至少要六百文一石,這些舶來的交州米、扶南米,即便分銷兩淮各地後得攤上運費等成本,最終售價也比“本地”稻米低很多。

  不僅揚州,青徐各地因為有沿海港口的緣故,隨著春夏之際交州米、扶南米的大規模輸入,糧價必然持續低迷不可能再漲回去了。

  河南、兩淮,東面有舶來米的大規模傾銷,西面有荊襄以及漢沔所產大米的傾銷,又加上織造司的布匹傾銷,再過上十來年,傳統莊園真的活不下去了。

  徐蓋看著熱鬧的米店,想起自家的莊園,又想起自己看過的南洋貿易公司業績報告內容,不由得對交州的“商品糧”愛恨交織。

  交州地區氣候炎熱、雨水充足、日照時間長,所以交州的稻米可以做到一年兩熟或者兩年三熟,自從天子(時為西陽王)收復交州,就為交州的發展定好了方向。

  交州要作為甘蔗(蔗糖)的產地,也要作為“商品糧”的產地,所謂“商品糧”就是以作為商品銷售為目的而種植的糧食。

  歷經將近十年的發展,交州主要地區水利設施愈發完備,所以糧食產量逐年大漲,大量的交州“商品糧”,連同扶南國出產的稻米,經由海路輸入廣州,又繼續向北輸入福州,然後抵達明州、揚州。

  甚至再往北,抵達淮口、琅鋣,直到萊州。

  而每當東南風起時,隨著海船抵達揚州的貨物,還有蔗糖、海外香藥及各類奇珍異寶,讓人目不暇接。

  揚州廣陵當南北大衝,百物聚集,本就是東南大鎮,如今愈發繁榮起來,豪商雲集,個個家財以十萬貫計。

  看著繁華程度不亞於長安、洛陽的廣陵城,徐盛想起了蕭梁時文學家殷芸所著中的一段文字。

  《卷六吳蜀人》: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資財,或願騎鶴上升。

  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如今在這廣陵城,徐蓋是真真切切體會到何為“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隨後看了看懷表,結束了逛街,趕緊去辦正事。。

  在約定的時間內,徐蓋帶著隨從來到日興昌櫃坊廣陵分號,開始辦理諸多業務,他首先憑著一張薄薄的匯票,從日興昌這裡取了銅錢十萬貫。

  十萬貫錢,是他家人在離狐匯出的,日興昌櫃坊小黃分號的掌櫃帶著鏢隊親自到離狐給他家辦的業務。

  這十萬貫錢,不僅僅是徐家一家的資金,有大半是親朋故舊們所湊,無論是誰家出的錢,都有一個共同點:全都是窖藏銅錢。

  這是各家祖輩窖藏的歷代好錢,成色十足,非緊要關頭都不得輕易取出使用,而現在,已經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兌換成明德通寶。

  接下來,還要按照一百比一的比例,將明德通寶兌換成金銀陌。

  這項業務,在日興昌櫃坊裡也可以辦理,所以徐蓋忙個不停。

  十萬貫錢,兌換成金銀陌之後,共計一百萬枚(金銀陌),一枚金銀陌重二銖四絲,以一兩等於二十四銖、一斤等於十六兩計,這些金銀陌的重量至少有六千二百五十斤。

  如此分量,不是徐蓋和隨從能夠拿得動的,必須靠馬車拉,至少三十二輛(單馬馬車載重量按兩百斤計)。

  然而徐蓋今天來根本就沒有馬車隨行,他也沒打算將十萬貫全都兌換成金銀陌。

  實際上隻支取了一百貫銅錢,然後將其兌換為金銀陌,合計一千枚(一貫),重量六斤二兩多,當做腰帶往腰間一纏即可。

  其余資金,依舊存在日興昌櫃坊,徐蓋要以此作為貨款,大量“吃進”到港的海外香藥及蔗糖。

  揚州的商品交易,必須在貿易市場裡進行,還得以櫃坊為中介,所以把錢存在指定櫃坊之一的日興昌櫃坊,做起買賣來再方便不過,這一點,徐蓋很清楚。

  身處揚州的徐蓋,於公是朝廷命官,督辦織造事宜;於私,是親朋好友的“生財幫手”,借著身處廣陵的便利條件,為父老鄉親做香藥、蔗糖買賣提供便利。

  順便收取“適量”辛苦費。

  日興昌等櫃坊、各家鏢局還有各大商社,已經織起張四通八達的商路,隨時都能為徐蓋這種“公私兼顧”人士提供全套服務,所以隻要有錢就行。

  想賺大錢,就要舍得投大錢,徐蓋今年為家族及親朋好友進貨,頭一單買賣靠的就是這筆十萬貫的本金,而接下來第二單買賣的本金,至少有十五萬貫。

  此次這十萬貫(都是足色五銖錢)銅錢,重量超過一百三十萬斤,光運輸就有得折騰,當時日興昌櫃坊到離狐處理這件業務,陣勢可是很浩大的。

  如今這十萬貫“行走”千裡抵達揚州,卻不費吹灰之力。

  對此,徐蓋隻歎“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這句話,正是太貼切了。

  他在日興昌櫃坊花了半個時辰辦完相關業務,讓隨從將那貫金銀陌往腰上一纏,離開日興昌,向著城中另一處匆匆而去。

  那裡,是一座佔地面積不小的建築群,門庭若市,無數口音迥異的人們走進大門,幾乎是水泄不通。

  徐蓋來到門前,卻見牌匾上“廣陵白銀交易所”七個大字分外顯眼,這種毫無文采、太過直接的名稱,很直觀的向外道出此處是何地方。

  徐蓋帶著隨從進了大門,在第二道門前停了下來,他向交易所職員出示了一塊銅牌(已登記在冊的憑證),隨後開始辦理入場手續。

  隨後,徐蓋讓那個腰纏金銀陌的隨從拿著銅牌,跟著職員走向門裡,他自己則在外面等候好消息。

  進門前,職員還在那隨從胸前掛了個小牌,以作身份識別。

  徐蓋駐足門外,和許多人一樣,看著自己隨從的身影,不由得雙手合十,默默祈禱。

  佛祖保佑,這次一定要抽中號啊!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