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112章 劇變
一望無際的油菜田,如今綻放著金黃色的花朵,一眼望去,金黃色的花海讓人心曠神怡,身著便服的蔡長庚,看著正在打理菜田的農夫,轉頭向身邊的父親說道:

  “油坊的運營,實際也沒多難,油菜的種植,上手了就沒問題,問題在於榨出來的菜油,成本要低,不然價格下不來,就沒有銷路。”

  “既然是榨油,那麽油菜種子的出油率就是關鍵,同樣分量的種子,出油率越高,榨出來的油就越多。”

  “所以油菜也分檔次,良種的出油率高,種了之後利潤才高,不能隨便種些來路不明的種子,到時榨油不見多少油,會虧的。”

  聽著兒子講榨油,蔡榮恍然大悟,他是真不懂榨油,隻是聽說種油菜、開油坊很有賺頭,於是從沔州家鄉前往淮西,親自到兒子這裡來看看,看看接下來該如何辦實業。

  兒子的油菜田和油坊他看過了,想起來時路上見到的棉田,便打聽起綿花的種植、紡織情況。

  聽得父親問起越來越炙手可熱的棉紡織業,蔡長庚卻搖了搖頭:“那棉田是隔壁老劉家的,棉布當然有前途,但棉花的打理有些麻煩,熟手還是太少,現在種棉花,還不如種油菜。”

  “再說了,淮西這邊推廣棉花種植,是因為棉紡成了各織造司在兩淮及江南的主推項目,所以棉農有各項優惠,如今漢沔一帶主推的是開荒種糧、種油菜,暫時不適合。”

  蔡榮聽到這裡,又問:“那...棉布可是搶手貨,就沒有消息..沒有消息說荊襄這邊何時推廣種棉花?”

  “還是那句話,棉花種植熟手還是不足,產業發展得循序漸進,朝廷總不能為了棉布,就讓百姓隻種棉花不許種麻,對不對?萬一棉花產量上不來,布匹產量下跌,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說著說著,蔡長庚不知不覺打起官腔:“朝廷行事,自然要從大局著想,棉布將來必然要取代麻布,成為主要的紡織品,但推廣棉花種植需要時間,急不得。”

  “哪些棉種適合在哪裡種植,這需要時間確認,而棉花的種植技術也需要時間完善,此事關系國計民生,自然要一步步來....”

  蔡榮被兒子用官腔‘教育’,沒有半點惱怒,他知道兒子有這資格和底氣,於是點點頭。

  兒子雖然隻是普通府兵將領,卻是在天子那裡留了名的人,僅僅是這待遇就不得了,簡直就是家族的護身符,蔡榮有了這麽一個好兒子,尋常胥吏哪裡敢欺上門來。

  而蔡長庚因為辦實業的緣故,和日興昌的掌櫃們交情不淺,又和那些“員外”們多有交情,如此人脈,是蔡榮不敢比的。

  來到淮西,親眼見到兒子如何辦實業,蔡榮心定許多,漢沔地區大開發,官府倡導種糧、種桑、種麻的同時,還倡導種油菜,蔡榮本就對此動了心,不過怕種的人多了菜價油價下跌,所以想聽聽兒子的意見。

  如今看來,官府是要把油菜種植當做一項重要產業來推廣,所以應該會像兒子說的那樣,每年制定一個“最低收購價”,確保種植油菜的農戶不會虧損。

  這麽一來,辦榨油作坊的盈利前景應該不錯,蔡榮稍微心定了些,蔡氏一族如今面臨的危機,看來應該有辦法化解。

  見著父親暫時沒有什麽話要說,蔡長庚沒主動說話,實際上他和父親之間依舊有隔閡,若不是礙於父子情分,他本來是不想有太多來往的。

  蔡長庚的母親出身卑微,他作為庶子,一直不受家族待見,在家族裡的地位甚至比奴仆都低,往事不堪回首,每次想起來,蔡長庚就恨得咬牙切齒。

  本來他的一生就這麽稀裡糊塗過了,後來和好兄弟們一起投軍,為當時尚在潛邸的天子當馬前卒,征戰淮西,靠著玩命掙回一個塢堡。

  從此,蔡長庚的人生境遇不一樣了,和夥伴們靠著不懈努力,終於創下一份大大的家業。

  他之前和父親的關系很差,隻是看在母親的份上,維持著表面的父子之情,隨著時間流逝,父子之間的關系稍微彌合了些,卻依舊有隔閡。

  然而關系再不好,父親總歸是父親,蔡長庚作為朝廷命官,也不想被人彈劾忤逆不孝,既然父親都已經放低姿態求自己,他也就硬著頭皮幫個忙。

  蔡長庚這段時間帶著父親到處看自己和夥伴們辦下的產業,今日先到河邊的水力榨油作坊參觀,又來到油菜田裡查看,一邊看邊談事情。

  父子間所談事情,當然是家族面臨的危機。

  蔡氏是沔州大族,而漢沔地區大開發,讓糧價逐年下滑,加上布價這十幾年一直都在走低,於是導致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財富貶值。

  蔡氏一族有土地,而借著漢沔大開發的東風,族裡的土地實際上是大幅增加的,但增加的土地,其上產出,在低得令人發指的糧價、布價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族人們年年辛勤勞作,入庫的存糧和布帛一直很多,但現在,每耽擱一季,族裡存著的糧食、布帛就貶值些許。

  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的交州稻,如今在荊襄地區大規模推廣種植,使得糧食產量連年增加的同時,糧價持續下跌。

  眼見著家族收入、財富大幅縮水,身為宗主的蔡榮坐不住了,所幸族中已經辦了一些養殖場和作坊,目前都在盈利,所以暫時還能撐下去,但長此以往總不是個事,得辦更多的產業,增加收入才行。

  畢竟家族的開支越來越大,靠著賣糧食、賣絲麻,已經入不敷出。

  而糧價和布價,看樣子會一直持續低迷下去,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有可能。

  蔡家不是沒有地,不是沒有糧食收成,相反,這十幾年下來,糧滿倉、布滿庫,可以說是數十年來最好的時光。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家族的收入、財富大幅貶值,如此情形,祖祖輩輩從沒遇見過,面對如此劇變,蔡榮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應變。

  以蔡榮的見識,他實在想不出太多的辦法,而兒子蔡長庚自從有了產業, 這七八年來財富快速積累,居然已經超過本家,這讓“老蔡”無語的同時,燃起了希望。

  如今糧價那麽低,靠賣糧食、布匹賺錢明顯已經行不通,所以得種油菜等“經濟作物”,然而僅僅是種油菜,利潤還是不高,最好開辦油坊。

  但油坊這門生意有門道,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蔡榮在沔州聽人說起其中的彎彎繞繞,隻覺困難重重,因為這涉及到“市場準入”。

  油業行會不發“市場準入”許可,誰敢私自賣,一經發現,賣一罰十。

  而今,兒子人脈很廣,看來對於如何疏通門路很有把握,蔡榮知道事情應該是沒問題了。

  他知道兒子還是恨自己,為當年的境遇而恨憤憤不平,這是他的錯,但事已至此,光後悔沒有用。

  但蔡榮卻依舊很高興,因為蔡長庚終究是他的兒子,身體裡留著蔡家的血,是蔡家的子孫。

  時代已經變了,在這場劇變之中,蔡榮已經力不從心,但他有個出色的兒子,所以即便自己應對不當,其他幾個兒子也過不好,隻要有蔡長庚這根獨苗茁壯成長,蔡家的香火就會延續下去。

  日後,逢年過節,蔡長庚和兒孫們祭拜的牌位,難道不是蔡家列祖列宗的牌位?

  這些牌位裡,始終也有我蔡榮的位置,不是麽?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