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30章 誤會,這都是誤會(續)
數日後,琅鋣港,數艘海船緩緩駛入港區,其樣式和港區裡停泊的船隻有些不同,許多人一眼就看出這幾艘船不是青、徐沿海地區的海船。

 這些海船的尺寸不小,看樣子不是百濟、新羅或者高句麗的海船,因為對方還造不出如此之大的船來。

 聯想到如今東南風大作,港區內許多有見識的人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判斷,那就是這些海船來自南邊,很南的南邊。

 會稽一帶的海船,不是這種樣式,所以這幾艘船應該來自更南的嶺表沿海地區。

 想到這裡,許多在港區采買海產的商人,機靈些的就趕緊往市舶署而去,要在那裡“拿號”,和可能來自嶺表的海商做買賣。

 自從朝廷設置了市舶司,而市舶司在琅鋣港設膠州市舶署辦理市舶事務,琅琊港的規矩為之一變,漁霸消失,所有買賣都得在市舶司的見證下進行。

 所以每一艘入港的海船,都要在市舶司那裡辦理卸貨事宜,清點貨物並估價,繳稅之後才能售賣貨物;而想要接洽買賣的客商,就得在市舶司那裡“拿號”並登記,然後才能和船家談買賣。

 不許強買強賣,不許胡亂插隊,交易結束,買家要根據交易額繳稅,然後可以將貨物轉售外地,賺取巨額利潤。

 市舶司的建立,為青、徐沿海的幾處海港帶來了新秩序,許多人都從這個新秩序裡獲得好處,所以遵守這一秩序的主動性還是不錯的。

 對此,剛抵達琅琊港的嶺表海商馮德郎也深感頗有必要。

 他作為廣州市舶署登記在冊的海商,有著特製令牌和通行公文,船上貨物蓋著廣州市舶署的印鑒,所以在琅琊港辦理手續時很便捷,稅費還打了八折。

 辦理完相關手續,馮德郎讓隨從處理相關事宜,自己則於迎上前來的故人馬歡寒暄起來。

 馬歡兩年前到過嶺表廣州番禹,和馮德郎打過交道,馬歡在番禹呆了一年,雙方時常碰面,如今在此重逢,真是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馬歡是黃州人,為東家雇傭做了大掌櫃,雖然東家不是“那一位”,但他依舊混得風生水起,因為“那一位”總是照顧自己人,許多黃州及附近州郡的大戶們都賺得盆滿缽滿,連帶著掌櫃們都發達起來。

 而如今,在膠州市舶署內,兩個自己人開始攀談起來。

 不是本地人卻是東道主的馬歡,還沒來得及為遠道而來的馮德郎接風洗塵,就開始回答對方的問題。

 馮德郎此來膠州,很不容易,從番禹到琅鋣港,至少上千裡的海上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更別說前不久那一場大風暴,差點就把馮德郎一行給“全滅”。

 航海就是這樣,風險高但收益也高,馮德郎如今急著問問題,是和馬歡談一談冬天的“北冰南售”項目。

 因為冰塊,在嶺表交廣地區真的大受歡迎,以馮德郎為首的海商們大賺了一筆。

 物以稀為貴,在氣候炎熱的嶺表交廣,甚至更往南的林邑國等地區,人們從來就沒見過冰,而去年冬季從河南地區采集的冰,運到嶺表地區之後,在今年的炎炎夏日裡,發揮了神奇的降溫作用。

 馮德郎出身高涼馮氏,知道冰塊為冼太夫人消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僅如此,幾位族裡長老,同樣得冰相助,在夏天沒那麽遭罪了。

 不僅馮氏,還有瀧州陳氏、欽州寧氏,以及一些酋帥們,都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了冰帶來的涼快,更別說各種新奇的冰鎮湯飲,讓人喝了欲罷不能。

 而馮德郎做買賣常駐的林邑國,國王和權貴們享受到冰的涼快之後,已經離不開這神奇的寶貝了。

 所以,嶺表各地豪族、大戶,對於冰的需求暴增,大家紛紛開挖可以大量藏冰的冰窖,就等著冬天南下的海船,為他們送來神奇的冰塊。

 需求暴增,意味著利潤暴增,前提是能提供足夠的貨物――冰,馮德郎親自北上,就是為了此事而來,無論如何都要確保冬天時,有足夠的冰塊運抵林邑國。

 先前,馮德郎旅居林邑國,恰逢周軍討伐林邑國,當時的西陽王宇文溫率兵攻入典衝,馮德郎由此才和以西陽王為靠山的黃州商賈搭上了線。

 後來,林邑國遣使入中原,抵達長安,受大周天子接見,使者表明林邑國願為天朝藩屬,稱臣納貢,於是往返於番禹、龍編和典衝的海貿再度興盛。

 而馮德郎作為市舶司廣州市舶署的“金牌商人”,常駐典衝,為廣州市舶署和林邑國簽下了一筆巨額買賣,那就是提供大量的絲綢、玻璃器皿以及冰塊,換取林邑國出產的奇珍異寶。

 這筆買賣對於冰塊的需求量很大,所以絕不能出問題,如今馮德郎急著確認的事情,就是今年冬天膠州市舶署發給他的“貨”,到底能不能保證足額。

 不是馮德郎不相信市舶司,畢竟市舶使是“那一位”,但如今嶺表一帶對於冰塊的需求量實在是太大了,他就擔心貨源不足,市舶司為了確保朝廷所需份額,影響到自己的買賣。

 “馮兄,雖然朝廷明年就要在嶺表實行“冰賞”,但扣除官府的份額,冰塊的供應還是很充分的!”

 “馮兄勿憂,市舶司如今已經做了萬全準備,待得冬天結冰,冰塊的采集、運輸、裝船,都會很流暢。”

 “去年是第一次采冰、運冰,許多事情考慮不周,故而運往南邊的冰塊數量實際上還能更多些,但今年不一樣了,市舶司提前安排、組織人手,產量要翻上幾倍的!”

 “而且去年河南各地剛打完仗,百廢待興,如今不一樣了,不一樣了!”

 馬歡可不是空口無憑,他負責和廣州市舶署對接“北冰南售”事務,自然對於其中內情了若指掌,知道今年冬季河南地區冰塊的“產能”翻了幾倍,才敢對馮德郎做保證。

 而正是因為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北冰南售”項目大獲成功,冰塊成為嶺表地區的搶手貨,故而朝廷對於嶺表地區官員以及各豪酋的賞賜品,多了一種選擇。

 嶺表三豪族馮(冼)氏、陳氏、寧氏派兵入中原助戰,朝廷已經給予嘉獎,陳佛智、馮暄、寧長真三人,今年返回嶺表前,先抵達長安,得到天子接見,並給予賞賜。

 而遠在嶺表的冼太夫人因為協助官軍平定嶺表有功,去年又協助官軍平叛,如今受封譙國夫人,得賜湯沐邑,以及每年都會有的“冰賞”。

 這種“冰賞”是前所未有的,不僅太夫人有,嶺表廣州、交州的官員們也會享受到這“福利”,以緩解炎炎夏日之苦。

 市舶司,如今承擔著向嶺表輸送冰塊的重任,以便讓當地官員時不時感受到朝廷的恩澤,有了這個背景,市舶司在河南各地布置采冰事宜根本就沒有阻力。

 但問題不是沒有,主要是運力有些不足,畢竟能夠或者敢於從膠州、海州前往千裡之外嶺表的船主們數量有限,運力上不去,再多的冰塊也隻能堆積在碼頭。

 這問題, 市舶司正在解決,解決起來不算太難,畢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如之前市舶司組織船隊討伐耽羅國那般。

 聽得馬歡說東海有個耽羅國,竟然襲擊市舶司的船隊,馮德郎有些意外:“耽羅國?怎麽如此大膽,敢招惹大...市舶司?”

 “海外蠻夷,不知天高地厚嘛,呵呵....”

 馬歡笑眯眯的說著,隨後開始透露內幕消息:“其實是誤會,這都是誤會,如今官軍駐扎耽羅島,協助耽羅國清剿海寇,而耽羅國主昨日已經抵達琅琊港,親自來向大王和朝廷天使澄清誤會....”

 親自來澄清誤會?怕不是被抓來的吧...

 馮德郎如是想,卻不說破,“那一位”的實力,可是沒得說的,他如今就想知道,何時能夠得對方接見。

 對此,馬歡頗有把握:“過幾日便可,如今大王心情不錯,想來和耽羅國主澄清了誤會,就會見見馮兄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