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223章 鐵窗淚
純文字㈢㈢小說網ωωω.ЗЗχм文字更新速度最i

 夜色下,巴水畔郊某不知名工廠,一處大型廠房裡燈火通明,二樓一房間,面向廠房內部的鐵窗後,站著一臉嚴肅的宇文溫。

 忙了一日的宇文溫,此時精神有些疲憊,他白天在造船場忙了一天,晚上不在行宮卻抽空到此,自然是為一件大事而來。

 抬頭看了看掛鍾,如今是晚上九點二十分,。

 他在房間裡,陪同人員有很多,而房間的鐵窗實際上說成是鐵網也可以,佔據了單面牆壁過半的面積,將宇文溫等人,與房間外廠房內一樓大廳裡的罐狀物隔開。

 房間內,地板、牆壁、頂棚都是木製,而大廳裡,卻是很普通的地面、牆壁。

 宇文溫透過鐵窗,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大廳裡那罐狀物的細節,這玩意就像一個大號的高壓鍋(這個時代的山寨高壓鍋),而“鍋蓋”上插著幾根棒狀物。

 每個棒狀物的末端都連著粗碩的線纜,至於線纜的另一頭連接何處就不得而知。

 宇文溫所在的房間裡,還有幾個身穿道袍的道士在忙碌,其中最年長的一人頭髮已花白,身材瘦弱,右臂已經萎縮,蜷縮在胸前。

 這位五莊觀的道士名叫趙敬明,是今晚實驗的“主持人”,其余道士都是他的助手,或者說“實驗員”。

 晚上九點三十分,實驗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結束,趙敬明和林有地交談了一會,隨後看向宇文溫,堅定的點點頭。

 宇文溫也點了點頭,隨後將視線轉移到那罐狀物。

 趙敬明走到一旁,伸左手去拉牆上的閘刀,卻因為力氣不夠,居然沒拉動。

 旁邊幾名助手見狀趕緊上前要幫忙,卻被趙敬明推開。

 倔老道再次用左手去拉閘刀,終於將其合上,與此同時,大廳裡那罐狀物忽然發出奇怪的聲音,嗡嗡作響。

 這聲音,對於在場大部分人來說都不陌生,宇文溫也不例外。

 這是高壓電的電流聲。

 宇文溫隨後想到各種漏電事故現場的慘狀,隻覺後背涼颼颼,他的技術人員實際上無法有效駕馭高壓電,所以不但電力設備的實用化成果寥寥無幾,實驗時還經常出事故,所以...

 他的目光隨後投到眼前鐵窗(鐵網)。

 宇文溫所在的房間,除去地板,實際上就是個鐵籠,以作防護設施,這鐵籠就是法拉第籠,而鐵窗就是鐵籠的一部分。

 法拉第籠可以屏蔽電流,甚至防雷擊,一旦大廳裡那玩意運行時出什麽意外,靠著這道鐵網護體,宇文溫不會被電流擊中,不會變成世界上第一個被電死的皇帝。

 當然,這個時代沒有法拉第,所以“法拉第籠”這一名詞是不存在的,但原理卻不會變。

 宇文溫此時要親眼看一看,看看電弧爐如何煉鐵。

 兩年前,他收到五莊觀的申請報告,趙敬明等道士申請調撥資金,以便研究電弧爐冶煉技術,以求做到用電弧爐煉鋼。

 當時,宇文溫對此項技術持懷疑態度。

 但又不好回絕,怕打擊大家研究技術的狂熱之心,於是要求道長們先拿出電弧爐一些可以實用化的成果再說,因為電學研究是吞錢的無底洞,沒有實用化前景的技術,他不想浪費錢繼續投資。

 道長們馬上就拿出成果,那就是用電弧爐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的“電石”。

 將煤炭放入電弧爐,“電”過之後就獲得“電石”,這東西會和水發生反應產生可燃氣體,能夠用來照明。

 宇文溫對這一成果感到無語,因為他還記得電石,聽說過電石燈,卻不知道電石是怎麽製作出來的。

 結果被道士們弄出來了。

 僅以生產電石而言,所用電弧爐運行時不需要過高的電壓,也就是說生產成本不高,於是第一座電石工廠在黃州出現。

 之所以選址在黃州,原因自然是隻有黃州巴水河段,才有天下唯一一座常備的大功率水力發電站(對外保密)。

 為了維持這座水電站正常運轉,宇文溫每年都要自掏腰包,為水電站花掉至少五十萬貫(包括實物折價),但電站在經濟上的收益卻寥寥無幾,某種程度上來說等同於雞肋。

 在此之前,水力發電站發出來的電,因為無法有效控制電流、電壓,無法精細運用,除了供應光黃道的電報線外,就隻用來做科學研究。

 而電弧爐生產電石工藝的出現,讓發電站有了用武之地。

 批量生產的電石,可以用於電石燈,電石燈雖然用起來也不省心,還有異味,但卻是相對低成本的燈具,大規模推廣之後,照亮了無數礦井,還被用做航道燈。

 夜航的船隻、夜行的軌道馬車也可以用電石燈,所以,隨著采礦業、航運業的蓬勃發展,對電石的需求漸漸變大,這是宇文溫事前沒有想到的。

 電弧爐技術,讓水電站多了一個用武之地,道長們用實驗成果證明,這技術看起來發展前景不錯。

 所以,現在他要親眼看到電弧爐煉出液態鐵,才會決定是否追加撥款支持研究,並且調撥資金擴大發電站的發電能力。

 眼前,大廳裡的那個罐狀物就是電弧爐,爐膛裡放著的原料主要是大冶出產的鐵礦石,以及一些輔料,宇文溫對此確認無誤,那麽按照電弧加熱的理論,這個電弧爐應該能將爐裡的物料熔化為鐵水。

 具體來說,是液態熟鐵。

 時間流逝,不知過了多久,趙敬明道長喊了一聲“開始”,於是大廳內的幾名技術員,在電弧爐邊上忙碌起來。

 房間裡,宇文溫應要求戴上了黑色的玻璃眼鏡,眼前一片漆黑,隻有些許燈光朦朦朧朧。

 忽然,一道亮光出現在視野裡,宛若一眼明亮的泉水,緩緩的向外流淌,但這明亮的泉水流得很慢,宛若膠狀物一般,看上去黏糊糊的。

 與此同時,一股熱氣迎面撲來,雖然不至於灼面,但暖暖的感覺很明顯。

 至此,宇文溫已經知道了答案。

 生鐵和熟鐵,當溫度超過熔點之後就會熔化,生鐵水的流動性不錯,真的像水一般流淌,所以能夠用於鑄造。

 熔化後的熟鐵,雖然也是液態,流動性卻不怎麽樣,所以要想以熟鐵製造鐵器,不好鑄造,需要鍛造,也就是鍛打。

 此刻,電弧爐煉鐵完畢,於是爐體在技術員的操作下傾斜,向一旁的容器倒出鐵水,這鐵水是生鐵水還是熟鐵水,一目了然。

 宇文溫取下黑色玻璃鏡,卻見道士趙敬明眼巴巴的看著自己,其他幾個道士亦是如此。

 很明顯,結論隻有一個。

 “做得不錯,朕很欣慰。”宇文溫點點頭,看著道士趙敬明,又看看其他人:“朕決定了,大家繼續研究電弧爐煉鋼吧。”

 聽到天子的這個決定,道士們雙拳緊握,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而道士趙敬明先是一愣,隨後眼眶發紅,忽然手舞足蹈起來,不斷放聲大喊。

 此舉過於癲狂,其他道士心中大驚,正要上前勸阻,卻見趙敬明忽然衝到鐵窗前,左手抓著窗格,一邊搖,一邊嚎啕大哭,淚流滿面。

 哭泣中,趙敬明似乎在呼喊著一些名字,亦或是道號,觀其模樣,似乎是在告慰某些人的在天之靈。

 如此君前失儀可不好,林有地想要上前,被宇文溫抬手製止:“讓趙道長哭吧,哭出來,心裡舒服些。”

 看著這個嚎啕大哭的老道士,宇文溫感動不已,眼眶竟然也開始發熱。

 道士趙敬明,自從見識了電流的奇妙,以及電弧燈的絢爛光輝之後,便為電學所吸引,和其他同道一起,誓要研究這玄而又玄的“雷霆之力”。

 十余年過去,當初和趙敬明一起“修道”的第一批道士,就只剩下趙敬明一人。

 其他人,並不是知難而退,並不是中途轉到其他研究,而是死於各種電學的實驗事故――電流猛於虎,殺人於無形。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電學玄而又玄,無數次實驗,參與研究的道士們都是在死亡邊緣不斷試探,即便是幸存的趙敬明,也因為一次觸電事故而導致右臂萎縮,變成殘疾。

 但即便如此,趙敬明沒有退縮,而許多道士也不顧危險,加入了研究小組,繼續去世道友們的未竟事業。

 殉道者的名字,刻在冰冷的墓碑上,但更多的人總結經驗教訓,繼續摸索著電學的荊棘之路。

 可以說,正是無數人的生命,鋪出了這個時代電學的發展道路,即便研究的進度不如人意,道士們依舊狂熱無比。

 他們不是為了研究長生不老,不是為了煉製仙丹,純粹就是為了研究“雷霆之力”。

 說這些人是瘋狂科學家也罷,殉道者也罷,那份置身死於度外也要把探索未知的執念,讓宇文溫肅然起敬。

 科學技術的進步,離不開這樣的“瘋子”。

 所以, 他不忍心為了省錢就直接否決趙敬明等人的申請,這樣的做法太殘酷,現在,宇文溫看著嚎啕大哭的趙敬明,想要安慰一下,卻不知該說什麽。

 他能做的,就是繼續調撥資金,支持道士們研究電弧爐。

 電弧爐技術再發展下去,何時能成功煉鋼,最樂觀的趙敬明也說不準,也許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說不定。

 道士們要想繼續研究,就需要雄厚財力的人給予長期支持。

 宇文溫就是這個人,唯一的一個人,他的態度,決定了趙敬明及其道友們的執著,有沒有成功的那一天。

 看著嚎啕大哭的趙敬明,宇文溫示意旁人將其扶起,好好休息,然後轉身走出房間,向跟在身邊的林有地說道:“明日,你就帶著趙道長去辦手續,馬上按流程申請撥款。”

 對於他來說,既然道長們連死都不怕,自己又有什麽理由害怕燒錢?!

值得咽詹氐 м.③③χs.có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