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75章 胎動
“加煤,加煤!”

 “注意看表頭啊蠢貨!媽的要是過紅線馬上喊,不然兄弟們就交代在這裡了!”

 “看什麽看,運煤來啊蠢貨!”

 抽水機房裡,監工聲嘶力竭的喊著,鍋爐工們忙著往鍋爐爐膛裡鏟煤,以便讓一台台蒸汽抽水機正常運行,抽水機房外,大水池一隅,一根根碩大的鐵管,嘩嘩的向外噴著水柱。

 西陽城西南,長江大堤上的抽水機房,晝夜不停運轉,二十七台抽水機分“三班”輪流運行,不間斷的抽水,將長江水依次抽入一級、二級、三級蓄水池。

 然後通過高架水槽送到城內,送到同樣晝夜不停運轉的作坊。

 如今的西陽城,居民戶數雖然不及大冶城那麽誇張,但也開始顯得“人滿為患”,本地居民以及外來人口暴增的後果,就是城中每日對飲用水的需求量暴漲。

 所以隻有靠“集水”,在官府的監督下向城中百姓提供乾淨的飲用水,才能解決這個日益嚴峻的問題。

 但這隻是其一,西陽城對飲用水的需求量暴漲的同時,對“工場用水”的需求量更是大得誇張,如果沒有“集水”,城內各家作坊就要癱瘓。

 到時候,就連總管也會為此焦頭爛額。

 黃州總管如今兼管黃州織造司,西陽城的紡織、針織作坊停工一天的後果,損失可不小。

 正是因為如此,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抽水機房,是城內作坊重要的水源,抽水機“三班倒”晝夜不停的運轉,而鍋爐工們也是“三班倒”,晝夜不停的操作鍋爐。

 參與“三班倒”的蒸汽抽水機共有二十七台,一級、二級、三級抽水房各有九台,以單級抽水房為例,參與“三班倒”的蒸汽抽水機是三台,兩台接力使用,一台備用。

 之所以這麽麻煩,是因為蒸汽抽水機的安全運行時間有限制,超時間運行容易導致抽水機爆裂甚至爆炸,而機器運行一段時間後必須停機檢修,將鍋爐內壁的水垢清除。

 神奇的蒸汽抽水機,如今雖然已經投入使用,但實際上還是個蹣跚學步的孩童,根本就做不到快步行走,更別說健步如飛。

 這種神奇的機器也就隻能用來抽水,並且運行成本不低,不是一般地區能夠用得起的。

 江堤上抽水機房這麽多抽水機晝夜不停運轉,每日都要消耗大量的燃煤,也虧得西陽距離大冶不算遠,大冶礦山開采的煤經過鐵路輸送到武昌,再轉運到隔江的西陽很方便,有這樣的便利才能供應起這麽大的耗煤量。

 而抽水的成本,是靠著利潤豐厚的水力針織作坊、紡織作坊撐著,才能保證撐下去,如果僅僅是為了供水給城中百姓飲用,或者用來灌溉農田,官府根本就承擔不起這麽大的開支。

 城頭,司馬令姬看著堤上不斷發出轟鳴聲的抽水機房,又抬頭看看橫貫城牆上方的高架水槽,再看看城中的大片工坊,眉頭微微松開。

 對於城中的作坊來說,“工業用水”緊張,即便有了抽水機房也隻是勉強堪用,而隨著各針織作坊、紡織作坊的規模持續擴大,這個問題依舊讓人頭痛。

 隨著水力作坊的大規模發展,西陽城北郊三台河畔,已經擠滿了密密麻麻的各類水力作坊,用水量之大,已經讓作坊主們頭痛不已。

 靠慢悠悠的水車提水,其水量已經不夠用了。

 還好,在大冶礦山使用的抽水機,成了救命稻草,讓許多水力作坊可以離開三台河畔,在西陽城中落戶,靠著高架水槽輸送來的江水衝擊水輪,讓各種水力驅動的裝置正常運行。

 而作坊開在城裡,也方便招工,方便工人的日產生活,能為作坊節省一些開支。

 正是因為如此,許多新開的作坊沒有去人滿為患的三台河邊落戶,而是就在城內的“作坊區”定居,這就導致原本還算充沛的“工場用水”水量,漸漸緊張起來。

 司馬令姬轉身離開,在侍女的攙扶下沿著石階下城牆,她已身懷六甲,大腹便便,行動有些蹣跚,若不是不放心抽水機房的狀況,司馬令姬今日是絕不會上城頭的。

 她的針織作坊,現在已在西陽城內開了“分店”,而總的生產規模已經翻了幾倍,對水的需求量也增加了幾倍,如果供水不能保證,作坊想要進一步擴充產能就很吃力。

 這不僅是司馬令姬的憂慮,許多作坊主/工場主甚至官府都對此感到焦慮,所以抽水機房擴建事宜沒有任何阻力,還得到各方大力支持,但問題的關鍵還是在蒸汽抽水機上。

 若說到抽水機的使用成本,一般人承擔不起,甚至連官府都承擔不起,但作坊主/工場主們承擔得起,因為在紡織業、針織業的巨大利潤面前,這點成本算不了什麽。

 關鍵是抽水機不行。

 如今使用的蒸汽抽水機,單台的抽水能力不行,持續運行時間也不行,所以為了增加抽水量,隻能簡單粗暴的上數量。

 而實際上,官府不是沒有想過用柴禾取代煤,但這樣一來,抽水能力下降,得不償失。

 甚至還有人突發奇想,試圖直接用蒸汽推動水輪,以此帶動各種設備,而不需要通過“水”這一環節,但這種設想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隻能是白日夢。

 蒸汽鍋爐要想直接帶動各種設備,那就意味著“力氣”要足,也就是“壓力”要高,而高壓蒸汽鍋爐到現在都沒法實用,因為很難做出來,勉強投入使用也不安全。

 而且持續運行的時間很短,強行超期運行的後果就是很容易爆炸,釀成重大傷亡事故。

 而更多的人認為,既然江邊不缺水,而用水衝擊水輪就能帶動設備,那麽何苦要用蒸汽鍋爐來直接帶動設備呢?這樣做根本是得不償失嘛!

 既然有了蒸汽抽水機,解決了用水量劇增的問題,那麽隻要改進蒸汽抽水機即可,這可比什麽高壓蒸汽鍋爐要容易得多。

 官府也希望改進蒸汽抽水機,因為若能做到使用成本大幅下降,那麽對於農田灌溉來說,蒸汽抽水機將會是一件利器。

 所以官府和作坊主聯合起來發布懸賞,希望有人能改進蒸汽抽水機,降低使用成本,增強抽水能力。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現在,蒸汽抽水機已經在許多鍋爐工的努力下得以改進,改進型的蒸汽抽水機已經開始“試運行”,測試場所就是城外抽水機房。

 如果通過試運行,馬上就能投入使用。

 這種改進型的蒸汽抽水機,在相同的運行時間下,抽水能力比原有型號提高了三成以上,而耗煤量低了一成,替換原有抽水機後,至少可以滿足日漸增加的用水需求,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司馬令姬想到這裡,心中稍定,摸著隆起的肚子,感受著胎動,隨後覺得肚子又餓了,接過侍女遞來的零食,邊走邊吃。

 餓,好餓。

 這是司馬令姬此時的念頭,她有了身孕,食欲大增,飯量見長,隨著胎動越來越明顯,她的飯量也越來越大,吃水引(面條),是用小盆來裝的,讓夫君吳明見了都怎舌。

 肚子裡孕育著小生命,吃得多是理所當然,而作坊的產能擴充,也讓由作坊主蛻變為工場主的司馬令姬覺得餓,餓得不行。

 自從豳王主持的市舶司為海貿打開了新局面,外洋番邦對於中原絲綢、布帛的需求劇增,海商們瘋狂收購布帛、絲綢,有多少要多少。

 近“海”樓台先得月的河南道織造司,紡織出來布匹有多少都喂不飽這些“饑餓”的海商。

 而依舊隻有黃州才能織造的針織品,已經是海商們指定要吃的“主食”,同樣是織多少都不夠。

 從山南荊襄、潭州總管府、江州總管府各地運來的原料,已經喂不飽黃州的針織作坊、紡織作坊,因為“胎兒”已經長大了,胎動越來越明顯。

 所以,這些地區開始大規模開荒,大面積種植桑、麻,以滿足“胎兒”的“飯量”。

 不光“飯量”,就連“水量”也大增,現有的抽水機,已經喂不飽這個“胎兒”。

 手中的零食吃光,司馬令姬又拿起新的零食吃起來,此時心中的念頭,就隻有一個:好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