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143章 質問(再續)
渦陽,連日大雨終於停歇,但滿天烏雲密布,預兆著下一輪大雨隨時都會到來,而陳國的使節則已經抵達渦陽,他們此行是要和周軍主帥、西陽王宇文溫好好講一下“道理”,另一場風雨即將來臨。

 先前,收復渦陽的宇文溫,在城中原尉遲佑耆下榻處搜到一封信,這封信是尉遲佑耆和陳國大臣孔范勾結的鐵證,宇文溫以此寫信質問陳國君臣為何背盟。

 對於陳國君臣來說,這件事隻有三個可能:

 其一,孔范確實和尉遲佑耆有勾結,但孔范完全沒有這樣做的動機,畢竟當初尉遲佑耆大軍兵臨建康城下時,孔范沒有私下與對方勾結,怎麽現在陳國局勢明顯好轉時反倒要勾結了?

 所以陳國君臣一番討論之後不認為孔范有問題。

 第二種可能,這封信是尉遲佑耆使出的反間計,故意讓宇文溫看到,促使宇文氏和陳國決裂,但這個可能性很低,因為尉遲佑耆如何知道自己肯定會打敗仗、宇文溫入渦陽,正好讓對方看見那封信?

 第三種可能,就是宇文溫故意偽造信件,要以此訛詐陳國。

 當然,如果尉遲佑耆真的和孔范有勾結,那麽尉遲佑耆領兵打仗,將信件留在渦陽城裡也說得通,但對於陳國君臣來說,他們傾向於第三種可能,那就是宇文溫猖狂至極,試圖編造書信以此訛詐陳國。

 但這種推測絕不可能堂而皇之說出來,雖然事前已經放出消息,要問問西陽王為何偽造書信,但當陳國使節來到渦陽,卻改變了策略。

 他們在同宇文溫會面之際,提出要求看一看那封所謂的“密信”。

 密信到手,使團成員仔細看了一遍,確實如宇文溫所說,是尉遲佑耆寫給孔范、約定南北夾擊周軍(宇文氏軍隊)的密信。

 但孤例不證,不能憑著一封信就斷言孔范真的和尉遲佑耆有過書信來往,陳國使節一口咬定這是尉遲佑耆設下的反間計,而宇文溫隨即拿出了另一個證據:一些未被燒毀的紙張殘片。

 這些紙張看上去是一封信未燒完的殘骸,從殘留的紙片之中,可以看到隻言片語,大概能梳理出一些眉目:這封信是孔范寫給尉遲佑耆的。

 孔范在信中提議共擊宇文氏,殘留的紙張中有“江州”、“淮水為界”字樣,看上去就像是孔范要和尉遲佑耆約定,陳國取江州,和尉遲氏以淮水為界,握手言和。

 對於這所謂的證據,陳國使節隨即提出了質疑:尉遲佑耆若真收到孔范的這封信,怎麽會沒燒乾淨?

 尉遲佑耆,是當今周國奸相尉遲那椎艿埽舸巳蘇嫻暮塗追豆唇幔Ω鎂褪遣呋媳奔謝饔釵氖希皇俏境儆雨紉煙詠稀

 尉遲佑耆若真的和孔范私下裡書信來往,即便行徑曝露也不會怕尉遲潰蛭饈嵌願隊釵氖系囊跽校境隙ú換岱炊浴

 尉遲佑耆燒毀信件以防事情泄露,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他何以驚慌失措到沒有把孔范的信完全燒毀,反倒留下些殘片?

 即便第一次燒沒有燒乾淨,殘片怎麽會就這麽遺留下來呢?

 面對陳國使節的質疑,宇文溫的回答是“佛祖保佑,讓陰謀大白於天下”,如此不講理反倒講“佛祖保佑”的行為,陳國使節有些無奈,但他們隨後拿出了有力的證據。

 孔范作為陳國大臣,每年都會寫很多奏章,這些奏章和其他大臣的奏章都存在宮中,此次使節們帶來了不同時期孔范的奏章,以此為孔范筆跡的證據,要和宇文溫一起驗真偽。

 他們從建康啟程之前,並不知道宇文溫手中會有所謂“孔范來信殘片”,但覺得既然孔范沒有寫過所謂密信,那麽偽造信件者未必能模仿孔范的字跡,所以要以此辯偽。

 結果帶來的奏章剛好派上用場。

 這些奏章經過精心挑選,那些有涉及軍國大事內容的奏章當然不會拿來,而這些不同時期的奏章裡,孔范的筆跡都躍然紙上,十幾年下來絲毫不變。

 宇文溫和佐官們仔細看著這些紙質有些發黃、發脆的奏章,又對了幾遍那些殘片,最後不得不承認那些殘片上的字跡並不是孔范的字跡。

 當然,孔范也可能是讓人代筆寫信,但事關機密,正常而言孔范不可能讓別人代筆,讓別人知道這種事情。

 面對陳國使節的據理力爭,宇文溫沉默片刻後,不得不承認他中了尉遲佑耆的反間計,以至於對陳國產生誤會,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對此,宇文溫表示非常遺憾。

 周國西陽王這種輕飄飄一句“非常遺憾”,讓據理力爭的陳國使節十分不滿,而隨行來到渦陽要自證清白的孔范尤其憤怒,當堂就發飆,對著宇文溫吼起來。

 孔范的意思是“主辱臣死”,宇文溫汙蔑他和尉遲氏勾結,他問心無愧所以不在乎,但宇文溫寫信質問陳國天子,措辭極其無禮,主上被人冒犯,身為臣下的孔范,絕不會善罷甘休。

 他要求到長安,在周天子面前自證清白,聲討宇文溫無禮之舉,還陳國一個公道。

 西陽王必須對冒犯陳國天子的行為公開道歉!

 孔范幾乎是咆哮著說出這個要求,在場的其他陳國使節第一反應是心中誇句“說得好“,但隨後嚇得魂飛魄散:你讓宇文溫道歉?萬一周天子發怒了可如何是好!

 陳國方面對宇文溫有些了解,知道此人是周國宗室,對天子有救駕之功,其伯父(生父)杞王宇文亮是長安朝廷棟梁,其堂兄(長兄)宇文明也是大權在握,讓這樣的人道歉,可能麽?

 更別說宇文溫此時麾下大軍數萬,短短數月時間席卷淮北,一旦被孔范的要求刺激得失去理智要對淮南用兵,那可如何是好?

 。。。。。。

 傍晚,渦陽城中驛館,宴會正在進行,周國東南道行軍元帥、西陽王宇文溫設宴招待陳國使團,行轅主要文武官員在座,和宇文溫一起,為先前的誤會向陳國使節們不斷敬酒以做賠罪。

 宇文溫‘承認’之前是自己中了反間計,對陳國產生了誤會,所以此次設宴既是禮節性招待,也算是賠罪,但公開道歉是不可能的。

 陳國使節當然知道宇文溫已經做出了讓步,對方不可能寫道歉信讓他們帶回建康交給天子,所以今日能夠讓對方私下認錯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可謂不辱使命。

 席間,宇文溫不勝酒力先行離席醒酒,後來依次有雙方官員離席‘更衣’,而孔范亦是其中一人, 他獨自一人去廁所,走在回廊裡,前方一名仆役向他做了個手勢。

 孔范點點頭,見著身後無人,便跟著對方轉到驛館某處,在那裡,“不勝酒力”的宇文溫已等候多時,“第二次廁所談話”開始。

 不久前宇文溫和王分頭搞事,目的有兩個,如今都已經達到了,於是他笑眯眯的看向孔范:“孔公別來無恙?見著孔公中氣十足、身體硬朗,寡人深感欣慰。”

 不久前還義正辭嚴指著宇文溫並大聲咆哮的孔范,此時笑眯眯的行禮:“多謝大王關心,孔某一切都好,方才堂上孔某無狀,還請大王海涵。”

 “不不,寡人急於見到孔公,不得已才編了個故事,讓孔公在建康為千夫所指,真是過意不去呀....”

 狼狽為奸的兩人,會談時間有限,所以很快便轉入正題,宇文溫如此折騰,當然是因為有事情要問孔范,所以直接開門見山:

 “寡人有一事不明,還請孔公指點一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