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80章 韜光養晦
王越的提問,讓在座股東默然,因為這提問直指他們心中的一個擔憂,那就是沒有靠山的商賈對於官府來說,是待宰肥豬,豬肥了,就可以殺掉吃肉。

 許多地方官,看中了過路行商攜帶的貨物,於是汙蔑對方是賊人,直接派兵殺人奪財,行商們對此卻無可奈何,所以除了實力雄厚的豪商,長途販貨真的是危機重重。

 黃州的商賈有西陽王這個大靠山,一般的州郡官府不敢把他們當肥豬宰,然而當地方官換成京官,打主意的不是地方官府而是朝廷,那可就不太妙了。

 正如王越所問的那樣,若朝廷向黃州商賈‘借錢’,借還是不借?無論做出哪種選擇,對於黃州商賈來說都是損失。

 行商都知道,在外奔波時要“財不露白”,以免招來禍事,而黃州商賈若一而再、再而三的捐巨資助戰,遲早會被朝中的有心人注意到,然後打歪主意。

 如今的長安朝廷正是急需用錢之際,萬一有人攛掇,真的向各地豪商借錢,其中也包括黃州商賈,借了錢後不說不還,隻是不知何時才能有余錢還,到時該怎麽辦?

 更別說自古以來,在統治者的眼中,商賈形同賤民,朝廷真要是借了錢翻臉不認帳,商賈們還能如何?事情到了這個層次,西陽王怕也隻能長歎一聲卻無可奈何。

 大家都聽過西陽王說的一句話,獅子越強壯越厲害,可一頭豬越強壯越危險,黃州商團一直想變成獅子,但現在還隻是豬,最多是正在變成野豬,所以行事要韜光養晦,財不露白。

 然而黃州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都知道許多作坊主、養殖場主、商賈們賺了大錢,而黃州官府每年明顯增長的商稅收入,也證明黃州的有錢人越來越多,這一情況根本瞞不住。

 所以,王越此時再次強調,所謂韜光養晦,不是要隱瞞自己有錢,而是要隱瞞自己到底多有錢,決不能給外界有這麽一個印象,那就是手頭緊就能找黃州商賈“借”錢花。

 這種事情隻要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商賈們辛辛苦苦賺取的利潤,卻變成別人眼中唾手可得的財富,換誰誰願意?

 王越開始解釋西陽王為何做出如此決定:“大王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所以此次並未打算向大家募捐,而是要用隱晦一些的手法來解決問題。”

 有股東發問:“那麽,我等若是以“借錢”的名義,把錢財捐給大王,總不會有問題了吧?”

 “西陽王為國征戰,竟然窘迫到要舉債養兵,天子知道了會如何想?杞王知道了會如何想?”

 王越的反駁很犀利,那股東想明白這樣會鬧出禍事,不由得訥訥:“呃...王兄說的是...”

 “其實,王某之前在光城,聽大王說過很多想法,其中一個構思,讓王某宛若醍醐灌頂...”

 王越開始進一步解釋西陽王做出如此決定的緣由,諸位股東聞言正襟危坐,認真聽王越所說西陽王的精妙構思。

 錢不夠花,怎麽辦?

 好辦,舉債,這種事並不是沒有先例,成語債台高築,典出周代時,周赧王欠債無法償還,被債主逼得躲在一座台上。

 而王越之前到光城,和西陽王商議如何解決缺錢的問題時,西陽王提出一個構想,那就是黃州官府向民間舉債,但舉債的方式很特別,就是發行“債券”,讓民間人士認購。

 一張面值一千文的債券,為期一年,期限到了之後,手持債券的人到官府兌現,除本金一千文之外,還有利息兩百,也就是說,這債券的利息是二成

 。

 簡而言之,官府發行債券,用利息來吸引百姓購買,從而獲取大量資金,緩解財政危機,而債券的交易是你情我願,不存在官府強行攤派的問題。

 聽到這裡,在座眾人先是一愣,隨即拍手稱妙,若官府以這種方式舉債,那真是一招妙棋,以黃州官府的信用,一旦發行債券,恐怕就會被人搶購一空,籌措巨資不成問題。

 可為何西陽王不采取這樣的措施籌錢呢?

 面對眾人的疑問,王越道出其中緣由:如今正值朝廷局勢好轉之際,若是傳出黃州總管府舉債的消息,這在河南、兩淮各地那些牆頭草聽來,會有何想法?

 宇文氏快撐不住了,竟然靠舉債才能打仗!

 不僅那些牆頭草這麽想,奸相一方必然會歡欣鼓舞,所以此舉極有可能影響到人心向背,西陽王正是拿不準舉債造成的負面影響會有多大,才放棄這一構思。

 王越怕大家不理解這一舉措可能帶來的後果,便舉了一個通俗的例子:

 某作坊主,家大業大開銷大,作坊是負債經營,全靠借錢維持運轉,就在這時他要嫁女兒,那麽,給女兒的嫁妝是特別豐厚,還是一切從儉?

 這種問題對於在座的股東們來說很好回答,他們一致認為這個作坊主應該打腫臉充胖子,無論如何都要把嫁女的場面撐起來。

 如此,那些債主才不會提前上門催債,而作坊主接下來去借錢,也好借許多。

 如果嫁妝從儉,債主們一看就知道這個作坊主家境不行了,必然蜂擁而來提前催債,而作坊主想要再借錢,不會有人借給他。

 道理就是這個道理,如今宇文氏和尉遲氏相爭,眼見著宇文氏局面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想倒向宇文氏這邊,結果卻傳來宇文氏舉債的消息,這會讓那些人止步觀望。

 如今,局勢發展到關鍵時刻,敵我雙方都有困難,這種時候一定要打腫臉充胖子硬撐下去,以便唬住那些“不明真相”的豪強。

 所以西陽王決定用隱晦的手段來解決缺錢的問題,那就是超發流通券,印紙當錢花。

 王越的講解進行到這裡,在場股東終於明白西陽王的良苦用心,對於超發流通券再無絲毫擔心,因為正常情況下,沒有誰能集中足夠的流通券到西陽城來擠兌日興昌。

 如果有,到時再說,大不了用實物來賠,為此虧損的錢財,日後必然能賺回來。

 股東們很快便達成共識,決定大規模超發流通券,而根據掌櫃們統計的資料來看,黃、洪兩個總管府地界的水利紡織作坊,其逐年擴大的生產能力,大概兩年後就會把超發的流通券面值填滿。

 這不是盲目樂觀,自從西陽王拿下江州、嶺表,重新打通了南北商路,廣闊的市場前景,讓大家想想都激動,待得天下太平,做起買賣來就更加方便了。

 “說得對,等天下太平,做買賣會更方便,不過對於日興昌來說,依舊是悄悄的賺錢,不能讓朝廷打起借錢的主意。”

 王越說到這裡,把另一個話題挑起來:“日興昌櫃坊,盈利靠的是放貸,但我們絕不會放高利貸,所以,必然不知不覺中得罪許多人。”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如果有人對日興昌懷著強烈敵意,那就一定是這些放高利貸之人,因為我們讓他們敲骨吸髓的機會變少,若將來會出現大規模擠兌,這些人必然是幕後主使。”

 “大家說說,該怎麽未雨綢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