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逆水行周》第162章 孤兒寡母
房間內,宇文化及呆呆坐著,頭上纏著白布,其上隱隱現出血紅,一臉灰敗,似乎還沒有方才的慘劇中恢復過來,李允信見著他這般模樣,開始問話。

 “說吧,你為何會出現杞王寢室裡。”

 “啊?下官,下官是奉了大王之命,在寢室等候。”

 “等什麽?”

 “呃...大王命下官護衛左右,以防不測。”

 以防不測?大王果然對豳王起殺意了!

 李允信如是想,和身邊同僚交換了一下眼色,略過這個問題,繼續問:“後來呢,發生了何事?”

 這一問,讓宇文化及失神,他似乎想起了什麽恐怖的情景,好一會才開口:“下官也不知道.是怎麽了....他們....”

 按宇文化及所說,當時在寢室裡,一切都很正常,不知何故,他忽然覺得腦袋有些疼,隨後頭昏腦漲,又見著杞王和兩名仆人有了異常表現。

 手舞足蹈,口中呢喃著,卻聽不見說的是什麽。

 忽然間,他看見一名仆人扭動身軀,後背開裂,長出一對血淋淋的手臂,骨多肉少,手指如刀。

 而嘴角開裂,開口一直延伸到耳根,張開血盆大口,足以一口吞下人的頭顱,獰笑著向他走來。

 宇文化及當時就嚇壞了,隨手抄起個憑幾和對方搏鬥,結果招架不住。

 眼見著要被對方吃掉,宇文化及顧不得那麽多,向門口跑去,卻被那怪物一甩手抽中,抽得他向後凌空飛去,隨後腦袋重重撞到硬物上,失去知覺。

 醒來時,已經在這房間內。

 李允信看著鼻青臉腫的宇文化及,看著對方腦袋上包扎的白布,點點頭:“原來如此,你,暫且在此休息。”

 “上官,不知丞相...呃,下官領命。”

 李允信和同僚走出房間,於無人之處低聲交談起來。

 現場,他們已經仔細查看過,杞王宇文明和兩名仆人,似乎陷入了亂鬥。

 也就是說,三個人之間是相互砍殺,而不是兩名仆人襲擊宇文明,或者是一名仆人暴起,宇文明和另一名仆人抵抗。

 三個人,相互砍殺。

 綜合宇文化及所說,李允信覺得,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寢室內四人因為某種原因出現了幻覺,各自把對方當做妖怪,於是拔刀互砍。

 這是唯一的合理解釋,而之所以會如此,必然是有人下藥。

 也許是有人往食物或湯水裡下藥,亦或是將藥粉混入香藥,在香爐裡燃燒成煙霧,讓杞王等人不知不覺中吸入後發作。

 無論是哪一種下藥方式,都意味著杞王府裡有心懷不軌的人潛伏。

 那麽如果不及時將凶手揪出來,杞王妃和世子也有可能有生命危險。

 這隻是其一,其二,幕後主使,到底是誰?

 如果是豳王,那麽對方會不會有後手,一旦己方“不識抬舉”,接下來會不會又發生詭異的人命事件?

 如果幕後主使不是豳王,那麽杞王府正面要應付豳王這個棘手的人物,後背還得提防那幕後主使捅刀子,前門是虎,後門是狼,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想到這裡,李允信憂心忡忡,和同僚商議片刻,決定立刻面見杞王妃及世子,陳述利害關系。

 杞王薨,世子剛成年,不一定能鎮住局面,而本該輔佐世子的豳王,如今卻有了心結,不僅如此,還擺明態度,讓相府佐官做選擇。

 丞相之位,是讓世子坐,還是讓他來坐。

 這個問題,本來不是問題,因為世子已經成年,繼任丞相不無不可,隻要有佐官輔助,總歸是能穩住局勢的。

 但這意味著要解決宇文溫,無論是軟禁也好,殺掉也罷,都不能讓宇文溫離開長安。

 但如此一來,宇文溫的部下,必然會以豳王世子宇文維城為主,起兵復仇。

 對方,很可能已經裝備了威力巨大的兵器,一旦交戰,朝廷兵馬不一定擋得住。

 即便擋得住,也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

 到時候,宇文氏的江山,就真的完了。

 李允信不知道別人怎麽想,他自己當然不願看到這種結果,說實話,對於宇文明任用的許多官員來說,宇文溫實際上不算是外人。

 畢竟兩人都是老杞王的兒子,在大家眼中,一個是大郎君,一個是二郎君。

 宇文溫出來主持大局(繼任丞相),必然能穩住局面,但也意味著宇文理至此和權力無緣,甚至....

 想到這裡,李允信歎了口氣,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因為宇文溫可不是辦事磨磨蹭蹭的性子。

 。。。。。。

 書房內,眼眶發紅的杞王妃李氏,以及同樣眼眶發紅的杞王世子宇文理,正聽取相府長史李允信的陳情,母子倆尚未從杞王宇文明遇害的巨大悲痛之中恢復過來。

 方才李允信和同僚們已經審問過幸存者宇文化及,隨後向母子倆匯報了杞王遇害的大概內情,現在,是李允信單獨向孤兒寡母說明一些特別的情況。

 宇文明遇害,世子宇文理理所當然繼杞王位,而丞相之位,由宇文理來繼任也是理所當然,這是諸佐官們的共識,但是....

 屆時,宇文理要如何和豳王宇文溫相處?

 豳王宇文溫,長期遠離中樞,在長安也沒什麽根基,純粹從權力鬥爭角度來說,宇文溫搶不了丞相之位,然而,對方可以另起爐灶,甚至分庭抗禮。

 宇文溫的能力,朝野上下有目共睹,這位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無論處理兵事還是民事,表現都很出色,身邊又有一群追隨者,一旦和丞相之位失之交臂,宇文溫必然不甘於臣服。

 那時,該麽辦?

 李允信,是在向孤兒寡母分析一個殘酷的未來,宇文溫,是連宇文明都無法有效壓製的人物,宇文理,能壓製住麽?

 宇文溫馳騁沙場十余年,戰功赫赫未嘗敗績,號稱不敗,這樣一個藩王,年輕的丞相宇文理,能壓製住麽?

 面對李允信的提問,宇文理無話可說,他本人和叔叔宇文溫關系不錯,但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對方相比,差太遠了。

 論聲望、論政績,宇文理根本就比不過宇文溫。

 那些忠於宇文明的官員,也未必忠於宇文理。

 而最關鍵的是,宇文理繼任丞相,宇文溫必然另起爐灶,屆時,許多如今鬱鬱不得志的文武官員,肯定會簇擁到宇文溫身邊,以求博取個錦繡前程。

 屆時,內戰無法避免。

 打仗,李氏和宇文理這對孤兒寡母,如何擊敗如號稱不敗的宇文溫?

 “所以,可學宣帝殺齊王憲故事,將豳王誅殺,以除後患!”

 李允信斬釘截鐵說道,李氏和宇文理一聽,有些回不過神。

 “王妃, 豳王如今尚在王府,如要動手,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這..李公,這....”李氏不知該怎麽回答,剛死了夫君,如今又要對小叔子動手,她即便想不了太遠的事情,也知道如此一來,必然激起一陣腥風血雨。

 這時,宇文理抬起頭,看著李允信:“李長史,如此一來,皇朝,就再無宗室匡扶了....”

 “大象二年初,宣帝崩,若齊王憲尚在,怎會讓楊逆得逞....”

 見著宇文理能想到這一點,李允信很寬慰,但他卻不知接下來該怎麽說得更明白些,因為相府的官員們,實際上已經由最初的支持宇文理繼任丞相,轉而保持中立。

 李允信剛才和李氏說大家都支持宇文理繼任丞相,實際上是說謊,他不忍心讓這孤兒寡母覺得心寒。

 李允信侍奉宇文家三代人,如今也隻能由他來挑開話題:“誠如世子所說,這是進退兩難的局面,所以,還請王妃,世子深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