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61章 他山之石(續)
咯吱咯吱的聲音中,三門峽地區的沙盤被吏員用小車推走,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大型沙盤,此沙盤所模擬的情景,是嶺表湞陽峽棧道的全景。

 湞陽峽棧道,歷時三年有余,終於在今年春天完工,廣州總管楊濟隨後遣使入長安,以“西陽沙盤術”製作沙盤,將湞陽峽棧道的全景,向朝堂諸公展示。

 當然,這沙盤是使者抵達長安後,按照帶來的草圖和大量資料所製造的,雖然隻是一個“全景微縮沙盤”,但眾人看了之後,無一不為這一宏偉的工程驚歎不已。

 而讓他們更加驚歎的是,湞陽峽棧道是廣州總管府自籌自建,而且是在朝廷平定嶺表不久、次年又爆發戰亂的情況下,由廣州總管府獨力完成的一項重大工程。

 廣州總管楊濟的出色能力,由此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對方在籌建湞陽峽棧道時采取的“開中法”,也讓包括丞相、杞王宇文明在內的人們十分感興趣。

 所謂“開中法”,簡單來說,就是許以鹽利,讓商人們運送官府指定的物資抵達指定地點,然後憑著當地官府發放的鹽票、鹽引,去鹽場支鹽。

 廣州總管府下轄有海邊鹽場,采用“曬鹽法”,使得海鹽產量暴增,而巨大的鹽利,使得廣州總管府的“開中”吸引力極強。

 許多商賈籌措物資,運抵湞陽峽口建築工地交接,然後換得鹽票、鹽引,南下番禹去支鹽,順便在番禹購入大量到岸的海外香藥,以及嶺表出產的白砂糖。

 他們原路返回之後,即使在洪州、潭州將海鹽等貨物出售,其獲利依舊可以用“暴利”來形容。

 正是因為如此,廣州總管府憑借“開中法”,獨力完成了湞陽峽棧道的修建工程,根據總管楊濟所述,此棧道一成,從南往北的貨物運輸能力,翻了幾倍。

 與此同時,擴建了的大庾嶺道,也讓往來嶺南的商隊數量大增。

 那就意味著,今年會有更多的嶺表特產及海外香藥運抵中原,而市舶司廣州市舶署的設立,也為朝廷帶來了巨額稅收(實物稅)。

 與此同時,洪州總管府今年的稅收,增長幅度不會低於三成。

 好消息不止這些,因為市舶司牽頭組織的“北冰南售”項目順利進行,使得交州和中原的聯系得到加強。

 大量冰塊的供應,使得交州駐軍中的中原士兵,好歹能熬過炎炎夏日,軍心穩了許多,而大量當地豪強,終於感受到中原朝廷給他們的切實好處了。

 看著湞陽峽棧道沙盤,又看著廣州總管、洪州總管的奏章,宇文明十分高興,因為這意味著朝廷對於嶺表的控制力在加強。

 嶺表交廣,距離中原有千裡之遙,還是人人聞之變色的煙瘴之地,原本朝廷平定嶺表之後,就沒奢望嶺表各地能給朝廷帶來太多正面收益。

 沒想到現在,除了海外香藥外,有大量白砂糖(蔗糖)出產,而嶺表廣州等地的海鹽,成了洪州總管府、潭州總管府必不可缺的物資。

 連接中原和廣州的水道――溱水,如今有了湞陽峽棧道,自南北上的運輸能力加強,可以預見往來大庾嶺的物資會明顯增多。

 而靠著收取商稅,以及商隊帶來的日用品,溱水沿岸諸如曲江等要地的駐軍,就能養活自己,並且維持一定的規模。

 一旦嶺表有事,廣州總管府的軍隊就能平叛,不需要朝廷從中原千裡迢迢調兵,極大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宇文明琢磨著廣州總管府試行的“開中法”,是否能在中原試行,來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一旁的官員們,看著這湞陽峽棧道沙盤,暗暗下了決心:絕不能讓丞相聯想到自己。

 去嶺表當官,乾出一番政績來?那是絕對不行的!

 從長安去番禹,據說單程要兩個月,如果去廣州當官,即便是當總管,也意味著從此遠離權力中樞,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回來,等到回來,台輔之位都和自己無關了。

 更別說在嶺表煙瘴之地當官,和被流放有什麽區別?

 所以,大家都做出了取舍:即便在廣州當官容易發財,也絕不能去,更別說去交州了!

 交州總管慕容三藏,身為北人,在交州炙熱之地待了數年,好不容易熬到頭,得朝廷派遣的新任交州總管替換,今年在夏天到來之前,離開嶺表返回中原。

 而廣州總管楊濟,已經連續兩年上陳情表,自陳能力有限,又娶了冼氏女為妻,不合適久任廣州總管一職,請求朝廷另派賢能赴任。

 對此,朝堂諸公意見出奇的一致:

 楊總管是最適合的人選,還是不要更換了,嶺表百廢待興,正需要楊總管這種能臣主持大局,要是換了別人去,壞了嶺表好不容易打開的大好局面,那可不妙。

 一眾官員都識相的沉默,生怕讓丞相“靈光一閃”,派自己去嶺表接替楊濟主持大局,而宇文愷看著湞陽峽棧道沙盤,有些激動。

 他天生對大型工程感興趣,湞陽峽棧道的規模雖然不能說天下第一,但難度不小,光是修建堅固耐用並且能夠確保單向通行馬車的棧道,其建築施工難度就不小。

 而宇文愷由此聯想到蜀道,如果能按照湞陽峽棧道的建築經驗,來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將蜀道拓寬,那麽蜀地輸入關中的糧食,數量增加的同時,成本也會下降。

 長期來看,這對於緩解關中糧食緊張的局面是很有幫助的。

 而更讓宇文愷關注的是另一項大型工程,那就是翻越大別山的光黃鐵路,這是前所未有的交通工程, 宇文愷卻無法參與其中,因為他還沒有掌握“西陽工程術”。

 現在,看著沙盤旁邊堆積如山的“工程資料”,宇文愷隻覺鬥志滿滿。

 不知過了多久,湞陽峽棧道沙盤撤下,被推進來的卻是一座島嶼的沙盤,又有幾座建築的木製模型,放在旁邊。

 宇文愷仔細一看,原來這是市舶司所獻沙盤和模型,這座島嶼,就是東海之上的耽羅島,而模型,則是市舶司為耽羅國修建的新王宮,以及在島上“租界”的建築模型。

 新王宮為中原樣式,不過雖然名為王宮,其規模實際上和中原普通州署的規模差不多。

 市舶司之所以做了這些沙盤和建築模型,是為了向丞相匯報市舶司在耽羅島的“業績”,單純的文字不如沙盤和模型來得直觀。

 宇文愷看著這所謂的“耽羅王宮”,不由得面露鄙夷之色:什麽耽羅國,其實力連中原的塢堡豪強都不如,不過是海外島夷,區區蕞爾小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