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42章 元日(續)
一列隊伍在街壘前停下來,街壘處披堅執銳的士兵嚴陣以待,許多弓箭手站在沙袋壘起的壁壘後面,瞪大眼睛看著這隊人馬,雖然士兵們還沒到劍拔弩張的地步,但也差不多了。

 坐在馬車裡的河南道巡察副使樂運,對於自己的隊伍被攔截並接受檢查一事有些不滿,不過他不打算為難前來核對身份的軍吏,因為對方是職責所在,雖然增加了自己的麻煩,卻不能說無理。

 今日總管府署舉行元日慶典,因為亳州總管、豳王宇文溫身兼數職的緣故,諸如市舶司、河南道織造司、河南道巡察大使行轅的佐官們都要到總管府署參加這一慶典。

 人一多,安全問題就很突出,所以必要的防范必須有,樂運對此很理解,不過豳王的防范措施如此之特別,讓他頗感意外。

 昨日傍晚宵禁剛開始,總管府署派出的士兵給大小官員們帶來了亳州總管、豳王宇文溫的臨時決定,說明日(今日)各官員前往總管府署時,隻能在總管府規定的街道關卡穿過、接近官署。

 如果走別的街口,不好意思,對不上名單,不能過。

 另外還有要求,那就是隨行人員不用太多,因為多了也沒用:在經過街道關卡時,大部分隨行人員都得止步,誰敢鬧事,以意圖不軌論處。

 這一突然通知的決定,讓樂運感受到豳王的防范之心有多重,對方特地在宵禁後才派人通知,明擺著是要應對可能存在的陰謀。

 這陰謀若存在,就是有人在元日慶典,策劃襲擊總管府署,對特定人物不利。

 而面對臨時出現的這些規定,試圖襲擊總管府署的人,會發現計劃無法實施,也無法臨時應變:宵禁開始,任何出現在小黃街頭的人,都會被巡夜士兵注意到,陰謀參與者無法相互通氣。

 而所謂“特定人物”,很大可能是豳王,因為豳王這大半年來在亳州總管任上雷厲風行,鏟除或者整肅了許多豪強大戶,肯定會被不少人視為仇寇,所以豳王加強防范理所當然。

 身份核對完畢,街壘的拒馬被士兵搬開,樂運所乘坐的馬車繼續前進,但隨行人員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隊士兵,護送樂運的馬車前往總管府署。

 而被“拒之門外”的那些隨從,會得到一份“通知單”,單上有慶典結束的時間,以及巡察副使離開總管府署後,他們要到哪個街道關卡“接人”。

 如此複雜的保衛,隨從們是第一次見,他們作為樂運的家仆,見過許多市面,郎主在長安數十年,自從有資格參加元日大朝會,歷次入宮參加大朝會都沒這麽麻煩過。

 如今,郎主到總管府署參加慶典,要在指定的地方“入門”,又要在指定的地方“出門”,真讓家仆們腹誹不已。

 他們覺得,區區一個小黃城,如今搞得如臨大敵一般,不明真相的人見了,還以為這裡是長安。

 抬頭看看天色,仆人們不由得想起長安來。

 此時的長安,元日大朝會差不多要開始了,文武百官入宮的情景,一定會如往年那樣,場面很壯觀吧?

 。。。。。。

 長安,皇宮,距離元日大朝會開始還有一段時間,但文武百官已經陸續抵達皇宮正門-應門外,下了馬車,和同僚聚在一起,低聲交談。

 順便整理朝服,做好入宮的準備,其隨從則在一旁候著,看看郎主還有何吩咐,至於官員們乘坐的馬車,都已集中到制定區域停放,以免擁堵道路。

 宇文氏的周國,複古周禮,依周禮所言,王有五門,是為皋門、雉門、庫門、應門、路門,故而長安城的皇宮,有五門。

 這五門是為露(路)門、應門、崇陽門、肅章門、玄武門。

 露門為皇宮之朝門,門外為外朝,而露門之南的應門為皇宮南門,是為皇宮正門,崇陽門為皇宮東門,玄武門為皇宮北門,肅章門為皇宮西門。

 聚集在應門外的文武官員,就等著時辰一到,列隊入宮。

 此時天氣寒冷,宮門前積雪已清掃一空,官員們都身著披風,倒也不覺得太冷,如今三五成群,議論著各自感興趣的話題。

 當然,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就是今年是否改元。

 今年若不改元,那就是乾興五年,但這年號是天子還在鄴城、朝政為尉遲氏把持時所定,後來天子逃離鄴城,來到長安之後,就有大臣上書,建議改元。

 不過朝廷去年依舊沿用“乾興”年號,有彰顯正統的意味在內,而尉遲氏去年年底走向末路,按說今年可以改元,來個“新年新氣象”。

 但直到如今,天子似乎都沒有改元的念頭,看樣子對於這個年號很滿意。

 其中緣故眾說紛紜,但百官大概琢磨出天子的想法,那就是乾興年號雖然是尉遲氏把持朝政時所定,但這個年號對於大周來說,確實很吉利。

 乾興元年(正統八年),楊逆滅亡;乾興七年末,尉遲逆滅亡,“乾興”二字,彰顯著大周天命所在,注定皇朝大興,還有現成的事實為佐證,不由得大家不信。

 天子屢次遇險,卻屢次為忠臣義士相助,每每逢凶化吉,脫離尉遲氏控制,在長安重建朝廷,“乾興”二字,真是再吉利不過了。

 由此,有人又開始琢磨,往深一步想:莫非天子保留‘乾興’年號,是為了祈禱上天保佑,再度一劫?

 這種猜測隻能在心裡想想,可千萬別不能說出來,否則被人聽了去,會有殺身之禍,但如今朝中局勢,明眼人可以看得出來,曾經被外患遮掩的矛盾,已經漸漸浮現。

 隨著矛盾浮現,鬥爭也開始明顯,雖然如今鬥爭雙方還隻是暗地裡較勁,但遲早有一天會激化,到時候百官可就兩頭為難了。

 即便是現在,就有一樁現成的例子。

 天子冊立梁氏女為後,明擺著就是要引外戚作為助力,結果J國公馬上就薨了,讓天子的盤算落空,這件事到底是陰謀,還是及其巧合的意外,大家不得而知。

 反正杞王已經親自到J國公府吊唁,看樣子真是問心無愧,然而朝政的走向大勢,明眼人可以看得出來,那麽當矛盾激化到那一步時,大家該怎麽辦呢?

 不知道,到時候再說唄。

 基於這樣的心態,官員們議論時事之際,涉及到那個矛盾,都頗為默契的點到即止,年號的問題,沒人延伸討論。

 正議論間,一大列隊伍向宮門前進,百官紛紛轉頭望去,見著隊伍打出的旗號,知道是杞王來了。

 城門上,鼓吏敲響大鼓,預告入宮的時間即將到來,官員們紛紛列隊,再次整理衣冠,等候杞王抵達,然後入宮上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