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10章 蠱
蠱,皿上有蟲,本來不識字的田六虎,對這個字印象很深,看著城外風景,看著遠處群山,想著天子給他說的“南中秘聞”,隻覺身上有些冷。

所謂南中秘聞,就是南中有一種秘術名為蠱術,許多初到南中的人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被人“下蠱”,然後腸穿肚爛之後死去。

死狀甚怖。

田六虎本來是不信的,見著天子說得繪聲繪色,不由得心裡毛,對這種南中秘術有些忌憚。

蠱,據說是一種毒蟲,亦或是一種巫術,養蠱之人可施展蠱術害人於無形之間。

製蠱之法,是將百蟲置器皿內密封之,使它們自相殘食,最後活下來的蟲,便是“蠱”,可以害人。

這種南中秘聞,田六虎之前可從沒聽說過,而天子以此為例,向他說明若是南中養出蠱來,會是何種後果。

南中群山疊嶂,居住著無數部落,宛若器皿裡住著百蟲,相互間廝殺,最後活下來的“蠱”,就是百蟲之王。

這樣的蟲王,實際上已經出現了,那就是爨氏。

爨氏歷經數百年,將大大小小的部落兼並,百余年前南中的各地大姓,要麽已經消亡,要麽已經變成爨氏門前乖乖看門的狗。

爨氏就是那條活到最後的蠱,已經膘肥體壯。

所以朝廷出兵平定爨氏叛亂是必然,因為再這樣下去,爨氏的野心繼續膨脹,肯定會割據南中,然後伺機對外擴張。

南中以北是富庶的蜀地,南中以南,是一年能種兩次稻的交州,同樣物產豐饒,一旦爨氏真正控制了南中,可以隨時威脅這兩處地方。

現在,爨氏實力大衰,南寧州總管府的建立,可以確保益州總管府和交州總管府的安全。

為了加強對南中的控制,朝廷將最新式的武器――火炮都運來了,而為了開荒種地、興修水利,還運來了大量鐵製工具。

與此同時,昆州連然已有的鐵礦,官府也已經計劃擴大開采、冶煉規模。

再過數年,南中不會再缺鐵,一切,都是為了在南中大規模開荒而做準備,但這樣做的後果有一個隱患,那就是一旦南中局勢失控,南中地界出現的新“蠱”,危害會更大。

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有可能生的事情,朝廷在南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搞開,一旦處理不當,只會是為人做嫁衣。

爨氏也許會死灰複燃,也許會有別的蠻部、大姓崛起,成為更厲害的蠱,到時候,會是何種情景?

朝廷遷移來的大量百姓,變成蠱的奴隸,為其做牛做馬,為其繁衍後代;好不容易開墾出的大片農田,為蠱提供大量糧食,使其快生長。

好不容易建起來的大礦場,讓蠱有了鐵齒銅牙,屆時蠱蟲南北出擊,益州、交州局勢一片糜爛,那可如何是好?

田六虎不覺得這種事情會生,覺得天子把南中的事情想得太複雜,當然這沒什麽不對,畢竟小心使得萬年船,天子用兵一貫如此,田六虎已經習慣了。

但他覺得真的沒必要如此擔心。

官軍在南中所向無敵,各部蠻兵不要說鐵甲,連鞋子都沒有,全都是光腳走路,哪裡能對裝備了火炮的官軍構成威脅。

南中地區實力最強的爨氏如今只剩半條命,其他所謂大姓、夷帥又能成什麽氣候?

如今的南中,怎麽可能還會生出蠱嘛!

“陛下,葉榆澤周邊諸詔,心慕中原久矣,隻要朝廷扶助其中一支,引為助力即可,無需勞師動眾,設眾多塢堡、烽燧,使得戍卒怨聲載道....”

“令狐公,所謂‘怨聲載道’,不知從何而來?朕知道南中道路崎嶇,

多煙瘴,也知道將士們征戰辛苦,然則雙倍軍餉都是照常的,莫非令狐公現軍中有人盤剝士兵?”“不不,陛下,微臣所說,是與戍卒攀談時聽來,他們遠離家鄉,思鄉之情溢於言表,故而多有怨言...”

“令狐公,朝廷已經下令,益州各地府兵無需入京輪宿,改入南中各地輪戍,為期一載,將士們背井離鄉自然有些許怨言,然則朝廷免了他們一年的租調,這可不是白來的...”

殿內,天子宇文溫正與巡撫南中歸來的大使令狐熙對話,登基已有三年的宇文溫,除了頜下小胡須長了些,樣貌沒什麽變化,沒有福,沒有抬頭紋。

也沒有“酒色過度”形成的“昏君相”,精力依舊充沛得過分。

此時,他面前案上放著厚厚一遝資料,還有令狐熙的奏章,奏章內容洋洋灑灑數萬字,可想而知寫的不會是什麽“好話”。

而現在,宇文溫正在和令狐熙就南中的問題進行“友好”探討,相互間都在試圖說服對方。

朝廷要經營南中,實際上反對的聲音一直沒停過,當然宰執們倒不是反對朝廷在南中設南寧州總管府,隻是覺得後續投入太多,長此以往財政會承受不住。

各種擔心都有,也不是沒有道理,宇文溫表示非常理解,也肯定了大家的擔憂。

然後繼續。

現在,巡撫南中歸來的大使令狐熙,拿著一份份詳實的資料,陳述他了解到的各地民意、軍心,勸諫天子罷“實南中”之舉, 以免引起民變甚至戍卒嘩變。

問題的根源,是天子在南中所圖甚大,不僅要壓製爨氏避免其死灰複燃,還要在昆州西面數百裡外的葉榆澤築城,長期駐軍,壓製葉榆澤周邊蠻部,即諸詔。

詔,在蠻語中有“王”的意思,而這些蠻部經過數百年的不斷兼並,形成了蒙`詔、越析詔、浪穹詔等實力較強的諸詔。

而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朝廷就得往南中大規模移民定居,並且增派駐軍,戍守各地城池、堡寨、烽燧,此即“實南中”。

令狐熙在南中走了一圈,朱提、味城、同樂、昆明都去過,也去過葉榆澤,接見諸詔詔主,所以對南中風土人情十分了解,又在益州停留數月,查訪民情,故而認為“實南中”之舉不妥。

以如今南中形勢,令狐熙認為朝廷只需要確保益州入交州的驛道通暢,然後提防爨氏死灰複燃,做到這兩點就夠了,至於葉榆澤諸詔,只需扶持其中一支,作為南寧州總管府助力即可。

令狐熙的觀點,實際上也是三省宰執們的共識,畢竟要推行“實南中”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財力太大,即便天子規劃用數十年時間完成,但這樣的財政開支,也不是朝廷能夠長期承擔得起的。

現在,令狐熙提出這個觀點,宇文溫當然要反擊,他喝了一杯茶,潤潤喉嚨,開始辯論。

“令狐公既已去過南中,不知可聽說過一種南中秘術?”

“微臣孤陋寡聞,還請陛下明示。”

“養蠱害人,令狐公聽說過麽?”

1秒記住愛尚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