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39章 態度
上午,晴間多雲,鄴城郊外,一處陵墓前,旌旗招展、人頭攢動,神道兩側站著威風凜凜的儀仗,駐蹕鄴城的天子,今日親自祭拜故蜀王尉遲迥。

一應禮數俱全,除了文武官員,皇后、太子、諸皇子亦在列。

故蜀王尉遲迥,為宇文氏親黨,周太祖外甥,於大周江山風雨飄搖之際力挽狂瀾,是為中流砥柱。

即便其子後來行大逆不道之事,但那是尉遲迥去世後的事情,而尉遲迥功在社稷,朝廷已有定論,所以其陵寢一直完好無損,未曾被棺鞭屍(骨)。

大周朝廷沒有給尉遲迥“降爵”,蜀王爵位依舊,當時的天子宇文乾鏗又安排百姓於蜀王陵附近落戶,世代守陵,而相州官府也會定期派人來祭掃陵寢,以示敬重。

此次宇文溫帶著皇后、太子和諸皇子來祭拜蜀王陵,是要表明一個態度,那就是大周天子恩怨分明,對於尉遲迥、尉遲缸郵喬鴝源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因為沒有尉遲迥這根中流砥柱,宇文氏家的江山早就完蛋了,所以尉遲迥的陵寢,有資格獲得宇文氏的最高敬意,有資格得大周天子親自祭拜。

隻要宇文氏的江山依舊在,蜀王陵前的香火就不會斷,若斷了,只會讓世人詬病,說宇文氏忘恩負義。

忠臣尉遲迥受香火供奉,逆臣尉遲比灰旃茄锘搖

對於宇文溫來說,此次抵達鄴城,必須到蜀王陵走一趟,這不僅是天子表彰救國忠臣,也是孫女婿一家對已故長輩的禮遇。

皇后尉遲熾繁,是故蜀王尉遲迥的親孫女,皇太子宇文維城,是故蜀王的曾外孫,如果身為丈夫和父親的宇文溫不表明態度,娘倆會不知如何是好。

在父系社會,宇文維城即便身上流著尉遲氏的血,依舊是宇文氏的子孫,可以和母族劃清界限,但尉遲熾繁就不行。

她要是和娘家劃清界限,雖然大義上沒錯,但會被人認為不孝;可尉遲熾繁若是心懷家族,是附逆,是不忠。

兩難選擇,讓尉遲熾繁的處境有些微妙,宇文溫不會讓妻子面對洶洶物議,於是親自定下基調,讓妻兒走出困境,那就是大藏旗鼓祭拜蜀王陵,讓天下人都知道他的態度。

故蜀王尉遲迥是大周的忠臣,此事不容置疑,至於尉遲迥死後不肖子孫的所作所為,與其無關。

天子攜太子、皇子們祭拜故蜀王,是宇文氏子孫們感謝救命恩人的恩情,至於皇后,除了感恩之外,也是孫女祭拜祖父的合理舉動。

此舉正大光明,不需要遮遮掩掩,而因罪被罰沒為奴的尉遲氏女眷,宇文溫也已赦免,許這些人以平民的身份生活下去(監視居住)。

他也多次在不同場合表態,說逆臣尉遲熱舜竽娌壞饋⑺烙杏喙肌

至於“不知所終”的尉遲順,朝野內外似乎都不約而同遺忘了,數年來從沒人提起,宇文溫自然沒有就嶽父的問題進行表態。

此時此刻,看著乾乾淨淨的陵寢,看著神道碑,宇文溫對太子宇文維城說道:“帶著弟弟們,去抄一抄碑文吧。”

神道碑,指的是立於墓道(神道)前記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碑,多記錄死者生平年月,所作貢獻等,其碑文,實際上就是墓志銘。

宇文溫是以這種方式,讓兒子們記住尉遲迥的事跡,宇文維城點頭稱是,帶著弟弟們向神道碑走去。

走著走著,宇文維城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他知道該如何面對曾外祖了。

那年,他還小,曾外祖給他的印象是慈眉善目,所以宇文維城回想起曾外祖,

心中覺得頗為溫暖,那是親人之間的溫情。現在,宇文維城看著神道碑,看著碑文,看著曾外祖的生平事跡,隻覺眼眶熱,他已經長大了,所以知道自己當年到底經歷了什麽事。

他和母親在鄴城住了許久,不是祖父、祖母舍不得故而挽留,而是被軟禁了。

他被和藹可親的舅舅立為偽帝,大逆不道。

他的母親是偽王后,他的姨母是偽皇后,他的母族、表親們,都是亂臣賊子。

父親為了他和母親的罪過,數次向當時的天子負荊請罪,而他現在成了皇太子,該怎麽面對母族,該如何面對在鄴城時的美好回憶?

宇文維城不知道該怎麽辦,母族是亂臣賊子,按說應該劃清界限並高聲唾罵,但宇文維城小時的經歷告訴他,他的母族對他很好。

聲討尉遲氏的罪行,和母族劃清界限?還是為母族極力奔走、洗罪?

選第一個,宇文維城覺得心裡有些難受;選第二個,恐怕會引得文武百官震動,這可如何是好?

現在好了,父親表明態度,那就是功過分明,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所以宇文維城知道自己該怎麽辦了。

站在宇文溫身邊的尉遲熾繁,看著祖父的陵墓,又見著兒子在一邊認真的抄碑文,眼眶熱,趕緊低下頭,不想讓人看見她潸然淚下的模樣。

宇文溫輕輕握著皇后的手,感受著對方的微微顫抖,用自己溫暖的手,給對方以安慰。

他沒有說話,定定看著陵墓,思緒萬千。

有詩雲: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故蜀王尉遲迥,如果再活幾年,會不會....

會不會如同司馬懿那樣,雖然名義上是大周臣子,卻為兒子們將來取而代之做好鋪墊?

或者,如蜀漢諸葛丞相那樣,雖然大權在握,卻一心為國,鞠躬盡瘁,全君臣之義,絲毫沒有那種念頭?

這個問題,是不會有答案的,因為尉遲迥的溘然長逝,沒人知道他若多活幾年,會做出什麽選擇。

這也好,至少甥舅情誼(宇文泰和尉遲迥)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宇文溫收回思緒, 看著神道碑,又看看在場的文武官員。

他帶著皇后、太子、皇子祭拜蜀王陵,明確表明態度,那就是皇后和太子的地位不會動搖,如此一來,會有些副作用。

當年在和尉遲氏作戰中立下大小功勞的文武官員,會擔心地位穩固的皇后將來翻舊帳,也會擔心太子將來即位之後,在太后的蠱惑下為母族平反,導致他們這些“凶手”被清算。

如此顧慮下,廢後或者廢太子的暗流,必然漸漸湧動。

這樣的局面,宇文溫早有心理準備,按說他可以模糊行事,不表明態度以便讓一些文武官員心定,使其對皇后和太子的敵意不會大增。

但宇文溫還是表明了態度,他認為凡事有利有弊,隻要利大於弊即可。

宇文溫認為自己作為天子,要胸懷天下,既要顧及“反尉遲氏陣營”出身官員的想法,也要安撫尉遲氏陣營出身的“余孽”們。

最壞的選擇,比不做選擇要好,故蜀王的功過該如何評價,他若不明確表態,那麽兩種出身的官員都會心存疑慮,反倒弄得兩頭不討好。

現在他以親自祭拜的方式表明了態度,故蜀王尉遲迥的功績不容遺忘,而逆臣尉遲熱說淖錒脖匭胙銑停⒊∫丫芊置髁恕

加上之前做出的種種努力,宇文溫一直在拉攏大部分人站在他這邊,現在都已經做到這一步,若還有人不識好歹、暗地裡搞事,宇文溫不吝於展示一下什麽叫“殺伐果斷”。

老虎就是老虎,三年不咬人,不代表這頭老虎是病貓。

1秒記住愛尚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