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122章 金陵王氣黯然收
  清晨,旭日東升,建康沐浴著晨曦,朱雀航北朱雀禦道,路中間搭起一座高台,許多面色各異的建康百姓,懷著不同的心思,圍在高台旁邊。

  禦道兩側,有身著黑色戎服的周兵排成人牆,保持著道路通暢,道路上緩緩行駛著一輛輛馬車,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每輛馬車都裝載了許多箱子,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待得馬車抵達高台邊後,許多身著黑色戎服的周兵圍上來,將車上木箱抬下,然後抬上高台。

  高台上已經堆積了一些木箱,有的木箱已經被打開,有周兵從箱子裡拿出各式各樣的借據,借著紙皮大喇叭高聲念著借契上的內容。

  首先,是債主的名字,然後,是借債者的名字,至於本、利自然是不念的。

  反覆念三次之後,有軍吏記下相關內容,然後將這張借契揉成一團,扔到台下點起的火堆之中。

  一張張借契變成一團團廢紙,然後落入火堆,變成灰燼隨風飛舞,而鎖在無數家庭身上的枷鎖,也隨之灰飛煙滅。

  圍觀百姓們側耳傾聽,待得聽到台上士兵念借契念到自己的名字,然後親眼看著那張借據被人投入火堆,許多人激動得淚流滿面。

  利滾利的高息借貸,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噩夢,一旦沾上,幾輩子都還不完,最後除了全家老小給債主做牛做馬,沒有別的選擇。

  而現在,噩夢終於醒了。

  讓他們從噩夢中醒來的人,是傳聞中如狼似虎的北虜,是剛剛擊敗官軍、控制建康全城的周軍。

  官軍敗北的時候,大家還以為建康城接下來會腥風血雨、血流成河,未曾料對方今日召集大家,真的是要當眾燒毀借契。

  一開始大家還將信將疑,待得親眼目睹一張張借契被當眾燒毀,越來越多的人激動起來。

  而因為欠下高利貸無法償還,而無奈與債主簽下的賣身契,也被周兵一張張拿起,念出內容,隨後投入熊熊烈火之中。

  升騰的火焰,仿佛在百姓之中蔓延,所有人的情緒,都如同大火一般燃燒起來。

  沒了借契、賣身契,如獲新生。

  許多人當場跪地,雙手合十感謝佛祖保佑,但更多的人心中念的不是“多謝佛祖保佑”,而是“多謝獨腳銅人”。

  獨腳銅人何許人也?是周國的什麽“冰王”,對於建康百姓來說,冰王的名號,可沒有‘獨腳銅人’響亮。

  當年那個禍害陳國的獨腳銅人,原本隻是什麽“宇文冷”,如今變成“宇文冰”,而現在,就是這位帶著援軍抵達建康,最後擊敗了官軍,俘虜了文武百官,控制了建康全城。

  傳聞之中嗜吃人肉、無惡不作的獨腳銅人抵達建康,不但一口人肉未吃,還釋放了許多陳軍俘虜,發放糧食布帛救濟百姓,這讓許多人錯愕不已。

  而獨腳銅人的爪牙...手下,挨家挨戶上門了解情況,問借了什麽“高利貸”,說是要“為民做主”,當時許多人都不信,如今看著一張張借契消失在熊熊烈火之中,激動萬分。

  借契沒了,賣身契沒了,那些敲骨吸髓的胥吏,那些仗勢欺人的惡仆,也被周兵抓起來,押著遊街然後一刀砍了。

  無數建康百姓,在心中歌頌著獨腳銅人的恩澤,他們起初還以為是個魔頭入了建康,未曾料竟然來的是一位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此時此刻,不止朱雀禦道上這處地點,城中還有許多地點,都有周兵聚集百姓,當眾燒毀借契、賣身契,無數建康百姓感激得涕淚橫流。

  “大家聽我說,大家聽我說!”

  高台上,有軍吏高聲喊著,圍觀百姓側耳傾聽。

  “天兵平定建康,不是來禍害大家,是要讓大家都有一口飯吃,有一件衣物禦寒,是要讓大家有冤有處申,是要讓大家安安穩穩過日子!”

  說到這裡,軍吏展開文告,高聲念起來:

  “大王有令!至今日起,建康城中賤民、雜戶、軍戶,悉數放良!”

  “官奴婢如願為天兵效命,同樣放良!”

  歡呼聲如潮而起,回蕩在建康城上空,打了不知多少轉,轉到台城,轉到皇宮,轉到太極殿內。

  太極殿外是無數披堅執銳的周兵,太極殿內,除了同樣披堅執銳的士兵,還擠著陳國的文武官員。

  這些被俘的文武官員們,聽著殿外傳來的動靜,神色各異,有的默然,有的歎氣,有的東張西望,有的低頭看腳尖。

  鼻青臉腫的豫章王陳叔英,站在玉階下,自從兵敗被俘現在,依舊渾渾噩噩。

  前日他莫名其妙就被打敗了,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周軍騎兵,不僅把他的兵打得抱頭鼠竄,還趁勢席卷城東,把齊聚青溪的文武百官一杓燴。

  他沒想到自己敗得這麽窩囊,不僅沒能收復台城,連半邊建康都守不住。巨大的打擊,使得陳叔英萎靡不振。

  “大王到!”

  一聲大喝,引得殿內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殿門處出現幾個人影,為首一人身著鎧甲,手按佩刀走了進來。

  此人樣貌平平無奇, 年紀不到三十,一眼看去,仿佛尋常將領,然而大家都知道,這位的身份可不一般。

  宇文溫緩緩走著,看著前方玉階上的禦座,那一瞬間他有些恍惚。

  我來了,我看到了!

  六朝國都,江南煙雨,三百年亂世,即將煙消雲散!

  “王樓船下益州...”

  拾階而上的宇文溫,忽然念起唐詩《西塞山懷古》來,當然,這個時代這首詩是不可能出現的,一旁的陳國文武官員聽到後一愣。

  “金陵王氣黯然收...”

  宇文溫繼續拾階而上,步伐絲毫不亂,陳國文武們聽著他邊走邊“作詩”,不由得愕然:一邊走一邊即興作詩?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第四句詩念完,宇文溫正好來到禦座前,他轉過身,站在禦座邊,看著階下黑壓壓一群陳國文武官員,看著灰頭土臉的陳叔英。

  “寡人,大周宗室、豳王溫,奉天子之命揮師南下,平定江南!”

  他的目光掃過一個個陳國文武官員,沒人敢和他對視,待得開場白說完,宇文溫直接切入主題:

  “諸位,降幡何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