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229章 威脅
鄭州許昌,安固王尉遲順親自送朝廷使者出帳,並命人安排使者用餐、休息,隨後轉入帳內,看著案上那卷詔令良久,最後長籲一口氣。

 相同內容的詔令,在一旁的書架已經放了四卷。

 朝廷,不,實際是蜀太上妃、尉遲順的繼母王氏,三日之內派了五名使者到鄭州告急,附帶親筆信三封,命他盡快帶兵北撤,在滎陽駐扎,護衛洛陽並策應鄴城,是為萬全之策。

 對方之所以如此催著他回師,是因為敵軍已經渡過黃河、攻佔黎陽關(黎陽津),兵鋒距離鄴城不過百裡,鄴城已是一日數十驚。

 京師告急,尉遲順知道自己按道理確實應該回師救援,然而當面之敵宇文明大軍虎視眈眈,他要想敵前撤退又談何容易。

 從年初到現在,幾乎一年時間裡,尉遲順都在和對面的宇文明對峙,大小交戰不知凡幾,雙方大量營寨犬牙交錯、相互掣肘,自己若是要撤軍,意味著要放棄很多據點,放棄很多兵馬。

 如此一來,對全軍士氣是很大的打擊。

 以將領的立場來看,放棄一部分兵馬,保得主力安全後撤,這是壯士斷腕的做法,是以大局為重的無奈卻又必要的選擇。

 但對於普通士兵來說,這意味著什麽?

 拋棄。

 尉遲順知道,普通士兵雖然沒什麽見識,甚至連字都不認得,不知道什麽大道理,但士兵們不是傻瓜,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同樣會影響他們的想法。

 一旦大軍“壯士斷腕”,拋下各營寨守軍於不顧直接北撤,在那些被放棄的隊伍以及其他普通士兵看來,這就是讓守軍自生自滅,什麽“大局為重”,根本就不會有人認同。

 士兵們會認為,既然上頭這次能犧牲一部分人,下次肯定還會犧牲別人,所以傻乎乎的賣命有意思麽?

 軍心不穩,即便主力完好撤到滎陽,將士們也很容易被尾隨而來的敵軍離間,畢竟如今形勢不妙,敵軍一部已經渡過黃河進逼鄴城,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本來就沒有跟著尉遲氏一起共患難的必要。

 這種想法一旦滋生,很容易擴散,到時候再想辦法挽回,已經很難挽回了。

 尉遲順邊想邊看輿圖,陷入沉思,他若要撤軍,軍心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如何撤,因為要應付當面的宇文明,還要提防從東面而來、在他背後搞偷襲的宇文溫,後者的威脅更大。

 邾王(西陽王)宇文溫,是尉遲順的女婿,女婿的行事風格,尉遲順算是熟悉,所以他綜合宇文溫以往事跡,得出一個判斷,那就是對方進攻鄴城為假,借此對付他才是真的。

 宇文溫取得曹州大捷,曹州州治左城距離鄴城不過三百裡左右,隨後宇文溫速下離狐、濮陽、滑台,強渡黃河,再以精銳突襲鄴城,由此直接一錘定音,這是理所當然的戰略,所以大家都會這麽想。

 所以宇文溫肯定不會這麽做。

 尉遲順的判斷即是如此,他認為女婿用兵向來詭詐,誰敢用常理來判斷並應對,到後面肯定會倒霉,這一年多來的戰事,證明了這一點。

 精兵突襲鄴城,這是一個誘惑力很大的選擇,但實際上成功幾率不高,除非鄴城方面應對失當,否則隻要緊閉城門,號召各地州郡出兵勤王,一擊不中的來襲精銳,就隻能灰溜溜南撤。

 尉遲順知道女婿多疑,肯定不會把希望寄托在鄴城方面出大紕漏,所以實行的一定是聲東擊西戰術,而現在,很可能就要成功了。

 對方的策略,應該是以偏師渡河,威逼鄴城,迫使鄴城朝廷下令鄭州大軍立刻回援,然後就在軍中將帥的注意力集中在南邊宇文明之際,宇文溫派出的精銳騎兵來個出其不意的偷襲。

 宇文氏兩兄弟南北夾擊之下,鄭州大軍傷亡殆盡,至此,黃河以南再無兵馬可與宇文氏抗衡,洛陽守軍孤立無援,連同青州總管府一道相繼淪陷。

 至此,河南四鎮洛陽、虎牢(滎陽)、滑台、`x易主,宇文氏大軍可以從容渡河北上,進攻鄴城。

 總而言之,宇文溫的目標是殲滅鄭州的大軍,而不是鄴城。

 這就是尉遲順的判斷,若他現在是蜀王、丞相,必然以此判斷進行布置:對於黎陽關之敵,以壓製為主,增兵黎陽,然後調動幾支可靠兵馬進抵鄴城勤王即可。

 然後絕不會急令駐扎鄭州的大軍回撤,免得讓對方有機可乘。

 打仗,靠的是兵馬,一城一地的得失倒在其次,有城無人,這城也守不住。

 尉遲順判斷,若是鄭州的大軍無恙,被滎陽、`x兩頭包夾著的滑台即便在敵軍手中,對方也不敢、不能傾巢而出,不顧左右翼的威脅強攻鄴城。

 若是鄭州的大軍完蛋,朝廷在河南便無力量阻止宇文氏用兵,那又如何守滎陽、洛陽,對方只需要拿下四鎮中的三個,可以直接在洛陽、滎陽津口渡河進入北岸河陽地界,然後直接攻打鄴城。

 而要守洛陽就得守滎陽(虎牢),要守滎陽,與其在滎陽據城和敵軍對峙,還不如就在鄭州這裡和敵軍對峙。

 這樣的道理,尉遲順能想明白,他覺得弟弟尉遲艋鈄牛不嵯朊靼祝暈境粼塚換嵫≡袢彌V荽缶背奮簦僑鎂蛹絛ぴ諡V藎約浩咀畔嘀菁跋嗔諡菘け淼鍾聰芯

 但尉遲懶耍境偎巢皇鞘褳酢⒇┫啵雜誄⒕霾咚擋簧匣埃緗裨對諡V藎揖煸譖切甕酥剩娑越籲嘍戀氖拐咭約凹棠傅拇嘰伲揮刑嘌≡瘛

 然而讓大軍後撤至滎陽,那是肯定不行的!

 對於尉遲順來說,家族利益為重,誤會、詆毀、個人榮辱和委屈,都阻止不了他為家族計,來個“將在外、君名有所不受”。

 所以,看著五卷撤軍的詔令,尉遲順很快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抗命不遵、絕不撤軍。

 他就在許昌釘著,作為滎陽、洛陽的藩屏,因為鄴城實際上並不危險,而自己麾下大軍才是敵軍的真正目標,一旦動了,必然為人所趁。

 尉遲順覺得自己如果承受不了朝廷(繼母)施加的壓力,以及對方在親筆信中若有若無的威脅,就這麽讓大軍倉促北撤,遲早全軍覆沒,到時候會真的無力回天。

 而現在,尉遲順認為最要緊的事情不是應對南面宇文明,而是要提防側翼或後背,提防從東面或者北面搞偷襲的宇文溫。

 對於尉遲順來說,既然女婿喜歡搞偷襲,那就設個陷阱讓對方鑽,如果女婿親自來了,又被他抓住,即便對不起兩個女兒,也要把女婿乾掉,為家族掃除最大的威脅! 閱讀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